組織學習的三個原則與串連 吳明烈 有一天夜晚,好友林霖來訪,於是兩人漫步在校園清涼夜色中,談起他在前幾天到廣州暨南大學參加一百週年校慶所引發的一連串感動。好友談到,此行前往大陸前,隨手在書房中拿起一本書«組織學習»,想不到竟然會在大陸巧遇當代的組織學習大師Peter Senge,接著他訴說著,他與Senge的一段精彩對話。Senge談到組織學習要能運作得宜,必須掌握住三項原則,而這三項原則是他過去的著作中尚未加以著墨之處。此三項原則分別為傾聽(listening)、了解(understanding)、欣賞(appreciation)。就傾聽而言,組織中的成員願意開放心胸,傾聽彼此的想法、觀點與心聲,才能透過傾聽達到相互學習之效;就了解而言,唯有組織中的成員,察覺了解彼此的言行舉止所蘊含的意義,才能促成組織的知識與經驗及學習的分享,組織才能真正產生學習之效;就欣賞而言,唯有彼此能夠互相接納並欣賞彼此的優點與表現,如此方能心生敬重與學習之心,進而願意向典範學習。談完以上這段話之後,我們已走到了暨大新落成不久的圖書館,此時俯視著遼闊的校園,我們延續著以上的話題。Senge與好友聊到,要將以上三個原則串連在一起,並且有效的運作起來,還缺少個東西。通常一個組織裡面若充滿著這樣東西,那麼通常也是一個組織學習成效較佳的組織,那就是愛(love)。唯有一個組織充滿著愛,才能真正驅動組織學習,否則一切都有可能流於形式,然而,組織學習也是讓組織更充滿著愛的方法。當人處在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下,後腦會出現很多防衛機制,影響人無法進行有效的系統思考。在具有安全感的情境下,學習才能有效進行,智慧也才會湧現。這種充滿愛的氛圍,是確保學習持續滋長,進而發揮最大成效的法門。
常言道:「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當我們將學習視為是一種人生中難得的修練,所有的一切付出與努力,都將會帶來日後豐碩的成果與美麗的回憶。孔子當年三千多個弟子中,有七十二位弟子特別傑出,如今在充滿愛的組織學習情境中,經過個人、團隊與組織的修練,每個人都能成為傑出中的一位。 修練的過程中,需要以一顆了解、理解與善解的心去關照一切,方不至於流於誤解、曲解與無解。當我們在評析一切知識與事物時,需要以溫柔的心去進行系統思考與深度思考,如此方能見到全貌,並避免以偏蓋全。更重要的是,當評論任何事時,應該秉持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如此,在這過程中,也能培養出成熟圓融的智慧。
同一件事物,同一場講座或課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修練境界,不管是站在山腳下、山腰中或山頂上,都是在看待事物,但因角度不同,因此每個人的視野與感受也會有所不一樣。透過組織學習,將有助於組織成員攀上人生修練的高峰,以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待一切事物。在這修練過程中,愛是組織學習的答案,也是一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