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發展研究之架構四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心得
組織發展研究之架構四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心得
上課地點:暨大
時間:3/14
學生:簡美雲
學號106409501
組織學習脈絡〜組織學習理論一詞最早是由賽蒙(H.Simon)於1953年在美國經濟合作管理局組織成立文章中提出,以1978年阿吉里斯(C.Argyris)、熊恩(D.Schon)人寫的"組織學習行動理論之觀點"一書最為代表。近年為生活而學終身學習進而推行學習型城市。
人類學習的來源有兩種〜向過去與未來學習,善用當下的力量把想法付諸於行動。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分析包括推動組織系統變革、塑造組織新學習文化(有正規學習、非正規組織學習、非正式學習等三種型態)、融合東西文化的組織學習、超越五項修練以外修練的修練(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運用說故事的力量(以感性的方式切入組織文化、願景、歷史,讓平凡造就不凡)、增進生活資產與永續性(生活資產管理即是關心人類以及人類所關心的事物,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創新組織學習方式(運用藍海策略思維,還有感動分享的方式,如世界咖啡館、知識咖啡館、開放空間等)、培育組織終身學習者、發展組織策略聯盟(跨組織的學習,透過學習資源的整合與運用,得以發揮最大價值性)。
洞悉改變的趨勢與內涵〜現代化組織是知識密集型組織,掌握趨勢改變的核心內涵,方能進而持續提升組織發展優勢。
當代大師的變革觀點〜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自己創造改變,把改變當成機會。
*趨勢大師奈思比(John Naisbitt)〜11個未來定見
*心理學大師嘉納(Howard Gardner)〜Changing Minds
*組織變革大師柯特(John Kotter)〜感受、看見、改變。
*組織學習大師聖吉(Peter Senge)〜Profound Chang深層變革
組織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發展目標、提高核心競爭力,特別是21世紀是強調學習力、知識力與創新力的時代。老師的結語〜樂在組織學習與變革,我想這也是身為現代人的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衷心的期待。
組織發展研究之架構四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心得
組織發展研究之架構四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心得
上課地點:暨大
時間:3/14
學生:簡美雲
學號106409501
組織學習脈絡〜組織學習理論一詞最早是由賽蒙(H.Simon)於1953年在美國經濟合作管理局組織成立文章中提出,以1978年阿吉里斯(C.Argyris)、熊恩(D.Schon)人寫的"組織學習型動理論"一書最為代表。近年為生活而學終身學習進而推行學習型城市。
人類學習的來源有兩種〜向過去與未來學習,善用當下的力量把想法付諸於行動。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分析包括推動組織系統變革、塑造組織新學習文化(有正規學習、非正規組織學習、非正式學習等三種型態)、融合東西文化的組織學習、超越五項修練以外修練的修練(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運用說故事的力量(以感性的方式切入組織文化、願景、歷史,讓平凡造就不凡)、增進生活資產與永續性(生活資產管理即是關心人類以及人類所關心的事物,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創新組織學習方式(運用藍海策略思維,還有感動分享的方式,如世界咖啡館、知識咖啡館、開放空間等)、培育組織終身學習者、發展組織策略聯盟(跨組織的學習,透過學習資源的整合與運用,得以發揮最大價值性)。
洞悉改變的趨勢與內涵〜現代化組織是知識密集型組織,掌握趨勢改變的核心內涵,方能進而持續提升組織發展優勢。
當代大師的變革觀點〜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自己創造改變,把改變當成機會。
*趨勢大師奈思比(John Naisbitt)〜11個未來定見
*心理學大師嘉納(Howard Gardner)〜Changing Minds
*組織變革大師柯特(John Kotter)〜感受、看見、改變。
*組織學習大師聖吉(Peter Senge)〜Profound Chang深層變革
組織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發展目標、提高核心競爭力,特別是21世紀是強調學習力、知識力與創新力的時代。老師的結語〜樂在組織學習與變革,我想這也是身為現代人的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衷心的期待。
架構四課程大綱及心得
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四
日期:2017.03.14
地點: 暨大303會議室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6409502
學生:李芬芳
透過說故事以有效達成組織學習與變革之效,近來廣受到許多學者與實務工作者的關注。說故事是一種有效分享知識的方式。
當代變革大師柯特(John. P. Kotter)系統化的提出組織變革模式(Kotter, 1996; Kotter & Cohen, 2002):
看見:能夠發現問題、正視問題並且進而願意 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與方法。經由看見才能激發出內心深刻的感受
感受:透過目睹現況與問題,進而喚醒變革的積極感受以及降低阻礙變革的消極感受
改變:新感受強化新行為或已改變的行為,持續積極實現願景,不畏艱辛也不半途而廢
用故事傳達的效果容易讓人省思,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透過數位攝錄機、數位相機、手機功能不斷推陳出新,使得視覺媒體的運用讓社區組織 家庭組織 企業組織的故事記錄與保存。目前個人必須獨力編撰文字 導演 畫面傳播給觀眾,不斷接受每日新事物,並調查與訪談及觀察人 事 物 地…..等 ,言談之中聆聽受訪者人生歷程,並且透過影像讓故事轉化成畫面傳播訊息予觀眾,。一個故事的起源要不斷的尋訪或確認,有時候計畫趕不上變化,往往不夠完善呈現或不足的地方。
中正成碩二徐滄維
2017-03-18, 週六 12:36
組織學習研究:架構四五
組織學習研究:架構四、架構五 心得
授課日期:2017.03.17(五)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58教室
指導教授:吳明烈博士
今天ㄉ課程,上半場由老師講授組織學習的變革與發展,我對組織學習ㄉ反思是:組織學習會以組織的進步為目的,在高度競爭生存與發展的企業組織中,是由誰或哪一種機制來決定組織學習的方向?舉例而言:在數位相機興起之初,軟片製造公司就面臨了”如何轉型”或是”精進研發軟片”的抉擇,此時組織學習的方向就將隨之變動調整,顯然的,事實證明選擇”精進研發軟片”的公司被時代所淘汰!可見組織學習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選擇對的事情、然後把事情做對,在推動組織學習時,務必要謹慎!
中午師生一行八人在 Mary`s house進行午餐論壇,由連增報告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永智報告第二項修練:自製心智模式!老師在指導時進行了一次自我超越的實作活動:1.觀察對方一分鐘2.互不見到下作三個改變3.說出對方ㄉ改變之處,結語是:自我超越要從自我改變開始,組織中有人變ㄉ多、有人變ㄉ少、也有人不變,有ㄉ改變是共同而明顯ㄉ,如:增減飾物或是笑臉,大部分的改變會自動恢復原狀,這是習慣性領域及習慣性僵化的影響,所以改變需要時間跟次數ㄉ累積,卓越是一種習慣,每次都要求更美好!
在心智模式的部分,老師舉了一個故事:某老闆對二位接班人選說,誰的馬最慢到達目的者就是我ㄉ接班人,其中一人苦思如何讓馬慢跑?另一人騎著對方的馬快速到達終點,於是成為接班人!此故事意喻一般想法是如何使自己ㄉ馬更慢,
改變心智模式則是使對方ㄉ馬更快,改變心智模式是自我超越的開始!
下一堂課同學要報告第三項修練及第四項修練,真是令人期待啊!!
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四 課後心得
授課日期:2017.03.14
授課地點:暨大303會議室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四 課後心得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106409503 學生:鐘家淇
課堂上了解到沒有組織學習的發展是盲目的,在組織學習裡,每個人有什麼學習理念,都可以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及創意分享,達到老師所說的,能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以及在組織中適當的說故事,可以能促進參與者的互動關係,進而了解組織文化與組織的過程。
課堂中不僅能學習到專業,如『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強調:要成功的管理改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創造改變。與當代變革大師柯特(John. P. Kotter)提出的組織變革模式:我看見、我感受、我改變。以及組織學習大師聖吉(Peter Senge)所提出的深層變革等等』。還能聽老師分享,學習到其它知識,如空總創新基地的空間運用,有心靈教練(快樂教練)推廣怎麼讓人能更快樂,並善用每個當下的力量,創造學習高績效。及南懷瑾老師所說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有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來修養身心等等。
目前對我來說,成功的變革除了有學校的資源外,再循著老師專業的教導,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習,讓我深入了解、檢視,到將我的想法付諸於行動,且善用我所學習到的知識能與工作、生活結合在一起,能為自己帶來改變,就是一個很好的願景。
中正高碩一施永智
2017-03-17, 週五 19:11
組織學習研究-4.5
組織學習研究:架構四、架構五 心得
授課日期:2017.03.17(五)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58教室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架構畏四.五)
任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生:高碩一 施永智
摘要:組織的創新與發展,必然會涉及到變革。當組織發現了問題的所在,而且真心想改變的時候,現況才有可能獲得改善;當組織成員認為一切都無從改變的時候,便真的都變不了。
組織需要的是勇於積極改變的信念、態度與行動,進而結合良善的力量,為創造更美好的組織。
就此論之,組織學習必然須涉及到五項必要的改變:
(一)改變的需要:確切尋找出組織需要改變的情況、焦點及其具體內涵。透過調查、訪談、深度匯談及觀察等多元途徑,找出組織真實的改變需要。
(二)改變的觀念:建立起組織適切的變革觀念,改變乃是組織創新發展的必要動力。而且一切要為改善而改變;而非為改變而改變。
(三)改變的決心:當組織已發現到真正需要改變的地方,並已建立起改變的觀念之後,則需進一步立下改變的決心,將組織變革視為組織發展的一項要務,積極從心與從新改變。
(四)改變的行動:很多組織往往徒然有很好的理想與策略,但有時卻受限於執行力之不足,而未能真正實現既定理想。因此,改變的行動力,顯然對於組織學習的進行,具有相當影響力。若組織只是空談理想與策略,而未能真正將之具體付諸於行動,則亦徒然無功。
(五)改變的願景:改變的過程中,組織所要達成的願景到底為何,需要有明確的界定與釐清,同時必須具體評估願景實現的現況與達成情形。
推動組織學習,所應秉持的一項基本信念乃是,一切為改善而改變,而非只是為改變而改變。在許多組織學習的案例中,無論是公部門或私部門,普遍所面臨的問題,往往在於並無確切找到適合組織學習的著力點與切入點,以下五項要點,尤應受到重視。
架構五:
1/我們的心智模式不僅決定我們如何知道周遭世 界,並影響我們如何採取行動…………..
2/簡單說: 就是人是不可信的? 人是可信的? (心智模式影響我們看見相同的事務 ,會有不同的描述和見解)
3/ 複雜說: 就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各種假設 例子:臆測 .自以為是…………… (心口不一)
組織學習研究106.3.14.上課心得:
時間:106.3.14.(三)
地點: 暨大303會議室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林秋玉
學號:106409506
「只要有人類存在的一天,就會有組織學習的存在、不會消失。」
而如何營造出好的學習環境,10 Keys Happier Living就變得很重要:
1. Giving
2. Relating
3. Exepcising
4. Appreciating
5. Trying out
6. Direction
7. Resilience
8. Emotion
9. Acceptance
10. Meaning
在課程中瞭解到,個人或團隊,在有共同願景、共識之下,組織學習過程中,要向過去學習,同時也要向未來學習;創新時,要有接納失敗的準備,就如同「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一樣,要將失敗的經驗轉化或累積成為成功的要件,善用當下的力量,將想法去付諸行動,當下的力量這本書中說:「明天就是現在」;古代大學中提到:「知-定-安-力-得」,後來也發揚成U型理論(感知+深入了解+行動)……。
運用說故事的方式(也許是真實發生,也許是自編的比喻),讓組織學習由感性的方式來敘述事理而達到感動人心,成為持續的動力,就要有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這五共,才能轉化成正能量,也才能長久發展創造出組織存在的價值,進而造福人群。
而自己本身收穫最大的應該是,如何在紛亂的社會中沉澱自己?將生活的資產變成大於生命的資產,培養組織終身學習者(或自己),從要她(他)學、她(他)要學、變成她(他)樂學,就是我們需要繼續努力與學習的目標。
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日期:2017.03.03(五)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58教室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架構二、架構三)
任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生:劉芳君
老師的嘉言: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都是最好的遇見;所有的發生都是最好的發生
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升組織創新與應變的能力,以促進組織成員與整體組織的發展。
持續學習就要建立組織的繼續學習文化,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再學習,型塑組織學習文化,讓員工看見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再來是組織文化的檢視,檢視組織中具有何種組織文化,為改善而進行改變。
激勵成員,提升績效,組織的學習的關鍵在於經驗累積和知識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