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6單元
課程時間:2022.10.18(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6單元 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呂佩招
學號:111409506
心得:
課程從老師分享蘆竹㓓(學習型示範社區)開始,【回不去小時候;回得去老地方,青銀共贏、世代共好,終身學習栗,幸福更有力。】幾句有感覺的slogan,馬上讓人眼睛一亮,想一探究竟。很有味道與故事的憩陶咖啡(古厝社區),也讓人想好好品嘗。
◎苗栗未來可發展的五個第一:
一、 終身學習商鋪
二、 學習型組織認證辦法
三、 全國第一終身學習節
四、 把企業的資源帶進來(學習型城市發展基金)(學習型城市種子企業)
五、 繪製學習地圖
◎找到關鍵人士、關鍵組織(影響號召力)、找尋關鍵問題、關鍵發展。
◎掌握:整合vs新創
在小組實作上,期望自己影響周遭,讓愈多人成為終身學習者,再將終身學習的種子往外擴散到家庭、工作場域等。期盼種子發芽茁壯長成樹林,並往下深根,從小做起,發展成學習型社區、城市。讓終身學習化名詞為動詞,遍及各地。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2/10/2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胡淑華
學生學號:111436519
感謝老師帶領我們體驗不同於室內上課的戶外學習,在戶外課程中,充分的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以及美好的學習時光。
學習的喜悅,如同課程簡報中男孩圖片情境 FREUDE AM LERNEN!
而過去對於【終身學習】的了解,停留在一般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
透過這次課程,我學習到終身學習的五大支柱:
學會與人相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學會追求知識(learning to know)
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
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
學會改變(learning to change)
還有擁有數位科技的能力的重要性,在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避免造成數位落差,知識落差、學習的落差。
終身學習再概念
課程時間:2022/10/2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陳嘉幸
學生學號:1114365o4
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於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定義是「一輩子的學習」。近代世界因為知識和科技發展,經濟結構轉型,知識型經濟成為主流,就業需要相當知識,由於知識更替迅速,舊知識很快就被新知識取代,人們察覺到無法讀一門學科後,就一世無憂,因而衍生出終身學習的概念。
今天教授戶外教學令人印象深刻,成長在台中的我,藉由這次走讀感受到終身教育的我也需藉由學習社會而得到我的教育更新,如何成就社區發展的課程就是社會是最好的教師。教授在走讀結束,期待每一位學生能夠回饋走讀的感想,看見同學侃侃而談非常讚,我自己的想法:我看到新與舊的結合交錯,感受到老與少的傳承銜接與舊世代如何藉由學習認知再翻轉。
看到成功例子莫不拍手叫好,這份終身學習受惠許多願意學習的高齡者。
終身學習再概念
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於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定義是「一輩子的學習」。近代世界因為知識和科技發展,經濟結構轉型,知識型經濟成為主流,就業需要相當知識,由於知識更替迅速,舊知識很快就被新知識取代,人們察覺到無法讀一門學科後,就一世無憂,因而衍生出終身學習的概念。
今天教授戶外教學令人印象深刻,成長在台中的我,藉由這次走讀感受到終身教育的我也需藉由學習社會而得到我的教育更新,如何成就社區發展的課程就是社會是最好的教師。教授在走讀結束,期待每一位學生能夠回饋走讀的感想,看見同學侃侃而談非常讚,我自己的想法:我看到新與舊的結合交錯,感受到老與少的傳承銜接與舊世代如何藉由學習認知再翻轉。
看到成功例子莫不拍手叫好,這份終身學習受惠許多願意學習的高齡者。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2/10/2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洪嬿淇
學生學號:111436510
每次授課都獲得不一樣的新知,從上次的論壇至真的開始進入課程,
藉由老師的解說及分享,讓自己對於這門課又更深入了解,學習真的是無止盡。無論幼小到老年,不論是正式環境還是非正式的環境,只要有想學習的動機,那就是在為自己展開另一個學習途徑,在教育的四大支柱至五大支柱的「改變」看字面或許很簡單,但要跨出那一小步,可能真的要有很大的支持及能量。班上的每個同學大家都邁向終身學習的第一步,相信大家可以持續終身學習,快樂學習。無所不在的學習。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22.10.18(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六單元: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涂英雪
學號:111409517
一、111年度苗栗縣學習型城市計劃及現況分享
「終身學習力,幸福更有力,青銀共業,世代共好,一起努力讓家鄉更好」
成長於南部縣市小村莊的我,在聽與看見了苗栗的翻轉與改變,著實令人振奮與感動,我是切實看見在少子化與高齡化後一個村落改變的真實樣貌,那是在我離開家鄉後,每每回家鄉所感受到的變化,村裡慢慢減少的年輕人,長輩們慢慢衰老,小村顏色慢慢變淡與寂靜。「回不去的小時候,回得去的老地方」是幅美好的理想藍圖,而苗栗則奇蹟地將它慢慢走出來並實現,相信這是集合了眾人之力才可完成的大業。薰衣草森林董事長王村煌曾分享:「地方創生從來就不是浪漫甜美的故事,更不是只憑熱血就能克服一切困難的神話。它需要理想、觀點、行動、能力養成及永不熄滅的熱情。」,而苗栗縣的改變相信更是千辛萬苦的,一個從個人開始到家庭,延伸至村鎮,再擴大到縣市,苗栗縣終身學習型城市真的是顆好不容易才長成的甜美果實,但,絶對是個值得推崇與學習的成功典範,終身學習型城市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推動、投入和共同創造的現在進行+未來式,願每一座城市就如老師所分享的四樂五共之終身學習型城市,時時可學,處處可學,宜學宜閱宜居的幸福地理樣貌。
二、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透過學習解決問題,透過學習翻轉苗栗」這次的報告-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由苗栗在地人佳儒同學分享更為貼切與具有說服力不過了,尤其這句「透過學習解決問題,透過學習翻轉苗栗」更直接道出了終身學習對於一個城市之重要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學習型城市是一個透過所有市民的人力潛能發展,具有促進財富的創造、個人成長與社會凝聚的計畫與策略。」
學習型城市最重要的內在動力便是市民,而市民以終身學習素養出發便可勾勒出未來理想社會的樣貌-學習型城市。在報告分享中幸寧同學也提及,「未來的學習型城市必然是智慧學習型城市,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技術充分的實現終身學習,融入整個的城市生活」,並以澳洲溫德姆Wnydham Learning City為典範說明,一個學習型城市如何從家庭為學習中心做起並擴散,延伸至工作場域中,並結合現代科技的運用,成為學習型城市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若每一座城市找到自己的在地特色,進而打造自己獨特的學習型城市特徵,再結合人工智慧,並透過理念的推展,相信每一座城市都會是生命力豐沛的幸福城市。
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朢與永續發展
課程單元:
第六單元:學習型城市的未來怎麼運用及發展
課程日期:2022/10/11(二)
學系名稱:暨南大學諮人系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賴美芳
學 號:111409521
學習心得與筆記
明烈教授集教育學家、哲學家、詩人於一身,除了國家的栽培、本身的學術修煉及將視野拓展至國際、結識國際師長、同學、友人豐富人生學經歷成就教育界重要師尊,為教育界、為社會付出的辛勞 更是不在話下。
教授目標成就學習型台灣,學習型城市現階段密集地推展,因受限於經費,有五個城市積極參與,其中以苗栗縣市副首長實際參與,層級最高最為欣慰、感動,若能由五個城市推展至22個城市,成就學習型台灣,看見效益發揮,功德圓滿。
苗栗縣成就了全國五個第一
1.全國第一家學習商舖:無論實體商店、線上商店行銷列如:阿婆花布包包、多元化、訴說著生命故事,將learning轉變為earning。
2.全國第一終身學習認證組織輔導機制及實施辦法推廣認證:(1)推動(2)卓越。
3.全國第一終身學習週再結合每年的終身學習博覧會:生命故事分享,獎勵(1)推動者(2)學習者(3)競賽者。
4.全國第一企業資源帶進終身學習:不只是政務、聯合大學關係聯結、校友企業家捐助以下午茶行式成立學習型城市基金,運用上市公司財力成立基金會,展現企業社會責任,頒發感謝狀以茲感謝。學習種子企業由10顆增為20顆,學習型企業具體明確。
口號:回不去小時候、回得去老地方。
終身學習栗、苗栗更有力。
5.全國第一完善學習地圖,團體很重要,青銀共業、世代共好。
終身學習計劃的推動關鍵所在要要素:(1)人員(2)組織(3)問題(4)發展,系統性整合新創進而經由政策支持、資源動員、策略學習、創新、網絡結構,勾勒出圖像。
終身學習核心:全面、動機、包容、永續、經濟、社會環境。
學習型城市的理念與實踐:
打造五共四樂
共學、共享、共好、供樂、供憶
樂學、樂業、樂活、樂居
真心、真意、全心、全意
學習改變、創造價值,終身學習多元化,往下紮根,實踐企業種子傳承永續經營。
第一組佳儒、幸寧導讀準備非常豐富多彩,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本組的回饋:受眾是誰?
自0歲至100歲,25歲~35歲學自學學習力最強運用APP、35~45歲~55歲在公司企業被動在職學習,而55歲起~為樂齡學習、社大學習發揮年輕長才、圓夢計劃(這一代因歴史背景環境許多人為能上學)再學習,是為最弱視也是最佳終身學習者。
10/22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2/10/2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賴儀娟
學生學號:111436507
Learning VS. Change
好喜歡這樣的學習精神。從進入職場工作後,往往在幾年後,發現一直在付出所學而感到心靈空虛。幾次換工作也是因為對職場倦怠,需要換個新能量充實自我,因換工作必須學習新的事物。
我很認同終身學習典範產生的主要原因:
學習活動不侷限於教育情境中;學習更能滿足個人對新知的追求;學習更能豐富個人的生活。
讓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
更欣賞老師的正向思維,在一天的課後感覺身心靈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