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課程時間:2021.11.27
課程地點:東海大學
學系:終發所在職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劉翊真
學生學號:110436515
一直往前走
多年前,全家曾經一同來到桃米社區住了幾晚,對桃米社區的自然景觀和社區總體營造成果深受感動。
而這堂終身學習課程,老師介紹社區總體營造和終身學習的關係。由社區居民全體共同凝聚社區意識,找出社區特有的文化,積極自主地參與並時常省思,終身學習和社區總體營造互相成為彼此的方法和成果。
以下將這堂課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桃米社區總體營造的文化特色結合:
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為:造景、造產、造人、造文化。
造景:營造適宜社區民眾生活的環境。桃米社區鼓勵居民打造生態池,不但美化生活環境、更吸引蜻蛉、蛙類、蝴蝶等動物嬌客常駐。
造產:活化地方產業,包含產業新造與改造。桃米原來以農業為主,災後開始朝向生態旅遊方向發展,轉型為「綠色」和「知識經濟」的產業。
造人:培養具有反思能力與社區關懷的終身學習者。許多農民放下農具、開始學習自然生態相關知識、並嘗試擔任解說員。完全不同的工作性質,對他們來說是巨大的改變,但因為居民們真誠的熱愛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正值壯年甚至老年的居民們,成為終身學習者,不斷學習新知、挑戰自我。
造文化:凝聚社區共同願景。成為生態、生產、生活三生一體的在地化實踐。
儘管重大的災難難以承受,唯有一直往前走,不斷學習、時刻反思,成為終身學習、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區,方能使桃米社區的社造與生態,傳承、永續。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27(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東海大學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薰云
學號:110436513
上午我們在中科教室學習通訊原理,對與我們非資訊本科生來說,是有些困難點,不過老師慢慢的講解,也讓我們對於通訊網絡有些基本的概念,也是不錯的學習經驗。
下午的課,明烈老師帶我們到東海大學戶外授課,感覺特別的不一樣,有別於以往在教室裡上課,而是讓我們享受在大自然美景與鳥鳴蟲叫之中,寬廣無拘束的活動教室,讓我們更能體會到,其實不論在哪都是可以做為學習的地方,也更能在輕鬆愉快的心情去享受學習。
這次課程吸引我的是社區發展中的所謂社區總體營造(造景點、造產、造人)(老師+造文化),也提到居住的社區環境的重要性,對於人的生活品質、身心健康、經濟發展都影響深遠。了解到要在既有的社區環境中去發掘特色與創意文化讓社區再生亮點,培養社區所需的人才與解決社區問題及促進社區發展。讓我在未來如有機會參與社區發展計畫時可以去提供自己所學所觀察到的亮點特色。
第十一單元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一單元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課程時間:2021.12.07 (二)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鄭俊希
學生代號:110409521
心得:
在現今的網路時代,每個人的意見都可以在網路上隨意的發表討論,但是很多人在發表言論時並沒有考慮到言論對當事人的感受甚至影響。正如這次課堂上的補充文章中就可以看到其他同學在網路上發表的言論對於事件主角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我們在網絡上的言行也是能夠代表我們的想法。我們也必須為自己在網路上所說的話負責。假如日後被人故意存證,自然會為我們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在網路上的一言一行我們也應該相當注意。
而在這次的課堂中所提到的五項修練令我留下深刻印象。跳出自己既有的舒適圈,重新整理思維,把新舊知識作融合並轉化出自己的思維。這個過程除了讓我們自己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識以外,更加令我們能夠學習到不同環境的待人處事態度。環境的改變自然會令人有所改變,不斷改變才會不斷學習。這也正是終身學習所期望能夠培養我們的目標之一。日後這五種項的修練我認為都是我們值得學習。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一單元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課程時間:2021.12.07(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徐逸芝
學生學號:110409516
大自然的動物,小至昆蟲,大至動物,為了生存都各自掌握了一套生存的獨特本領。要獲得食物的,就得會打獵,會進攻。要不被別的動物給吃了,就得會逃,會防。中國武術模仿動物而有了螳螂拳、峨嵋
110409501陳筠蓁
2021-12-08, 週三 21:57
第十一單元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一單元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課程時間:2021.12.07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梁燕珩、張芠寧
學生姓名:陳筠蓁
學生代號:110409501
上課心得
第十一單元「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分成兩個部份來探討,
一、組織學習是由經驗與練習的認知過程,獲得知識與修正組織常規的過程,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持續調整或改變組織原有的認知架構,採納新行為模式,增強組織因變局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習歷程。組織學習層次的概念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個人學習進而再學習。
在組織學習方面
1、實驗學習,不斷嘗試與實驗新構想,從經驗中學習,研發新成果,達到學習目的。這是一種創意的突破與累積的經驗,由自身錯誤中吸取教訓,加以修正、改進。
2、提升能力,由吸收新知、新技術或訓練以達到學習目的。主要策略:積極幫助和鼓勵組織成員學習成長,開發潛能,同時提升組織能力。
3、標竿學習,先了解、分析別人的成功案例,以為藍本,善用既存的成功技術與運作方式,加以消化、改良,創新後,進一步應用在自己的組織,以達到學習目的
在組織學習的障礙
1. 畫孤自限的本位主義思考
2. 錯不在我的心態
3. 簡化的思考與缺乏整體的主動積極
4. 負責的幻想
5. 專注新鮮的個別事件
6. 組織成員專業背景同質性高
7. 溫水煮蛙的效應-癱瘓學習
8. 從經驗學習的錯覺
9. 迷信舊有經驗的學習
10. 管理團隊迷思
抗拒學習,正是組織學習的最大障礙,組織學習必要性要有永續發展
二、學習型組織是由美國學者Peter M. Senge在《第五項修練》中提出。
組織應建立學習型組織,涵義為組織面臨遭劇烈的外在環境,組織應終身學習、不斷自我組織再造,維持競爭力。
在實作部份,分組討論找出一個學習型組織例子。並分享這學習型組織的個人超越、團隊學習 / 系統思考和共同願景,同學們熱烈討論及分享案例
今天的文章欣賞題目是「貓讓大家學會了慈悲與智慧」,虐待是不可為的舉動,當下的學生因為馴教不當,而造成憾事而引發撻伐及爭議事件,新聞記者也聞到有題材的味道而向吳教授詢問,教授與記者溝通,是否可運用朝具有教育意義的方向報導,避免再讓當事人受到傷害。
讓當事人以後有機會好好補償自己的過失,解決此事件的管道以當動物保護志工的方向處理,這位記者說他會朝這個方向來撰寫,這也是會有圓滿的處理。
我則分享了我自己的照顧寵物的心得感想,我曾經幫小狗洗澡卻因為小狗不願意碰水而尖叫,但是卻被對向的大樓住戶抱怨說我就是在虐狗,事實不然,因為小狗不願意洗澡而我認為只要再一下就好,心急不顧小狗的意願,在別人眼中看到的「我在虐狗」事情始末都有一體兩面,只看一面試不足採信,另外一面應該也要去了解或許當下大學生並不是刻意要去虐待貓,而是馴教不當的原因而造成的憾事,是否要來跟當事者溝通或許他當下也已經非常自責,自己已做錯事情,給人一個坦然面對跟補償自己過錯的機會,也是給犯錯的人一個改過的好時機,圓融不圓滑才會寬容。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網路通訊原理&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課程時間:2021.11.27(星期六)
課程地點:R104 &東海大學校園
學系:終發所碩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蔡育蓁
學生學號:110436517
在富有設計風格的建築與美麗的校園內穿梭
以大地為教室親近自然佐以老師春風化雨的薰陶
這樣的課程體驗,是充滿身心靈的美好經驗讓人回味無窮。
人本生而孤獨因此需要有旁人需要有夥伴,有了夥伴就能建立群體,
群體會有共同的目標動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終身學習機構在執行其美善的目標時更需要有相同理念的夥伴,
透過合作關係的建立,同心協力善用資源才能讓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
從終身學習出發能營造社區總體發展,在社區總體營造裡能實現終身學習理想
地利、人和搭配天時就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由人出發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或者策略聯盟結合地方資源,創造學習的良好環境,
讓學習無所不在,時時在學習,處處可學習,就能實現終身學習的烏托邦。
早上網路通訊原理的課程讓我獲益良多,日常生活中接觸的網路產品很多,運用不難,但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藉由這個課程有機會了解原理,雖然乍聽原理有點艱深但能與日常經驗結合融會貫通,得到平日沒有機會得到的知識。
第十一單元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一單元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課程時間:2021.12.07(二)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張芠寧、梁燕珩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詹琪美
學生學號:110409506
學習心得: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關係,就理論而言:學習型組織理論是組織學習理論的支流。就實務而言:組織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策略。因此可說,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相輔相成的。
從A到A+(Good to Great) Collins柯林斯在書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他引用了一個寓言,衍生了一個自訂的名詞:刺蝟原則。以狐狸與刺蝟的對比來比喻,狐狸非常狡猾,每天想東想西,想盡各種方法不斷地嘗試要吃掉刺蝟;但刺蝟卻一點都不擔心害怕,因為不論狐狸有多少方法,牠只要遇到狐狸時把全身的刺伸出去,狐狸就無計可施了。刺蝟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牠只專注一件事,而且這件事是別的動物所無法學習的。
老師本週分享的文章「貓讓大家學會了慈悲與智慧」,是關於學生網路霸凌事件
大乘佛教的教義和宗旨以「悲智雙運,定慧等持」來作為每一個起心動念的原動力,正所謂『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除萬劫愚』。正確的人生觀必須悲智雙運,在找到理性與感性的一種平衡時,智慧超越了慈悲則冷酷無情,慈悲超越了智慧則濫情無智,智慧可以使我們把事實真相及所有現象看得很清楚,慈悲可以讓我們推己及人,智慧中有慈悲,慈悲中有智慧,這樣悲智雙運,方可達到圓滿的人生。
2015年在美國德州26歲的麗姬因罹患罕見疾病而遭到網路霸凌,勇敢的她開始了反抗之路,她四處演講呼籲人們應起身反抗網路霸凌,成為一個激勵人心的演說家,《勇敢之心》(A Brave Heart)是紀錄她生命故事的紀錄片,當網路上出現第一句惡毒酸言時,就開始會有擴散效果(成見效應)。因此我們應該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於周遭環境中所遇到的不良行為能夠指正或協助改善,不要輕易跟著旁人的輿論和負面行為隨之起舞,避免有如(破窗效應)般的迅速擴散開來。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好話,即使在嚴冬中也可讓人溫暖,一句傷人的話,縱使在炎熱的六月也會使人感到心寒。同理心就是「將心比心」、「感同身受」。說話是門藝術,在網路上發言更應謹慎且遵守網路倫理,在此事件中每個人都該學習如何關愛生命以及如何提升解決問題的智慧。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十一單元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課程時間:2021.12.07(二)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張芠寧、梁燕珩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賴孟真
學生學號:110409512
心得:
網路的世界,很多人都覺得我在上面留什麼言都沒關係,以前我當過國小六年級的導師,男學生在臉書上亂開女同學身體的玩笑,差點演變成校園鬥毆事件,因為女同學不高興,找了校外的學長要來處理男學生,還好這個事件後來和平的落幕了,網路的亂留言,網路霸凌,現在都可以找到位址了,也有網路警察可以處理相關事情,不要以為只是敲敲鍵盤,就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因為網路不當留言被提告的事也不少。
這週我是擔任回饋組的同學,表示下週就換我跟同學報告了,吸取各組同學的報告內容、報告方式,來審視自己組的優缺點,剩下一週要好好的補充老師提點的不足方面的資料,昨天下課回家後,立刻找了十二篇新進的英文期刊要來好好的拜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