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一、上午課程為參加南投縣終身學習博覽會,老師讓我們藉由參加博覽會的過程了解終身學習實務上的運用與成果。就主辦方來講:如何策劃活動流程與內容,增加縣民的參與度,是最重要的課題,主辦方藉由各個學習組織的設攤呈現學習成果,同時透過闖關拿贈品的遊戲,吸引縣民主動的參與活動、了解學習內容,著實有助於縣民未來加入學習組織的意願。就終身學習組織及學員來講:博覽會提供了一個舞台,讓學員有機會將平日學習的成果展現出來,除了自我實現的滿足以外,也可以和其他組織的學員互相交流彼此的學習心得;而學習組織更是能藉由博覽會的設攤活動,直接接近縣民朋友,向民眾說明學習的內容及實務上的運用,啟發民眾的興趣進而加入學習的行列。個人從博覽會的活動看到,終身學習是跨領域、跨年齡、跨產業的學習,透過學習方式的改變,改變了老師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意願,讓年幼者學習到品德教育,讓年長者有自我表現的舞台與自我成就的滿足,這樣的學習才會持續而長久。
二、國際終身學習發展趨勢的單元裡面,UNESCO、OECD、歐盟等三大國際組織,開啟了終身學習的概念與想法,長期的耕耘下來,影響了歐美及亞洲各國在終身學習領域上的投入,也持續引導全球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台灣的終身學習開始於成人教育之父-楊國賜老師,楊老師創立了成人教育的教育研究所、教育中心、教育學會、教育月刊等等,讓教育從學校進入到社會,
三、慈濟南投聯絡處的參訪:藉由慈濟師姐的引導與解說,了解到慈濟人在『慈,悲,喜,捨』這四大志業上的努力與奉獻,參觀了願力館、921賑災館、環保科技館,其中在環保科技館中看到,慈濟人利用回收的寶特瓶製造出服飾、鞋子、背包、毛毯等實用的產品,不僅為地球的環保盡一份心力,同時也教育了人們愛物惜物的品德養成。透過參訪的深度學習,讓同學們更了解慈善團體除了幫助民眾淨化心靈之外,更能以實際的行動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社區大學的永續發展策略
課程時間:2019.11.05
課程地點;A302研究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內容: 社區大學的永續發展策略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今日為我們做報告導讀同學凱傑與佳穎一開始問我們1998年發生了什麼大事?老師說:我們要跟學術有關的連結的是-教育白皮書,而當年也是開設社區大學元年,臺灣第一所設立社區大學在現在的新北市文山社大,社區大學結合了社區的發展與社區學習,進而發揮了社會改造的力量,並促進公民社會之發展,這也是我們終身學習另一個開端。
2002年政府公佈終身學習法,將社區大學明確定位為終身學習機構,此法的公布促進了社區大學的蓬勃發展,在政府支持與民間合作整合之下,讓現在社區大學更為是終身學習管道之一。
歐美先進國家均設有社區成人教育學校,丹麥成人教育之父Grundvig創辦了人類史上第一所民眾高等學校,強調心靈的成長與解放教育,成人不分學歷,只要對該課程有學習意願。
在台灣社大的規模與體制,是典型的社區成人教育學校或社區成人學習中心,非正規的教育在課程中有藝能類、學術類與社團,在學員上年滿18歲都可以參與學習,並能學以致用促進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
對於社區大學在我這10年不曾中斷學習中,深深感受到對於學員成長與個人發展中有深厚影響,它雖是非正規教育其也發揮了自我實現與知識的解放,在上一堂課中社區發展中的"造人",社區大學也是國家在終身學習中的重要一環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活動及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19.11.09
課程地點:南投縣農工商會展中心&文心園&慈濟願力館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楊鈞浩
學號:108436511
今日參加終身學習博覽會,透過園遊會方式,讓我體驗共學樂趣,也瞭解終身學習不僅只有在政府單位及學校,甚至推廣到社區、民間團體共同參與,博覽會攤位種類多元從食衣住行育樂、生態環境、空汙等議題,使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透過博覽會讓我認識更多南投各鄉鎮特色以及文化,也顛覆對於終身學習的看法,不論是小學生或樂齡學員都散發出享受終身學習、樂在終身學習,也深刻體會終身學習的推廣需要產官學及人民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快樂健康學習環境。
下午到宛如童話般的場地學習,分別由各組同學分享對於終身學習發展及國際趨勢,同學從政府機關、學校、產業界各種不同觀點進行分析及建議,最後到慈濟願力館參觀,實現終身學習不受場地及宗教限制,只要有學習的心處處都是終身學習的環境。
社區大學的永續發展策略
課程時間:2019.11.05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社區大學的永續發展策略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顏曉菁
學號:108409502
社區大學是一所學校,在歐美是一間成人學習的學校。第一間社區大學是在歐洲丹麥Rodding羅登,由Grundvig在1844年所設立;在美洲,有分為正規、非正規的模式,讓成人在生涯規劃中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來學習;在台灣,社區大學是公辦民營,是「非正規」教育機構,期待能夠幫助國人可以達到「終身學習」及「社區發展」,讓台灣能夠進入更有發展性的國家。其課程分為「藝能性」、「學術性」及「社團性」,讓民眾的學習能夠學以致用,並且能夠與在地文化、議題有相關,例如上學期所參訪的台中文山社區大學的特色課程就是「大肚山學」,這就是和在地文化相關的課程。因著課程的發展融入在地特色,活動規劃也連結傳統文化及社區資源,讓民眾都能透過系統的學習與訓練,成為社區最佳的宣導人才。
在課程最後實作的部分,透過討論如何規劃社區大學課程時,我們這一組是分配到「城市」型的社區大學。我們就思考著如果推廣台中市區文化或導覽的部分,因此我們就分享著在課程中先以幾本相關書籍來導讀,之後以「走讀」的方式,讓書中的文字化為行動學習,在走讀的過程中,可以透過「攝影」、「速畫」或是其他個人習慣的紀錄方式去記錄下來,讓這門課能夠實際去體驗或觀察、認識這個城市。最後在成果發表時,可以將這次課程的分享作品一一展示出來,並邀請親朋好友參加,一方面可以分享自己所學,一方面也可再次宣導「終身學習」理念,讓每個人都能夠不斷地在學習的路程中,不斷地創造自己的能力,來擁有第二、第三專長或興趣,讓生活的層面可以更加的擴大與精采。
然而,學習最重要的仍是要與這塊土地來連結。我在最後課堂分享時談到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習常常侷限於自己的成長,而忘了自己的成長不單是為了自己的生涯發展,更重要的是如何將自己的所學奉獻在與他人、與這塊土地上。「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就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團體,這個團體的創始人是劉安婷姐妹,她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之後,曾留在美國工作幾年,但在工作的過程中,她並不覺得這份工作帶給她生命中的滿足,因此,她開始思索著是否該回台灣。因她在美國的學習裡,教育改革是她所研究興趣之一,因此她就開始與教授討論著是否有可能將美國的一些創新帶回台灣。「Teach for Taiwan」就是以「Teach for America (TFA)為美國而教」的模式來發展的。在這幾年裡面,因此幾位年青學子的投入,慢慢地看見了愈來愈多的台灣青年們能夠捲起袖子,踏上偏鄉地區,將教育服務在資源有限、需要協助的學校當中。我相信學習是不嫌晚的,尤其在台灣,其實到處都有學習的機會,例如社區大學、樂齡學苑、巷弄關懷據點、教會等宗教機構、網路學習等,只要願意,就勇敢的踏出那一步~~~就會看見許多許發現,這些發現是能夠讓我們的生命充滿能力與滿足的。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11.05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郁筠
學號:108409515
課程心得:
今天在同學的報告及老師的回應中學到許多。在1998年許多改革人士組成社區籌備委員會,而會在1998年組成的原因是當年頒布了「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
,且當年訂為終身學習年。
經老師指正後了解社區大學並不是一種成人高等教育,因為高等教育的意思是指大學學位,而目前的成人教育並不一定會拿到大學學位。
從同學的報告中可以看到美國與德國在社區大學的發展與性質,比較出社區大學在這兩個國家的不同及各自強調的重點。
在實作環節中,分為偏鄉、城鎮、城市三個層面發想社區大學會開什麼樣的課程。而我這次被分配到偏鄉的組別。我們這組會希望可以先從部落中有特色的地方開始著手,因為當地人可能缺乏專業行銷人員,若社區大學能開設關於行銷及更認識當地特色的課程,培養出專業導覽員,讓當地不要浪費自身的資源,可以將資源轉化為效益,帶動經濟後,發展也會更加順利。
碩一終發楊素珍
2019-11-03, 週日 23:03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19.10.22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學生:楊素珍
學號:107409515
繼續於上上週的小組報告,
(1)美國的NIACE國家成人繼續教育學會,於2016年整併為Learning and Workinstitute學習與工作協會,致力於終身學習的推廣。
(2)歐洲成人教育協會(EAEA),於1953年成立,由43個國家的116個成員組織構成,協會設立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其主要的工作宗旨包含:政策倡導、提供資源與信息、建立關係網絡等,其規模為歐洲之最,領導歐洲終身學習領域的發展與相關組織的橫向聯繫。
此外老師提到早期I型人才是指兩種專業的結合,現今則重視「兀」型人才,其中一是人力資源,另一則是終身學習。最後還要有跨領域的知識與連結能力,成為梯形人才。科技愈加發達,人們面臨的知識挑戰也愈高,梯形人才愈顯重要。
談及地方創生Place Making的核心理念為終身學習,社區總體營造:造景造產造人造文化,這些都是需要透過終身學習才能穩穩扎根,創造心目中的烏托邦.
在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中提到目前台灣終身學習的狀況,各個部門各自為政,例如樂齡學習中心與長照2.0政策內容在健康促進這塊有諸多重疊,資源分配不均等,若台灣也能學習歐美設立「終身學習司」,其實也不是不可能,就像因應社會需求將長照司由護理司分設出來,應該是可以倡議的。
另老師提起南投市成立「終身學習商舖』,想到可以結合現全台灣在推廣的照顧生活咖啡館,現有的場地現有的資源與人力,再挹注終身學習的元素,相信會是一個完美的結合。
碩一終發所楊素珍
2019-11-03, 週日 21:53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第八單元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第八單元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時間:2019.10.29
課程地點:厚熊咖啡館
學系:108 終發碩一
學生:楊素珍
學號:107409515
此次参訪厚熊咖啡館,經由若蘭學姊的介紹深入了解了『厚熊笑狗生活照顧體系』的理念與運作模式,整合醫療、專業、志工與在地資源,並以努力「不靠政府、自給自足」的理念營造出具在地特色的社區,其核心價值『互相照顧』,直視目前台灣最欠缺而且是曾經引以為傲的美好。
在經營中引進企業資源的做法,這點非常令人喝采,台灣的福利政策尚未完善,資金來源也不穩定,社區營造-造景、造人、造產、造文化,每樣都需要資源,尤其要永續推廣更需要有資源做後盾. 許多企業有心做些貢獻,並未有好的管道及標的,若能開發在地企業的投入,或許又更是一番不同樣貌。
在麗文與淑真的報告中我感受到人生無處不可學習、無人不可學習,檢視身邊的人,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即使是負面的行為也可當警惕,也是一種學習。 感動於年輕人想為學習找到樂趣與更有吸引力而設計的美麗課本,也為那個與老人互嗆的小孩感到憂心,現在的教育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在大陸積極推廣倫理與道德的時候,台灣卻逐漸在喪失這樣的美德。
實作練習讓我有機會介紹我的家鄉『台中豐原區』,回頭檢視目前社區推展的工作內涵是真的有需要再補強“終身學習“的理念進去,有了終身學習的內涵才能真正扎根於在地人才。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時間:2019.10.29
課程地點:厚熊咖啡館(埔里鎮樹人三街 281號)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內容: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今日課程是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也是由我和淑真在這學期第一組報告,在學期一開始老師授課時講到,這學期每周小組報告可自行決定上課地點,班上同學同意便可移地上課,我便和淑真商討我們的主題,可藉由埔里在地經營的厚熊咖啡館環境來移地上課地點,來結合我們要報告的內容,我們倆有共識後便和厚熊咖啡館接洽,因本身也是厚熊咖啡館志工,陳若蘭執行秘書也是我們本系所的學姐,藉由這關係場地與時間是沒問題,在設計報告課程內容中我們由學姐介紹厚熊咖啡館成立與宗旨,也結合了我們今日要報告的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在塑造社區文化厚熊咖啡館打造了埔里鎮互助有夢想的家園,2018年底愚人之友基金會成立的「厚熊咖啡館」,埔里基督教醫院、愚人之友基金會、暨大等共同推動,用熊與狗來做為咖啡館的吉祥物,用的是台語的諧音「厚熊」和「笑狗」,合在一起就寓意著「互相照顧」的氛圍有任何需要到照顧咖啡館來問就對了,也用在地的產業紙漿做出「厚熊」和「笑狗」大型吉祥物擺在咖啡館內,讓所有來到這的人都是互相照顧為宗旨。
對於在地社區經營上,除了有傳善獎挹注經費,也自給自足營運,在實踐友善、互助、共好的社區空間,對於社區老、弱、婦、孺的不同族群,在服務項目中有:高齡學習與共餐、關懷弱勢有供餐與食物銀行、支持婦女防家暴諮詢與陪伴兒少伴讀和閱讀,主張要「共融共存」,有困難的就幫助,有缺乏的就供給理念。
並用一個口號「四輪傳動」腦、口、四肢、人際互動,有效率轉動學習新知,讓來到厚熊咖啡館的人,透過彼此學習互相照顧,並能讓生命有不同的色彩。
這次報告中在成人學習中首先是從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開始報告,我和淑真同組報告中,我們先研討找資料再共同整合,在這過程中我們也彼此在學習,從理論、國內外案例、到實際操作讓這整個報告呈現,而老師也會提醒我們要尋找近期資料與新的議題,「地方創生」確實這名稱很新,有聽過但不了解,剛好藉由這次報告深入了解它意涵,何謂地方創生-2013年由日本首相安倍晉山倡導,在其中心思想是「產、地、人」三位一體,一句話來說,就是希望地方能結合地理特色及人文風情,讓各地能發展出最適合自身的產業。 在日本,隨著都市化的進行,人口幾乎都湧向東京、大阪等大都市,留下各地不斷減少的人口及逐步衰退的產業。
在臺灣今年是地方創生元年由國發會推動這項業務,這是對於趨愈老年化社會老年人口將在2026年達到總人口數的20%,到時台灣社會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這個速度快到讓我們措手不及,各地若能找尋並培養自身適合的產業,則原本因為磁吸效應而湧往大都市的青年人口便能逐步回流,並能平衡城鄉發展不均日趨嚴重的問題。
老師在社區學習的成果中舉例「社會資本」是群體之間共享的非正式的價值觀念與規範,它們有助於群體內部或群體之間的相互信任與合作,(1)規範:經由團體成員之互動所建立的共同行為準則。(2)網絡:個人、團體或組織透過社會關係相互連結所構成的治理網絡。(3)信任:是社會資本累積的前提,是穩定社會關係不可缺乏的要素。
社區發展透過人、文、的、產、景理論中造人、造產、造景三個要素中,老師又倡導造文化,在國內外分享中國內-分享台南官田區研究完成菱角殼製作菱角殼炭灰的開發成為特色產業,國外-分享日本青森縣擁有八甲田山、白神山地、奧入瀨溪流等自然景觀,青森也是日本本州最北部的一個縣,青森是蘋果之鄉因2011年311地震重創之後人口銳減,蘋果之鄉會不會就此消失,青森縣政府為了破除「地方消滅」預言,2011年先成立觀光國際戰略局,第一步就是先推觀光。創造出苔癬風潮,觀光客來成功創生,但要永續得靠生態保育,蘋果青森自己加工自己打出品牌,設立蘋果觀光工廠,知名飯店集團接手經營不善的溫泉飯店荒廢的公園重新整建,在地人對自己家鄉有使命感留下來創業工作,鼓勵在地消費才能讓地方發光,借鏡日本經驗台灣地方創生,期待注入活力與希望。
最後讓同學分成兩組能在自己居住城鎮與社區,實際的探討省思寫下來人、文、的、產、景特點,經由這活動設計更進一步解自己區住城鎮與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