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終身學習論壇&海峽兩岸組織學習分享交流-03
1、課程時間:105年10月29、30日
2、指導教授:吳明烈教授
3、學生:陳芳羽105436521(終發在職專一)
學習回饋:
10/29全民終身學習論壇(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進入職場特別懷念學校生活,跨別大學社團生活,能再次與同班同學一起參與論壇活動真覺得很珍惜,論壇的課程邀請的講師陣容和主題都很耐人尋味,雖然一直無法坐著好好與各位大師學習,但我卻從這團隊的動態與人力配置中得到許多啟示,回家後再翻閱講義又一邊連結今天所有人事物的動態,一個團隊有分為人力、人才與人物,組織學習與人力資源管理確實是要經過不斷的經驗累積與實務經驗才能有所成,團隊的精神就在於「信任」彼此吧。以下為今天最為印象的基隆市、嘉義縣為標竿學習的城市做為分享:
1、基隆市城市型學習型組織:
主打以「文創」為主軸推動城市學習組織,104年的「文創學習」到今年的「文創加值」並邁向「文創行銷」可說是穩扎穩打的系統策略進行推動,由個人到組織一直延續到社區,透過不斷的嘗試與危機中尋求生存,我們可發現基隆市的細心與學習的行動力,更展現其地方特色別於其他縣市,也因地形占優勢之故,交通便利、居住品質提升、城市步調快速等,讓此城市有更多機會可以重新再來過,當然城市的領導人也是促進整個組織最佳支持的原動力。
2、嘉義縣城市型學習型組織:
嘉義縣屬農業發展的城市,其推動的田園派猶如田園詩人王維、陶淵明等人的意境般於生活中取得資源獲得生活之意義,在嘉義就讀四年大學期間,最有印象的水果及農業代表應該就是鳳梨、茶葉了吧,位在太保市鄰近有朴子市、六腳鄉、北港等,可說是連結地區交流點,以數位學習與攝影創作等為行銷平台,更藉由各分地社區辦理工作坊、研討會等交流方式鞏固之間的情感關係,雖交通不像都市型的城市型學習組織般便利,但我們會發現從交通的互助這個行為讓他們充分展現鄉下人的熱情與溫暖,也許他們的優勢就是展現台灣鄉土味的熱情吧。
綜上述,我真的很喜歡社區工作,從過去大學學習中社區就一直與我脫離不了干係,但很可惜我還沒有很多機會可以將所想發揮於實務上,不過我想這些準備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的,能有幸見識前輩與專家學者對於社區與城市發展的分享與功力可說是可遇不可求,還有今天真是又再度感受「台上十分鐘與台下十年功」的體悟,不管是主持人、專題演講者、學長姐、同學,都非常順利完成此次論壇任務,這場活動跑了四次小北百貨去購買所需物品,也在路程中遇到許多好人幫我進行店家的比價與路線分析,讓我不必貨比三家便可找到好的店家,一整天的觀察當然也不放過學長姐們的論文海報和各城市型團隊的展覽,呈現了一種「表達性藝術」的概念,有用竹編工藝、;毛筆、茶道、佈景、畫作來傳達各家特色與其意涵,傳達他們的韌性與剛毅,他們的精神絕對是我們可以共學的。
10/30海峽兩岸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城市分享交流會 (台中梨子咖啡館)
從張所長的分享中我們一直觀察著他的動向與思路,可愛的所長就像爺爺一樣關心著我們今日半天的吸收,更分享他的「七字訣」。
簡報交流:
從U型理論的1.0-2.0讓我們檢視自身的反思習慣與反思後的行為改變,雖然一張圖看似簡單但卻功力不凡,《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個典範用詞,這點讓我發現我們常常因為過於忙碌或者投入某項喜歡的事物中而不容易覺察自己和體會周遭人事物的變化,雙環學習、三環學習我們可知源頭的重要性,但若以社會工作者角色思考可以發現其源頭可能來自家庭、社會環境因子、個人是否嘗試改變等為想,例如:一位學習障礙者如何理解我們所表達的訊息,我們就不能用這些學習模式來解套,又因其個人特質相異故我們可參考「環的學習」來彈性運用於智能障礙學習者、口語表達困難者、外籍配偶、外籍勞工等來演化成符合台灣目前社會結構的需求,我想更會是因應未來趨勢變化,但若以神經內科絲路來做思考,則可能透過「杏仁核」、「海馬迴」來進行解釋,若以心智科醫師或心理師則可能用評估工具測試來得到問題的源頭,討論「學習」若能連結各專業學者也許會更強化學習本體與個人功能之發展。
生命意義:
我喜歡這個詞也看過一本叫做「生命咖啡館」的書,一個無目標毫無人生意義的人就好比尋求自殺的意念與行為者,曾經被一位自殺行為者問及:「如果不死我能做什麼?」,我們該探討「為何死就是解脫?」、「死又為何演變成一種社會現象?」,透過目前所學我認為「生命意義」除了宗教信仰佔了某一部份比例外,還有的就是「信念」與「價值定位」,透過「周哈理窗」以及「人格特質」分析中我們發現自我了那再來的改變和行為才可能讓我們更好,從生命中獲得或學習到一個或數個信念而促成我們的生命意義,所以要讓學習不斷延續需要生命意義陪襯,則生命意義須讓學習對象自身發覺,重點則在於「需求」是否被滿足,需求獲得滿足後則可能又產生不同的問題出現,生命與社會與你我環環相扣,即時「拉人一把」對方的生命意義會因此有機會重燃。
會後兩位所長人真的很熱情也很願意傳授,那天晚上小聊一下突然覺得現在的我變得比過去有信心,不論職場或者個人學習都相當感謝兩位前輩的不吝分享,有機會一定要走訪貴所,組織學習與學習組織都需要我們主動積極的求學態度,趁年輕寧可多體驗一些失敗也不要到生命的最後才來後悔,這就是韌性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