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03.05(日)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單元:
架構一:導論
架構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架構三: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架構四: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黃筠喬
學號:111436511
✻終身學習『三』千萬
千萬要終身學習
千萬要在學習
千萬要享用學習
✻終身學習有三『ㄧˋ』
想法創意
行動有意義
人生要有回憶
✻大師們給予生活的啟發:
星雲法師:四給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聖嚴法師:四它
面對它、處理它、接受它、放下它
惟覺法師:四對
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
✻我們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對組織而言,如果各自努力但朝著不同目標前進,這樣組織反而無法成長。組織學習係指組織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 。
(共學、共享、共好)目標一制才能成為組織學習。
✻學習型組織的概念:
促進組織創新、增進應變能力、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增進個人成長、利於組織發展、避免犯錯……
✻組織學習的五隻手:
握手:建立良好人際互動關係
舉手:請教、請益,樂於分享
牽手:互相提攜
拍手:給予讚美、正能量
共手:共同做事
組織變革三部曲:我看見、我感受、我改變
讓大家不把改變當成威脅,而是當成機會。
每個當下都是難人可貴的。
✻課堂中同學分享他製作的線上桌遊,我覺得特別有趣也很厲害,運用好玩的遊戲傳達學習的重要性,同學也大方傳授如何製作桌遊的秘訣,資源共享,讓我在暨大終發所感受大家一起共學、共享、共好的精神。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 2023年3月14日(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在職碩一先修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吳靜真
學生學號:112409503
第三堂課: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心得
組織學習的五個觀點
•組織學習涵蓋個人學習、團隊學習、組織學習等,涉及探究、發現所採用的假定以及避免錯誤,有賴於組織成員的相互了解與分享,包括行為與認知的改變,融合新知識與實務在組織的理論應用或慣例中。
•人類學習來源有兩種:
•向過去學習(learning from the past):強調人們如何從過去已發生的事情中學習。這種學習的方式固然仍屬重要,然而,當人類正邁向一個與過去有明顯差異的未來,這種學習方式已有所不足。
•向未來學習(learning from the future):這是創新的要件。向未來學習涉及到直覺力,融合了高度模糊、不確定性、接納失敗,以及開放自己去觸及無法想像以及有時不可能的事情(Senge, 2007; Scharmer, 2007)。
•今天的課程圍繞著因應組織學習發展趨勢的變革策略,如何落實組織系統變革,應從人的改變做起,提出適當可行的變革願景 ,變革需要時間累積與循序漸進,實踐組織的深層變革,化解變革阻力與障礙,創造變革的效益,變革融入成為組織文化,結合生命感動的變革,型塑愛的組織氛圍以展開變革。改變,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行動:如在終身學習的方面不侷限在正規學校的地方,同時兼顧到正規學習、非正規學習以及非正式學習等三種型態;在組織學習制度方面,則會更具完整性與彈性,以符應個人的需求;在學習策略方面,則不受限於傳統窠臼,進而積極創新求變,以發揮較佳效果。處處皆是學習的空間,學習的對象只要有心就能繼續學習。
•當組織中的成員愈來愈多成為終身學習者,則組織學習將愈能發展具體實效。組織成員也將更熱愛學習,並且將繼續學習視為工作的一部分,充分展現出「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精神內涵。廣泛培育組織終身學習,誠然為組織學習之一項重要發展趨勢;目前的社會中我們要有保留過去學習的修正與向未來學習。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但科技始終來於人性,如何增進生活永續性。
•在現實生活資產與永續性,生活資產(living assets)遠比資本財產(capital assets)重要,因為資本資產若欠缺人與自然的知識及生產力即無法存在。人類唯有尊重生命與自然,才能豐富珍貴的生活資產。生活資產管理即是關心人類以及人類所關心的事物,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respect for life)。永續性則又與生活資產關係密切。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以及環保、全球暖化等議題的日益受到重視,組織學習亦日益關懷到這人類發展永續性的問題。像塑膠袋的問題造成全球海洋生態的問題,核廢料的存放問題等。
•從組織學習與領導變革;共同創始:傾聽生命呼喚你要做的事情,連結人們、脈絡與生命呼喚,並且聚集核心人士一起鼓舞共同目的,共同感知:觀察、觀察、再觀察,並且廣泛的傾聽內在的心聲。共同流現:走到個人與團體寧靜的地方,開啟知識的深層來源,連結所要浮現的未來。共同創造:建構原型並且從實踐中探索未來。共同發展:共同發展較大的創新生態系統,透過從整體看見與行動中跨越界限。透過組織學習與領導的創始、感知、流現、創造、發展共同努力開創未來,看見、感受、改變學習的方式
•全球化的社會來臨在組織學習,融合東西文化的組織學習;融合東西文化,進而發展更紮實的組織學習理論與實務,學習是東西方文明共有的資產,若能將這種人類共有的資產加以整合運用,必能有助於組織學習的發展,這也是未來組織學習創新發展,必須努力的方向。開創屬於東方社會的學習組織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五項修練法是由西方社會創造;未必能全用應用在東方社會學習組織。
•訊息與意念會對人類有所影響,水結晶效應所帶來的組織學習啟示,即是組織需要有良善的訊息與組織意念。一個良善的訊息或意念,會帶來良善的影響;反之,一個不善的訊息或意念,亦會導致不良結果。在組織學習歷程中,應設法激發組織善念,以善心善念引導善的行為,進而產生良好的磁場效應,促使組織成員能持續自我實現,整體組織亦能持續向上提升。趨勢大師奈思比及其他幾位大師都提到,人要透過快樂的學習,學習才會使人更快樂成長。
•結語 :樂在組織學習與變革
•趨勢大師奈思比(John Naisbitt)在名著《Mind Set》一書的最後,引述他與當代組織學習大師聖吉(Peter Senge)的一段對話,其中談到達爾文在晚年時期所寫的一封書信,強調人一旦失去了嗜好,就是失去了快樂,而且對智慧也有損害,更可能破壞道德情懷,這一切都是 人們貶抑了人性本質的情緒。奈思比進而提到:不論未來能帶給我們任何新希望,如果沒有快樂的話,一切都是枉然(潘東傑譯,2006;Naisbitt, 2006)。
•吳明烈教授分享:生命的感動是組織學習的驅動力珍惜每一次的組織學習感動;知道最好的一切,且將之發揮至極致,才是成功的生活。
感謝學校、教授、同學們陪伴成長。
組織學習課後心得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課程時間:2023.03.06 (一)
課程地點:Google Meet線上課程
學系名稱:中正高齡所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611751014
學生姓名:卓佳蓉
一、直覺與智慧-直覺力是向未來學習創新思維的要件
明烈老師課堂中問了「直覺與智慧有什麼不同?」個人認為直覺是基於過去經驗不需要深思熟慮就直接反射,是一種自然的生物本能或內在感受,是天生的或者說是一種天分;智慧則是深入理性思考和分析後的產物,需要更多的認知努力、系統思考和邏輯判斷,而它可以幫我們做出更準確的決策。
人類學習分成向過去學習和向未來學習兩種,前者在日新月異的世代交替中略顯不足,而「向未來學習是創新的要件,而向未來學習涉及到直覺力,融合了高度模糊、不確定性、接納失敗,以及開放自己去觸及無法想像以及有時不可能的事情」可知直覺力是向未來學習和創新思維的要件,因此如何提升直覺力在組織創新上,很值得關注和思考!
老師提醒大家,靜坐正念-過一種快樂自在的生活,人在內心清明時直覺比較容易體現,宇宙天地萬物有共震、共鳴系統的概念,人是小宇宙,與世界大宇宙環環相扣-人有善念天必從之,期許我們能散發更好的正能量和善意念,透過智慧增長,找到更好的直覺力。
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萬事都無,只有東風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在組織學習與變革中更要思考的是什麼是「必要條件」?什麼是「主要條件」?
團隊裡,人要對,最重要!而領導者更是組織學習成敗的關鍵!領導者不是當官或稱王他(她)要能不厭其煩的溝通和協調是致勝秘訣,團隊不該只有少數人的想法或主事者歸功在自己身上或一意孤行不聽勸告的舞台。
課堂中老師用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中,當愛麗絲歪著頭問:「我該去哪裡時?」開悟大師Cheshire Cat笑臉貓淡定的回答道:「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裡,那麼現在你在哪裡一點都不重要。只要你一直走,總會走到什麼地方的。」巴菲特:「在錯誤的道路上奔跑也没有用」我們所處的生活圈和工作圈中的人很重要,感謝在人生旅途中願意給我建議和幫助的貴人們,也更要感恩一路開拓我眼界的高人和師長們,組織學習產生共識和確立前進的方向是「必要條件」之一,而這有賴組織成員的智慧和合作,期待自己的存在成為組織學習的「主要條件」,天時、地利、人和,先由自己做起吧!
三、改變的人生觀-我們可以去改變看似我們不能改變的?!
今天課程另一個引發我興趣的觀點在「改變我們能夠改變的,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有智慧去判斷我們所能改變的」而我更喜歡的是「我們可以去改變看似我們不能改變的」,人類進步是憑藉著古聖先賢們化不可能為可能而來,因此掌握改變的契機,透過不同的角度和思維,先從自己內心做起,改變自己的態度、信念和行為模式,再往外尋找機會、方法、建議,而團隊互助合作也很重要,「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透過通力合作,努力不懈是實現改變的關鍵,組織學習與變革可以集結出更大的智慧和產出更大的力量,來個U型反轉的大逆襲,一起往更美好的望景前進吧!GO!GO!GO!
四、活在當下快樂自在 樂在組織學習與變革
明烈老師提醒大家:「心念純粹,珍惜當下因緣」,「達爾文強調人一旦失去了嗜好,就是失去了快樂,而且對智慧也有損害,更可能破壞道德情懷,這一切都是人們貶抑了人性本質的情緒」,莫忘初衷-「心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在人生的旅程中,一定要把快樂、自在擺在非常重要的角落,試著將學習、工作、生活完美結合,「很有美感的人生是認真時很嚴謹,放鬆時很灑脫」,帶給別人快樂是一種布施,感謝有緣與這個課程的人、事、物相遇,繼續享受在課堂中不同層次的領悟和感動,快樂學習,學習快樂~
組織學習研究之課後心得
2023/03/07「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03/07(星期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先修)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李慧琪
學生學號:112409502
學習型組織理論是根基於組織學習理論之下,亦即想要建立學習型組織,便需要進行組織學習。在組織學習裡,覺察力、洞察力與執行力的培養應當是重要且關鍵的。覺察力幫助組織「看見」其內外面臨的問題與困境,「看見」組織內的文化特性,「看見」未來世界的變化。洞察力幫助組織理解所面臨的問題其背後隱藏的真實意義,透析組織發展的潛能、提出解決組織困境的方法與策略、增強團隊學習的效益與未來共同願景的規劃。執行力則左右著組織是否能確實達成目標,創造共同願景。積極地促進組織學習便是學習型組織重要的發展策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終身學習的發展
課程時間:2023.03.08 (三)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二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終身學習的發展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謝雋玲
學號:110409509
課後心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成立的宗旨,主要在於透過增進各國的教育、科學、文化與交流的合作,以對全球的和平與安全有所貢獻….。針對教育部分,UNESCO兼具以下三大任務:促進教育成為基本人權;增進教育的品質;鼓勵實驗、創新與政策對話。由於烏克蘭戰爭,可從其官網上看到UNESCO今年動員起來譴責針對記者的暴力行為,宣傳文化機構的重要性和保護,並努力維護教育以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並促進烏克蘭的終身學習機會.
1972年提出的《法爾報告書》特別強調終身教育與學習社會這兩種理念。如果個人必須學習的事物不斷地被重新發現,並且不斷地更新其內容,則「教學」變成「教育」,且更能進一步成為「學習」。如果學習能夠貫穿到個人的一生,兼重時期及多樣性兩種意義,且涵蓋社會各層面,以及動員整體的社會、經濟與教育資源,持續地進行教育制度的改革,那麼學習社會將能真正在人類世界中實現
《法爾報告書》的終身學習理念:使教育從淪落為就業準備及經濟發展的附屬地位中恢復應有的本質,並藉此建構適用於未來劇烈變遷社會中的教育典範。
要有效的實施終身教育,一方面需視學習者有無主動學習的意願,另一方面客觀學習環境的盡力配合,亦為不可或缺。終身教育是學習社會的基石,要創造一個學習社會,則有賴於終身教育的推動。
分別於一九九六年及二00三年所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與第五支柱,影響全球終身學習的發展亦為深遠;「學會與人相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學會追求知識」(learning to know)、 「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 個人一方面要學會做事的方法,另一方面更應養成處理各種情境的能力。「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 每個人的天賦就如同被埋藏的寶藏,需經由適當的途徑開發,以獲得充分的發展。「學會改變」(learning to change),以促進個人、組織與社會順應與引導變遷的能力。
組織學習研究~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組織
課程時間:2023/3/7(星期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余孟憶
學生學號:112409504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組織
組織學習的形成從小到大的擴展,都是在組織建構學習的方向-系統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的思維,內部的成長個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家庭⏩外部的成長⏩學習型公司⏩學習型志工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2023/2/22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3/8(星期三)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
課程名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余孟憶
學生學號:112409504
本週的課程認識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目前影響全球終身學習發展最為深遠之國際組織,此組織每十二年都會舉行「CONFINTEA」UNESCO國際成人教育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ult Education),此會議推行的終身學習策略
影響我們在推行終身學習政策的系統規劃、政策實踐的延續性、經費的保障與提高、工作者的專業化、推展成效的監控評估。
n 法爾報告書:教育的目的乃在於促使個體能「自我肯定」、「自我獨立」,使人能成為「真正的自己」。而「教學」變成「教育」,且更能進一步成為「學習」。 就如同老師在課堂上說,『看見學習者的需求,點燃學習者的熱情,創造學習者的價值』
到校學習了三週透過老師課堂理論的探討,審視了自己、覺察自己更近一步的了解認識自己,原來自己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學習型家庭,我的母親從我們小時候就沒有停止過學習,他雖擁有高學歷卻在家陪伴我們一路學習不管在學科上他都是親力親為陪著我們,為了讓我們有更高的學習慾望也幫我們找了學習夥伴一起學習,而我的音樂專業學習他也是一路陪伴著我彈奏給我音樂上的建議,而他自己也一直不停的自我學習成長,如:插花課程(到目前還持續學習著)、舞蹈、咖啡課程(已是超級前輩的講師)、歌唱課程、攝影課程.....等等。
當我出社會因公司的制度,教學音樂不是只是教學還必須讓班級的續班達標,為此為了讓自己不只達到續班率高還要招生率高,我學習非常多的幼兒心理及各種學習法,讓自己不同於其他講師,打破團體課程只是玩玩,我建立了即使看似玩的過程我都是有目標的玩,且也能明確地指出孩子在學習上的困難進而和家長溝通讓孩子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系統。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組織
課程時間:2023/3/7(星期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ㄧ在職生(先修)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余孟憶
學生學號:112409504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組織
組織學習的形成從小到大的擴展,都是在組織建構學習的方向-系統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的思維,內部的成長個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家庭⏩外部的成長⏩學習型公司⏩學習型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