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2022.03.8 組織學習
課程時間:2022.3.8 (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張芠寧
學號:110409505
心得: 每個人都害怕無常的到來,卻也深知其中無能為力之處,因此,應逐步規劃生涯,未免身後人擔憂。家人間若是感情深厚,更應當時時叮囑,尤其在決斷自己生命是否延續之時,若身邊能有熟識的親友,深知自己的規劃,並能按規劃行事,已然是萬幸。
因此,時常訓練自身的警醒與警惕,運用潛意識訓練,讓自己在緊急狀況下或是意外發生時,都能夠臨危不亂。
2022.02.22 組織學習
課程時間:2022.2.22 (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組織學習的發展與內涵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張芠寧
學號:110409505
心得: 組織學習,強調組織需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學習。學者阿吉利斯(Argyris)及熊恩(Schön)提出組織學習具有以下三層次:單環學習(single-loop learning)強調在既定的組織目標、政策與規範,而學習重點在於:檢視組織整體環境以發現內在所在。雙環學習(double-loop learning) 此種學習則除了內在的關係。還要注重外在的環境的適應。以上為「適應性學習」。再學習(deutero learning) 從過去的學習經驗中得到失敗的教訓後,便會尋找正確的學習方式,再學習則為「創新性學習」。正所謂再學習如同杜威再經驗學習理論所提出的「做中學,學中做。」,然而並非每個獨立個體都能夠在毫無錯誤的機率下完成事務,因此,更多的端是學中錯,如何在錯中學又是另一門學問了。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標題: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課程時間:2022.03.29(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賴孟真
學生學號:110409512
心得:
由於我是代理代課教師的關係,待過不少間學校,同樣都是6班的小型學校,學校團隊裡風氣跟氣氛還是有很大的不一樣,一切都是在於主事的人是誰,
在小學裡,大部分的主事者會是校長,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學校主事者會是教導主任或是某位資深老師,所以風向就會被帶著跑,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會有小團體,但要如何讓小團體團結成一個大團隊呢?是讓我們要多加省思的地方。
「儀式感」不僅對團隊很重要,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儀式感的活動做久了就會變成傳統、很多舉辦多年的活動就是這樣來的,家庭裡的儀式感也是常保彼此之間感情的方式,我們家的家人生日時,沒有時間出門吃個大餐,也一定要買個小蛋糕,唱個生日快樂歌,保留當下的悸動和快樂,這個儀式感久了就會變成親情存錢筒裡的最大收益。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標題:第五項修練之建立共同願景
課程時間:2022.03.2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賴孟真
學生學號:110409512
心得:
今天的同學報告的是建立共同願景,他們介紹了很多我們大家都認識的大企業的願景,讓我們了解到身為大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還之於社會。
每個組織都會有共同願景,最高指導原則,是每個組織的源頭,沒有了共同願景,組織就不會永久,偏離了共同願景,組織就會失去了特色。
110409515林儀親
2022-04-10, 週日 20:57
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標題:第七單元 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課程時間:2022.03.29(二)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高婕寧、吳宜娟、林儀親
學系名稱:終發所碩一
學生姓名:林儀親
學生學號:110409515
學習心得:
今天是五項修練的第四項修練-團隊學習,團隊和團體的差異性有什麼不同?團隊是發展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透過團隊學習與彼此的合作痛同分擔責任,團體是目標可區分與承擔個人責任且只要有一位正式且強而有力的領導者。在一個團隊中,最害怕習慣性防衛,而這是人的本能,有些人不敢或不願說出真實的想法,會導致團隊學習與團隊發展的不利。要如何降低這些現象,一.削弱症狀解二.增強根本解。
這次的報告經過老師的指導和婕寧、宜娟共同合作學習把這次的報告完成,老師也給我建議時做完之後要做一個總結。這次的實做是用玩偶疊疊樂依照圖片排出一樣的玩偶,在操作的過程中,有時會不小心全倒,靠團隊合作將導下的玩偶快速重新操作組合。發現同學會分工合作方式完成,有人看投影片找人偶方向與擺放位置,每個人都很忙碌。
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日期:2022/03/29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潘彥榛
學號:111409507
課程心得:
我認為的學習型團隊的煉金術,「習」比「學」更重要,團隊學習像鳥一樣的種翺翔,「能力」導向的未來。
釋放鎖在心中的問題:「團隊學習」建立在發展「共同願景」修練上,也建立在「自我超越」上,因為有才能的團隊,是由有才能的個人所組成,是發展團隊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其先決條件, 交互運用在建立反思與探詢技巧上的深度匯談與開放式討論;當團隊中每個成員都苦無找到新對策時,攤開相互間的衝突,促使想法自由交流,有勇氣承認自己的習慣性防禦,使其成為動力的來源,應坦誠地說出「目前狀況」真相的決心,推出自己假設和背後的推理過程,增強根本解,並鼓勵別人也如此做,當團隊能夠以「自我揭露」和「兼顧探詢與辯護」成功處理防衛時,就開始更加看清彼此「在裡面」的思考非「在外面」的找尋,在現況中的許多其它問題也由此力量而會加以改變,在團隊中每一項主要的工作,實際上都需要克服無比複雜性的問題,學習系統思考的工具也就同樣重要了。
集體領導的學問,別人處方不能如法泡製,必需由團隊自己一手設計共同學習,感悟自我,有幸能與師長們共同走在團隊學習的路上。
110409508張琇嵐
2022-04-09, 週六 21:18
第五項修練之建立團隊學習
日期:2022/03/29(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張琇嵐
學號:110409508
課程心得:
今日的主題首先提及了團隊與團體兩者的不同。我們在學習或生活的過程中也許隸屬於許多不同的團體,但這些團體卻不一定是「團隊」。在團體中,我們傾向以個人的目標為主,團體中通常只有一位領導者,較無所謂的向心力,但團隊便不同了,成員們之間是互相分擔責任,並且有著共同的發展目標,其領導者也可能是輪流擔任的,每一個人在團隊之中都是重要的一員。因此,要了解團隊學習,首先必須要清楚何謂團隊。
在修練團隊學習的過程中,最常會運用深度匯談以及討論,來作為團隊的交流方式。每一個人的想法皆可以表達,並且讓想法之間產生流動及震盪,有碰撞也無仿,碰撞不一定都是負面的,正向的碰撞與想法的交流有助於團隊之間培養出共同的目標以及建立更大的知識智流,目的並非讓團隊間的成員贏得對話,而是讓對話的層次超越個人見解。
在日常中,我們常因為不好意思、羞怯、又或是想避免衝突,而主動放棄對話的機會,有時候甚至會感覺根本沒有必要進行對話。上述這些或許都是造成團隊、團體停滯不前,無法發展的原因。學習表達是一件重要的課題,明白自己為何表達 ? 用什麼方式表達 ? 認識並清楚自己的表達內容,對於團隊學習都是有正向助益的。本次的分享最大的收穫及鼓舞便是,適時的表達是一件很棒的事情,無論結果的好壞,想法若只存於心中便如同石沉大海般,沒有結果亦沒有方向。下週即將輪到自己的組別進行報告,期望我們也可以有很好的團隊學習成果,並且順利地將其分享給大家。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2.3.5(六)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李怡珣
學號:110436518
課程心得:
組織修練能否成功及組織學習能否有效發展的關鍵要素,取決於人的修練。人能積極參與投入,勇於面對過程中的一切問題與挑戰,並能不斷檢視與省思,適度的調整方法直到目標達成,為修練的成功關鍵。學習型組織是組織學習理論的支流。組織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策略。
阿吉利斯(Argyris)及熊恩(Schön)提出組織學習具有三層次:單環學習(強調內在環境適應的過程),雙環學習(涉及組織外在環境的適應),再學習(具有自我轉換的能力)。組織能以過去的經驗作為整體學習的基礎,並進一步整合既有的學習成果,以因應組織所面臨各種挑戰,進而提升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
組織文化的本質對於組織學習具有相當重要性,沒有適宜的文化,也就沒有學習的容身之處。
雁行文化的五項內涵:
加速實現共同目標:透過團隊合作,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
高度團隊凝聚力:藉由同伴的支撐力與支持力,讓組織成員體會到留在與自己目標一致的組織之必要性。
責任分擔與分享工作:當組織在從事艱難的任務時,因組織成員為互依互賴的整體,輪流擔任繁重工作與共享領導權實為必要。
彼此鼓勵支持:組織成員間要互相關心和鼓勵,共同打造美麗的未來。
相互關懷照顧:組織成員不論是在困難或平順時都應相互協助、扶持,以共度難關。
下午的校園走讀,每組同學分別分享在校園內發現的各種組織文化,本組同學觀察到的是會透過團隊合作加速達成目標的螞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