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18
課程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 (一)2019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涂祐綱
學號:108409509

課程心得:
今天於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進行2019全民終身學習論壇,這次論壇的主題是「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本次活動擔任公關組,將過去的經驗用於這次活動也從中活習到不一樣的方式。感謝學長姐這次的付出及努力。藉由老師指導帶領他們從籌備、規劃、聯繫等等,本次論壇讓大家收穫良多,從在幫忙中,去看了除合本校以外的論文海報,從中可以了解到『終身教育』不止關注於多數族群的議題,比如原住民群族,我們該如何將少數的部落繼續經營呢?亦或者我們該如何將吸引青年回歸到部落的呢?隨著時代變遷,我們獲取知識的方法不再只有書本,應該由青年將第一線的知識與高齡者的經驗相互交流以利傳承。本次活動看見台灣終身學習之父楊國賜教授,從回應發問者的問題中,楊教授將自己心中的藍圖及期許毫不藏私地分享給我們。本次也看見苗栗縣政府帶領20多人前來參與,想為自己的家鄉盡心盡力。希望未來自己也能參與自己家鄉發展。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15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專題研究(一)
授課內容: 終身學習與12年國教新課綱核心素養
授課教授: 吳明烈老師
分享者: 蔡清田教授
學生:蔡淑真
學號:108409506
吳老師特邀遠從嘉義中正大學蔡清田教授,來為我們演講終身學習與12年國教新課綱核心素養,先修班的時候有聽過教授的核心素養專題,這次的專題一樣,但內容截然不同,核心素養從「心」出發,用心感受孩子的心,在「阿伯與國小三年級小朋友在公車上的對罵」中,感受到孩子滿腹的憤怒,其實就是孩子在家與父母親的對話翻版是一樣,孩子若不是已經在家反覆練習過又怎麼會罵得這麼順呢?值得我們做師長的好好省思。另外的影片中,外國孩子快樂的學習,回家也開心著與家人分享,今天上課學習的喜悅,在另外的影片中看到年輕人把僵化無趣的教科書增加創意、圖片生動且富思考,增進學生的創造力、思考力與記憶力。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自發」、「互動」及「共好」的理念與跨領域學習/科目間的統整,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省思、實踐與創新等學習活動,建構內化意義,涵養利他情懷。 今天教授的演講贏得全班同學的熱烈掌聲,真的非常的精彩喔!
年輕的時候愛的死去活來,當有了孩子時,才是夫妻兩人正式溝通的開始,政府政策應補助並配合居民,舉辨夫妻胎教心靈成長班、讀書會。嬰幼兒期、國小、國中、高中的親師會、核心素養課程、心靈成長班、讀書會….等夫妻、師長需一同參加從「心」學習、用心體會、用「愛」陪伴,以達全民終身學習。
。。。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19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A302教室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江戶咖啡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鄭幸玟
學號:108436501
課程心得:繼一日論壇結束後,大家久違的又在暨大一起上課。
本週是首次有同學要登台的日子,所有同學都看起來格外的緊張(不論是否要上台)。
早上在圖書館員與大家分享資料查找的方式後,老師用大約一小時的時間,鼓勵同學們發表自己在談壇聽到的新觀點以及前一天未達到解答的問題。在此環節真時聽到了很多當工作人員不能細看的論壇細節,不同人不同看法,也藉此來協助大家回顧當日所學丶內化後再看到問題解決之。
下午感謝老師招待咖啡,香氣搭配報告組別報告。
與在教室的感覺十分不同,也許是因為椅子間彼此的間隔小,大家反而更加有勇氣去做發言與問答。也十分感謝身先仕卒的二組同學,使其他的所有人更有方向。
再次謝謝老師給我們如此不同的學習體驗。
2019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2019.10.18
課程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鄭幸玟
學號:108436501
課程主題:2019全民終身學習論壇「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論壇心得:本次論壇,我擔任工作人員,雖無法同其他同學一般在台下聆聽老師和嘉賓們的精采分享,以及來自不同縣市的推動人員分享自己的縣市"學習型城市"推展成果發表。
但卻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一個論壇是如何舉辦的。
其中許多細節和排程的安排,都十分的細膩,從活動開始前的彩排,到活動正式開始之後,的有工作人員都不分你我的在現場的不同角落,找尋能夠"做得更好更細"的地方,為求順利進行、也為了讓與會成員能全心全意投入在其中,如何的團隊合作,直的很難得。也趁此機會,結識了碩士班的同學,彼此在準備的過程中分享上課心得與自己的職場經驗,直的十分有趣。
看到壁報論文,也讓我驚奇於原來"終身學習"的範疇其實相當多元,讓我開了眼界。
謝謝老師讓我們有此機會,看到更宏觀的終身學習的概念,以及多方交流,成為了互相的"學習夥伴"。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2019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2019.10.18
課程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姿寰
學號:108436510
課程主題:2019全民終身學習論壇「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
論壇心得:
吳教授以2019十月召開UNESCO會議對學習型城市的內容為開場,那是一個高瞻遠矚的期待。因為一個城市如果能以學習為主軸,必定是個充滿活力的偉大城市,而這也是推動各種終身學習範疇的最高期待。期盼台灣能有一個重視學習且能整合各種資源的學習型標竿城市的出現。
透過南投與基隆市的分享,我們看見可能,也感受到一群充滿夢想與熱情的推手,令人感佩,也提供許多可供參考的方案。先進與後輩透過論壇的對話,激盪出可能的問題和限制,但也展現無限可能。感佩許多推動終身學習的前輩,以極少的資源默默努力著,帶著台灣向上提升。
台上的楊國賜教授、江綺雯監委,更是終身學習的最佳典範。看到昔日老師(江監委)活力滿滿,溫暖敘舊,忍不住讚嘆「活到老,學到老,學到老,不會老。」終身學習真是最佳保養品。
2019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2019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2019.10.18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內容: 2019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一年一度全民終身學習論壇,這也是我們暨大終發所年度盛會,要舉辦一場成功圓滿盛會,相對在事前規劃與人力分配都是一場艱辛的歷程要執行。
這次活動企劃細流工作由碩二學長姐主導,從一開始人員調查到事前開會與採排,感受到他們極力用心圓滿這場活動,在他們的帶領之下分工分流執行。
活動當天一大早從暨大校園搭著遊覽車,心中總想著能夠參與本次論壇,藉由學校和吳明烈老師推動著學習型城市,我們給自己機會學習成長,能讓今日活動賓主盡歡,到現場各其所職,同學展現了團結合作,組織型能力分配工作細項。
雖然身為工作人員,無法參與到研討會內容,但在這論壇盛會中,感受到政府對於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重視,從與會來賓可以感受到,更能感受到老師課堂所說的,學習城市必須要對人民有終身學習教育,要以下至上到點、線、面發展城市的為未來。
2019全民終身學習論壇參與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18
課程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凱傑
學號:108409510
課程心得:
這次上課改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參與2019全民終身學習論壇,這次論壇的主題是「學習型城市的未來展望與永續發展」,因為是系上主辦的論壇,所以這次擔任工作人員,我加入資訊組,負責全場拍照的工作。
在這場論壇中首次看到台灣終身學習之父楊國賜教授,雖然已年過80,但還是全程參與論壇,並在分組討論的時候擔任主持人,從楊教授全程參與的眼神裡看到的滿是關懷愛護之情,好像每位講者的內容、每位發言者的提問都像是楊教授的孫子,而他就是靜靜的看著大家交流自己的努力與不解之處。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苗栗縣政府,由副縣長帶隊率20多名跨局處首長參與,從帶隊長官的層級與出席的人數可以看出苗栗縣對於發展全民終身學習的決心與積極的態度,苗栗縣與聯合大學合作,積極結合產官學三者的力量,將終身學習推動往更多地區與更多層面,從持續學習中創造經濟奇蹟與生命新價值。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15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凱傑
學號:108409510
課程心得:
本次上課很榮幸邀請到台灣中正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蔡清田教授到校分享,蔡教授也是核心素養工作圈召集人,並親自參與十二年國教的改革與規劃,這次的講座題目是「終身學習與12年國教新課綱的核心素養」。
提到十二年國教馬上會想到的就是核心素養,而提到核心素養就會聯想到「三面九項」,但是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核心素養的一個核心三面九項」而所謂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真正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常識結合,讓小朋友學習帶得走的技能而不是背不動的書包,從小培養終身學習與核心素養,讓求學不再是呆板枯燥且被填鴨的教學方式,轉變為自發、自動、共好的學習習慣。
雖然講座很精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時間太有限,蔡教授還有很多很精彩的內容沒辦法與我們清楚地闡明。在講座的最後,吳老師送給每位同學三千萬:「千萬要終身學習,千萬要樂在學習,千萬要享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