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中正成教碩一 許汶緣
2024-06-20, 週四 00:15
6/1-6/2 跨校組織學習
這兩天的跨校學習真的收穫滿滿,本來對於跨校學習的聯想到就是有點類似參訪的模式,但沒想到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真的收穫滿滿!一進學校抽的心靈小卡,很中那時候所遇到令我困擾的事,給了我很多能量也同時讓我用不同的視角去面對那件事情。再來就是我們同學精彩至極的報告,讓我真的印象十分深刻,非常的精彩、收穫非常多,讓我對我們同學另眼相看。跟不同的夥伴學習感覺真的不一樣,因為他們上課的氛圍也感染了我,讓我了解到不同學校的學習模式真的實際了解到跨校學習的精神,之後暨大同學的報告分享也讓我深入了解到大家不一樣的求學經驗,他們的熱情也令我十分印象深刻,好少有這麼歡樂的上課經驗,記得在世界咖啡館的時候聽到一句最印象深刻的話是一位姊姊跟我說「我們吸取你們年輕的熱情,你們吸收我們走過人生的經驗。」這句話讓我充分的理解到跨校學習的精神,就是吸取別人的優點成為自己成長的養分。當天晚上也跟暨大的哥哥姊姊們一起,度過非常難忘又愉快的夜晚。再來就是第二天的實際參訪,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什麼是課程運用到實際生活上面,聽到樂齡學習示範中心的大哥介紹他們中心的課程受到著迷多漲被的洗歡真的很驚訝,同時也很佩服他們對長輩們的精神,那時也聽到很多哥哥姊姊們分享他們對於中心課程的敬佩,看到滿牆的獎牌、獎狀,就可以體會到他們厲害的地方。第二個拂水山莊,則是讓我體會到大自然的美麗,那裡的大哥插畫真的很厲害,雖然在生活中很少接觸到這樣的文化,但是單看大哥插花大姐在講解就好像真的可以感受到它的厲害,老闆娘精心準備的食物也是平常沒辦法見到的,意外的很好吃,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要準備離開所喝的茶,真的很喝,但沒想到他大有來頭,可以改善頻尿,令我非常驚訝。
這兩天的跨校學習真的跟我原本預想的完全不一樣,收穫真的非常多,這讓我深深體會到為什麼老師可以辦這麼多屆,到現在也經像是個傳統了,因為這兩天的學習真的比我們在學校上課的學習到的還要多更多,不僅在學習上收穫滿滿,在跟同學相處上面也變得親近了不少,班上同學也在這兩天的跨校學習時,關係拉近了很多,很慶幸有修這門課,可以有這樣令人終身難忘的體驗,也感謝老師的安排讓我可以有這樣的學習方式,身體力行的了解到組織學習的意義。
中正成教 蔡湘儀
2024-06-19, 週三 23:04
6/1-6/2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心得
課程時間:2024/06/01(六)-2024/06/02(日)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蔡湘儀
學號:409710008
第一天的活動因為剛好遇到中正大學的畢業典禮,老師讓我能夠參加完畢業典禮後再到南投一同參加研修會,很感謝老師的通融,讓我沒有錯過這一生一次的大學畢業典禮。當我到了暨大後,因為校園實在太大了,我還一度在校園中迷路,找到教育學院後,原本也找不到教室在哪裡,結果我突然聽到某處有很大的嬉鬧聲,便沿著聲音走過去,沒想到這些聲音就是中正和暨大同學們歡樂的聲音。原本我還很疑惑,大家不是早上才第一次見面嗎?怎麼才下午就已經這麼熱絡,好像已經認識了一整個學期一樣,暨大的同學們也對我很熱情,幫我安排座位,還幫我去拿了我的名牌,我覺得這整個團體的氛圍是很好的,讓我能夠安心地參與活動,不會因為高資訊量的社交活動而感到焦慮。
對我來說,常常有時候我會不敢表達我的想法,也因為我是整個研修會中年紀最小的,面對許多擁有許多經驗的同學們來說,我會擔心會不會我的想法太過於單調。但是同學們都很友善,不管我說了什麼都會給予肯定,讓我可以更有信心地繼續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是我覺得研修會帶給我的一個很棒的經驗。
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神奇,原先素不相識的同學們,甚至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交集的同學們,因為學習而聚集到了一起,我們一直都在「五共」,共同通過團體的活動學習,共同分享學習的知識,共同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共同享受學習帶來的回憶,也共同成為更好的人。這次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帶給我的不只是暨大的清幽風景,也不只是學習到更多有關組織學習的知識,更不只是好玩的活動,而是讓我了解到透過學習,各行各業各種不同的人們聚在一起,一同創造未來願景的過程。
4/26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04/26(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蔡湘儀
學號:409710008
今天上午輪到我的小組進行報告,其實在製作簡報的期間,對於系統思考的概念是一知半解的,都是在反覆看了好幾遍後再和同組的唯欣一起討論還不是很清楚的地方,我覺得這是我在這次報告中獲得最多收獲的地方,也讓我對於系統思考可以更加明瞭,也更知道在實務上可以如何去運用系統思考的概念,讓我們的生活可以過得更好。
下午的知識管理組更是讓我感到驚艷,因為他們整合了各種筆記系統的優點和缺點,也分析出了哪些人更適合用哪一種筆記的方式,我覺得從報告組的告中就能夠感受到他們對自身知識管理的技能,他們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了很許多不同的筆記軟體,除了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運用哪些資源去管理我們的知識之外,他們也身體力行地透過報告讓我們看見「知識管理」技能的展現。
中正成教所林志忠
2024-06-19, 週三 19:59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3/8(五)
學系名稱:中正成教所博三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架構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架構三: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林志忠
學號:810710002
一、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要讓組織成員成為終身學習者。學習這件事情,就是學習要大於或等於改變,但如果學習小於改變就是等於死亡。學到就是賺到,當知識增加也就增加了知識財,故學習大於改變,就笑嘻嘻(L大於C,你就會笑嘻嘻)。
老師分享陳綢阿嬤談到的智慧話語:「人的心理比地理更重要」,一個人一生的善念和善行就是一生的風水,因此,我們的生活要打造正能量的生活圈。
組織學習是從個人、團隊到組織,包含到解決問題、提升能力和促進發展等,有三個導向:一、需求導向,包括因應個人的需求還有主題的需求;二、問題導向,包括要解決問題;三、發展導向:促進發展。
學習型組織具有兩項基本觀念,一個是組織進行學習,一個是組織促進學習。關於組織學習的層次有三: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再學習。組織文化當中老師舉了很多的例子,而在這其中,讓學生印象深刻的是”水結晶效應”,因為言語意念所形成的能量,是會對水造成影響的,進而以其結晶顯現。因為人體有70%是水,所以我們的言語意念是會影響我們自己本人的。
二、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關於學習文化的塑造,就是組織要有繼續學習的文化,學習文化是組織文化的重要內涵,組織成員除了是工作者之外,也是學習者,有個人的學習、團隊的學習及整體組織的學習,促使組織不斷地創新還有改善,才會是學習型組織。
它有兩大的面向,包含外在的面向,組織的制度跟行為模式;內在的面向,組織成員的信念、態度、思考模式及價值觀。組織學習跟組織文化的關係,也就是如果沒有適宜的文化就沒有組織學習。
組織學習文化要做一個具體的評估,評估的目的就是要讓組織能夠建立起繼續學習的文化,包括有三個要素:社會支持、繼續創新、競爭力等。
對於組織來說所需要先檢視自己是怎麼樣子的文化。老師介紹了很多的文化,
我印象深刻的是”雁行文化”,過去,在參與很多的活動的時候就會聽過有關於雁行文化,因為現今是講求團隊合作的時代,團隊就是如同雁群一般的,在飛行的時候有共同的目標,有凝聚力,會彼此的鼓勵,支持相互的關懷跟關心。
下午,老師帶我們到大自然學習探索校園中的組織學習文化,用以下方式來做一個回應:我看見、我感受、我領悟、我學習、我分享,這種感動分享式的學習,讓我們去整理出我們談到的文化。我們這一組,分享的就是關於”年輪文化”,因為我們走到學校的後山,走到底有很多的樹木,像小森林一般,年輪代表著這一顆樹木的年紀,以及它所經歷過的歲月,一個組織其實也是會經歷過一個過程,經歷到成長期然後遇到困難怎麼去突破,再發展茁壯。
最後每個人分享的時候,我分享的一句話是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談到的:”工作即是行善”。因為我從事社會服務的工作,社會服務的工作這是我所喜歡的工作,我希望我自己以及我的同事們也能夠一起的認知到我們的工作就是一個行善,我們正在做的就是在累積的福德帳戶、厚德載物。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2024/4/26)
組織學習研究-4/26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4/26(五)
學系名稱:中正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系統思考、知識管理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邱沛晴
學號:61271006
系統思考就是一種從整體和動態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方式。它特別適合處理那些看似一團亂的、總是在變化的情況。不像傳統的分析只看單個部分,系統思考更注重各部分是怎麼互動、怎麼形成整體的。
學會系統思考可以讓你避免陷入只看表面、只看眼前的局限。舉個例子,假設你要解決公司業績不好的問題。一般來說,人可能會只關注銷售策略或者成本控制,但系統思考會考慮更多因素,比如公司文化、員工情緒、產品創新以及客戶滿意度,看它們之間怎麼相互作用。這樣分析下來,你可能會發現調整公司文化可以激勵員工創新,進而改進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最終影響整體業績。
而且,系統思考也能幫助你避免思考盲點。有時候,過於集中在單一因素或者短期結果,會忽略其他同樣重要的因素和長遠影響。這樣的盲點可能會導致解決問題的不完全或暫時性方案。通過系統思考,你能更全面地看待問題的根本,找到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隨便應付。
總結來說,系統思考不僅在組織管理和業務上有用,對於處理社會問題或個人生活中的抉擇也同樣有效。它讓你能更靈活、更有力地應對瞬息萬變的挑戰和環境。所以,多練習和應用系統思考,能讓你變得更有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正成碩一 邱沛晴
2024-06-19, 週三 12:18
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2024/06/01~2024/06/02
課程時間: 2024/06/01~2024/06/02
課程地點:A202 研究室、南投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拂水山莊
學系名稱:中正成教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邱沛晴
學生學號: 612710006
這次去暨南大學參加兩天一夜的跨校學習,是一段充滿豐富經歷與深刻感受的旅程。明烈老師精心安排的活動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組織學習的真諦。老師不僅將理論傳授給我們,更通過實際的活動讓我們親身體驗到團隊合作與學習的重要性。
在當天的報告中,U型理論和世界咖啡館的小組討論無論是在理論邏輯性還是活動設計上都非常出色。這些活動不僅加深了我對學習理論的理解,還培養了我的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技巧。
暨大校園的美麗令我印象深刻,每一處角落都散發著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寧靜的學習環境。更讓我感動的是,我在這裡認識了許多友善和善解人意的同學,他們的熱情與開放讓我感受到了暨大大家庭的溫暖和包容。
這次跨校學習之旅讓我收穫良多,不僅學到了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收穫了心靈的成長和人際的擴展。儘管途中生病,但是這兩天過得非常充實和開心。這次經歷將成為我寶貴的回憶,也激勵著我在學習和成長的路上不斷前行。
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去探索更多不同的學習環境,與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成長。
春風化雨 觀後心得
《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這部電影深刻地探討了教育中的傳統與創新之間的衝突,以及個人自主與集體壓力之間的對立。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所保守的寄宿學校,新來的文學老師基頓(John Keating)通過其非傳統的教學方式,顛覆了學生們原本被束縛的思維模式,激勵了他們探索獨立思考、跳脫框架、以及勇於追求自我實現的可能性。
首先,影片通過基頓老師的角色突顯了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重要性。傳統的學校體制往往強調紀律與規範,學生被塑造成順從的接受者,而基頓老師則提倡學生通過詩歌和文學來探索和表達自我,鼓勵他們質疑權威、挑戰既定觀念。他的教學方式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啟發和引導,讓學生們意識到他們內在的潛力和獨特性。
其次,影片中展示了組織學習的概念。基頓老師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和合作來學習,這種方式不僅強化了他們的學術能力,還促進了彼此之間的人際互動和理解。透過共同探索和交流,學生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如何有效地運用這些知識來影響和改變他們的生活。
第三,影片強調了獨立思考和跳脫框架的重要性。基頓老師教導學生們要勇於懷疑和挑戰傳統觀念,培養他們審視世界和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盲從和從眾。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僅對個人成長至關重要,也對社會進步和創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最後,影片通過基頓老師和他的學生們的故事,呼籲觀眾勇於追求自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夢想和目標,而過於墨守成規和固步自封往往會阻礙這些潛能的發揮。基頓老師通過他對詩歌和生命的熱愛,鼓勵學生們追求他們真正感興趣的事物,發揮他們的天賦和潛力,不受社會和家庭期望的束縛。
總之,《春風化雨》通過深刻而感人的故事,向觀眾展示了教育中的挑戰和可能性。它提醒我們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應該是對人類潛力的啟發和開拓,是個體自我實現的重要場所。
112409507 甘如傑
2024-06-17, 週一 20:08
終身學習實務與理論學末最終章
課程時間:2024.05.29
課程地點:中台禪寺
學系:112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實務與理論學末最終章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甘如傑
學號:112409507
課程心得:
這次明烈老師帶領我們一起來到了這個相當特別的寺廟,那就是中台禪寺,當走進正門時,我們便可以感受到一股濃烈的文化氣息與莊嚴感,每一個樓層都代表了人生的五顏六色,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黃色與白色這兩層,在這兩層裡我感受到了兩種不同的風格,白色層中的釋迦摩尼佛讓我感受到了安靜的感覺,感覺心情上有所沉澱,而金黃色層的釋迦摩尼佛讓我感受到了一股和藹可親的感覺,這些感受因為各層的氛圍便會有所不同,令我相當印象深刻,最後師父們也帶領了我們前往了藏書閣,裡面有十八羅漢的畫像,每尊的神態都令我歷歷在目,尤其是頂樓的迴聲區,師父跟我們說站在中心點便可以聆聽到自身最好聽的聲音,在那邊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原來自己的聲音是長這樣,真的令我相當的新奇,推薦大家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前往中台禪寺參觀。
除了參觀中台禪寺以外,老師也讓我們在這次的課程中進行心得的最後分享,在這學期的課程中我真的很感謝老師這學期讓我們採用自主安排的開放式教學方法,讓我們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想要前往學習終身學習實務的地方,有了老師這次的教學,真的讓我對終身學習的議題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希望後續還能有機會在上到老師如此精彩又豐富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