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8001
2024-06-16, 週日 19:17
https://bph.poxet.tw
https://bph.poxet.tw
中正高齡所_林怡慶
2024-06-16, 週日 10:49
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2024/06/01-02
課程時間: 2024/06/01~2024/06/02
課程地點: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拂水山莊
學系名稱:中正高齡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林怡慶
學生學號: 612751011
在這次的跨校學習負責了U型理論的報告,從一開始和同組組員們分享閱讀心得時的一頭霧水,到最後完成報告時總算有點理解的這個過程,就是一趟U型理論、強調透過反覆實踐拓展自己社會場域的旅程。
U型理論的旅程從下載過去的經驗開始,當個體有自覺到自己被過去所框住時,便是一種察覺,接此察覺將固有的、僵化的思維懸掛起來,在這過程中,藉由不斷地觀察外在環境的變化,進而作為內在知覺的養分,讓自己專注於當下,不被過去的價值觀所影響,才能放下對某個事物的執著,跨越恐懼,將視角轉移到未來的源頭,進而將願景與意向明朗化,發生在自我的覺知與深層內在,將想要創造出來的東西用具體的語言或畫圖表現出來,在這樣一邊嘗試錯誤,一邊輸出內容的過程,也就是所謂的實踐,藉由跨越界線大範圍合作的水平方向以及連結日常生活中的垂直方向,透過這樣拓展實踐的範圍,才能產生動態的轉變過程,也就是U型理論的核心。
而當我們在這個旅程中,感知的階段會先遇到批判之聲使個體創造力被壓抑、嘲諷之聲使個體產生情緒性的感受及疏離舉動,讓自己失去信心和行動,以及最後的恐懼之聲,害怕自己失去一切或是遭到排斥及死亡,開始行動後,則會遇到兩道障礙,分別是不經學習及思考就盲目實行的無所行動之用心以及把事情討論到死卻無作為的無所用心的行動,要如何避免個體被這些敵人及障礙暫停旅程的作法是,不要過於干預,也不要劃清界線,只要顧好自己行動的源頭(也就是社會場域),好讓自己內心那顆創新的種子能夠發芽。
謝謝老師及暨南大學的同學們辛苦準備了這次的跨校學習,讓我有機會和不同的學習者共同討論與交流,收穫滿滿!
中正成教碩一 許汶緣
2024-06-16, 週日 00:43
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2024/06/01~2024/06/02
課程時間: 2024/06/01~2024/06/02
課程地點:A202 研究室、南投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拂水山莊
學系名稱:中正成教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許汶緣
學生學號: 612710005
這兩天的跨校學習真的收穫滿滿,本來對於跨校學習的聯想到就是有點類似參訪的模式,但沒想到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真的收穫滿滿!一進學校抽的心靈小卡,很中那時候所遇到令我困擾的事,給了我很多能量也同時讓我用不同的視角去面對那件事情。再來就是我們同學精彩至極的報告,讓我真的印象十分深刻,非常的精彩、收穫非常多,讓我對我們同學另眼相看。跟不同的夥伴學習感覺真的不一樣,因為他們上課的氛圍也感染了我,讓我了解到不同學校的學習模式真的實際了解到跨校學習的精神,之後暨大同學的報告分享也讓我深入了解到大家不一樣的求學經驗,他們的熱情也令我十分印象深刻,好少有這麼歡樂的上課經驗,記得在世界咖啡館的時候聽到一句最印象深刻的話是一位姊姊跟我說「我們吸取你們年輕的熱情,你們吸收我們走過人生的經驗。」這句話讓我充分的理解到跨校學習的精神,就是吸取別人的優點成為自己成長的養分。當天晚上也跟暨大的哥哥姊姊們一起,度過非常難忘又愉快的夜晚。再來就是第二天的實際參訪,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什麼是課程運用到實際生活上面,聽到樂齡學習示範中心的大哥介紹他們中心的課程受到著迷多漲被的洗歡真的很驚訝,同時也很佩服他們對長輩們的精神,那時也聽到很多哥哥姊姊們分享他們對於中心課程的敬佩,看到滿牆的獎牌、獎狀,就可以體會到他們厲害的地方。第二個拂水山莊,則是讓我體會到大自然的美麗,那裡的大哥插畫真的很厲害,雖然在生活中很少接觸到這樣的文化,但是單看大哥插花大姐在講解就好像真的可以感受到它的厲害,老闆娘精心準備的食物也是平常沒辦法見到的,意外的很好吃,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要準備離開所喝的茶,真的很喝,但沒想到他大有來頭,可以改善頻尿,令我非常驚訝。
這兩天的跨校學習真的跟我原本預想的完全不一樣,收穫真的非常多,這讓我深深體會到為什麼老師可以辦這麼多屆,到現在也經像是個傳統了,因為這兩天的學習真的比我們在學校上課的學習到的還要多更多,不僅在學習上收穫滿滿,在跟同學相處上面也變得親近了不少,班上同學也在這兩天的跨校學習時,關係拉近了很多,很慶幸有修這門課,可以有這樣令人終身難忘的體驗,也感謝老師的安排讓我可以有這樣的學習方式,身體力行的了解到組織學習的意義。
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心得
課程時間:2024.06.01~06.02(六、日)
課程地點:A202 研究室、南投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拂水山莊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張郡方
學生學號: 112409509
這學期組織學習研究的重頭戲終於要上場了,當天懷著既期待又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A202教室,在熱情的專班同學招呼下,心情稍有緩和,簽到後我隨即抽了一張漣漪卡,卡的圖案是圖鴉版的太陽、白雲、花朵、蜜蜂,非常單純的畫面,就是一切都是在自然下發生的,順應而為、順心而做,這愉悅的接觸,是美好的開始。(我的工作和技能讓我得到金錢,提供生活所需,但是我對工作的熱愛讓我得到真正的成功)
首先由老師的致詞跟大家的相見歡開啟序幕,大家圍成一圈開始簡短自我介紹,這一圓圈象徵著這二天的活動將會是圓滿成功,而大家的簡短介紹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每道門,這二天大家的心房是打開的,準備接納更多的創意,等待豐富彼此的心靈。
課程開始由中正的夥伴為我們說明U型理論精要,35元咖啡為大家熱身,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拿到高分(從小被灌輸的觀念),大家努力為自己選擇的戀愛元素說出合理且能說服對方的理由,整個實作課程,我只能說「傑克,這也太神奇了吧!」從陌生到可以彼此交流,接下來的課程會激盪出什麼火花,真令人期待。
U型理論:如何將不同於過去經驗之延伸的轉型與創新,運用在個人、二人關係、組織、社群以及社會並提示其原理及實踐手法的理論。在推薦序的二位推薦者所下的標題,就可看出U型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面臨到問題找到答案。〈U型理論,一場心、意、念的對話生成未來的旅程(吳咨杏)〉〈U型理論,一場探索自我與大我的喚醒之旅(李珮玉)〉。
在學習U型理論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在對話中往往會被困在「腦袋」內,只是照顧過去的經驗而不是探索未來的機會。U型理論教導我們如何超越這種限制,以更深層次的方式了解自己和他人,並且在共同的未來中找到共鳴。所以運用U型理論的骨幹:三場運動、七種方式、三種手段,能夠為我們帶來更深入的自我反思,促使我們在面對變革時保持開放和柔軟。U型理論的核心精神是要我們向正在生成的未來學習,引導我們培養一種被稱之為「自然流現」的能力。
1. 三場運動:感知(觀察、觀察、再觀察)、自然流現(退省,讓內在的知覺自然湧現)、創造(行動,將覺知具現化)
2. 七種方式:
(1) 下載過去的形態:基於過去經驗建構而成的框架
(2) 看見:不做出判斷,用嶄新的目光觀察
(3) 感知:感受場域
(4) 自然流現:連結到源頭
(5) 結晶化:使願景與意圖逐漸清晰
(6) 建構原型:藉由實行、實驗探索方向
(7) 運行:使新的做法、計畫化為實體
3. 三種手段:開放思維(保有好奇心)、開放心靈(發揮同理心)、開放意志(放下與接納的勇氣)
中正的學習夥伴用心的為我簡報這艱深的理論,用淺顯易懂的解說一步一步的為我們架構U型理論的核心精髓,在簡報研討過程中,有幾個名詞反覆出現,場域、自我覺察、共同感知,強調的不是從過去的經驗來複製,而是透過內省、了解自己、打開耳朵接納、從營造出的社會場域去感受,將這些感知化為行動來迎接未來的變革。其中有個觀念引起我的興趣,「建立0.8原型」『經常失敗才能早點成功、趁早失敗才能快速學習』,我將此當成自己未來不論在工作上或學業上的座右銘。
接著是專班的個案分析和方案規劃,個案分析最常使用的是SWOT分析,可以清楚的分析出其優勢、弱點、機會及威脅,用可視化的方式呈現,能瞭解目前的處境以及可以前進的方向,有助於團隊及組織整體的成長。簡報中提到了實例分享,藉由專班夥伴的詳細解說下,看到了成功的組織團體如何推動組織學習,突破困境,並創造出更具優勢的競爭力。方案規劃應該也是組織內常用的一種有效且快速的行動計劃,首先運用SMART原則,建立明確且可衡量的專目標,再配合撰寫方案的6W、2H、1E的計畫原則,在不斷學習和改進下,達到預期的成果與效益。專班所設計的二個實作,不僅讓大家上緊發條,絞盡腦汁,更是發揮團隊精神,把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化為成果。個案分析的實作具有挑戰,各組自訂個案分析,內容包含亮點與特色、創新作為、個案評析與建議,果真是學習型夥伴,集思廣義下,每組都能找到資料並快速做成簡報呈現,真是一場精彩的合作。而方案規劃的實作更是令人歡喜,每組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學習型燈籠」,燈籠內有著每個學習型組織的方案圖像,創意無限,再加上點燃了燭光,六個閃耀的學習型燈籠,為一天的紮實學習劃下完美的暫停休止符。
第二天的重頭戲來到了碩班,來到世界咖啡館哪有不喝咖啡的道理,一大早我們9人小組匆忙吃完早餐後直奔教室開始情境布置及服裝打理,希望讓每位夥伴都能有一個充滿活力的早晨,果然如預期的引起了效應,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9人小組的課程討論中,不僅實體討論也安排了多次的線上討論,再加上老師不厭其煩的給我們建議修正,終於能夠完美的呈現,希望我們的課程有給中正和專班的夥伴們實質上的幫助,對我們9人小組來說,是一場很棒的組織學習體現,過程中的集思廣義,腦力激盪,接納、討論,凝聚了共識,創造了奇蹟,我們做到了。
下午的實務參訪,在南投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我們看到了連主任對高齡學習的付出與堅持,擴展了高齡者的生活視野,活化了高齡者的創意思維,連主任說:「我們希望透過多元的活動與課程學習,陪伴學員重新認識老化,並以更自在的方式去面對、享受退休後的生活。」連主任認為『樂齡』是大家的事,示範中心除了持續鼓勵學員的家人朋友可以陪伴長輩一起來上課,也不斷提升課程品質,希望讓課程活動更具功能化,以強化長者的學習動機與效益,我由衷的敬佩這樣的服務精神。而拂水山莊的女主人,除了精心的為我們展現了插花藝術外,更在插花過程中融入了哲學,從花藝中道出了終身學習,真是高手藏在細節裡,而山莊四周的綠意美景也令人賞心悅目,在細雨薄霧中更顯詩情畫意。
老師以印度詩人泰戈爾的《用生命影響生命》作為總結:「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因為相信你,開始相信了自己。」我也將以此讓自己成為可以影響別人的那道光。
最後感謝明烈老師規劃的一年一會因緣合和與殊勝的跨校研修課程,很榮幸能與中正與專班的夥伴一同學習參與,這趟研修之旅真的是「從我到我們的學習共創」,這二天吸收了許多夥伴所散發出來的學習正能量,更開心的結交了一位生日夥伴,我也將帶著老師送大家的三力(體力、活力、創造力)繼續在終身學習的旅途中前行。
中正成教所余佳諼
2024-06-15, 週六 00:32
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心得-20240601-0602
課程時間:2024/06/01(六)-06/02(日)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余佳諼
學 號:612710012
期待了整個學習的跨校組織研修會終於到來了!!!期初因為同學們加退選的關係,所以最後自己必須去暨大報告,說真的其實在準備報告的過程中,除了緊張外,更多的是覺得自己對於U型理論的不理解跟困惑。要如何在報告中用簡單的方式讓大家可以理解?要如何用遊戲開場讓場面可以活絡起來?這些都是讓我們再三思考與討論的。
[從我到我們的U型理論]
來杯35元咖啡吧!從愛情的六大元素開始,先從自己的角度切入,再透過辯論及對話的過程找到小組的想法,其實這個活動就是從我到我們最好的詮釋,根據個人的想法切入並且在對話的過程中必須要打破框架!唯有專心地傾聽才可以從彼此交換想法的過程中找到平衡點;唯有真心地交流才可以在分享過程中更釐清自己對於六大元素的理解及認識。
透過活動進行分組,再到一整場U型理論的連貫,理論、活動及文獻的交錯,謝謝組員們的努力,讓現場的氣氛活絡起來,也透過理論及後面的活動,完成了整個報告。U型理論並不易懂,但期待同學們在聽完報告後,都可以在與不同人的對話中,打破自己的框架、傾聽彼此的聲音,找到最適合我們的方法。
[學習型組織的個案分析&方案規劃]
學習型組織的個案分析及方案規劃是由暨大碩專班的同學報告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兩個時段的活動。活動內容都可以很快速地緊扣主題,也可以迅速地讓組內的大家有強烈的凝聚及向心力。快速的做出簡報並上台報告、一起討論燈籠內容並完成,看著各組在台上很認真的分享,真心佩服各組迅速的討論及產出。
[世界咖啡館]
這並不是我第一次參與世界咖啡館的活動,很喜歡碩班的同學用讓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呈現世界咖啡館,不管是一大早的咖啡香還是清楚的世界咖啡館介紹,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透過換桌的分享,在這兩天第一次與不同的同學有了更多的交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同學分享說:我們要相信,人是有改變的可能。這句話讓我想到老師分享的泰戈爾的用生命影響生命,隨時將自己點亮並準備好,就可以看到這個世界上所有善的循環及改變。
[走讀]
兩天的行程最後,我們來到了樂齡示範中心及拂水山莊,雖然天氣不美麗,但最後的戶外走讀卻讓我們有了更多的交流。不管是用心推廣樂齡的連主任還是拂水山莊的莊主一家,都讓我覺得很溫馨,謝謝熱情的大家。
每一次的對話都是一種收穫!這次的跨校組織學習,除了學術上的交流,更珍貴的是收獲了不同學校的好夥伴好朋友。甚至還有夥伴來分享說去年曾經來過中正的招生說明會,現在想想,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一路走來雖然跌跌撞撞但也留有很多的善緣。雖然兩天一夜很短暫,但因為有這樣的相聚牽起了這段緣分,謝謝老師的堅持舉辦,謝謝暨大夥伴的規劃,跨校最大的用意除了交流外,我想更重要的是持續聯絡並共同成長,期待我們都可以持續進步並在不久的將來相聚聊著這快樂的兩天一夜,謝謝這一切。
6/1、6/2跨校心得報告 612751005丁裕娥
這次到暨南國際大學進行的兩天跨校組織學習活動真是收穫滿滿,不僅第一天的活動精彩豐富,第二天的行程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整個過程中,我們不僅深刻體會了U型理論的核心思想,也從多種學習形式中獲得了豐富的啟發。
第一天,我們在暨南國際大學的美麗校園中度過。學校位於山上,四周綠意盎然,景色優美,這樣的環境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一個靜謐而愉悅的氛圍。暨南大學的同學們熱情招待了我們,讓我們感受到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友好的校園文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正大學研究生對U型理論的報告。他們不僅詳細解釋了U型理論的基本概念,還透過實際案例來說明理論的應用。此外,他們還創新地加入了遊戲環節,使得原本生硬難懂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U型理論。這種方式不僅增強了報告的互動性,也讓我們對U型理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暨南大學的研究生也展示了一些組織學習的個案分析,通過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為我們展示了組織學習在實踐中的應用和效果。
在第二天的行程中,我們進一步體會到了U型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暨南大學的學生與我們分享了“世界咖啡館”這一個概念,這種方式以輕鬆且富有啟發性的對話形式,促進了我們之間的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這正好與U型理論中強調的深度對話和集體創新不謀而合。透過小組討論,我們共同探討了組織學習的相關問題和挑戰,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分享自己的見解和經驗,這種互動模式讓我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了很多啟示和新思路。
隨後,老師帶領我們前往埔里的“拂水山莊”,這個地方以提供的露營設施而聞名。在這裡,雖然我們沒有參與露營活動,但是我們也體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值得一提的是,拂水山莊的老闆娘特地為我們展示了花藝藝術。這些精美的花藝作品,不僅讓我們大開眼界,更深深啟發了我們對美學和創造力的認識。花藝不僅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持之以恆的學習和創新的象徵。這也與U型理論和組織學習中強調的持續創新和集體智慧相契合,每一朵花、每一個設計都展現了創作者不斷追求進步和完美的態度,這讓我們深受啟發。
整體來說,這次跨校組織學習讓我受益匪淺。不僅增進了我對U型理論和組織學習的理解,還透過“世界咖啡館”的對話和“拂水山莊”的花藝展示,讓我深刻理解了深度對話、集體創新和終身學習的意義。這些經歷和體會,將會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激勵我前行,並且幫助我在實踐中靈活運用U型理論,實現真正的深層次改革。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暨南國際大學的同學們以及吳明烈教授為我們準備的一切。他們每個環節都是精心設計,讓我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教授的專業指導,同學們的熱情招待,還有無數細心周到的安排,展現出他們對我們這次學習交流活動的重視和支持。我們不僅在這裡學到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還感受到了濃厚的友情和人情味。這次跨校學習的經歷,將成為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回憶,感謝暨南國際大學的一切安排,這次經歷將會在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自主學習-電影心得
《春風化雨》這部電影引發了我對組織學習的深刻思考。電影中,Keating老師用獨特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這正是組織學習的核心。Keating老師的教學風格突破了傳統,他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世界,具有批判性思考和評估的能力,而不是盲目接受現況。這與變革型領導非常相似,領導者通過激發成員的潛力和創造力來推動組織進步。Keating老師帶領學生朗誦詩歌、戶外教學,這些非傳統的活動不僅讓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更讓他們勇於表達自我,挑戰既定的規範。
在Keating老師的課堂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典型的學習型組織。學生們在一個開放、支持的環境中敢於嘗試和錯誤,這種氛圍是促進學習和創新的關鍵。現實中的組織若能營造這樣的氛圍,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將大大提升。心理安全感是Keating老師課堂的重要特徵。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安全和被尊重,因此能自由地分享想法和感受。這讓我想到在組織中,當成員感到心理安全時,他們更願意參與討論和提出建議,從而促進組織的學習和發展。
Keating老師還鼓勵學生挑戰傳統和家長的期望,這一點尤其重要。現代組織要想保持競爭力,必須不斷挑戰現況,追求創新。Keating老師的做法使我認識到,批判性思維和自我反省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組織進步的重要因素。
最後,Keating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深厚情感聯繫也讓我印象深刻。他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們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這在現代組織中也是激勵和啟發員工的關鍵。當成員感到被關心和重視時,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協作精神也會大大增強。
總體來說,《春風化雨雨》給了我關於組織學習的重要啟示。Keating老師通過變革型領導、創造心理安全感、鼓勵挑戰現狀和情感共鳴等方式,成功地在傳統教育體系中引入了學習型組織的理念,這些理念對現代組織同樣具有深遠的指導意。
0508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課後感想
課程時間:2024/05/08(三)
課程地點: 花音咖啡莊園
學系名稱:112級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樂齡學習的發展
授課教授:吳明烈 特聘教授
學生姓名:謝宜蓁
學號:112409518
0508我們有幸來到了南投花音咖啡莊園,它是隱藏在魚池山區的私房咖啡莊園,站在室外一望即可以欣賞整個埔里鎮的山景之美。而花音咖啡莊園的莊主高郁淳原本是一位社工師,因在父親的支持下開始了她返鄉的咖啡栽植創業之路。她分享希望透過經營咖啡館,可以建構另一種社工模式,跳脫傳統社工的思維。她在近10年的創業歷程中面臨了許多艱辛,每當她有種要無法突破性時總有股冥冥之中的力量支持她向前。她也思考如何在經營咖啡館的同時,能夠振興當地的觀光產業,而不是單純的消耗地方資源。這種對地方發展負責任的態度值得學習。這也體現了她的創新精神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其中,很值得一提的她與伙伴主動與返鄉的創業青年進行策略聯盟,這種開放合作的精神也是值得欣賞的。通過分享彼此的創業故事,也啟發了跨代交流等相關的社會議題的思考。
接著我們由甘如傑同學與我們分享單元主題—「樂齡學習的發展」。針對整個主題分成三個部份與同學們進行分享:1.國外樂齡學習 2.國內外的樂齡學習比較 3.問題與討論。其中,其對於國外樂齡、終身學習的資料收集更是令人有感對於樂齡學習在全球範圍內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許多先進國家都已經建立了完善的支持體系,讓長者擁有更多持續學習與個人成長的機會。
在美國,如大學附屬的學院、社區中心和銀髮俱樂部等。企業和社會組織也積極參與其中,為長者提供各種學習機會。例如美國終身學習研究所(OLLI)就是一個非常著名的終身學習機構,它提供多樣化的課程,涵蓋藝術、人文、科技、健康等領域,採用小班互動式教學,強調社交參與。我從課程中了解到,OLLI的學員主要是退休人士,他們熱衷於學習新事物,不僅增進了知識,也擴大了社交圈,在學習中找到生活的樂趣。在加拿大,政府也非常重視終身學習事業,提供充足的財政支持,制定了完善的發展準則。加拿大卡普蘭諾大學(Capilano University)就是一所知名的成人教育機構,它設有專門的長者學院,提供各種主題如藝術創作、園藝、語言培訓等課程。該學院的教學非常注重因材施教,根據學員的興趣和需求設計課程,同時也鼓勵學員之間的交流互動。通過學習,學員不僅提升了個人素質,也增強了社會參與意識,在晚年生活中找到歸屬感和成就感。
而在歐洲方面,英國的「University of the Third Age」(U3A)是一個由退休人士自發組織的非營利性學習組織,遍及全國各地。U3A提供各種學習小組,包括語言、歷史、園藝、運動等,學員自願參與,彼此分擔教學任務,呈現濃厚的自組織特色。而U3A不僅豐富了學員的生活,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也促進了社會凝聚力。德國,成人教育體系發達,政府積極提供經費補貼。德國樂齡大學(Seniorenuniversität)是一所專門為長者設立的高等學習機構,提供豐富的學術課程,如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採用互動式教學方式。除此之外,德國還有各種老年大學和樂齡學院,積極為長者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亞洲地區方面,日本的「長壽大學」(Chouju University)是一所知名的樂齡教育機構,以"保持健康長壽"為宗旨,為長者提供涵蓋健康、生活、社會參與等各方面的課程。我了解到,長壽大學不只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授,更重視培養學員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幫助他們積極應對退休生活的各種挑戰。這種將身心健康與終身學習緊密結合的教育模式值得我們學習。而新加坡的樂齡學院(Institute of Senior Education)也是一個成功的樂齡學習機構。它的起步最為晚,但它致力於為退休人士創造社交互動的機會,開設了各種興趣小組,如園藝、烹飪、棋藝等,同時也提供心理輔導服務,幫助學員更好地融入社區生活。我了解到,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視樂齡學習,不僅提供財政支持,還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無論是北美、歐洲還是亞洲,樂齡學習已經成為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戰略,政府和社會各界都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機構和課程設置,不僅滿足了長者的學習需求,也有助於維護他們的身心健康,增強社會凝聚力。這些地區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為我國的樂齡事業發展提供有益啟示。
而目前台灣社會氛圍的營造仍需努力。仍然存在對老年人的偏見和歧視,不重視他們的智慧和經驗,阻礙了長者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我們需要營造更加包容、重視長者的社會氛圍。要鼓勵長者積極參與樂齡學習,政府應在政策和資金支持上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的樂齡教育體系。同時,樂齡學習機構要不斷創新,提供更貼合長者需求的課程,促進互動交流,並加強與社區的連結,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樂齡學習做成一種溫暖的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