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架構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課程時間:2022/02/22(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課程主題:架構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鄭俊希
學號:110409521
心得:
組織學習當中所強調的便是改變。生活中不少事物隨着社會環境的改變,因此組織需要不斷因應社會及時更新資訊避免組織被社會所淘汰的原因。也因此組織學習對組織而言是相當需要的。加上當我們作出改變時,身邊的人也能夠被氣氛影響作出改變,自己在進步改變的同時也能令更多的人一起進步,甚至成為終身學習的一份子。
而上完這次的課程,也提醒我在日後的生活上可以多作嘗試,讓自己多追求改變。日後才有辦法能夠成為在組織中改變的領導者。
第二單元 終身學習的再概念化與發展潮流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標題:第二單元 終身學習的再概念化與發展潮流
課程時間:2022.02.23 (三)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110409506
學生姓名:詹琪美
學習心得:
第一個提倡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的國際組織,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965年於成人教育促進會議中,即強調「統整終身教育」的必要,從此終身學習的發展取向,擴及到整個國際社會。距今已超過半個世紀之久,終身學習的觀念已遍及全世界,並且愈來愈受到重視與認同。
終身學習力是現代社會用來衡量個人、組織、社會及國家的競爭力與發展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我們可以透過樂在學習來維持自身能力的強大。《台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這是台灣為了推動終身學習建立學習社會,來調查及評估成人教育參與情形的現況,探究終身學習機構的經營現況之彙整報告書,調查中發現社經地位愈高,終身學習的參與度愈高;成人的學習動機愈強,學習的參與次數、頻率愈高。
史懷哲為了到非洲行醫濟世,30歲開始學醫;達文西是蒙娜麗莎的作者,42歲才開始學拉丁文;泰戈爾是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知名詩人,68歲開始學繪畫;卡特曾是美國總統,74歲開始學寫小說;葛蘭姆77歲重返舞台表演,成為最年長的舞蹈家;趙慕鶴96歲進入到大學讀研究所,成為台灣最年長的畢業生。老師舉上面的例子告訴我們,只要肯學動機夠強,沒有年齡限制的問題,活到老、學到老,終其一生都能學習,正是符合「無齡感」的理念。
無齡感發起人與倡導人作家三盅,對其定義為「人拋開自己的年齡的約束,跟隨自己的心意,讓自己保持並擁有一份與年齡無關的青春式追求的生活方式」又說:「生命只有疲倦時,而沒有衰老時」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活。非常符合終身學習的精神。
老師舉古代有名的故事,例如:范謝將軍在台灣稱七爺八爺,其重信義;俞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藺相如和廉頗二人盡心為國的精神展現出忠臣的形象。「伯樂相馬」這句話,用來形容能慧眼識英雄的人。老師鼓勵我們,可以透過現代的思考模式,重新詮釋也能具有另一番教育的意義。雖然是以前聽過的古代故事,透過老師的解說啟發另一種反思特別有感觸,也提醒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要多方向、多層次、加深思考的深度及廣度。
第二單元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標題:第二單元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課程時間:2022.02.22 (二)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學號:110409506
學生姓名:詹琪美
學習心得:
組織學習的意義,為組織能夠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需要改善或改變的問題,並且能提升組織的創新與應變的能力,以利促進組織中成員與整體組織的永續發展。
以上述及首先必須由個人學習開始,進而影響自己周遭的工作夥伴,形成團隊學習,然後發展成「學習型組織」。
學習型組織具有兩項基本觀念:組織進行學習、組織促進學習。Peter Senge認為組織中成員須不斷的發展個人能力,不斷超越自我,以實現個人真正的願望,還要在組織中培育出新穎且具有影響力的心智模式,並且要聚集熱望,即是組織成員擁有共同願景,熱切想完成的希望,有這樣的熱情能持續不斷的在團體中從事學習,最後透過系統思考來強化整合各方力量,加以運用於組織。
當我們發現了問題的所在,而且真心想改變的時候,事情才有可能改變。
為了讓自己能夠脫離「壓力-反應」式的結構困境中,決定從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開始努力實踐它。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2.02.23(三)
學系名稱: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高婕寧
學號:110409514
心得:
今天第一次上此課程,是實際去研究有相關的終身學習實例,今天與老師同學討論,覺得很期待每一次的課程,及應用在終身學習上的收穫!
2022/02/23終身學習心得
日期:2022/02/23
地點:A302
主題: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內容:
上週重點是在確定要去哪些地點,這周上課是跟大家一起確定要何時上些什麼課程,所以我們這課堂上將行程都安排完畢後,就滿懷期待的希望往後上課時間的到來,也真心希望在未來上課都能夠順利進行且收穫滿滿。
今天老師上課主要是講述終身學習的大鋼,主在探討Learning is earning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學無止盡,處處留心皆學問,終身學習是一件對大家都重要且受用無窮的事情。緊接著老師利用許多小故事帶領大家進入到終身學習的領域,我今天最印象深刻的是講述兩位好朋友,其中一位先離開了人世,那麼另外一位可以怎麼選擇呢?是將他的遺志繼續傳承下去?還是要把他的事蹟做成文物館,並流芳百世?其實上述兩者都是好方法,這時老師就問到我,如果是我會怎麼做選擇?我就說:我會跟他一起下去。這時大家都笑了,老師就說了這不是件好方法,跟大家簡單討論過就往下一個話題前進了。緊接著討論到了七爺八爺,就在我們找其中故事時發現,七爺與我選的方式竟然默默的契合了呢…!此時老師就告訴我們雖然這不是好方式,並讓大家想想如果換做自己會怎麼做?又或是如果你是當時的八爺會怎麼做選擇呢?
我想這就是老師的魅力所在吧,可以將許多事情都圓融處理,並且讓大家 都可以進行反思,以達到學習的目的,期許自己也能向老師看齊,並追隨老師的腳步在終身學習之路邁進。
組織學習2/22課程心得
日期:2022/02/2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班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古冬青
學號:111409502
課程心得: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中,學到就是賺到,組織和環境的變化速度不能慢與社會改變的速度。否則會death!通過老師上課的講解,讓我體會到一個組織只有不斷地共同學習,才能真正建立學習型組織。在這個組織中,每個人都能夠改善自己的模式,突破能力上限,創造組織共同的美好願景。
老師講到人的修練是組織修練能否成功的關鍵。修練的成功關鍵取決於人的積極參與及投入。每個人在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團隊的協作能力是企業重要的內部實力象征,因此在團隊中改進自己的思考模式,接受多樣的信息,在協作中與團隊共同成長就尤為重要。
如果能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做對的工作,我們可以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那種
感覺或許就是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所說的“心流”,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工作之後我們會感覺到充滿能力非常滿足,這可能就是學習型組織能夠帶給我們的快樂,這樣想想,或許工作真的能讓我們快樂。
老師在課上講到米飯的實例,講到組織學習中會出現的五種效應,讓我想到那句“牽一發則動全身”,組織是整體,任何小的波瀾在時間的推進中都有可能成為成敗的決定因素。
今天這趟課讓我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也反思自己工作中曾經遇到很多事情,有些是不被注意的小細節,有些是感覺焦頭爛額的突發狀況,如果自己能夠擁有學習型組織的思維方式,或許能夠處理的更好,正印證了老師說的理論是實務的引導,理論是經驗的凝聚。實務是理論的驗證,二者缺一不可。
組織學習研究2/22課程心得
日期:2022/02/2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呂佩招
學號:111409506
課程心得:
1.課程從learning開始,我也相當認同老師所說的:知識等於財富 ,學到就是賺到。
2.行動學習
理論是實務的引導 。理論:(經驗的累積)
實務是理論的驗證 。
沒有理論的實務是盲目 。
沒有實務的理論是空洞 。
*去年因疫情,自5月20日開始全國一路停課到暑假,自己所任職的安親班也停課了兩個月,但也因老闆的堅持,老師們開啟了線上夏令營的學習並實際上線操作與孩子互動。
"學習"也讓我們更有自信。
3.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再學習。
對應到任職的幼兒園所倡導的〜主學習、副學習、再複習有異曲同工之妙。
4.改變的三個人生觀
(1)改變你所能改變的。
(2)接受你所不能改變的。
(3)改變看似無法改變但卻又能有所改變的改變。
很有意思也值得牢記的三句話。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標題:架構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課程時間:2022.02.22(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賴孟真
學生學號:110409512
上課心得:
理論是實務的引導、是經驗的累積,實務是理論的驗證,專業就是要有系統思考,沒有理論的實務是盲目的,沒有實務的理論是空想的,必須兩者兼備,相輔相成。在職場上,常常會遇到很會讀書的老師,不見得會教學生,因為他自己很強,任何科目對他來講都不是問題,所以他也不懂學生為什麼不會,到底哪裡有問題,更不能幫學生解決問題,只會制式化的教導學生,有道是只有自己碰到問題,才會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多元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吸收進去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