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110.07.12(六)
課程地點:線上meet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魏彩玲
學號:109436505
暑假不停學7月~8月加修了這門課。今天探討的課程是”圖解領導學”一書,讓我們更簡單容易讀懂領導學。其中共分了三大單元:領導入門基礎知識、團隊管理與領導、領導與決策。老師一開始導讀後針對第一單元的領導入門基礎知識,我內心深深得到共鳴。
人對了,策略就會對﹔人是公司策略的第一步。
經過老師的導讀解說,了解到領導者與管理者不同,以前在企業工作接觸到的都是經理人(管理者)即使是老闆或總經理都還是在做管理者的角色,他們是優秀的企業戰士以公司業績及財務盈虧為目標的管理,今天上完課才了解真正好的領導人或高階主管要能海納百川、尋找能幹有才能的人帶領大家一起共同達成公司發展願景。
對於領導人的看法最深刻的是前GE執行長威爾許對領導人的看法:4E1P。
(1).Positive Energy 正面能量
(2).Energize Others 鼓舞他人
(3).Edge 當機立斷
(4).Excute 執行力
(5).P***on 熱情
讓我回想起過去工作職涯中曾經跟隨的一位總經理,她的英文名Claudie,代表著崇高與智慧。她是女性主管至今仍是我景仰的長官,在1980年代她就有強大的正面能量與執行力為了圓出國夢,大學畢業後當機立斷一人隻身前往美國求學,畢業後繼續留在美國工作,之後有機會擔任美國公司亞洲區負責人,將所學回台灣貢獻並陪伴家人,她的行動力一直鼓舞周遭的年輕人,充滿對生命的熱情的她現年67歲仍繼續在美國工作中尚未退休。
在跟Claudie共事的期間,她不只是領導者更是教導人,不斷提升部屬的專業能力、領導能力及管理能力,她是很美式的開放任何部屬提出建議並討論可行方案,漸漸組成一個教導式組織。她具備好的EQ能力,但最終在執行過程中搭配領導的4種行動模式型態中,很難4種兼顧,尤其人才育成,要找到適用的人才並留住為公司服務是領導者需要精進用心經營的功課,這呼應到一開始的入門基礎要尋找能幹有才能的人帶領大家一起共同達成公司發展願景。
反思到我的工作歷程中,一旦跟隨了對的領導人,我會盡全力付出跟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我願意被領導,但要找到懂得領導的主管或老闆卻不容易。人往往會隨遇而安、只要穩定有工作有時會退而求其次。經過學習後了解到要尋找有前瞻性公司目標及願景的團隊組織管理及決策一起學習成長,重點是領導人要正向積極,回想過去別再走冤枉路,停看聽經過深思熟慮後再行動。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07.10(六)
課程地點:線上Meet
學系:終發與人資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瀚丰
學號:109436508
領導力的緒論,領導是個人特質之一,但是能精進的一門專業技能,領導人的特質需要有洞燭先機、冷靜的判斷力,也需要同時擁有捨我其誰、勇往直前的勇氣,完成階段性任務時,並帶領團隊做反思自省的能力,當同時擁有這些能力更需要平衡時的運用,在自我尚未有明確做法時,可先站在巨人肩膀上學習其他成功領導者的做法及模式,來達成自我成長的部分。
領導與管理不同,管理著重於執行,但是領導重點是在於領導組員內的發揮創意,而好的領導著會運用各種力量來達成組織團隊的目標,除了傳統法定力量、獎酬力量、脅迫力量、專技力量、感情力量外,最難以建立的就是敬仰力量,敬仰的力量是需要深刻在組織成員內的心靈下,並非一朝一日可建立,需要長時間累積及建立在組織內有互信的基礎上。
而如果要改變一個領導者所領導組織的方式,主要有領導能力訓練及敏感能力訓練,我覺得敏感能力是好的領導者所應具備的基礎,在瞬息變化的時代中,內外在環境的變化都會牽動著組織的布局及未來,領導者需仰賴其對於各項資訊的敏感能力及最後的整合資訊能力,來帶領這個組織能往正向發展;除了對外的資訊解讀,也需要接觸組織內成員的行為及反應,了解到成員給予的訊息,接收到且要有適當的回應,如無法給予相對應的回應與溝通,組織將會有機會慢慢失去凝聚力。
最後在陳麗卿專訪中有提到梅克爾的領導魅力展現,梅克爾她的穿著以單一顏色的外套來表示,並無其他的雜色,除了表現自己的個性也是其魅力的展現,不同場合用不同顏色來表示,要有熱情就用大紅色,要有專業說服會用黑色,也提醒我們顏色的運用,避免不同雜色影響到主色,會影響到需要場合的搭配度。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7.10
․課程地點:線上meet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專班
․姓 名:李宜珊
․學 號:109436511
․課程心得:
今天的課程讓我體認到:領導人並不是看重能力而已,無論是在團體、或是公司,都需要營造一個共學、共好的環境。就如同君子相交,重點在於能否互補、求大同存小異,而不是只有一枝獨秀,所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道出了這樣的思維。
如果我們只強調團體利益和好處,看待事情只從「投報率」來評斷,那麼就少了心的柔軟、人性互動之美,而這樣功利主義所營造的環境,就容易淪為「小人相交」,這樣的環境也逐漸形成了黨同伐異的氛圍,不僅無法廣納建言,也讓有志的人卻不能一同,更可能只因為做法與看事情的角度不同而遭到排擠,最後可能迫使組織難逃分崩離析的命運。
如同在教學場域上,學生時代會讀書的人不等於會教書、會教書的人,也不一定是最會讀書的人。相同地,在組織裡面,有魅力不一定能領導、能領導不一定有魅力,所以一個領導者除了看IQ、EQ,也需要看其是否具SQ(心靈商數)。
領導人的特質不應該只想個人炫技,而是要有謙遜、不居功的特質,我們不需要強求自己是組織內最聰明的人,能有歸零的謙遜、去誠實面對自己能力,才能鞭策一個人不斷的成長。
領導也不能只是指導、教導而已。一位真正出色的領導者,不會過分苛責或關注得失、也不會執著對頭銜的追求或者職務帶來的好處,而是要能擁有服務式領導的思維,因為當我們領導的位階越高,服務的責任越大。
之所以稱為「領導」團隊,並不是要營造大家都怕你的威權世界,而是領導者本身要能以身作則、積極的身體力行。不要試圖在團隊中尋找自己喜歡或同質性的人。要把眼光放寬,去找尋那些能夠與人愉快合作、並且展現出能夠勝任此項工作,同時具有領導力特質的人選。合作的關鍵不在以權威壓迫,而是能為了整體目標而相互妥協調整,共同面對疑慮並攜手解決問題。
不管自己的職務、身分如何,其實我們都可能是領導者,也都可能具備成為優秀領導者的潛力特質。每個人都別小看自己的影響力。「 騎馬坐在後面的人,無須掌握方向。」,不妨勇於承擔、勇於嘗試,就能創造新格局。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7.10
․課程地點:中科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專班
․姓 名:李宜珊
․學 號:109436511
․課程心得:
今天的課程讓我體認到:領導人並不是看重能力而已,無論是在團體、或是公司,都需要營造一個共學、共好的環境。就如同君子相交,重點在於能否互補、求大同存小異,而不是只有一枝獨秀,所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道出了這樣的思維。
如果我們只強調團體利益和好處,看待事情只從「投報率」來評斷,那麼就少了心的柔軟、人性互動之美,而這樣功利主義所營造的環境,就容易淪為「小人相交」,這樣的環境也逐漸形成了黨同伐異的氛圍,不僅無法廣納建言,也讓有志的人卻不能一同,更可能只因為做法與看事情的角度不同而遭到排擠,最後可能迫使組織難逃分崩離析的命運。
如同在教學場域上,學生時代會讀書的人不等於會教書、會教書的人,也不一定是最會讀書的人。相同地,在組織裡面,有魅力不一定能領導、能領導不一定有魅力,所以一個領導者除了看IQ、EQ,也需要看其是否具SQ(心靈商數)。
領導人的特質不應該只想個人炫技,而是要有謙遜、不居功的特質,我們不需要強求自己是組織內最聰明的人,能有歸零的謙遜、去誠實面對自己能力,才能鞭策一個人不斷的成長。
領導也不能只是指導、教導而已。一位真正出色的領導者,不會過分苛責或關注得失、也不會執著對頭銜的追求或者職務帶來的好處,而是要能擁有服務式領導的思維,因為當我們領導的位階越高,服務的責任越大。
之所以稱為「領導」團隊,並不是要營造大家都怕你的威權世界,而是領導者本身要能以身作則、積極的身體力行。不要試圖在團隊中尋找自己喜歡或同質性的人。要把眼光放寬,去找尋那些能夠與人愉快合作、並且展現出能夠勝任此項工作,同時具有領導力特質的人選。合作的關鍵不在以權威壓迫,而是能為了整體目標而相互妥協調整,共同面對疑慮並攜手解決問題。
不管自己的職務、身分如何,其實我們都可能是領導者,也都可能具備成為優秀領導者的潛力特質。每個人都別小看自己的影響力。「 騎馬坐在後面的人,無須掌握方向。」,不妨勇於承擔、勇於嘗試,就能創造新格局。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1.05.29-30(六、日)
課程地點:線上課程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盧冠伶
學號:109436517
課程心得:
【中正大學成教所-U型理論】
這個開場很特別!透過靜心冥想來傳達U型理論重要概念「向湧現的未來學習」
U型理論的核心精神是要我們向正在生成的未來學習,引導我們培養一種被稱之為「自然流現」的能力。
培養「自然流現」能力需要用開放的心、思想去了解自己、聆聽、感受去達到領悟的狀態,便會體會到未來就是他自己所希望成為的樣子。
在現今社會變化快速的環境之下,沒有人能知道未來世界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沒有人能真正為未來做足準備,過去的經驗也可能不盡不管用,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向未來學習。
【暨南大學終發所碩班-學習型組織的個案分析、學習型組織之方案規劃】
林新發(民87) 學習型組織是組織在動態的環境中,能不斷學習,及運用系統思考,結合成員的自我超越,嘗試各種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案,進而擴充個人知識和經驗,以改變組織行為,並透過建立共同願景,結合團隊學習的方法,以增進組織的適應、革新的能力。以我們本次上課為例,本次目標是要完成跨校學習,在疫情的影響下,促使每位學員學習線上平台的使用與操作,成就了本次課程學習。本次團隊完美的展現的迅速應變的能力,達成共同的願景。
【暨南大學終發所在職專班-世界咖啡館(World Café)的概念與應用】
這個活動讓人印象深刻!上午短短的時間,我們環遊世界,透過分組對話→交換對話→整合對話→形成共識。如同老師說的,發表是吸收的利器,透過對話去內化自己的學習,並組織自己的知識。
※總結兩天所學:
1.學習是生命的養分
2.對話是學習的利器
3.知識就是力量
感謝老師每次上課都這麼特別,讓我們樂在學習
感謝活動小組的用心付出,讓我們易於學習
感謝共同參與活動的每位學習夥伴,讓我們練習學習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1.05.08(六)
課程地點:暨大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盧冠伶
學號:109436517
課程心得:
劉向《說苑.貴德》說:「吾不能以春風風人,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由於春 風吹拂和煦,夏雨潤滋,有助於萬物的發育,所以用來比喻教育對於人類的滋潤,猶如春風之被於萬物。
《春風化雨》點出了17歲青少年的家庭問題、教育問題、愛情問題、人際關係。
威爾頓學院的教育理念是傳統、 紀律、榮耀、卓越,基汀老師是該校畢業的高材生,受聘回母校教授英文,他的教學理念有著濃厚的自由人文色彩,以生動活潑並富於思考的方式,打破學校的教學傳統,啟發學生。受老師理念Carpe Diem, seize the day啟發的學生成立了死詩人社,開始聆聽自己的想法,開拓視野、換不同的叫角度看待事情,主動尋求改變,努力並且勇敢的追尋自己的夢想。
運用組織學習的角度來看,學習應該要運用在每個組織成員上,每個成員對於所學融會貫通、實際運用,並且組織應接納不同的聲音、意見,進而產生對話交流,最後整合經驗,促進更上一層的的發展。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1.03.13(六)
課程地點:中科104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盧冠伶
學號:109436517
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
• 當我們發現了問題的所在,而且真心想改變的時候,事情才有可能改變;當我們認為都無從改變的時候,一切便都真的變不了。在組織中我們需要的是勇於積極改變的信念、態度與行動,進而結合善的力量,為創造更美好的組織願景而努力。
• 變革應在企業體質不錯的時候就進行,變革的重點是透過溝通、理解…進而改變人的行為
• 管理學大師杜拉克:管理改變最佳的方式就是去創造改變,改變應是帶來好處的改變,而非為了改變而改變。
組織學習研究-跨校學習
課程時間:2021.05.29-30
學系名稱: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程秀蘭
學 號:808710002
原本跨校學習課程將於日月潭進行學習,因COVID-19疫情影響下打亂所有的行程。在暨南大學學習團隊很用心和創意地安排一場線上學習之旅,如果多年後回想這件事,會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憶。
一、U型理論課程
此堂課由我們中正大學負責報告的部分,在準備這堂報告過程中,了解每位同學的個性和特點,每個人思考的模式和角度都不相同,大家都很快速整合為團體報告付出一份心力。之前參加過很多冥想和靜坐的課程,大部份是由女講師導引,第一次體驗到男講師昱成的課程,使用敲響的工具很有創意。
二、學習型組織評估和方案
講者很有條理且清楚介紹學習型組織之評估及擬定方案,讓我想起以前在醫院工作時,每天早上都要評估病人,了解他目前的問題,而可為他進行改善計畫。各專業都有其相通的原則。分組討論學習型組織是很緊張和刺激的活動,過程中發現每個人的能力都很強,想法都很有組織和創意,團隊在短時間產出驚人的成果。
三、世界咖啡館
這是第一次體驗世界咖啡館的活動,暨大學習夥伴很有創意地分成5大洲進行活動,過程中我旅行了3大洲,體驗到不同的洲主、帶領者、同學。各大洲都有其特色,洲主和帶領者都使出每個人的絕活去營造團隊氣氛,讓進來的同學都能盡情地談話,由同學的觀點了解他的生活和思考角度,發現每個人是多麼不同和特別。
很感謝這麼多來自各地的學習夥伴陪我在線上進行美好的學習旅程,這2天的學習提供我最近在準備線上實習課程上很多的想法。雖然COVID-19讓人有很多負面的想法和情緒,但也讓我們重新思考生活及珍惜所擁有,也促使我們創造出從未想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