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課程主題:終身學習研究心得-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課程時間:2021.03.17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所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要成為OECD的會員國,並非自動申請即可加入,而是由該組織的理事會決定並邀請,並符合條件如下:屬於開放市場經濟、民主多元化以及尊重人權的國家,因此當我看到這些條件即直覺中國大陸必然不屬於會員國,果不其然,顯見自由民主與人權仍是世界主
流。終身學習成為國際上重要的政策議題始於1972年UNESCO的FAURE報告書,而OECD則極力倡導回流教育,認為人的一生當中,學習應該與工作、休閒、退休及其它活動循環輪替發生,永不停息。臺灣則是在1998年由教育部頒布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2002年公布終身學習法,自此致力推動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可以改變命運。中國大陸習慣以各式標語slogan進行統一人民思想,老師就曾在貴州看過「知識改變命運」,這還算是蠻正向勵志的標語,之前曾在新聞上看過中共為了遏止COVID-19的雷人標語「出門打斷腿 還嘴打掉牙」、「不戴口罩你試試 試試就逝世」,充斥暴力與恐嚇,也莫怪進不了OECD!
OECD自1970年代之後除了提出回流教育之外,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知識經濟、知識管理、學習經濟與數位落差等理念及思潮,對於終身學習的發展亦影響深遠,二十一世紀的終身學習理念與實務發展,和這些議題緊緊相扣,而弭平數位落差以擴展終身學習的機會,進而達成全民終身學習的理想,更是OECD所致力實現的目標,課後的小組討論主題為OECD的理念在臺灣如何落實?我們這組以2019年的臺灣網路報告結果為例,數位落差、電子支付議題受到很大的關注,當我走在墾丁大街,發現多數攤商為了吸引陸客上門,均有設置支付寶裝置,反觀我們臺灣民眾還在用紙鈔銅板付現,形成一股很大的反差;我也曾看過電視專題報導,中國杭州的某中學學生吃飯,均以戴在手上的智能手環刷卡支付,該系統甚至會將學生所選的配菜營養分析報告,自動寄發到學生家長的手機,使家長知道孩子是否有偏食情形,我真的覺得台灣在這個部分可以多學習他們的優點,至於數位落差的部分,也許應該透過產官學合作,制定相關政策,提升數位寬頻建設與數位環境,透過社區大學、樂齡大學、樂齡學習中心、社區多元學習中心、胖卡行動電腦教室…等,去推動數位學習生活化,希冀弭平城鄉數位落差的差距,讓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110.03.13(六)
課程地點:中科104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魏彩玲
學號:109436505
課程心得: 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組織文化的本質對於組織學習具有相當重要性,沒有適宜的文化,也就沒有學習的容身之處。要增進組織智慧,則需將組織發展成為一種學習系統,在此系統中,知識的分享與管理具有重要性地位。
經過老師的精闢解說了解組織具備6種組織文化的特性: 煮蛙、螃蟹、猴子、老鷹、土虱、雁行文化。以公司環境為例,像「煮蛙」一樣的員工不但因失去競爭力而被淘汰甚至成為公司沉重包袱。而類似「螃蟹」的行為更是組織裡最要不得的行為,最後只留下無胸襟又沒遠見的員工。在過去的工作環境中「煮蛙」和「螃蟹」的文化我都遇過,都不是好的組織文化。唯有「雁行」文化強調團隊合作、輪流領導、激勵同伴和互相扶持等四項內涵,目標相同透過彼此的推動,能更快速且容易到達目的地。接受中給予,給予中接受。它不需要掌聲不需要讚美只是默默給予Giving。
美國最大電動汽車公司「Tesla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的組織成功的要素及致勝的創新策略﹔策略1: 吸引大眾媒體的目光、策略2: 針對現有核心商品投注龐大資源。
課堂也提到外界視為其中一位「特斯拉殺手」,Lucid Motors,Lucid執行長彼得.羅林森曾擔任特斯拉首席工程師,也使這間公司受到外界矚目。主攻豪華電動汽車市場,其競爭對手直接鎖定Mercedes-Benz S級和BMW 7系。現如今的新能源豪華汽車,都在對標馬斯克的特斯拉,法拉第等等。Lucid讓AI看得廣又「深」無人車、監視器都能用。
組織文化趨勢已經是組織學習改為學習型組織,人和組織都需要學習,上述2家電動車公司強調創新與AI科技結合,了解新的趨勢與需求再結合新的科技並共同塑造未來。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03.16
課程地點:教育學院A302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3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班
姓 名:黃佳慧
學 號:109409504
課程主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課程心得:
「回流教育」名詞是於1969年由瑞典教育家巴莫(Olof Palm)首先提出,在1970年的「國際教育年」討論會中獲得確認。在1977年教育法案中訂定「25/4的規則」:二十五歲以上的成人,只要具有四年的工作經驗,其基本的語文及數學能力達到一定的水準,就具有進入大學就讀的資格。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於民國85年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具體出現了「回流教育」一詞,而台灣的回流教育是在當時的教育部部長林清江時開始推廣,88年在成功大學舉行「1999年全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邁向教育新世紀」,確認以在職專班課程作為大專回流教育體系之策略,確立了大學的新定位並且受理大學設立在職進修專班,於此推動了終身教育。回流教育的定義為一種義務教育或基礎教育後的綜合性教育策略,教育應以循環的方式在個人的生命中與工作、休閒、退休及其他活動輪替發生;所以回流教育需要長期的計畫,這樣的方式有助於終身學習的推動,培養每個人都成為終身學習者。
OECD從1970年代之後陸續提出的回流教育、全民終身學習、知識經濟、知識管理、學習經濟及數位落差,在數位落差這部分覺得很有感觸。幾年前我在澳洲生活,在當地當地使用卡片消費的方式相當普及,大大小小的通路皆可使用,即便是市場的攤販也能使用,反觀台灣還是依舊習慣使用紙鈔交易覺得較不便利。台灣在科技資訊及數位能力並不亞於其他先進國家,縮減數位落差的根本應由學習開始,透過社區大學、社區健康站等方式使大眾充分了解操作方式,透過推廣、互相信任、資安加強等管道,搭配數位學習課程,消弭數位落差。終身學習並非僅靠政府部門的努力就能達到願景,使產、官、學及個人方能達到彼此共好。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課程時間:2021.03.16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系:109 終發碩一
學生:蕭仰福
學號:109409507
組織學習強調“學習力”、知識力、創新力”。擁有這幾項核心能力與時間裡的組織,才能在全球化的知識社會中創造發展優勢。而組織涵蓋了個人學習、團隊學習、組織學習等三種層次。組織學習包括行為與認知的改變、設計探究、發現所採用的假定以及避免錯誤。
組織的存在形式有非常多種。老師找了LUCID、FISKER以及APPLE的車子來當學習例子。要如何讓組織能夠在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下來,組織學習就非常的重要。而想要將自己的產品賣出去,需要的是如何讓買家對組織,對自己的產品產生信任。這就跟認知改變,設計探究的部分有關。
最後,老師在課程還剩下半小時的時候,帶著我們全班一起去走讀暨大大草原,並讓我們每位學生都來整合一下今天所學習到的知識,並分享自己的看法。我分享的部分是,每個組織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不變的是,為了促進組織持續發展,組織內的學習以及創新都非常重要。想要長久,就必須因應環境以及時代變化,改變策略。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校外研討
課程時間:2021.03.10 (三)
課程地點:OLD咖啡工作室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何文莉
學號:100409504
一個在埔里市區中的秘境。
從店面的風格到豆子品質烘焙的考究,再來飲用杯子的不同所喝出的味道也不一樣。
手沖水流的時間和沖泡的器具,加上水和咖啡粉比例讓咖啡入口後讓人難已忘懷的種種,使我願將之稱為"OLD咖啡藝術館"。
而這些都是我前所未見完全不了解的道理。此次咖啡學習之體驗是從未有過的經驗。
短短的時間內老闆將他對咖啡的衷情專業表露無遺。也讓我敬佩他於中年轉業後參與學習的理念和堅持,足以作為終身學習的表率。
做自己喜歡的事又可以不停的學習中和他人交流互換心得過生活。
這樣的學習精神與我的座右銘: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有相近之處。
祈願未來我也能有如此高度。
愛自己的學習更願將之分享…
後記:最後的Happy Ending
吧台旁品飲Espresso
讓我下午口中仍有幸福的餘香。
2021/03/16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1.03.16(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吳翊銘
學號:109409515
內容:
今天的課程最一開始的時候,老師提及我們對於上一堂課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東西,我就說到「有關係就沒關係」,老師馬上就根據我說的這部分延伸出「社會資本」,其中又分成信任、規範、網絡(連結關係)這三項內涵,再來也提及「社會聲望」的部分「廣結善緣、得道多助」。
組織中有三個力很重要,其中有「學習力、知識力、創新力」,在組織中要主動學習,並持續的學習;緊接著要有一定的知識,學習後要讓這樣的經驗變成自己的知識;在獲得知識後就要融會貫通,並進行創新力的操弄,如此才能使得組織延續下去。
在組織中分成個人、團隊、以及組織學習這三項,在組織學習中包括了行為與認知的改變,行為是以一個外在的情形下去改變;而認知的部分就是從內在做修正並學習。
然而一個組織若想要要長期延續下去,不只是要持續的組織學習,更要讓他人對該組織有信任感,唯有讓人信賴感如此才能延續。
老師用電動車的例子來讓我們去省思,「長江後浪推前浪」,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但可以看出未來生活離我們不遠了。
人們的學習總是從過去汲取經驗,從未來印證此經驗是否正確,並且持續進步,如此才能愈發成功。
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課程時間:2021.03.09
課程名稱:終生學習與人力發展研究專題(二)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系:109終發碩一
學生:王素組貞
學號:109409514
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組織文化係指,組織所建立的規範與組織成員所表現出的行為模式、信念、態度及價值觀。組織文化涵蓋兩大層面:
。 外在層面:組織的制度與行為模式
。 內在層面:組織成員的信念、態度、思考模式及價值觀
組織學習與組織文化的關係,要增進組織智慧,則須將組織發展成為一種學習系統,在此系統中知識的分享與管理具有重要地位。
建立組織的繼續學習文化具有有三要素:
。 社會支持:激勵與任何新技能、行為的獲得及使用有關的活動
。 繼續創新:組織能不斷的努力以追求創新與進步
。 競爭力:組織透過成員高成就的表現在其領域中建立最佳形象
型塑組織學習文化:三化取向
。物質文化 : 其主要特徵乃是組織中能有完善的學習環境與設施,以提供成員從事學習的活動,同時能提供適當的誘因,對於自我學習積極者,或在促進他人的學習上有所貢獻者均能給予獎勵,此外對於能將學習成果回饋於工,藉以提升組織效能者,亦應該給予適當的報酬。
。制度文化:一方面係指組織學習計畫制度化,對於學習的課程、時數、地點、方式、人員及進度等均能由專業人員的妥善的安排 ; 另一方面則指組織學習活動制度化,能契合成員內外在學習的需求,並根據事前規劃好的學習計畫徹底實施,且能不斷反省組織學習的成效是否已達成預期目標。
。精神文化 :組織成員具有追求自我成常與自我實現的熱望,同時成員間能彼此密切交流互動、相互支持、建立出組織成員間兩良好的人際網絡,此外組織亦能與整個社會環境相結合,真正溶入到外在環境中,成為整體社會環境中一個實體。
組織具有何種組織文化包括:
。 煮蛙文化
。 螃蟹文化
。 猴子文化
。 老鷹文化
。 土虱文化
組織學習嘉言錄~吳明烈
。 學習是持續開悟、領悟與體悟的過程。
。 終身學習是一連串的探索驚奇之旅。
。 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
。 人的觀點,來自於現在站在那一點,也決定未來會站在那一點。
。 生命中所有遇見都是最好的遇見,所有的發生都是最好的發生。關鍵在於能 夠從所有遇見與發生中,找到意義應獲得啟發。
。 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猶如凡鐵籌城寶劍的過程,即時寶劍尚未籌城,但也已非當時那塊凡鐵,一切的努力已有了改變。
90
<a href="https://www.poxet.tw/">必利勁藥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