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07.24
課程地點:線上課程
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課程名稱:魅力領導學:營運管理-領導者是大家長、績效達標- 領導者是超級演員、公眾溝通- 領導者是品牌代言人、人脈連結- 領導者是萬人迷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朱玉梅
學號:109436501
「魅力是一種天然,魅力是一種天賦,魅力已經潛藏在你的靈魂深處,你需要的只是啟動它的一把鑰匙」,「魅力領導學」作者陳麗卿於自序中寫道。書的封面是一張漣漪水波圖,象徵著個人魅力是由內而外的展現與影響。封面中的三句話–
以權力服人,得到的是臣服。
以實力服人,得到的是信任。
以魅力服人,贏得的是追隨。
「魅力領導學」一書從營運管理、績效達標、工總溝通,人脈連結四大方向35個形象策略題,談論領導者如何練就及展現其魅力,文字撰寫及案例舉例,讓讀者能夠輕易地明白其所闡述,然若要能有所精進,應將視為工具書,時時翻閱,並且練習實踐於生活中。如老師及同學所言雖非領導者,但應用於生活中,成為自己的領導者。
書中提到知名非語言溝通專家Albert Mebratian教授所提到的「7/38/55」的黃金形象定律,在人與人互動的整體表現上,別人對你的觀感僅有7%是來自講話的內容; 38%是來自於表達方式或溝通技巧;但卻高達55%是來自對你外觀的判斷。這部分,讀者若未清楚閱讀可能產生了外表重於內容的誤解,於是上網搜尋了兩篇文章,〝55-38-7溝通黃金比例?一個溝通法則的誤用〞(龔佑霖,2015 )及〝睿華講堂:深度剖析「麥拉賓法則」的意涵與運用技巧〞(廖孟彥,2019)兩篇文章均提到Albert Mebratian於黃金法則所做的實驗中,是有其限制的。所以要注意「說什麼」很重要,「怎麼說」也很重要,但若說的內容不對,「怎麼說」也就無效用的。
此外,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到的上台演說的種種,以及就參與重要活動的穿著,教讀者以導演的視角,以形象策略三圓圈-個人特質、社會期待、傳遞訊息來審視,找出自己的形象策略,並結合穿著金三角-正式度、政治度及整體度將形象策略化更全面、具體的操作方法。個人覺得極為實用。
除了「魅力領導學」導讀,老師教授以豐厚學養所淬鍊的文章,從文章中,再次提醒自己,要法自然、存善心、利人惜緣,更須不斷學習。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110.07.24(六)
課程地點:線上meet
學系:終發碩專班二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魏彩玲
學號:109436505
「魅力領導學」研讀分享
今天仍不停學採線上視訊課程, 教授推薦「魅力領導學」一書由同學們分章節導讀分享,教授在每位同學報告後都給予歸納整理及啟發。此書淺顯易懂輕鬆讀,說明如何成為有魅力的領導者,並舉例很多當代的政治家、企業家、名人的策略及方法甚至放了QR CODE讓讀者可以掃描後連結影片或報導。讓我體驗到「書」也可以很科技。
書中寫到:真「正的魅力是適時、適地、適人、適願景,恰到好處的美。」本以為只有企業領導者才需要學習魅力展現魅力,但讀過此書後才了解到自己也可以是自己的領導者,家庭的領導者,工作的領導者。運用策略、調整習慣、改變策略、修改形象,換一種說話方式進而達成目標也是一種魅力。我們的內心內在並未改變,僅僅是調整外在的表現方式與方法,如果經過調整與改變後讓自己更得人心、讓身邊的人喜歡與你靠近、更願意傾聽,這不也創造了雙贏的局面嗎?
疫情三級警戒這段期間我透過「台灣學習型城市」LINE群組報名參加苗栗縣舉辦「110年苗栗縣學習型城市人才培力計畫」的【種子良田育苗所:學習+系列課程】,7月份共舉辦了六堂線上課程,課程中邀請地方社區有為青年透過PPT分享如何將創新、創意連結社會脈絡的行動實踐。我深深感受課程的主持人是最佳的魅力領導者,如何將線上課程可以2小時不冷場並能適時串聯各種與主題相關的訊息補充,他是我見過的7年級生最有內涵最有終身學習概念的年輕世代。在最後一堂課結束後主持人請大家分享學習心得,我分享了這本「魅力領導學」也引用書中寫到:「魅力是一種天然和天賦,它已潛藏在靈魂深處,你需要的只是一把啟動它的鑰匙。」學習+課程就是這把鑰匙,透過學習實際應用在生活中並試著教導與帶領周遭的人一起做。一段時間後期待能見到煥然一新的樣貌。
組織學習與研究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7.24
․課程地點:Google Meet線上上課
課程名稱:魅力領導學導讀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專班
․姓 名:李宛蓁
․學 號:109436516
․課程心得:
魅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憑空而生的,所謂的「魅力」並非只是外表的「美麗」、帥氣」,更是内心所散發出的自然行為及自身修為;而在領導上,更是「專注」、「取捨」、「實踐」及「同理心」的展現。「斷、捨、離」是一種「策略選擇」的表現,並非只是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這一樣會表現在「事業、策略發展」。陳麗卿老師書中帶給我們的不是外表的行為舉止的調整,更是我們在策略發展及領導統御.上的改變 。
如何領導生活化,生活領導化?老師常在課堂中提到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此堂課讓我們導讀『魅力領導學』有些人的魅力是來自天生的,但也可以透過後天持續精進學習,亦可以變成一位力的領導人。以權力服人,得到的是臣服;以實力服人,得到的是信任;以魅力服人,贏得的是追隨。最原始、傳統的,就以權力(Authority服人者,他們靠威脅利讓人們聽話辦事;簡單說,就是靠棍子與紅蘿蔔帶人。這通常見於老企業、傳統製造業或東方企業的威權強人領導者。這種領導方式短期具有高執行力,但當棍子、紅蘿蔔一消失,眾人一哄而散,無法長久。
知名非語言溝通專家亞伯布藍Albeian)教授所提出的/38/55黃金形象定律在人整表現上別人對你的觀感僅有7%來自講話內容;38%溝通技巧(如語氣、語調、用詞、音量、編輯等);55%是來自對你外觀的判斷,包含外表穿著與手勢、眼神、肢體動作,與我們過去的認知-無論是我們從小到學校十幾年的專業學習,而上台簡報精心準備的內容給別人的印象只占了7%「非語言訊息」卻占了印象分數的93%! 真正的魅力並不是極致的美,是適時、適地適人、適願景,恰到好處的美。些時候,略性地讓長相普通一點、說話憨慢一點、舉止不拘小節一點,你更有魅力,更有機會順利達成目標。魅力的重要就是在此,而魅力是可以靠著後天學習得來,魅力學習有三個特色,魅力會起於內,形於外,當起心動念之時,就已經開始魅力的修行,魅力的進步不容易,但退步是不可能的,讓魅力學習隨時隨地都可進行,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魅力」的人,若一個人價值觀正直良著豐厚實力,如果還能夠進一步地擁有魅力,幾乎就能所向披靡魅力,如虎添翼,雖然 魅力不是天生的,魅力但可後天養成。
反思如名列老師所說的成為自己與他人生命中的三種活水,智者樂水的水、遇水則發的水、上善若水的水,期許自己在往後不知還有多少歲月哩,學習過老師分享三ㄟ兩廣的精彩人生,即慈悲、謙卑、口碑、廣結善緣、廣行善事。如明烈老師分享<一之軒>總經理在名片上印上「學習長」,一位領導人具有謙卑、對人事物的關懷,促使團隊會組織團隊有更好的共識創造無限可能,學習好的領導方式讓餘生更有意義,在工作生活善用Why→What→How,讓生命可以更精彩。
組織領導與研究
課程時間:2021.07.10(六)
課程地點:Google Meet線上上課
學系:終發碩專班二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宛蓁
學號:109436516
領導者須適時地運用不同的領導行動模式型態—戰略實踐型、目標達成型、人才育成型、價值創造型以達成不同面向之結果。並且建立良好的團隊「關係」、提高成員的團隊「參與」、注意管理團隊「衝突」、誘導正面的團隊「影響力」、確立團隊「決策模式」、維持健全的團隊「合作」、制定公平的團隊「制度」以能成功順利帶領團隊。
領導的精隨在於領導就是教導,教導並不是單向互動,而是需要秉持六大原則:尊重人格、相互利益、積極激勵、意見溝通、參與、相互領導,這些原則都以「人」為主體,一位好的領導者的「魅力並不會憑空而來,每個人內在都有魅力的潛質」,每個人可以發揮獨特的領導風格,很重要「好的領導者帶人要會帶心」設定目標業會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常常激勵團隊。領導者也需要有整合資訊能力,帶領這個組織能往正向發展;對外的資訊解讀,更需要觀察組織內成員的行為及反應,適時給予成員回應訊息,接收到且要有適當的回應,如無法給予相對應的回應與溝通,組織將會有機會慢慢失去凝聚力。
領導人帶領團隊必須具有創新、開發、探究現實、且找到對的人很重要,人對了很多事情就容易取得共識,團隊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能自然而然凝聚向心力,而遠見、影響力、激勵、凝聚、教導、創新以及誠信是領導力的七個特質,而「影響力」是成功領導者最需必備的重要特質,對他人的關懷、對願景的認同,以及對改變現狀的渴望。
老師分享魅力領導學作者陳麗卿老師的影片,影片中談到德國梅克爾的領導魅力展現,梅克爾她的穿著以單一顏色的外套沒有使用其他的顏色,顯現他自己的獨特性,依不同場合運用不同顏色來表示,需要熱情就用大紅色,要擁有專業說服會用黑色,建議讀者在顏色的運用中避免不同雜色影響到主色。反思在我的工中,有影響力的領導人會盡全力帶領大家往前衝,同甘苦共患難,不因位居高位而最大自滿,反而一直以身作則不會隨遇而安坐享其成,領導學也一直是我想要努力學習的一門功課。雖然我已經不年輕但一樣勇於承擔、勇於嘗試,讓自己可以創造新格局,成為在家及社會有用之人。
109436510陳歆儒
2021-07-28, 週三 15:23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7.24(六)
課程地點:線上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歆儒
學號:109436510
73855定律,讓我們明白領導需要有其魅力。
我一直認為領導管理的最高層次就是要能讓部屬心悅臣服。當員工認同、信任和喜愛自己的主管,便能提升職場幸福感,進而創造組織成功之藍圖。反之,如果員工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這個問題,跟主管講了也沒用」,那麼單一事件,可能蔓延成整體結構性問題,最終甚至會造成組織內部無謂的耗損與衰敗。
「帶人要帶心」是很重要,領導不只是為了成事,也是為了要成就人。所以有魅力的領導者會重視自己參與活動或與人對話時,讓在場的人感受到自己的誠意,讓對方感受到自己是全心全意地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上。
因此,領導不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亮點,反而是要縮小自我,展現自己在乎他人感受,願意洗耳恭聽別人的故事,也珍視對方想法的謙遜。面對組織內的喜怒哀樂,如果能用適當的言辭傳達,就可以牽動聽者情緒,成為有渲染力的說話者。如此就能帶領團隊去面對未知的挑戰,展現組織新的格局。
此外,在公部門很多事情都是依法行政去落實,所以對於今天分享的「開會要領」格外有收穫,很多事情都是在一次次的會議中而顯得流程繁瑣,每一次開會都應該要注意這三件事:開會要有結論、開會要有行動、開會要能鎖定下一次要怎樣。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07.24(六)
課程地點:線上Meet
學系:終發與人資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瀚丰
學號:109436508
今日由7位同學介紹導讀了魅力領導學這本書,領導者是否需要魅力呢?有了個人魅力的領導者,做事時可以事半功倍,能吸引好的人才,甚至於能讓整個團隊來協助其領導者,但是要如何建立起自我的魅力呢?有個黃金法則為「7/38/55」,7%的講話內容,28%的溝通技巧,包含了語氣、用詞、音量、邏輯…等,而占比最多為55%的外觀判斷,這包含了外表穿著與手勢、眼神、肢體動作等,這與我們以往的認知所大不同,在簡報時後的語言內容,竟只有7%的影響力,而非語言訊息的影響力竟超過50%,領導者要將這7%的內在轉翻譯於93%的外,是最重要的課題,也就是能讓所要傳達的事項,轉換成讓其他人都能理解的內容,魅力的重要就是在此,而魅力是可以靠著後天學習得來,魅力學習有三個特色,魅力會起於內,形於外,當起心動念之時,就是開始學習掌握的修行,魅力的進步不容易,但退步是不可能的,當習慣十,它就像呼吸一樣是個反射動作,魅力的操練隨時隨地都可進行,也就是當決定要學習魅力之時,不論何時何地都是可練習的好時間。
其中在談論領導者需要知曉確認一件事,那就是做為領導者被批評是家常便飯的事,但領導者須適時檢討自我外,也須將中心思想確立不動搖,這讓我想到近日來的衛福部長陳時中,自從2020開始的每日防疫中心記者會,除了特殊情況,他都親自主持記者會,接受各方各界的批評,但他都用他的高EQ來回應每個問題,他一步一步堅毅的做好每件事,即使地方主管批評他的措施,他也就事論事來處理,不理會情緒話語,而是專注將事情做好,下午時候也談到面對媒體記者會時,需搭配環境並協調各方面,面對媒體的語氣及服裝都是魅力的展現,也恰恰好的也呼應每日防疫中心記者會的部分。
最後我也從這本書學習到,從外表的魅力,也是建立在內在的專業,領導者更需要的是自我的成長,終身學習,才能與時俱進,將專業適時的翻譯給其他人知道,運用魅力讓領導事半功倍,也讓領導組織能長長久久。
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21.7.24
․課程地點:線上meet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學 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專班
․姓 名:李宜珊
․學 號:109436511
․課程心得: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讓我想起自己在教學場域上,我常聽到家長問:「做這個,對升學有幫助嗎?」,也會聽見學生問:「讀這個,有什麼用?」但是,有沒有用,這不應該是此刻的決斷論。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陷入當下的迷思,覺得求學最重要就是讀書,但與外在環境的接觸也是有其必要性,所以除了課業,我也很重視孩子的生活體驗。如果讓那些看似無用的世界全部消失,那麼學生在學校受教育就變得毫無意義,因為離開學校的環境後,他們也沒有任何的招架、適應能力。
因此,這句話值得我們省思:很多事情不能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只單就「眼前的有用、無用」來權衡評斷。
面對組織的領導也是,不應該只就利益層面區考量,而要形塑溫暖、同理的樣態。建立一個優質、有競爭力的團隊,不只是要有厚實的專業能力,更要用歷久彌堅的真誠心態去支撐。
領導,更不應該是氣勢壓人的霸氣而已,而是要有本事讓每個成員都能光芒萬丈,而不是讓光芒聚焦集中在領導者一人身上。
就如明烈老師分享<一之軒>總經理在名片上印上「學習長」,當一位領導人具有謙卑、對人事物的關懷,那麼團隊不會只是孤掌難鳴的唱高調,而會是眾志成城去提升組織團隊的無限能力,如此「一燈照隅,萬燈照國」就指日可待了。
以前我大學為了賺生活費去家教,那時我很埋怨,如今回想,都是累積,也都是現在我教學工作的資糧。
其實,看事情不能只看效益,我想這也是為何莊子與惠施辯論,總能獲勝?因為莊子看待問題不會只看一面,而是同時看到兩面,見「利」而思「害」,而不是見利就心喜。
因此,領導者要善用自己的影響力,而不是被報表數字所綁架。魅力的「魅」少了末會變成鬼,這也是為何中文謙稱自己會用「末學」吧?帶著謙卑的心去學,才能擊退心中的恐懼之鬼,迎向成長的陽光。
組織領導與發展的理論
課程時間:20210710(六)
課程地點:Google Meet
學 系:終發碩專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
課程主題:組織領導與發展的理論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丹妤
學 號:109436520
課程心得:
學習如同登山之旅,總是帶來更高更廣的視野!
今天領導理論中對於管理&領導的有進一步認識, 原來經理人與領導人是不同的。經理人注重管理,聚焦在制度短期達標效益,以及是否帶來利益;而領導人則是著重於創新,聚焦在人的互動啟發,是否能為公司未來加分!
領導這一門學問很有趣,自家庭組織至國家組織都深受影響,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家庭中的關鍵人物媽媽,能夠透過終身學習來修領導的藝術,我們的社會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