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職學習研究心得
日期:2020.05.30
地點:暨南大學A203
課程名稱: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習會
學系: 中正高碩一
姓名:杜雅琦
學 號: 608751016
這次的課程是期待已久的跨校組織學習,第一次來到暨南大學,一切都讓人感覺很新鮮,也期許自己在這一天能夠跟來自不同專業領域背景的朋友們有更多的互動與交流。
課程的一開始是由本系的博班學長姐們帶來的「U型理論」,在閱讀書籍時,或許是因為見識不夠所以沒有辦法去理解到U型理論的精髓所在,但是博班學姊用了很淺白的方式去解釋何謂U型理論,透過不斷的觀察再觀察,才能夠讓自己對事物有更全面的概念。
再來是暨大專班的同學們帶來的「組織學習方案規劃」,我覺得專班的同學比起一般應屆學生都還有著更豐富的實作經驗,因此他們可以很好的將實際案例融合在主題中跟同學們分享,也帶大家進行實作方案練習,在和博班學長姐們合作討論的時候真的覺得學長姐們不愧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很快速地就規劃出一套完整的方案。
最後是暨大碩班帶來的「世界咖啡館」,同學們精心設計問題和車票,並且隨機地選出各桌桌長,我很幸運地接下了桌長這個挑戰,但是因為之前沒有參與過世界咖啡館所以一開始很慌張,偷偷觀察了其他桌長之後才稍微抓到方向,我很感謝有這個機會才能和幾乎每一位同學都有互動到(很可惜和其他桌長們沒有交流機會),來自各地的智囊團們都帶來了相當多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想法,我從大家身上都得到了許多啟發。
很謝謝暨大的同學們和班代們用心的規劃,主辦方在很多小細節上都相當的貼心,像是準備了衛生紙、茶點等讓大家不怕口渴肚子餓,午餐便當也很好吃,下午茶的飲料還點了無糖的(真的超級貼心),從這些小細節裡面就可以看見主辦方的用心。很謝謝老師精心準備了小禮物讓我們抽獎,雖然我把自己親手包裝的香皂抽了回來,但也讓人知道了「只要會是我的,緣份到了就一定會是我的,但緣分還沒來的時候就只是在四處流浪而已」,也很謝謝暨大的同學真的有按讚「菜一起」粉絲團,希望以後還能有機會可以跟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終身學習 社區終身學習
課程時間:2020.06.10
學系:109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志霙
學號:108409512
上課地點: 豆苜 DOU MU
社區終身學習社區發展
今天上課我們是報告小組要來介紹社區終身學習跟社區發展,我找了國外的文獻發現其實有很多的社區都有在推動社區發展,因為現在的社會發展趨勢都慢慢的在高齡化,老人越來越多,生育率越來越低,所以將終身學習推動在社區是一個很棒的亮點,先由社區開始做起再慢慢推動於全國化,一步一步來在每個步驟都要慢慢地去改進,才能將社區的推動做得更好更完善。
我們先從社區評估開始探討,1.社區的規範及地理環境:應該了解社區的地理環境,才能更了解要如何改善跟如何推動2.社區內的人口狀況分析3.社區內的資源4.社區內的生態5.社區的文化特色 應該要去評估這些狀況後再去做進一步的執行。
社區如何推動真的很重要,因為要如何推才能吸引更多的高齡者願意到那邊去學習更多的新知識與擴充自己的智慧,因為有許多的年長者會因為自己的行動不便所以不想出門,這就是也是很大的問題機構要如何執行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很多的面相都是要去顧慮到的,如何推動才能執行得更好。我覺得台灣各個社區也應該要把自己的社區發展做得更好,才能為自己社區的產業帶來更多的商機,也可以為自己社區的高齡者帶來更多更舒適的學習空間,不要讓他們覺得老了就沒事做,要讓生或變得更多采多姿。
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時間:2020.06.10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系:109終發碩一(提前入學)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吳沂倩
本周主題係「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由我及志霙、彥妮共同整理資料並發表。
我們將主題分為社區發展、社區終身學習、及特色學習型社區三大部分,最後讓大家分組討論設計學習型社區活動。台灣從早期農業時代開始即是個充滿「人情味」,人與之間的情感交流頻繁,家庭與社區的凝聚力強,有共識多於分歧,但隨著時代變遷,社區型態轉變,且差異大,故如何將終身學習概念從新活化是很重要的目標,終身學習可以落實在社區學校與學校社區型態,亦即將學習的場域擴及,讓終身學習達到可及性與可近性,符合政府推動的健康社區六星計畫「社區產業」、「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結合這六大面向,讓終身學習的推動可以在社區中順利推動,如同老師在課堂上所言「沒有社區學習的社區發展是盲目的,沒有社區發展的學習是空動的」,可見社區與終身學習是重要且環環相扣,從社區學習凝聚社區意識,並形成社區行動,發揮社區改造。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心得-知識管理
課程時間:2020.06.09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9 終發碩一班
學生:李昭婷
學號:109409505
知識的層級可分為資料、資訊、知識及智慧四個階段,而知識的形成則是透過大量閱讀、收集資料,再從資料當中找出有用的資訊,利用這些資訊加上自己的想法及做法,最後產生出知識,而智慧則是以知識為基礎加上個人的應用能力並將其運用於生活上。就像我們在製作一份報告時,會先收集大量的資料,再從這堆資料中找出可以運用在報告的資訊,運用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去完成報告,當完成這份報告時,我從報告當中所學習到的東西,就會轉化成我自己的知識。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一項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在全球崛起的學術與商業應用主題,距今也才使用30年,它包括一系列企業內部定義、創建、傳播、採用新的知識和經驗的戰略和實踐。日本的野中郁次郎提出SECI模型(共同化、外化、結合、內化),以知識螺旋表達外顯知識和內隱知識之間的互動。知識管理KPIS清楚說明其組成要素:Knowledge=(People+Information)Sharing,知識必須透過「人」來產生,經由有價值的經驗形成個人知識,知識管理的第一步是把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並加以保存,保存的形式,可以是文字、聲音或影像等,久而久之,所保存的顯性知識便匯集成一個知識庫,而知識庫裡的東西則需要不斷的更新修正,以確保透過知識庫能持續且有效率的進行知識分享,老師說每個人都是單翼天使,唯有彼此擁抱才能展翅飛翔,善用知識並且透過分享才能發揮知識的力量,形成更重要的知識價值鏈,而知識的創新則是組織進步的最大動力!
今天很感謝偉豐和品惟同學的報告分享,內容精實豐富,獲益良多,尤其「知識管理」並沒有放在Peter M.Senge第五項修練這本書裡,沒能直接參考工具書,導致他們要額外花很多時間去圖書館收集資料,並且與老師多次討論,這樣認真的精神,是我們標竿學習的典範!而智高組合的實作活動,也可以讓我更清楚知識管理是如何運作的,很棒的體驗,大家也玩的很開心喔!
Knowledge is power!知識是每個人竭盡一生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主宰並改變人的命運,一切都操之在己,期許自己能日益精進!
終身學習
課程時間:2020.06.03
課程地點:日月作物
學系:109終發碩一(提前入學)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彥妮
今天探討了「終身學習機構或伴關係與策略聯盟」,學習社會的發展是群策群力的過程,行動者都扮演著關鍵角色,應建立夥伴關係,學習型機構透過緊密合作關係變成了策略聯盟,彼此互補、相輔相成,提升組織發展競爭力; 策略聯盟需以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組織資源、環境資源互相整合,應用於市場聯盟、產品聯盟、發展聯盟中,達到資源互補與共享、經營理念、組織文化、問題解決方案、組織學習、經驗與知識、發展成果的共享。
聯盟的型態也分成:水平聯盟(同業)、垂直聯盟(異業)、混和聯盟,夥伴關係品質的要素:相互信任、相互了解、利益與風險比需共同分擔、避免衝突、相互承諾,成功的終身學習機構策略聯盟「六分原則」:分享資源、分庭抗禮、分工合作、分寸謹守、分擔風險、分層負責。
終身學習機構的夥伴學習偶爾會有防衛性衝突,每一個衝突都是可磨合的空間,衝突有時帶來更好的默契,使彼此更加了解,好的夥伴也是策略的基礎,協調一致,才能發揮最佳綜效,因社會資源有限,整合資源非常重要,人力、財力、環境資源相互整合,以發心促進發展,以有限創造無限,有時候夥伴關係是寧缺勿濫的,是最初成敗關鍵,慎選夥伴。
策略聯盟的方式可從產品、市場、開發課程著手,透過共同研發產品,開發不同的市場,使資源可永續發展,除了有高層支持外,定期檢討聯盟運作也很重要。
策略聯盟作法:
1.慎選策略聯盟夥伴
2.樹立聯盟機構策略聯盟的正確觀念與認知
3.塑造策略聯盟的共同願景
4.確立策略聯盟的具體範疇與內容
5.建立策略聯盟的專責團隊
6.發展策略聯盟的最佳實務
7.落實策略聯盟的成效評鑑
好的形式、對的內容可不斷推動,擴大參與面,面面俱到,有善緣、有善行、就會有善果。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6.09
課程地點:暨大A302教室
學系:109終發碩一(提前入學)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彥妮
今天報告組是「知識管理」,報告組非常用心,內容相當豐富,開頭先讓大家思考甚麼事系統管理,從知識的層次開始切入,資料、資訊、知識、智慧,從最一開始的事實陳訴到透過行動、應用還創造價值,知識也分成了外顯知識及內隱知識,外顯知識將默認知識表現出來,內隱知識是沒有表現出來的知識螺旋知識,將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相互轉化,內隱知識嘗試難易表達的,組織成員若有好默契,轉化的過程可更加順利。
知識從商業定義上,是公司無形的資產,也可定義為有價值的情報,知識
管理是有系統規劃有整合性的,藉由資訊科技,讓知識資產能蓄積、更新、傳承,提升經營績效,提高組織競爭力;知識管理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知識管理須保持堅定的信念,不隨波逐流,領導者(CKO)需有強大的整合力、理解力和視野。
*個人組織獲得知識方式:閱讀(人大量獲得知識的管道)、與人對話、網路,是一條路,可以有效接觸人事物。
*知識儲存:個人記憶、組織記憶,將知識擬人化,組織最有效的知識、經驗,結合成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s),成為組織重要資產,每隔一段時間重新檢視該經驗是否為最佳實務,不斷調整。
*知識創新:創新是組織進步的重要動力,透過改變帶來改善,創新與創意不同店來自創意產生新的想法,具有原創性,而創意是創新加上實踐的成果。
*知識分享:每個人都是單翼的天使,唯有彼此擁抱才能展翅飛翔,透過知識的傳遞分享,讓組織團隊的知識管理更加完善。
*知識運用:知識不只學更要運用在對的時機,學以致用,常用變成習慣,鼓舞人心往前邁進。
組織也可透過知識價值鏈,提升組織效能,組織成員更有成就感,使「效能」變成「笑能」,”Knowledge is power.”知識就是力量,為友善用知識才能發揮知識真正的力量。
組織學習研究 (課後心得)
日期:2020.05.31
地點:中科教室R106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學系:108碩專班一年級
姓名:楊鈞浩
學號:108436511
電影心得:
本部電影就像現實世界般,凡事無法捉摸的變化,我們甚至不知道它甚麼時候會出現考驗。若以駝鳥心態,眼不見而淨。但事實問題一直都在,甚至終將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
如何面對危機,藉由不斷改變及學習,往前走,總會找到解決危機的方式,心理學上著名的「史金納操作制約實驗」,透過工具制約中增強與懲罰的手段來控制小老鼠的行為,藉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可建立一套安逸且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但是,電影與現實世界一樣,如果我們習慣則將成為生活極大威脅。一旦遇到挫折與改變,就無法生存,遭到世界淘汰。
本部電影就是真實世界的反映與縮影。人如果成長於溫室中未經歷風雨洗禮的花朵,面對幽地外的迷宮或外面競爭的世界,就如面對那陌生的社會,充滿恐懼、逃避,無法生存於這個世界。
觀賞電影的同時,不斷反思在未來生活中如遇到危機與挫折該抱持怎樣的想法與態度面對,是選擇沉著冷靜、思考面對,還是放棄希望、膽小逃避。
組織學習研究 (課後心得)
日期:2020.05.31
地點:中科教室R106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姓名:楊鈞浩
學號:10843651
電影心得:
本部電影就像現實世界般,凡事無法捉摸的變化,我們甚至不知道它甚麼時候會出現考驗。若以駝鳥心態,眼不見而淨。但事實問題一直都在,甚至終將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
如何面對危機,藉由不斷改變及學習,往前走,總會找到解決危機的方式,心理學上著名的「史金納操作制約實驗」,透過工具制約中增強與懲罰的手段來控制小老鼠的行為,藉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可建立一套安逸且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但是,電影與現實世界一樣,如果我們習慣則將成為生活極大威脅。一旦遇到挫折與改變,就無法生存,遭到世界淘汰。
本部電影就是真實世界的反映與縮影。人如果成長於溫室中未經歷風雨洗禮的花朵,面對幽地外的迷宮或外面競爭的世界,就如面對那陌生的社會,充滿恐懼、逃避,無法生存於這個世界。
觀賞電影的同時,不斷反思在未來生活中如遇到危機與挫折該抱持怎樣的想法與態度面對,是選擇沉著冷靜、思考面對,還是放棄希望、膽小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