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時間:2024.04.16(二)
課程地點:A302 研究室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架構九 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張郡方
學生學號: 112409509
• KM=(P+K)s
• KM (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識管理
• P (People) 人員
• + (Technology) 科技
• K (knowledge) 知識
• S (Sharing) 分享
知識管理即是有效的獲得知識、儲存知識、分享知識、應用知識以及創新知識的過程,進而發揮知識的最佳價值,促進個人與組織的持續發展。
(1) 獲得知識:
要有效進行知識管理,必然會涉及到學習。個人與組織一方面必須學習如何知識管理;另一方面則應該繼續學習,以延展知識的層面與深度。所以組織實施知識管理,必需向市場學習,不斷獲得外部知識。
(2) 儲存知識:
組織記憶(corporate memory)係指在組織中建立知識庫,以儲存組織所累積的方法知識及其他知識資產,並促使這些知識資產增進知識密集的工作歷程之效能與效率(Kühn and Abecker, 199
。現代化的知識管理總是會涉及科技,而透過科技的支持,組織得以系統化的建立起組織記憶。
(3) 分享知識:
知識的分享不能以命令的方式進行,而應出於個體的自願性。一個成功的知識管理組織,在於所有成員能認同知識管理,並將之視為工作生活的一種方式。知識分享是知識加乘,讓生活充滿樂趣。
(4) 應用知識:
人才與組織知識是終身學習時代中最重要的組織資產。組織乃是由人所構成的實體,真正在汲取、運用與創造知識的主體,乃是組織中的成員。所以組織若要有效進行知識管理,則需先充分掌握並匯集組織人員的知識,進而將之轉化成為組織知識。
(5) 創新知識:
創造知識的組織最明顯的特點在於組織能夠持續創造新知識,並將之傳播到整個組織層面中,進而應用於工作內容與情境。在一個創造知識的組織中,人人都是知識工作者,人人也都是知識生產者與知識管理者
在233期的天下雜誌中有提到:在美國德州舉行的一場知識管理討論會吸引了109個國家的250人參加,但並不是每家推行知識管理的公司都必定一帆風順。許多公司,一開始情緒高昂,但屢遭挫折之後,不了了之。到底問題何在?根據在休士頓的美國生產力及品質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 & Quality Center)的研究指出,受挫的公司,通常是碰到下面四個陷阱:缺少商業目的、規劃不當和資源不足、沒有專人負責、缺乏符合需要的內容。
(1) 缺少商業目的:
許多公司執行知識分享方案,是因為它們認為不久之後自然會有收穫,或者它們以為有效能的機構必定能夠跨部門地分享知識。這正是盲點所在,推動知識管理的目的不在於催生知識管理,而是在於處理公司最迫切的議題,這正是知識管理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因為知識管理是在找尋問題,然後提供解決之道,並不是漫無目標地四處遊蕩。
(2) 規劃不當和資源不足:
一開始知識管理的計劃會獲得許多注意及支持,但假以時日,市場需求改變,公司的注意力會轉到其他地方。很快地,原來投入計劃的資源使用殆盡。善於推動知識管理的公司從不猶豫投入預算,每年都會編列更多的預算持續發展以及維持運作。
(3) 沒有專人負責:
推動知識管理,如果沒有專人負責,最後可能「雷聲大雨點小」,成功的知識管理工作,需要有知識長的設置或類似知識長職位之學習長。知識長的主要工作在於促進社群的活動,增進組織的知識市場有效運作,以及提升組織知識管理的效率。
(4) 缺乏符合需要的內容:
知識管理不是一套內容適用所有公司,與此剛好相反,只有提供符合公司需要的內容,知識管理才能發揮最大功效。推動知識管理時,還需注意內容必須配合企業文化,這樣才不會事倍功半。
基本上,知識管理是促使人們的內隱知識外顯化的過程,以在組織中有效的運用知識的效能。採用雁行文化才能發展出適宜知識管理的組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