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中正成教博三 林志忠
2024-06-20, 週四 22:28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4/26(五)
學系名稱:中正成教所-博三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架構八: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架構九: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林志忠
學號:810710002
一、系統思考
彼得聖吉認為系統思考是成功的組織的核心。
要以全局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及解決的方案,面對問題時,以這樣思考及處置會更有效率地去解決它。系統思考,能夠將前面所學過的自我超越、共同願景、心智模式、團隊學習等,能夠將之整合起來。
系統思考教導團隊當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是體系的一部分,在這當中我體會到人是很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看事情的,也就會陷入到侷限的思考,如果能夠用系統思考來看事情就能夠提升到以整體跟全局的角度來看事情,如此來解決問題就不只是個人的觀點。
個人的體會是,當在一個團體裡面,容易只看到上司為什麼如此交代這麼多事情給我,而其他的同事好像不用做這麼多的事情,難免會有一些不舒服或者抱怨,倘若能夠提升以更高的立場跟觀點站在全體的立場看,或許會看到不同的景象,思考如此安排,是有一個為了讓整體有成果的一個目的而做的安排,只是有時候上司不一定會用全局的觀點來跟下屬做一個說明。倘若在一個團隊當中,上司能夠告訴他的同仁為什麼做這樣的安排,而這個角度是一個全局的角度、整體的角度,或許下屬在工作與配合的過程當中,會有不同以往的成效。
我很喜歡系統思考裡面的一個觀點叫做「看見樹又看見林」,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水準的思考以及觀點,就是又能夠有微觀又能夠巨觀,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練。
二、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包括有外顯知識與內隱知識,一般我們看得到、聽得到的多是外顯知識,包括看的書、影片等等。但是,不易被傳達的反而是內隱知識,有時候內隱知識,反而是一個組織當中最寶貴的經驗與智慧。
知識管理,包括個人的知識管理與組織的知識管理。我思考到要完成學術研究,就很需要知識管理,包括我們學過的理論、閱讀過的文獻,以及去聽過的演講、講座、研討會、老師上課的內容等等,如何能夠將這些統整起來,經過理解和消化進一步的來將它應用出來,甚至是能夠產出成為一篇有意義與價值的論文,如果善用知識管理這個工具技術,應該是會有所幫助的。
中正成碩一邱沛晴
2024-06-20, 週四 20:53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2024/3/8)
組織學習研究-3/8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3/8(五)
學系名稱:中正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系統思考、知識管理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邱沛晴
學號:61271006
當我們談論組織與個人的修煉時,其實就是在談如何在這個不斷變動的世界中找到平衡,並持續成長。這種成長不僅僅是個人的,也包括了整個組織的進步。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這句話真是一針見血。我們曾經面對公司內部的重組,這不僅僅是改變結構,更是讓我們重新審視如何更有效率地運作。我們通過討論、溝通和接受新思維來達到這一目的,最終,我們不僅改進了流程,也增進了團隊合作和信任。而後山走訪,真是一場心靈之旅。在那裡,我們體驗到了天補、地補、人補的獨特感受。那片寧靜的環境讓我們能夠重新連結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也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平衡與和諧的重要性。
綜合而言,這些經驗不僅豐富了我的生活,也讓我更加明白在個人成長的同時,組織的成長和進步同樣重要。感謝老師給予的機會和指導,讓我有機會深入體驗這些寶貴的學習經歷。
成碩一邱沛晴
2024-06-20, 週四 20:47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2024/3/29)
組織學習研究-3/29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3/29(五)
學系名稱:中正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系統思考、知識管理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邱沛晴
學號:61271006
在組織發展與變革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自我超越的重要性和意義。這不僅是個人成長的過程,也是組織實現永續成功的關鍵之一。
老師也有提到自我超越並不僅限於工作上的挑戰,它更是一種心態和行動的結合。舉個例子,在我們重新定位公司業務策略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面對一些未知的風險和挑戰。我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和提案,不斷地推動新想法和解決方案的出現。這不僅提高了我的個人能力,還為整個團隊帶來了新的動力和創造力。
此外,自我超越也表現在持續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我積極參加行業內的培訓和研討會,不斷補充和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應對未來更大的挑戰和機遇。
總的來說,組織發展和變革的過程不僅是對組織的挑戰,也是對每個成員個人成長的機會。通過自我超越,我不僅能更好地應對變革和挑戰,也能為組織的成功貢獻更多價值。
成碩一邱沛晴
2024-06-20, 週四 20:40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2024/4/12)
組織學習研究-4/12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系統思考、知識管理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邱沛晴
學號:61271006
在報告中,我們深刻體驗到了五項修練中的團隊學習如何促進個人和團隊的成長和發展。五項修練強調了共同的目標和互動學習的重要性。在準備水管接龍遊戲和疊杯子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溝通、協作和互相學習,每個人都能夠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和技能。
我們在團隊中分享和整合了不同的心智模型和觀點,這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思維,還激發了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開放性的討論和彼此的反饋,我們不斷調整和改進我們的策略和方法。
在遊戲和疊杯子的過程中,我們經歷了團隊心流的狀態,每個人都全情投入到任務中,忘卻了時間和壓力。這種集中精力和高效率的狀態讓我們更加意識到團隊合作的力量和價值。
最後,我們成功地完成了任務,並獲得了積極的回饋和成就感。這激勵我們不僅在此次活動中表現出色,也激勵我們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持續改進和成長。
中正成教博三 林志忠
2024-06-20, 週四 18:22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成教所-博三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架構六: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的塑造與經營,架構七: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林志忠
學號:810710002
一、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共同願景是分享的願景,基本上並不是個人的,而是進入團隊當中,大家都能夠有共同的、想要去完成的一個力量,所以,如果兩個人他們都有各自的願景而不做分享,那就不是共同願景。個人的願景是個人的深度關切的,而共同的願景就是這個團隊當中大家共同的關切,這樣的關切會產出一種創造力,再加上有更高的目的,所以會讓人更有驅動力,讓人一直往這個那裡前進。
在講共同願景之前,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其個人的願景,當一個團隊裡面的人要能夠來凝聚共同的願景,是需要讓大家都說出其在這一個團隊裡面,是有怎樣的願景,為何在這個地方願意一起共同的工作。在這個分享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聆聽」,而彼此能夠好好的深入到對方的狀態裡面,去理解對方而能夠在這當中產生對對方的關切,
我和自己產生關係這樣子的一個體會。
在這個過程當中「聆聽」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夫,這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修煉,因為領導者有自己的權位、責任,以及看法跟思考,所以如何能夠放下身段,去體恤團隊成員,是決定能否能夠做到共同願景很重要的一步。
二、團隊學習
團隊學習裡面有幾個三個重要的面向,一、要萃取團隊的智力:因為團隊學習能夠萃取高於個人智力的團隊智力;二、行動:這個行動是要創新協調且一致,但又能夠讓團隊成員有自我發揮的空間:三、角色:不可忽視團隊成員在其團隊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這當中很重要的修煉就是要做「深度匯談」,這和「討論」有哪裡不一樣?「深度匯談」談到的就是要暫停個人的主觀思維,可以彼此用心的聆聽,讓大家都可以自由有創意的探討複雜而重要的議題,「討論」則是提出不同的看法可能甚至會變成是辯論,基本上這兩者是可以互補的,只是需要通過學習還有修練。
在深度匯談當中有幾個條件,第一個就是你需要先懸掛,這部分是重要修練,懸掛什麼?要先懸掛自己的假設,我們常常對於人都會有成見,也有可能會產生錯覺,所以先懸掛可以避免這些錯誤;另外,經常地在工作上會有上司與下屬的階層關係,若能以夥伴的關係來重新界定,互動情況與成果可能就有所不同。
春風化雨電影心得
春風化雨是一部1989年的美國電影,由彼得·威爾執導,羅賓·威廉斯主演。影片講述了1959年,威爾頓學院這所傳統保守的預備學校迎來了一位新英語老師約翰·基廷。他用獨特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們突破傳統束縛,追尋自己的夢想。
我覺得這部電影非常前衛,在當時的年代便希望可以帶給傳統教育帶來改變,跳脫出傳統思維,給予學生追學自我、尋找自我的教育理念,我想這便是教育的意義。這部電影提醒我們教育的真正意義,不僅在於知識的傳授,更在於啟發學生們追尋自己的理想和價值。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段感人的故事,更是一堂生命的課程,看著青春期孩子的迷茫與渴望,而在老師帶帶領下一步步地走出自我,讓我印象深刻。
春風化雨這部電影,就像是跳脫傳統教育的啟蒙者,它告訴著我們教育制度以及傳統教育的弊端、盲點,也告訴著我們教育對於人的影響力,不只在於知識,而是全方位,身、心、靈的影響。我們不該只注重在教育人,而該注重他們,孔子云因材施教,更是印證了這部電影的影響。
組織學習研究-4/26課後心得
這次的報告組準備了很精彩的報告,上午的組別為我們介紹系統思考的概念與應用,透過他們精彩的報告也讓我更加熟悉系統思考的概念,也更加了解運用方式與原理,以及自身該如何強化。
下午的報告組準備的是知識管理報告,從報告內容跳脫出課本制式的架構便能感受到他們的用心與付出,報告內容也是十分精彩,透過搭配她們設計的dress code讓整體專業度更加提升,報告的說服力應更高,透過兩組的報告讓我獲益良多。
徐映苹-112436504
2024-06-20, 週四 11:21
自主學習-《春風化雨》影片以組織學習分析與分享
課程時間:2024/06/20(四)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專一
課程名稱:自主學習-《春風化雨》影片以組織學習分析與分享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徐映苹
學 號:112436504
《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由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主演。講述一間傳統學校的老師用反傳統的方法來教學生們詩歌、文學、生活的故事。在《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中,約翰•基廷(John Keating)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多種組織學習的特質,這些特質促進了學生的個人和集體成長。
1. 系統思維(Systems Thinking)
基廷鼓勵學生以整體的方式看待世界,理解生活中的相互關聯性。他用詩歌和文學啟發學生去思考人生的不同面向,從更廣闊的角度理解自我和他人。例如,他讓學生站在桌子上看世界,象徵從不同的視角觀察和理解事物。
2. 持續改進(Continuous Improvement)
基廷透過反覆強調“及時行樂”(Carpe Diem)的理念,激勵學生不斷改進和提升自己。他鼓勵學生每天都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潛力,不斷進步。
3. 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基廷鼓勵學生在死詩社中進行團隊學習。他們共同閱讀詩歌,分享感受和見解,這不僅促進了個人學習,也強化了集體智慧。學生們在社團中互相支持,集體解決問題,這種合作學習提高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並建立了有效的知識管理體系。
4. 反思與回饋(Reflection and Feedback)
基廷經常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目標,並從詩歌中汲取靈感。他通過詩歌朗讀和討論,鼓勵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種反思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並作出更明智的選擇。
5. 開放的溝通(Open Communication)
基廷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並積極參與討論。這種開放的溝通方式使學生能夠更自由地探索和學習。基廷鼓勵學生嘗試新的想法和方法,挑戰傳統觀念。例如,他帶領學生進行即興演講和詩歌朗誦,這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6. 領導支持(Leadership Support)
基廷作為一名教師,扮演了領導者的角色。他通過自己的行動和教學,示範了如何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熱情。他對學生的支持和激勵,幫助他們克服恐懼,發現自己的潛力。
結論
約翰•基廷老師在《春風化雨》中通過多種組織學習的特質,創造了一個激發學生思考、表達和成長的環境。影片強調了學習型組織經常面臨的挑戰和抵制,特別是在僵化的層級結構中。基廷的進步方法與威爾頓的保守價值觀之間的緊張關係突顯了在根深蒂固的系統中實現有意義變革的困難。他的教學方法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還對他們的生活和價值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