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若文
學號:108409513
課程心得:
今天聽到了畢業學姐─南投縣文化局李玉蘭副局長,來和我們分享歐美高齡學習的推展。首先,其就先解釋清楚各名詞的定義,國內有>7%的高齡者,稱為高齡化社會;而>14%的,則稱為超高齡社會。台灣目前已是超高齡社會了。此外,也和我們更加詳細分享了老師之前上課提到的蘇格拉底計畫和達文西計畫,更額外補充了莫內計畫。蘇格拉底計畫,主要是歐盟國,針對國內25-64的人口,去進行調查統計;莫內計畫,建立跨領域學習,成立莫內講堂;達文西計畫,相對強調語言教育。此外,也指出1982年,是聯合國指出高齡學習是一種基本人權。因在此之前,是拒絕教育的。所以這次的推動,也開始讓其他國家,開始重視高齡學習的重要性。
學姐也提到在1971年美國白宮老化會議,但台灣卻無相關的會議探討,直到2002年才制定了終身學習法。這也是台灣在高齡學習的發展,仍輸歐美國家一截的一部分原因。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英國的HOMESHARE的方案,其目的是為減少老人的孤獨感,亦或者是敘述咖啡館,主要是對人生歷程的回顧,並進行分享。我想重視高齡者的學習和權力,在老化之路中,都佔據了相對重要的一部分。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若文
學號:108409513
課程心得:
這次上課中,老師像我們簡單介紹了EAEA歐洲成人及繼續教育學會、AAACE美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學會、NIACE英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學會。而在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歐美國家很早就開始推動成人教育,無論是在專業發展還是資源的運用上,都相對成熟。在分組報告中,主要是以AAACE為介紹對象,並從其網站中,搜尋相關期刊的連結。其中一篇《衡量成人教育政策的影響》中,可以發現,成人教育的目的,是因各國為尋求解決因個人、企業和整個社會的需求,才進一步產生的,而政策的目的,則是為提供指導和法規以實現更改的法律或法規,並創造有利環境,以解決需求。最後,在政策的評估上,必須包括作為成人教育政策目標的學習者,因為他們是受到政策干預直接或間接影響的人。此外,也應包括各種利益相關者。而這也讓我想到,當初在修習東南亞的相關課程時,老師提到,政府欲發展南進政策,但卻不是找對東南亞歷史發展熟悉的專家,因此在政策的制訂上,往往易有疏漏之處。而這種狀況,其實也能類推至其他層面。
歐美各國高齡學習的推展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專題研究(一)
授課內容: 歐美各國高齡學習的推展
授課教授: 吳明烈老師
分享者: 李玉蘭助理教授
學生:蔡淑真
學號:108409506
今天的專題演講主題是:「歐美各國高齡學習的推展」由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李玉蘭副局長來演講,經過老師介紹才知道副局長是我們的博士學姐,也任職於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研究所,學經歷太強了且為人溫和、謙恭、友善、積極,也很熱心分享,真是我們暨大之光啊!學姊是落實終身學習最優秀的榜樣喔!
充分掌握因應國際終身學習發展趨勢,需洞悉當今影響終身學習的主要國際組織以及成人教育專業組織的終身學習推動與內涵。從「國際終身學習的重要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歐盟EU到「成人教育專業組織」:有歐洲成人教育學會EAEA、英國成人繼續教育協會NIACE、美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學會AAACE、德國成人教育學院DIE。透過閱讀瞭解世界重要組織之終身教育理想、觀念與政策,以及英國、法國、德國、丹麥、芬蘭、瑞典、日本、韓國等推動終身教育策略與具體措施,各有其不同的政策,各司其職,因應未來的「超高齡社會」全國一致,政府與民間合作無間,將成人教育及繼續教育推展到世界各地。
台灣已是「高齡化社會」,老人化少子化,過多的建設是浪費和私心的作為,政府的資源應該用在刀口上,應積極規劃投入更多經費提供與提升樂齡學習中心的場域、硬體設備與師資培訓及成人教育終身學習的宣導與實踐,以及開放所有的蚊子館供成人教育所使用,同時統整各政府單位的連結與合作並以「愛」為出發,愛台灣所有人,愛台灣這片土地,所有政府官員由上而下從「心」開始終身學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似簡單的兩句話如何「行」出來,台灣才會看見希望,所以人文素養和心靈的學習真的很重要,首要從老師、家長開始學起,因為那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把成人及繼續教育和樂齡做好,長照就不需要花費這麼多的經費,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啊!
2025年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政府的諸多政策如何進行?就像學姐說的Why?How?When?Where?What?Who?大家正拭目以待,請不要拖垮我們年輕的下一代,和我們的未來。讓孩子願意留在台灣,也讓在國外流浪的孩子能有機會回來。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內容: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授課教授: 吳明烈老師
學生:蔡淑真
學號:108409506
今天又遲到半小時,不知道老師又講了什麼重點,一進教室也搞不清楚是什麼狀況,還好曉菁、品嫻和如栩叫我和他們一組,英文能力和3C很弱的我,這次實在沒幫上什麼忙,真的很不好意思,非常感謝3位同學用心合作完成NIACE的ppt。
今天的主題是「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在國外成人教育組織機構,分別是:EAEA歐洲成人教育協會、DIE德國成人教育研究院、AAACE美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學會、NIACE英國成人及繼續學習協會。終身學習在理念發展上已逐漸形成當今社會發展最重要的理論思潮之一,政府應效法各國重要組織與世界先進各國有關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在政策與實務推展上,有具體的做法與成效。
終身教育是指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終身歷程,強調教育的生命性。此外,也理解到教育機會與學習將超越傳統教室、傳統教學的方式等固定的機制;學習應該是學習者自動自發性的行為,終身教育必須協助學習者發展自我導向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習者運用周遭環境的學習資源,包括自己與他人的生活經驗,進行有組織的學習活動;終身教育的實施必須以有系統規劃,協調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統整人生各階段的教育活動;學習乃是以發展自我潛力和實現人生目標為目的。
終身教育的觀念,自古有之,「活到老、學到老」人人朗朗上口,隨著社會情事變遷及人口結構改變,政府相關終身學習政策內容已不符時代需求,檢視國內歷年推動終身學習成效,及瞭解應:
1. 探討世界主要國家終身教育之發展現況。
2. 瞭解國人參與終身教育活動情形。
3. 探討國內終身教育推動困境與原因。
4. 政府未來推動終身教育政策具體建議與策略。
自2000年迄今將終身學習視為因應知識社會與全球經濟的核心策略,焦點在於促進競爭力、就業力、社會融合、積極公民權以及個人發展
政府官員應與各大專院校專業教授,實地出國考察、交流且積極密切合作並規劃制訂終身教育政策,以利實施。
查閱各國有關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更擴大我的世界觀,讓自己的目標放眼看天下,期待自己在目前的工作崗位上用心學習,虛心求教。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專題研究(一)心得
終身學習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易佳穎
學號:108409511
請李玉蘭老師來替我們上課,討論歐美各國高齡學習者的推展,一開始老師以一句話帶入主題「問號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巴夫洛夫,意指唯有疑問才能找到未知的科學,就如當初文藝復興帶動的科學革命,才造就了當今的高科技及科學。
1973法國的第三年齡是法國所辦理的一種老人教育活動。其觀念認為,人生由1.兒童及青少年期2.職業及謀生期3.退休期4.依賴期等四個年齡組成,而第三年齡即是退休期。一班認為如果第三年齡期能夠發展良好,即能減少調適上的困難,即縮短依賴期。
英國的退休前教育活動興起,1982第三年齡大學在劍橋大學成立,學員們彼此教導與學習,不同於法國的大三年齡大學是由教師來授課。1991年提出社區照護白皮書採行「就地老化」;房屋共享,為孤獨和住房危機提供解決方案,將人們聚集在一起,實現互惠互利的合作夥伴;家庭共享,將有空餘空間的老年人與需要廉價住宿的人配對在一起。
瑞典郊區繼續教育中心,該中心獲得歐盟文教的蘇格拉底計畫成人教育方案。終身教育與訓練觀念,訓練課程通常以研究小組五至十人形式進行,接受訓練成果的文憑可被其他國家認可,主動參與者的動機來自個人,通常是因為學習的樂趣而參加。
政府重視民眾的知識素養提升,全國內擁有多種學習型組織,最為著名的為讀書會,學習圈的目的在培養和創造持續探索的學習氛圍。學習者自主自助取向方式,由學習者自主組成團體。
自主學習團體,強調尊重高齡者的獨立、參與、尊嚴、適當照顧與自我實現,提高生活品質為高齡政策的最終目標,並鼓勵高齡者透過學習參與更多元社會活動。
運用科技讓漸凍人說出我愛你,這是希望漸凍人也能表達照顧人的心意,研發整合漸凍病友智慧溝通系統。當老師課堂說到這時,讓我想到一部電影《愛的萬物論》,是在描述一位偉大科學家-霍金斯的一生,主要以愛情帶入他致力於科學的故事,即使他已成為漸凍人,也不氣餒,透過家人的力量將他無法完成的事付諸行動。
德國敘述咖啡館的高齡教育型態,以一種學習者為本的學習型態;柏林BANA模式,退職後的工作領域教育。
臺灣1998年社區大學成立(家人會上),體育署在打造運動島,長照2.0,現今臺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很注重老人教育與照顧,許多老人家不是不願學習,而是沒有管道與資源,如今由國外引進許多的方案、案例及訓練,都是為未來做打算。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易佳穎
學號:108409511
老師以歐洲成人教育協會(EAEA)、英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協會(NIACE)、美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學會(AAACE),以及德國成人教育研究院(DIE)4大機構組織分成三組(EAEA、NIACE、AAACE)做討論報告,此活動可讓我們更瞭解其組織的政策與推動發展。
我們這組選了歐洲成人教育協會(EAEA),我們利用官方網站及官方粉絲頁搜尋了相關資訊,先將原文翻譯再一一統整,發現EAEA會定期出研習讓民眾多學習,在2010年致力於2020後的影響-生活技能與未來技能,如下列所示。
1.認識學習的多樣性-
持續證明學習可以在很多地方發生
體育運動有助於人們融入社會並促進福祉,是終身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
2.投資歐洲合作-
希望夠鼓勵成員國看到終身學習是歐洲問題
3.主流技能和政策協同-
加強正規和非正規教育部門之間的合作
學習還需要以更多學科的方式進行,要考慮心理學,神經科學並通過綜合的研究議程
4.不僅為員工提陞技能-
整合批判性思維,跨文化理解等跨領域技能
跨越就業,教育和終身學習的優勢
在此次的團體分工報告中,每人都各其所司,才能讓一份報告完成,這也是我第一次於課堂中就需生出一份報告,從一開始的迷茫、慌張找到一個方向,才能和組員們將一份有內容的報告交出。
歐美各國高齡學習的推展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專題研究(一)
課程內容:歐美各國高齡學習的推展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分享者:李玉蘭助理教授
學生姓名:顏曉菁
學號:108409502
今天的專題邀請到李玉蘭學姐來分享,她目前任職於南投縣政府文化局,也在南開科技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一職,是一位經驗、才識豐富的人才。非常感謝玉蘭學姐回到學校與我們分享,真的受益良多!
一開始,講師就以數據表來分享各國在邁向高齡化、高齡、超高齡社會的年份與過程,在表中看見台灣已經是一個高齡社會,且是非常快速的時間在增長,在面對這高齡族群,我們該如何去因應與面對呢?講師主要以分享歐美各國對高齡學習推動情形及成效來幫助我們思考台灣能夠如何推動,例如「健康老化」、「就地老化」、「樂齡學習」、「青老共居」及「老人公寓」等,這些都可以帶給我們在推動高齡學習的方向。雖然我們聽著看著覺得羨慕歐美國家能夠做到如此合宜的高齡福利政策,但看著數據及年份,他們的終身學習、高齡服務這一塊是比我國來得更早,因此,我們當學習的是「效法」他們的推動的精神,讓台灣的高齡者能夠擁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與青年人共創優質老化生活。
最後,我以最近一本暢銷書「變老的勇氣」作者岸見一郎在書中的分享:「就算不能工作了,人也不該因此就降低自我的價值,而是要改變想法,將人生的價值從努力工作轉變成好好活著。」這一段話帶給退休者,也就是「第三年齡」一個鼓勵。在台灣,大家都非常努力工作著,直到退休的那一天才停止下來,但就在那一天開始,很多人找不到活著的意義,而開始沮喪、憂悶……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退休後的生活其實是能夠更加精采,因為人生的價值並不是以工作來定義,生命的價值在於認識自己,讓自己在每天的生活中好好的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為別人帶來幫助,是一個極大的祝福,就如聖經有一句話說:「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年老,歡喜、勇敢的接納,並且參與在樂齡學習團體,相信必能夠達到健康老化、就地老化,如此會發現自己在第三年齡是充實、有活力,絕不會輸了自己在第一、第二年齡的生命。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內容: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顏曉菁
學號:108409502
在今天的課程中,老師請我們分四個小組,並給予四個國外成人教育組織機構,分別是EAEA、DIE、AAACE、NIACE。我們這小組是分配到NIACE(國家成人繼續教育學院)。
說到這次的課程,其實心中非常的緊張,緊張的原因是”英文能力”真的不太好,這也提醒了自己要再更加努力在語言的學習中。不過很感謝的是我們這組的組員們非常用心、彼此合作,擅用自己的特色專長,分工合作的完成這次的任務,這也讓我們感受到”共讀”的力量。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強項及弱項,但因著”共讀”的方式,讓彼此的學習能夠更加有效率與效能,讓學習變得非常歡樂,而不是壓力,很珍惜這份共讀的時光。
我們這組從NIACE這個網站來發現其組織已於2016年1月1日與經濟和社會包容中心( Centr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Inclusion )合併,成立了一個新組織,即學習與工作學院(Learning and Work Institute)。所以我們這組就開始以此來著手進行從Learning and Work Institute 的網站來認識與分析。
在這蒐集與觀察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此組織是著重於如何透過成人學習來幫助成年人在工作職場上、勞動力的提升,並來達到「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就在反思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台灣,我們是如何看待成人學習呢?如果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不就是需要透過「學習」嗎?但離開學校,進入職場的成年人有多少人願意再次、繼續學習呢?我們又如何將終身學習的理念帶入我們的生活圈呢?好多好多的問題都開始浮現出來,但難免的心中的無力感也會不斷地湧現出來。然而,雖有無力感,但看著老師們的分享、同學們的熱情參與及對話的過程中發現每個人都是充滿活力與學習的上進心,在無力感的同時,學習的幸福感、也是同時間的瀰漫在彼此之間。很高興有這樣的學習團體,雖然電腦、手機上英文的網頁令我們驚恐,但因著彼此的鼓勵與協助,讓這堂學習變得有趣,很快地來認識這一個國際組織所擁有的網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