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新馬六天五夜組織學習之旅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研究
課程時間:2019.08.16~2019.08.21
課程地點:馬來西亞、新加玻
學系:107終發專班二年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雨慶
學號:107436515
課程心得:
DAY1 前往馬來西亞的期待的心
凌晨四點半的機場,一個期待學習的心,即將展開一場六天五夜的新馬學習之旅,在經過了四個半小時的飛行時間,我們來到了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展開了這個永生難忘的旅程。在導遊的引導下,我們先參觀了太子城、粉紅清真寺等建築。一路上導遊的介紹,讓我們大致上了解了這個城市。百分之七十的馬來人加上百分之二十三華裔,混搭了七趴的印度人,在點綴些少數的外國人,四種語言的夾雜,讓這城市相當得共容,但這些人民共同有的,就是一顆虔誠的心,這就是我們即將在前三天落腳的城市-馬來西亞,真是讓我對這趟學習之旅感到雀躍不已。
DAY2-Integrated BIM Academy (M) Sdn Berhad & 拉曼大學 參訪
早上前往BIM公司參加研討會,會議中由老闆介紹了BIM公司的簡介作為開端、再由葉教授說明了知識管理的課程、最後由黃老師進行了人員參與課程,在半天的課程當中了解了BIM企業從建材買賣開始經營,到後面的自行研發,扮演馬來西亞建材領頭羊的角色,不斷的從國外取經,也不藏私的將知識傳遞給國內相關企業,讓整體建材行的水平不斷提升,在相互競爭下也不斷地成長,也充分說明了經營者的氣度決定了公司的深度,也應證了後續兩個教授上課的內容。
葉教授的知識管理課程,將知識管理區分為知識鑑定、知識學習、知識應用、知識共享、知識創造、知識保存、知識測量等八項,一個企業最重要的就是要將有形的資料跟無形的經驗保存下來,並不斷的從錯誤中學習,從固有的知識背景中去創新,最後葉教授所提到的本地錯誤全球學習、本地知識全球應用及本地問題全球解決,也讓我再次了解在訊息爆炸的網路時代,如何將網路作為工具,不斷的去蕪存菁將員工的工作經驗保存下來,並向世界頂尖的公司學習相關知識,最後在兩者的激盪中,再去創新提升公司的競爭力,才能在這個時代存活下來。
最後黃教授的人員參與領導課程,藉由講解ARC理論(自主需求、關係需求、能力需求),說明了得人性者得天下,在課程中讓我了解了,一個組織的壯大,一定需要組織內的領導者和成員一同為這個組織付出,組織的領導者如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讓組織內的成員願意選擇為這個組織付出,並與組織內的成員產生相互關心的關係,並做到適才適用,才能讓這個組織永續經營。
下午前往拉曼大學雙溪龍校區進行參訪,由優大的兩位教授進行了拉曼大學的介紹及HRM的研究報告,將HRM定義成動機、能力及使用的機會,引導出三個創新(產品、過程、行政),並透顧動機、能力及機會的交換影響了三個創新。讓我最有印象的是玉樹教授能在過程當中迅速的將國外的研究報告,用國內的術語解釋給我們聽,真的令我好生佩服。
DAY3-麻六甲、新山觀光行程&平姊美食
今天前往了麻六甲,拜訪了這個在就學期間會唸到、背誦的地方,參觀了歷史古城、荷蘭紅屋、鐘樓、葡萄牙廣場、聖方濟教堂,剛到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到了台南的安平古堡,也經由這些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及古蹟去細細品嘗那些歷史氣息。
在參觀完歷史遺跡後,前往了平姊美食,除了享受到台灣嘗不到的當地水果(龍貢、山竹、紅毛丹)外,也聽到了台灣人背井離鄉到了外地創業的精神,將台灣精神帶到了百里外的馬來西亞,結合了當地的民情與特產,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這個刻苦耐勞、不斷學習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DAY4-新躍社科大學&新加坡現代企業管理協會座談交流會
上午前往新躍社科大學進行參訪,新加坡面積721.5平方公里,面積比新北市還小,四面環海,沒有任何天然資源,除了土地,就是人民,但是在第一代總理李光耀有目標性的帶領之下,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小紅點。在李博士的說明之下,讓我了解了當下新加坡政府的教育狀況,目前新加坡共有六個國立的大學,而每個學校都有個學校主要負責的科系,彼此間都不會互相衝突,都根據國家、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培育出所需要的人才,值得我們借鏡,也讓我想到當下國內的教育體制,不斷的培養出大學生,但是國家大部分的工作真的需要這麼多的大學生嗎?
下午則前往企業管理協會進行交流,在相關人員說明完後,讓我了解到政府在終身學習裡真的需要擔當相當重要的角色,發揮領頭羊的精神,帶領國內的企業不斷的學習,尤其是在這千變萬化的時代,如果停止學習,一下子就會被時代的洪荒所淘汰。而讀書軒主的選書介紹,也讓我了解到了領導力的重要性,不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領導人想要帶領著組織到什麼樣的境界,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而價值觀的建立,更是一個組織的核心精神,在達到目標的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不論在多麼的艱辛,千萬要記得莫忘初衷,才能帶領組織到絕對的高度。
DAY5-Zero Spot洗衣場&口福企業公司參訪行程
上午前往Zero Spot洗衣場參訪,Zero Spot代表的是零汙點,從1987創業迄今,使命以行業、企業、員工及客戶四個面向出發,以人為本,在新加坡為第一大的洗衣公司,在參訪及聆聽後,老闆的創業歷程使我相當佩服,從7個人的小工廠為出發,在幾次重大的決定,以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精神,不斷的創新,引進國外最好的機器,成功打進最高端的洗衣市場,並且與異界結盟,站在客戶的立場,主動的研究布料的材質,提供給客戶意見,建議採購最耐久的耗材,這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同時與政府合作培訓,提升員工的能力,在工廠內也聘僱身心障礙的人士,盡到社會企業的責任。
下午前往口福企業公司參訪,經由龐琳執行長中小企業如何永續經營之道的說明,口福名稱源自於能吃是福,品嘗美味佳餚更是好福氣,於2002。期待通過三大使命七項標準讓顧客能世世代代,盡享口福,本著顧客至上的精神,從2004年開始就不斷的得獎,分店數量也從2002年的3間店到2018年的85間。口福相信知識是改變命運的,所以成立了伙伴子女教育金鼓勵夥伴的子女多讀一點書。而口福的學習文化為精益求精與時俱進,相信創新就是跟著時代走,不斷的學習著時下的最流行的書籍,藉由讀書會不斷的增進員工的知識,因為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趕上這個變化萬千的時代,走出永續經營的道路。培養優秀人也是口福持續成長的關鍵,領導者的最高價值是把跟隨者都變成領導者,組織才能不斷的壯大,也唯有一群人願意跟隨著領導者往對的地方前進,才會走得長久。
DAY6 一顆準備歸國載滿收穫的心
今天準備要返國了,再搭上飛機前,分別前往了水牛車、小印度區及星耀樟宜;水牛車,也稱呼為唐人街,保留傳統建築的獨特風情,其街名、標語、餐廳、物品等充滿著濃濃的華人味,也順道拜訪了佛牙寺龍華院,感受到了當地人虔誠的心;小印度區,到處都可以看到繽紛的印度風格建築,聽到印度的當地音樂,感覺來到了印度電影一般,但是香味真的太香了,不太習慣。最後來到了星耀樟宜,欣賞著世界上最高、達40公尺的室內瀑布雨漩渦,從高空傾瀉而下,讓人心曠神怡。
後記
這一趟新馬組織學習之旅,讓我獲益良多,也讓我發覺到,這些成功的企業,都有一些共同點。首先,都有一個優秀的領導人、良好的品德、不凡的價值觀、不斷求知的腦袋,帶領著企業不斷學習進步,且運用良好的制度,明白人的心理,放心地讓手下的員工成長,不藏私的傳授,讓組織不斷的壯大、成長。
另外,新加坡政府也是讓我十分的佩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迫脫離馬來西亞,沒有天然資源,只有土地、陽光跟人民,在前總理李光耀以法治國的治理下,雖然僅有581平方公里,約5百萬的人民,卻能在世界上有不錯的競爭力,都是多虧了領導人的前瞻想法,才能帶領新加坡走向成功。反觀台灣當下,當初在前總統經國先生的領導之下,也帶領台灣創出經濟奇蹟,但在後來藍綠的惡鬥之下,不斷的空轉,讓現在的青年人看不到未來,這都是當前我們需要去改變的。新加坡加油,台灣加油。
依婉.娜威
2019-06-28, 週五 20:21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課程: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專題:仁愛鄉秀花工作室 斯納堡餐廳
授課老師:吳明烈老師
授課日期:108年5月8日
原住民族有其特殊的語言文化與風俗習慣, 而其對於台灣整體的歷史文化發展,有其獨具的價值與貢獻,原住民織布技藝是賽德克族最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我們來到仁愛鄉春陽村陳秀花老師的工作室,實際了解織布的文化以及老師學習織布的歷程。原住民傳統的社會若後繼沒有生女兒,這項織布技能就無法延續傳統技能技也會消失。由於現代織布的女生亦鮮少,獨特技能很難再延續,秀花老師以過來人的經驗道出他對織布的熱愛,她積極付諸行動學習意念強烈,收集各項珍貴圖騰,也獲得原住民工藝師的美名, 織布是秀花老師畢生的志業,未來將規劃部落教室,投入教學領域。
台灣原住民族傳統織布,教育課題是必須開發的領域。對於文化傳承 而言,教育,是最重要、直接,且有效的途徑。原住民族族語是保存各族文化傳統的關鍵,建立以原住民族語言為表達方式的織布、編織教育課程也是維護這些 瀕危
依婉.娜威
2019-06-28, 週五 20:20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課程: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專題:日月老茶廠
授課老師: 吳明烈老師
授課日期:108年5月1日
主要 18號紅茶為主,從2004年農林公司斥資四百萬進行改造,歷經紅茶文化興衰的老茶園,從一個沒落的老茶廠重啟新的生命。它保留原來的外觀以及屋頂的檜木樑柱,讓廠房的風味延續到現在,原四周的玻璃窗戶是自然的通風口,使得入廠內明亮又舒爽,是天然的冷氣,解說員讓我們回憶過300人日夜製茶的盛況,重啟機器啟動轟隆隆的聲響,體驗當時製茶熱鬧的景象,心中莫名的激盪,更佩服先民的智慧。
日月茶廠的復甦,呼喚如大地之子的我們,心靈深處那鑽石般的原動力,那是對生活的省思和選擇、對萬物的疼惜與感恩、對生命的信念與熱情。不一樣的年代,聚集不同人的聲音,而熱鬧氛圍延續的老茶廠的生命,共同分享感動。
依婉娜威
2019-06-28, 週五 20:18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博士
上課日期:4月17日
上課地點:參觀台中花博-后里
台中花博以植物,花為主題,建築與創作,展現台灣軟硬體實力,人類文明突飛猛進大放異彩, 處處驚喜,后里森林園區透過農業技術與科技兼容並蓄,6個月來,努力向世界呈現台中與台灣的精采與美麗。台中花博也受到AIPH世界級博覽會的肯定,更躍上國際舞台。
而最大的貢獻者是背後默默付出的花博志工,大部分導覽人員分別為大專學生、公司員工、志工,公家機構…等人員。其中以高齡志工人數最多,每位志工的熱情服務,才讓每位造訪花博的遊客,並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品質與觀展體驗。看到志工們的熱心導覽與民眾互動良好,協助環境維護不虞餘力,這是花博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
志工在現在社會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在台灣而已,志工可以說是一種全世界的趨勢。志工也具有高度的社會倫理、道德上的價值,雖然義務性質的付出能夠有效的節省社會成本,面對特定專業的工作內容還是要做區隔,以免剝奪了某些特定族群的生存權利。基於人性論、倫理學上的觀點與志工所擁有的實際社會功能,志工在社會的價值是不容忽視的。
這次參觀一個世界性的花博,進行多元生活體驗,讓這趟學習之旅,留下美好的回憶 。
依婉 娜威
2019-06-28, 週五 14:40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學習心得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學習心得
課程時間:2019.06.28(三)
課程地點:南投縣國姓魔法咖啡
授課教授:吳明烈博士
學號:106409502
碩二:依婉娜威
西班牙深受各國旅客喜愛的城市,在南投國姓鄉的山林小秘境裡,珍藏了一間漂亮西班牙風格的建築,主人在95年退休後選擇國姓鄉生活。開進魔法咖啡園區轉動的水車聲驅動園區讓植物生氣蓬勃,彩蝶、蟋蟀、鳥聲、小動物,百花齊開沉浸在大自然裡,退休後的生活是主人訂立的另一個人生目標,10年建屋,完成個人的王國,也希望長久定居於國姓,為了打造舒適的環境,主人以西班牙形式風格為主體,開闢個人獨特的咖啡屋,遠離繁華的都市裡,用口碑傳達訊息及網路評價吸引顧客,以咖啡會友的經營模式,邀請更多喜愛喝咖啡的朋友共襄盛舉。由於國姓鄉水質特別柔軟,適合泡咖啡,入口甘甜成為主人咖啡廳最大的賣點,也帶給顧客健康愉悅的心情享受美味的咖啡香。主人用心經營的理念,來自舒適的環境 並營造優雅的生活美學 。主人對自我要求甚高,堅持海拔1200公尺以上的咖啡豆、以手選挑選豆子顧及咖啡品質、新鮮咖啡豆去除壞的豆子才不會影響咖啡品質,而淺烘培才能喝到的咖啡香氣,認識咖啡才能品嘗他的精髓。好的生活品質需要用心經營也借鏡他人的經驗學習或效仿,才能創造再優雅且舒適的生活環境,身心方面也能獲得愉悅的心情。
魔法咖啡參訪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6月26日
課程主題:魔法咖啡參訪心得
魔法咖啡鄭老闆是公務人員退休,在因緣際會下找到現在的土地,一磚一瓦都是來自老闆自己的想法交由建築師協助建造,房子的風格靈感來自西班牙建築,建材亦從西班牙空運來臺,藉由西班牙建築色調,呈現出魔法咖啡的活潑、愉悅及溫暖的生命力,讓前來品嘗咖啡的人可以在非常放鬆的氛圍下聊天、沉靜、欣賞庭園及環繞魔法咖啡的山景。
鄭老闆魔法咖啡的經營理念以咖啡會友,經營業餘,技術專業,透過自己的興趣,結合工作,讓工作融入生活,經營的動力為分享的成就感及客人的回饋,因非以營利為目的,固定周休二日,並於閒暇時畫油畫、學油畫、擔任廟宇會計,開店10點前規劃除草,退休後有工作、有興趣、有健康、有公益、有終生學習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
一個人的成功必定來自個人的努力與謙虛的態度,老闆考取咖啡師證照,並分享「人無笑臉莫開店,店無特色莫開張」的成功祕訣,老闆樂於分享咖啡世界,讓客人品茗親手烘焙的精品咖啡,親切待人,魔法咖啡的環境,讓來過的人持續回流。
學期的最後一節課來到魔法咖啡真的非常的棒,除了實務案例學習外,也印證終身學習專業知識理論,對於自己知識外最大的收穫是要提早規劃退休生活及培養興趣,三十年後退休後才能保持健康及快樂。
組織學習期末分享
課程時間:2019.06.11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今年二月開始每個星期二到暨南大學A302報到的研究所生活,讓我不禁想起Mitch Albom所著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初次上課從一開始的手足無措與不以為意,到每一次上課都當成最後一堂去聆聽,雖然和Morrie給Mitch上課的內容不一樣,但我想我和Mitch感受是差不多的。順帶一提Mitch Albom著的《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品。
好的開始與好的結束,這堂課的開始與結束都是用心得分享做結尾的,一開始的期望與期待,到最後一堂課的分享與回顧,我想我多少都有所成長了吧!透過這堂課我開始學著把組織學習的概念,分享給身邊的所有人,希望他們也能去打破既有的心智模式,試著去省思並自我超越。而我也在自己的人生規劃、志工活動、教學與帶班方式上做調整,希望將來給自己打造一個快樂學習與相互尊重的最佳團隊。小組學習進行分工、互助,懂得不再只單看事情的表面,並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會對周遭人事物的影響。讓我好好期待我未來所處的世界吧!謝謝老師這學期的指教,未來依舊也要請老師多多指點、提攜。
組織學習電影賞析與探究
課程時間:2019.06.04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我喜歡看電影,但是能夠引起我的好奇、讓我願意一再反芻的作品卻是少之又少。沒頭沒腦的低級搞笑片必然不會出現在我的觀賞名單內,人腦能夠記憶的有限,我不想浪費在沒必要的事情上;其次是人嚇人、鬼嚇人都嚇死人的詭異恐怖片,始終如一的那好奇心害死貓的劇情走向令人費解外,再者就是膽子小經不起嚇所以不碰;最後是只講述情情愛愛的作品,短短幾分鐘的影片就能發展出愛情?在我看來是不切實際。我明白每部作品都是導演、幕後、演員的嘔心瀝血之作,可惜內容就是與我八字不合。
曾經在家裡手持遙控器百無聊賴轉著台的時候,無意間瞥到電影中幾個學生們站在書桌上的一幕,當時浮現的想法只有一個:「這把人影像後製成站在桌子上的特效手法不是很成熟啊!」,片尾名單出現後,心裡不再有任何評價的我,便又開始了無趣的轉台人生。而今次的電影賞析時間又再次讓我與當時的作品《春風化雨》相遇。跟著導演拍攝作品的腳步,我們看著主角們慢慢摸索著自己的成長道路,將作品完整的看完後,我的心裡只能用五味雜陳形容。結尾沒有所謂的好壞,超越自我、活出自己、無自由毋寧死、鍥而不捨、牆頭草、同流合汙……角色們都是用自己的想法找到自己認為的解答,而現實是否突破既有心智模式,就看自己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