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發專班薛佳萱
2019-09-05, 週四 16:45
馬新參訪(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課程心得
課程時間:2019.08.16-2019.08.21
課程地點:馬來西亞、新加坡
學系:107終發碩專班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薛佳萱
學號:107436501
課程心得:
DAY1【0816】馬來西亞城市觀光
這天出發便遇到傾盆大雨,但並不會因此而澆熄我們想要學習的心情,看著群組內充實的參訪行程,滿心期待來到桃園機場。抵達機場遇到組織學習協會的前輩們,感受到大家的熱情以及互動參與,從排隊等候掛放行李時便開始熟悉彼此,協會中我最先認識的是愛珠老師,老師總是帶著微笑聆聽者我們所說與分享她的經驗,讓人很開心可以遇到這樣的同行夥伴。
經歷約4個小時的飛航時間我們來到馬來西亞吉隆坡,吉隆坡的導遊是位華人稱作「巴杜」,聲音近似台語的「肚子」,他對於馬來西亞的地理與歷史講解地相當詳盡,再參考旅遊手冊可以更了解當地特色文化。馬來西亞人口主要由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原住民族組成。比例分別為馬來人(包括巫裔和其他原住民)69.1%、華人23.0%、印度人占6.9%及其他民族占1%。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為馬來語,所有的官方事務都必須使用馬來語。在日常生活中,同族間的溝通主要使用母語,但語句中偶爾會加上其他語言的專有詞彙;在不同種族間的溝通通常會使用馬來語或英語,也有部分馬來人和印度人會說華語,主要是因為小學時學過華文。
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的主要宗教及國教,共有61.3%的馬來西亞人信奉伊斯蘭教、19.8%的人信奉佛教、9.2%的人信奉基督宗教、6.3%的人信奉興都教,而1.3%的人信奉華人傳統宗教或道教。
第一天我們前往布城,其原名「Prang Besar」,譯名「布特拉再也」和「太子城」,是政府建立的新市鎮,也是馬來西亞的行政首都,布城是作為一個花園及智慧城市來進行建設,其超過38%的土地皆被規劃為綠肺。除了行政建築、清真寺、人造沙灘、紀念碑、湖泊、購物廣場等,它還擁有8個休閒公園,是馬來西亞和東南亞最大的發展項目之一。同時,也參觀了粉紅清真寺,即布特拉清真寺,俗稱玫瑰清真寺、水上清真寺,是馬來西亞行政首都布城的一所清真寺,位於布城湖旁,也是馬來西亞唯一可進祈禱大廳參觀的清真寺,外牆為粉紅色,設有九個圓頂(最大者高50公尺)和一座高116公尺的宣禮塔,可容納15,000人聚禮,我們剛好是週五時前往,所以適逢禮拜天,因此無法入內參觀。不過從下車處一路沿著布河步行到清真寺,天氣雖然炎熱但卻不至於悶熱,因此沿途大家還是不斷拍照留念。
DAY2【0817】BIM企業研討會、拉曼大學雙龍灣校區參訪
一、BIM企業研討會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參訪了PLYTEC/BIM Academy,分別就PLYTEC如何建立學習型組織、拉曼大學葉教授則的知識管理實務分享以及黃教授的人員參與領導課程(得人性者得天下)進行分享。
從BIM Academy的分享中,了解到BIM Academy的以人為本,經過從上而下、由上而下的溝通與學習,透過領導者認同與支持、以學習為結果導向、成功學習包含分享與共同成長、開放與溝通的心與不停學習,跟上社會變遷潮流等學習態度與策略來達成今日的成功以及關鍵技術的與時俱進,在分享過程中都讓人不禁與第五項修練進行了連結,其中也深刻感受到公司鼓勵員工學習、積極向上的制度,除了政府支持外,公司制度中規劃將員工薪水中先預扣1/100,再回饋到公司教育中,這點讓我覺得相當驚艷,回台後我也將此項做法回饋到辦公室,主管以及同事們也對此制度相當感興趣。而不論在馬來西亞所接觸或回台後的分享,其實也在在顯示透過知識的分享就是組織學習的最重要的行動。
而另一方面經由葉教授對於知識管理的重點提醒,包含知識鑑定、知識學習、知識應用、知識共享、知識創造、知識保存、知識測量等八項。在這階段的分享,讓我主動對於現有工作中的專業技術與知識之保存方式產生鏈結,成功或是錯誤的經驗與紀錄,這些不論紙本文件或是電子檔案,都是能大幅減少後人摸索時間與犯錯機會,當成功經驗能迅速散播時,可以讓這些經驗、流程與紀錄(即專業知識)能發揮更高的價值,做事更加有效率。
黃教授的得人性者得天下,主題環繞Autonomy自主需求、Relatedness關係需求與Competence能力需求,透過黃教授的分享加上玉樹老師的解析,讓人更清楚知道黃教授是透過淺白且互動的方式來帶到自我決定理論。不論在個人或是企業若能把握此三種原則、滿足這三種與生俱來的需求,則將會為個人帶來最佳的發展與進步,也可較易引導員工對於組織的參與、認同。
二、拉曼大學雙龍灣校區參訪
在拉曼大學的參訪過程中,學校分別就國際志工的招募遴選、馬來西亞的人力資源發展等主題進行分享。在國際志工的分享上,國際長說道該校國際志工培訓是以系統思考為概念、以訓練成果為導向。第二位的會計系教授就其HRM研究進行分享,中間雖然講者是用英文表達,但透過圖解可以理解研究成果,後來再透過玉樹老師的分享,看著老師對於熟悉領域的解釋與分享,更可以感受到老師對於學習與教學的熱忱,再與拉曼大學的會計系教授在分享時的態度是有差異的,同時透過老師得說明,可以更加了解到學術研究嚴謹與重要性。
DAY3【0818】馬六甲城市觀光、平姐美食交流
一、 馬六甲城市觀光
馬六甲Malacca,馬來語Melaka,是馬來西亞的十三州之一,鄰近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是一座充滿歷史故事的古城,先後歷經葡萄牙、荷蘭與英國的殖民,因此擁有許多世界遺產,2008年7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導遊巴杜介紹說馬六甲距吉隆坡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在西元1403年時,有一位名叫拜理米蘇拉(Parameswara)的王子流亡到此避難,棲身在一座小漁村內,他後來在當地建立了一座城市,以一種叫麻六甲(Melaka)樹名來為這座城市命名,麻六甲也是以伊斯蘭教爲國教,國王叫「蘇丹」,逐漸成為東西方的貿易和文化交流據點,中國的絲綢、印度和東南亞的香料都是當時主要的貿易商品,也因此巴杜還特別帶我們看麻六甲樹。上午我們參觀了荷蘭紅屋、古城門、聖保羅教堂、聖保羅山等。荷蘭紅屋廣場是一整片深紅色的建築物群,以及一座知名的紅色鐘樓,可能因為暑假是旅遊旺季,因此廣場上滿滿的都是人。教堂旁有一座博物館,展示著馬六甲的傳統服飾和文物,但因為廣場的停留時間不長,因此我們只在室外合影留念,並未入場參觀;廣場中間還有一座噴泉,是為紀念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所建;廣場旁是一部部的三輪車,車夫都將自己的車依不同的主題進行妝點、造型也相當花俏,有小小兵、baby shark、hello kitty等來吸引遊客的注意,當車子一啟動,放著時下流行音樂或是電音舞曲。其實,車夫為了招攬生意也是必須跟著潮流趨勢走的,了解時下流行。古城門上方山丘是聖保羅教堂,也是馬來西亞境內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主要為紀念將天主教帶入東南亞的天主教人員聖方濟,教堂內曾埋葬聖芳濟神父的遺體,馬六甲過世時遺體就安放在此教堂內,後來遺體被移至印度,但仍有不少有心人來到空置的神父墓地祈福許願。教堂在1521 年由葡萄牙興建,當荷蘭人接管馬六甲後,被改稱為聖保羅教堂,長達三個月的炮攻後,聖保羅教堂現存留下來的東西並不多,只剩教堂本身的建築和擺在二旁的碑文、古色古香的紅磚;這座教堂有「三不全」:沒有右手掌的聖方濟雕像、沒有屋頂、沒有屍體的坑。教堂位於聖保羅山丘上,山丘可以俯瞰整座城市,還可以遠眺整個麻六甲海峽的海岸風光。
二、平姐美食交流
從一進店裡─平姐美食就感受到店面擺設氛圍融入「台味」,而平姐夫婦招呼我們就像自家人一樣,可以感受到他們對待我們的熱情,也感謝老師、協會副理事長的聯繫與安排,讓我們有一次難得的交流。當年平姐與丈夫帶著小孩從台灣到馬來西亞獨自創業與生活,聽著他們的創業點滴以及這些年來的努力,與終於在近期有所收穫、看到成果感到相當開心。平姐店中,擺設著藝術畫作、台灣茶與咖啡以及部分文創商品,這些產品包裝甚至店面裝潢,無一不融入台灣文化與特色景點等元素,尤其是平姐本身對於藝術、美感的造詣與專業,從平姐一家擺設招待餐點的位置、色彩配置、餐具都可以領會一二,相信透過平姐將台灣帶入馬來西亞,不論在地台人或是馬來西亞當地人,都可以受他們的熱情所感召與影響,帶出一股「哈台流」。
DAY4【0819】新躍社科大學、新加坡現代企業管理協會、新加坡城市觀光
一、新躍社科大學參訪
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簡稱SSUC,為新加坡高等學府開創應用型教育和終身學習的先鋒,以此建設與制度讓我們看見新加坡政府鼓勵學生的再繼續教育、攻讀大學,透過國際長的介紹,也讓我們清楚原來在新加坡當地大多數人民的學歷是屬於工藝教育局的程度,即我們所謂的五專,畢業後大部分就直接就業了,約有70%的比例。另一方面,我也相當欣賞他們所培育的學生首重動手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而這些都是目前台灣學子所嚴重缺乏的。台灣的大專校院有178所,近年來為爭取教育補助款,每間學校都必須開展出自己的特色,但其實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彼此原封不動互相抄襲,這樣不但培養出的學生特色大同小異,甚至不具競爭性,如果台灣高等教育也能像新加坡政府做出區隔,適合學界、產業界的,研究型的或是藝術型或是喜歡實作的,依個性專長做出差異性,深耕自己的專業,如此人才也才會有競爭力。
二、新加坡現代企業管理協會
新加坡現代企業管理協會成立宗旨是「探索現代管理知識,實踐企業經營智慧」,從理事長的介紹,可以得知協會底下規劃有四個小組,分別為總裁書香軒、學術與文教小組、學習型組織推廣小組、康樂與會員發展小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戴恩得副會長所介紹的總裁書香軒,一開始先提到中美貿易戰,即是現在首要解決的棘手問題,在經營公司的過程中,時常必須因應時勢或是思考對企業組織走向等問題,因此透過這樣的組織,每個月安排不同主題來開放大家閱讀、蒐集資料後發表心得,像是五月時規劃了與領導力有關的主題,八月份則是成功之道,九月是檢討遇到無奈怎麼選擇,十月是Ai‧未來等,每個月的主題設立與規劃都是為了解決問題,透過不斷學習、分享,提升自己與團隊,大家建立起共同的願景、擁有相同的理念,產生1+1>2的效益。另外一句話也令人感動,經營企業的歷程不但要能忍辱負重,還要守住誠信、更要時時創新,而核心是找回初心,找出什麼才是對企業最重要的核心。具有核心價值的企業家,才能走得長、走得遠。
三、新加坡城市觀光
這天的城市觀光有中午時從克拉碼頭搭乘水上計程車,遊覽新加坡河畔景色,沿途風光包括浮爾頓飯店、加文那橋、安德森橋,以及濱海藝術中心、魚尾獅公園與濱海灣金沙酒店,還有新加坡的重點高地標大樓群,大樓平均高度都在43至70層樓高;浮爾頓酒店及魚尾獅公園一帶稱為「浮爾頓文化遺產區」 ,在1920年代這一帶曾是貨運碼頭,如今卻是有著高級飯店、購物中心,是最繁華熱鬧的休閒去處。1928年完工的浮爾頓大廈命名來自第一任海峽殖民地總督Robert Fullerton,原本的郵政總局在此營業,於1996年遷離後建築進行整修改建,2001年則改為五星級飯店;濱海藝術中心屋頂佈滿鋁遮陽板的外觀,導遊說相當神似榴槤十分有特色,這座藝術中心花費近138億台幣建造。
夜晚用完新加坡潮州風味的松發肉骨茶後,便由新加坡導遊民哥帶我們前往魚尾獅公園、金沙酒店看長達10分鐘的金沙水幕廣場水舞秀表演。松發肉骨茶是新加坡肉骨茶之首,又有米其林新加坡美食推薦,因此生意相當好,相較於馬來西亞的肉骨茶中藥味較濃,反而新式肉骨茶似乎更得同團的夥伴們喜愛;新加坡魚尾獅Merion由獅子Lion與鯉魚Mermaid組成,1664年當時的Van Kleef水族館館長Fraser Brunner先生設計出魚尾獅,其後被新加坡觀光廳採用作為標誌。魚尾獅的設計靈感和新加坡歷史傳說有關,據說十一世紀時有一位三佛齊的王子在到馬六甲途中路過新加坡登陸時看見一隻獅子,便將此地取名為「新加坡拉」(Singapura),即梵文中「獅城」之意。如今魚尾獅可說是新加坡的代表形象,整個新加坡共有5個官方認證的魚尾獅雕像,在魚尾獅公園裡有則有兩尊,即8.6公尺的本尊及其後方2公尺高的迷你版。
DAY5【0820】Zero Spot洗衣廠、口福企業
一、Zero Spot洗衣廠
新加坡參訪的第二天是充實的一天,首先參觀了Zero Spot洗衣廠,管理者們先就其企業經營與創業歷程進行介紹,讓我們看到創業維艱,以及更重要的是堅持。
Zero Spot將塑造享譽全球並值得信賴的卓越紡織服務品牌做為其願景,也對行業、企業、客戶與員工承諾,秉持誠信、學習服務的價值觀,來為顧客服務。這與前一天去新加坡現代企業管理協會所帶出的觀點相符,讓我不禁回想起第五項修練,也讓我感受到新加坡現代企業管理協會所做的組織學習、知識分享是實際在貫徹的。Zero Spot老師讚譽為洗衣界的LV,也就是說它們與一般洗滌產業有做出目標客群之區隔,為新加坡最頂級的金沙酒店提供洗滌服務,而其目標正與當初取名時一樣,最終使命是洗淨且零汙點,最難能可貴的是當初經營者的當機立斷與創新,嘗試使用電腦資訊化管理,再搭配人力進行整理、管控,在廠區參觀時,透過其解說可以了解到相當完善的流程,雖然參觀Zero Spot後還是可以發現如果部分流程可以再更精細或動線做些改良會更流暢,但另一方面讓人覺得可貴的是,員工與接班人親赴國外學習與參訪並攜回所學知識能實際運用在流程改善中,甚至在明後年即將開拓新廠,新場域將依他們所學、希望改善處進行設計規劃,他們充分且開放態度地將其專業知識擴展、分享至紡織品供應鏈的中下游、提供顧問諮詢服務,甚至能不忘願景與使命,以此為依歸,持續不斷學習、提升。
二、口福企業
一個中文書法的「口」字標誌,字的外形猶如一隻大碗,也仿佛一個帶領人們跨入美食世界的入口,這個標誌,正是新加坡著名的餐飲上市櫃企業─口福企業的logo,約有1500名員工,其願景是希望世世代代、盡享口福,使命是秉持精緻美食、優質生活與圓滿人生,這樣的願景與使命不但符合企業名稱也相當順口。經導遊介紹我們也才知道口福「食閣」的市場區隔在連鎖食閣算是比較中上價位且相當著名的,而食閣其實是新加坡的咖啡店,原本都是沒有冷氣的,後來慢慢有了冷氣,並陸續進駐了遍布全島的各個shopping mall,就稱為食閣(Food Court)了。並且經由學姐的介紹我們知道龐琳董事長夫婦是長年茹素,因此,晚上的聚餐特別幫我們安排口福旗下的elemen元素。口福企業在短時間內獲獎無數,其永續經營道是創造口福的文化與落實企業社會責任,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他把公司每年給予他的分紅成立了個人基金,口福員工的小孩從小學到大學,每年都可以得到一筆助學金,鼓勵小朋友用功讀書,希望孩子們都有機會接受教育。同時,在任新家坡海南商會會長期間,也常利用商會聯絡新加坡海南商界精英及專業翹楚,以此作為平台,建立新加坡海南工商業界的人脈網絡,相互提攜,互惠互利。其認為「兵隨將轉,無不可用之人」,人人都是人才,關鍵在於把對的人放在對的職位上。相較於其它行業,飲食業的人員流動性較大,因此其用一系列獎懲制度和福利、晉升制度換來了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在口福集團中,有不少員工都是在口福創立的第一天就與公司並肩作戰到現在。由於龐董學歷是國小畢業,也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對於企業內員工的學習文化也是期許能夠精益求精、與時俱進,並認為學習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在組織學習方面,這與我們前往馬來西亞第一天所接觸到的黃教授有相同之處,也就是善用人性、掌握人性,龐董深知透過利益、賦權來激發員工潛能,當天他也舉例公司新開創的品牌店長即是從基層做起,也是位年輕人,但他即經由利益與賦權來激發這位品牌店長的潛能,現在店面的營收是最高的。
DAY6【0821】新加坡市區觀光、星耀樟宜
一、牛車水、小印度區
最後一天的新加坡市區觀光,我們來到是華人區的「牛車水」、印度人區的「小印度」。「牛車水China Town」是早期新加坡的華人移民聚居的地方,當時此處沒有淡水,居民們需要用牛車來運輸水源,所以就有了這樣的名稱;當天我們有時間可以快走到地鐵牛車水站出口,出口外是熱鬧的寶塔街Pagoda Street,這裡販售各種土產、新加坡裝飾小物等,感覺是相當熱鬧的伴手禮商店街,後來也在碩莪巷(Sago Lane)俗稱「死人街」上逛逛,上網查詢後才知道原來此處曾經是殯儀館、大難館的所在地,因此有此街名,就在佛牙寺龍華院旁邊,牛車水街區的彩色繽紛建築物群也是一大特色;「小印度區Little India」聚集許多新加坡的印度裔,走在街上彷彿真的置身於印度般,滿街盡是色彩繽紛的印度建築、各式各樣的印度服飾、金飾店、手繪紋身店、水果店以及印度美食等。分別去過牛車水與小印度區後,更能體會新加坡真是個有豐富文化融合的城市國家。
二、星耀樟宜─雨漩渦
星耀樟宜 Jewel Changi Airport延伸著新加坡花園城市意象,位在第一、二航廈與第三航廈的中間,其把整座植物園搬進室內,並有全世界最大、高達40公尺、約7層樓高的室內瀑布「雨漩渦」,星耀樟宜為球形體,所以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這座七層樓高的室內瀑布都有相當不同的風情,大家紛紛為之驚嘆留影,也為此次馬新學習之旅畫下未完待續的伏筆。
小結:
從組織學習協會的前輩們身上看到終身學習的精神,每一位在自己的崗位上都有所成就,然而態度上卻是謙虛且富含學習精神與熱忱的,對於我們這些後輩也都不吝惜地給予支持與鼓勵,與其說是交流不如說是被照顧。
當初去進修,其實是踏入職涯輔導後,也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與人脈,來提高自己的專業與提供學生們身教的案例,因此選擇了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來再深入學習,在職進修很充實,不同於過去單純是研究生的身分,除了學業外更重要的是對於職場上工作的掌握,以及進修所學能否加以應用,我在這些歷程中學習到許多,但這些學習對我的影響,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與描述,只能請大家就我的行為來觀察了!
這次前輩們所安排的都是馬新地區屬一屬二的學習型組織,我們一次看到了許多模範案例,大學、企業、非營利組織,大家都是在生活或職場中為了解決問題來不斷學習與精進,有的是為了解決市場或產品或人力或經營等問題,但最終都是希望能永續經營,而且最重要的不是單以自己為出發點,更是為了其他人一同努力,即使自己已在該領域或產業為領頭羊⋯
時代的躍進,只會愈益加速,但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或是有沒有看見轉變並能有所與之改變,也是終身學習的一個重點。過去在我所居住的社區中,並沒有特別看到社區大學的課程經營,在今年開始倒是一直看到相關課程的宣傳,從語文學習、生活品味到身體健康等議題都有,參加人數每班約20人,年齡層分佈挺廣泛的,我不禁想,其實想要學習的心一直存在你我心中,然而是否行動或是已經行動才是真正的實踐啊!
組織領導研究-2019星馬六日學術交流心得感想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19.08.17
課程地點:馬來西亞 PLYTEC / BIM Academy/ 拉曼大學雙溪龍校區
學系:107終發專班二年級
單元:2019新馬學術交流Day 2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盈君
學號:107436505
帶著一顆學習的心度過新馬學術交流6日的行程,首先第一個參訪的地方是PLYTEC廠區,一到廠區內首先撼動我的是美式感十足的辦公室及茶水間,這無疑是讓同仁可以在工作閒暇之餘是個放鬆的好地方,由打造的環境就可以感受到企業主的用心。首先第一場是由羅總裁來介紹企業,企業成立於1999年3月15日,總裁介紹願景使命目標,他們強調以人為本,致力於發展成為馬來西亞領先的建築材料分銷商和專業解決方案供應商,是第一個引進系統模板的企業,辦理多方面的培訓課程,成立學院,成立學院重要的宗旨為培養業界人才,因PLYTEC在建築材料產業可說是馬來西亞的領頭羊,安排合適的講師來做訓練,無私地將產業資訊帶給參訓學員,在自身企業的作培訓,培訓分類進行,對於管理階層辦理共創會workshop、公開演說培訓,學習領導管理;基層人員於每周五安排tool box meeting,加強宣導安排講解;新進人員安排教練輔導,教練最主要的任務為協助問題解決。最後在廠區參訪時,由羅總裁親自介紹,令人驚豔的是,150位同仁的午餐,每日是分為三組煮飯給大家吃,除此之外辦理Sports club、family day、team building,打造舒適環境不遺餘力的企業。
第二場【學習型組織如何打造】分享者為在PLYTEC任職四年的Fish余先生,本身在學校的學習專長是機械,在PLYTEC與建築行業的相交,由一個非HR的主管來分我們分享企業中的學習型組織,我覺得更加有力道且真實。余先生表示
企業能發展快速,在這樣信息爆炸的世代,必須要有好的學習方法與態度才能生存,公司已邁向第21年,余先生當初工號是30,現在已經新進同仁工號已超越150,現在是發展最快的四年,一開始只是單純買賣水泥,系統模板,因為領導者不能滿足某一階段的成就,領導者的改變(觀念),以致整個企業不停的學習,如同火車跑得快全憑前頭帶,學習型組織如何打造分為四點: 1領導者的思維會影響整體企業,領導者的思維極具關鍵,2企業的學習是有目的性的,企業要能賺錢生存,因此學習要能應用與發生效益,以結果為導向。3學習的過程不只是吸收,而是要發散,學習後然後傳授分享。輻射發散,一起成長。4馬來西亞是多種族的地方,開放包容的地方,為了要能溝通都能多方交流,一個開放的學習態度,不停的充實與學習。學習的過程不是每個都是成功的,哪裡不足、不停改進,學習後要總結自己得到了那些進步,以上四項學習成為學習型組織的重點。
該日下午參訪行程為拉曼大學UTAR(簡稱U大),該校有17年歷史,為一所綜合性大學,是一所位於馬來西亞著名私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目前有兩個校區,今日參訪的是雙溪校區。U大致力打造為國際性大學,培育學生軟技能,安排課程與工作坊兩種形式,特別的是交換計劃不單只針對學校,校職員亦可申請,支持共享與交流,學校的中心思想為「由社會而創立,為社會而貢獻」,因此每星期鼓勵學生做居民服務,規定學校的老師依定要參與其中一個教學研究中心,鼓勵老師到企業去實習、三~四個月,讓老師可以除了知識所學,還能與實務結合,工學院強調Outcome base 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學校設有大數據中心,把相對得數據提供給大數據研究中心,期許未來可以做相關應用。假期會集合不同校區老師做研討會,可以跨組織跨單位激盪火花,導覽中也提到新加坡商人李光前因為自己的企業中有許多優秀人才來自U大,因此李光前捐贈了許多錢,鼓勵學校辦學。
一日的參訪下來,收穫滿滿,企業與學校單位都共同在為了教育而努力,企業主能為了組織創新學習,政府願意施以力量來推動相關作為,這是台灣可以多加仿效學校的部分。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19.08.19
課程地點: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新加坡現代企業管理協會
學系:107終發專班二年級
單元:2019新馬學術交流Day 4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盈君
學號:107436505
新加坡為亞洲地區一個小紅點的地方,強調菁英教育,國民義務教育僅有六年,與台灣大不相同。新加坡雖然不是一個天然資源豐富的地方,但仍然朝著多元發展自給自足的方向走。新加坡堅持「全人教育」的理念、創新性的教育體系,今天早上參訪為新加坡新躍大學,是新加坡第六所公立大學,為一所應用型大學,積極打造終身學習,學校教育理念為「知識技能、社會意識、自我導向」,有感於如果沒有專業文憑,在職場上將面臨困境無法晉升,強調與各行各業對接,在設計課程中並非學校獨門造車,而是邀請各行各業的總裁、專業人士,來討論學院、大學、技職學校專業的學習如何分配,不重複、不做搶學生的事情,各校可以有不同的學習內容與程度差異,學校也強調,讓學生出去不做跟本科所學相關的工作,是學校的責任,另外與台灣大大不同的是,強調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念大學,目前的大學入學率僅有20~25%。如果學生出來無法發揮所學,是學校教育的問題,因此致力於學校教學內容的因應改善。因少子化的關係,學校也面臨危機中,學生招不滿,只能往下一水平的招攬學生,會影響學校應該有的水平,因應如此積極鼓勵外來的留學生,讓此缺口不至於擴散。步行於學校中,四處可見很棒的學習slogan,無時無刻的提醒學子,且宣揚佈達學校理念。Find your door. Build your dream. You will get there!
新加坡現代企業管理協會,1984年成立,會員來自中小企業,行業多元,運用知識管理的理念,提升中小型企業的競爭力,協助本區中小企業成長。迎合國際化、數碼化,兩年前辦理千人學術論壇。9/29今年要慶祝成立三十五周年-第二屆企業家論壇,新馬中台企業家皆來共襄盛舉,了解企業家成功的故事。協會宗旨: 探索現代管理知識,實踐企業經營智慧。協會使命: 傳播經營智慧,實踐幸福企業。在協會各幹部介紹協會相關運作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總裁書香軒】,「軒主」導讀讀書會,每月導讀一本書,主要以企業管理、時尚著作,經濟及社會論題探索,心靈提升…等等為主。是在地中小型企業老闆開放的讀書平台,戴恩德表示因應時代即使你沒有到場,仍可透過視頻分享來學習,利用有效的學習機會,更快地吸收和分享經驗,以達成與時並進、終身學習的目標。至於如何選書、選書背後的目的,是要能真正幫助企業,導正價值觀,協助領導力的提升,選書宗旨-忍辱負重,世界怎麼RUN,企業家一定要忍辱負重、守住誠信、創新、初心,什麼對企業才是最重要的核心,20年來已讀了200多本書。內心充滿感恩,學術交流會,讓協會的一些重要理監事都共同與會,可見協會凝聚力以及學習力。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課程時間:2019.08.20
課程地點:Zero Spot /口福
學系:107終發專班二年級
單元:2019新馬學術交流Day 5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盈君
學號:107436505
上午的參訪單位為Zero Spot,成立於1987年,是一家專業的洗衣服務公司,為新加坡頂級酒店和服務式公寓提供大規模洗衣。一開始介紹洗衣歷史,這是一個重視文化傳承、一個有著四千年歷史的行業,工業4.0後仍需要繼續傳承,機器取代手工,人工智能替代決策,程序逐漸取代溝通,但這行業仍是保留許多歷史記憶。新加坡知名的金沙酒店的衣物毛巾清洗就是由它們來處理,先前透過導入ERP來改善供應鏈,提供服務的飯店皆為四、五星級以上的飯店,因為大量入住人數,較能保證數量,穩定且有數量的配合。Zero Spot願景是塑造享譽全球並值得信賴的卓越紡織服務品牌,除了提供清洗服務以外,因為經驗的積累提供好的質料材料的布草及紡織品給顧客,繼而提供顧問服務,以客戶為中心,深入了解客戶需求並與他們建立長期關係。
這行業強調世代傳承、環境保護,包含機器的使用水、能夠重複利用的資源、綠化的方式,當你挑對客戶的時候,高端客戶也願意配合及能有共同理念。老闆表示企業壯大到某一層度後,就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客戶。因此勉勵及施予成長的壓力給員工們,希望可以一起讓企業變成有品味的企業。致力改變洗衣讓人覺得是低級,老闆想要轉變這樣的刻板印象,讓人家知道洗衣其實是專業的。洗衣在新加坡沒有這麼本地化且受重視,所以在這方面的學習便需要去跟專業的學習,紡織到中國及土耳其學習,學習後又再將知識技能帶回,擴散傳遞到其他員工上。經營者認為管理層最重要的就是傳遞,讓員工有機會學習及容許犯錯。
成立之初僅有七個員工,目前已有四百位員工,經歷一段成品、品質、時間三者需要兼顧的反思過程,當公司定位確定為酒店服務後,隨著客戶群的轉變,繼而整個團隊的學習方向也發展轉變。在訓練上運用政府給予的幫助,例如幫助小型企業的計畫;導入Mentor計畫,讓員工按步計畫執行,制定長遠及具目標的訓練計畫。因此在介紹中提到三個best,Best people 最好的員工、Best technology 最好的科技、Best solution 最好的解決方式,三者相互搭配達到最大效益,經營者表示學習是為了創造更好的價值。
下午參訪行程為口福KOUFU企業,首先由首席執行長龐琳先生來做企業介紹,因為能吃就是福,能吃是福,致力讓顧客們能夠【世世代代 盡享口福】,自2002年成立至今,口福集團創辦人龐琳,帶著口福的團隊,在短短的十年內,
打造越來越多的品牌,至今已有10個品牌,從鄰里咖啡店,擴大到素食餐廳,更延伸到購物商場,更在2012年口福慶祝成立十周年時,於澳門設點,為口福的發展畫下新的里程碑、2018年上櫃。從簡報中也分享一件有趣的事情,企業剛創立之初,會申請獎項來加分,當企業壯大之後就不再執行,因為已經打響知名度了。
秉持「創造員工價值,創造顧客價值」,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於2005年創立德慧經典文化學會,更提供夥伴子女教育金,每年補助員工子女獎助學金,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皆有,讓學子可以多買點書、多做一點學習,因為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鼓勵同仁子女向上。因為這餐飲服務業此產業夥伴的小孩書普遍念不高,因此設立此獎學金鼓勵大家。在CSR上,每年執行不同的內容,但普遍不變的是每月的生日聚餐會、每月有一天會請大家吃飯一起玩遊戲、中秋佳節製作專屬月餅,送給所有員工。更在每年安排周年慶活動、每十年邀請供應商、關係夥伴共同相聚。
口福的核心競爭是-學習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領導的最高價值是把跟隨者都變成領導,培養優秀人才是口福持續成長的關鍵,龐總裁強調執行過程原則要守,方法能變。組織學習後,看事情會比較深,能夠看到QBQ(問題背後的問題),管理跟經營、產品都需要創新,上有政策、下有執行力,強調結構影響行為,你怎麼設計結構,就會影響到大家的行為,例如一個主管培養新的人之後,新的人去開店,該店的收入撥4%給主管,這就是口福的利益結構體現。從人性、利益、權位,三種結構相互作用去經營企業。又是一個正能量的思維,團隊管理有反對的聲音,可以讓團隊多想想,有人反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此一來才能讓企業永續經營! 如果都只會附和,就無法看見事情的問題。
旅程中,三天的學習交流,從中思考許多現在任職企業是否有可以學習及改善的部分,巨鷗也是一個非常標準學習型組織,將員工依照工作內容屬性分為三個社群,針對社群設計課程及開課,也有「跨界創新學院」來對外授課…等與這次參訪的企業打造學習型組織的方式不謀而合,但是有一點我覺得自身企業需要改善的部分是,每場交流都可見到高階主管共同參與出席,讓我深深撼動,因為巨鷗在接待上並沒有如此重視對待,此次新馬交流的單位(包含平姊美食),都非常用心且高規格的接待,實在汗顏,不過這就是此趟交流的所得反思之一。「學習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這句話我現在要奉為圭臬,一直讓自己走在學習的路上,不斷學習擴展視野。感謝這趟旅程遇見的美好。
2019馬新學術交流心得感想
課程時間:2019.08.16-2019.08.21
課程地點:馬來西亞、新加坡
學系:107終發碩專班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與發展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琬禎
學號:107436508
馬來西亞、新加坡參訪心得:
【0816】
布城原名「Prang Besar」,舊譯「布特拉再也」和「太子城」,是政府建立的新市鎮,也是馬來西亞的行政首都,聯邦行政機構(首相署)及司法機構(聯邦法院)所在地。布城作為一個花園及智慧城市,其超過38%的土地皆被規劃為綠肺。除了行政建築、清真寺、人造沙灘、紀念碑、湖泊、購物廣場等,它還擁有8個休閒公園,是座不折不扣的城市綠肺。該計劃將納入開放空間和寬闊的林蔭大道組成的城市網絡,工程於1995年8月開始,這是馬來西亞和東南亞最大的發展項目之一。
布特拉清真寺,俗稱玫瑰清真寺、粉紅清真寺、水上清真寺,是馬來西亞行政首都布城的一所清真寺,位於布城湖旁。鄰近布城首相署和布特拉廣場。粉紅清真寺於1997年動工興建,並在兩年後落成,外牆為粉紅色,設有九個圓頂(最大者高50公尺)和一座高116公尺的宣禮塔,可容納15,000人聚禮。非穆斯林可以進入該清真寺,惟需穿戴粉色長袍才可參觀。粉紅清真寺位於布城湖畔,景色相當怡人,給人滿滿的異國風情。
【0817】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參訪了PLYTEC,感受到公司領導者令人敬佩的氣度與分享的精神,還有其他講者精彩的觀點分享。現今是個應用知識管理的時代,職場上已不是以產品為主的經濟,而是以知識為主。到了新的職場,必須先了解該職缺所需的能力,了解自身的能力,並須知道自己的知識差距,並盡力去補足,而該職缺所需求的能力不會是固定不變的,必須是與時俱進的,因此自己也必須不斷的進修與學習。知識發展也有其脈絡,必須透過知識鑑定、學習、測量、應用、分享、保存、創造,而使知識不斷的發展與精進。PLYTEC的人力資源發展成效卓越,讓員工除了有相關職能訓練之外,依不同員工屬性有不同層級的課程培訓,還有公開演講訓練、培養員工向心力等。
也提到現代企業不該只專注於低層次的需求,是改變的時候了,新一代需要一種完全不同的領導方式,他們正在尋找滿足人性的心理需求。
【0818】
馬六甲是個歷史古城,先後受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殖民,因此馬六甲市區部分區域,仍保留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與古蹟,2008年7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遊走在馬六甲市區,參觀了古城門、荷蘭紅屋、聖保羅教堂、葡萄牙廣場、聖方濟教堂等,置身其中充滿異國情調,並搭乘古樸的三輪車,感受這城市的熱情朝氣與異國風情。
下午至平姐美食參訪作客,平姐一家是台灣人至馬來西亞創業的成功典範,一走進店家,即感受熱情及無微不至的招待,一股暖意油然而生。在平姐與先生的心路歷程分享中,感受異鄉創業的艱辛與那份對成功的執著,深受感動。
【0819】
在新加坡參訪了六所公立大學其中一所─新躍社科大學,是一所新穎、充滿朝氣的大學,也為新加坡高等學府開創應用型教育和終身學習的先鋒。新躍社科大學為培養兼具專業知識與社會服務精神的學生,社科類課程還包括服務學習的課程,並透過相關平台學以致用,幫助有需要的社群,該大學學生必須參與海外學習,擴展世界觀、累積海外經驗。
下午參加了新加坡現在企業管理協會座談交流,該協會的宗旨是「探索現代管理知識,實踐企業經營智慧」,可見該協會是不斷在學習、創新,探索經營智慧的優質團體。該協會屬下有四個活動小組,為總裁書香軒、學術與文教小組、學習型組織推廣小組、康樂與會員發展小組。
下午搭乘水上計程車瀏覽魚尾獅公園,魚尾獅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它於1964年由當時的Van Klef水館館長Hoiltrevay Brkljner先生所設計的。2年後被新旅局採用作為標誌,一直用到1997年。而這期間,魚尾獅已成為新加坡的代表,如同法國的巴黎鐵塔或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魚尾的靈感來自於新加坡的一則傳說。根據《馬棄年》的記載,公元11世紀時一位名叫羅刑肥‧琴鮗豔的王子來到了新加坡。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頭獅子。他於是為新加坡取名「新拉」(在梵文中意即「獅城」)。而魚尾則是因為新加坡島,跟海有關。另外,濱海藝術中心由兩建築學事務所共同設計:倫敦的Michael Wilford & Partners(MWP)與新加坡的DP Architects(DPA)。1994年公開的原始設計是沒有特別裝飾的玻璃帷幕劇院,這種建築在熱帶氣候的新加坡會變成大溫室,但根據DPA理事Vikas Gore表示,遮陽方式一直有被考慮,並在最後的設計增加了鋁遮陽板。濱海藝術中心外觀形狀特殊,吸引不少遊客爭相合影留念。
【0820】
參訪了新加坡著名食品公司─口福企業,該企業的願景即是「精緻美食、優質生活、圓滿人生」,不僅帶給顧客精緻健康的美食,口福食品更想讓顧客感受一種優質的生活享受,走進店裡即有一種賓至如歸、優質的餐廳質感,所謂「民以食為天」,美食更是圓滿人生的一部分,讓員工感受到,在口福企業任職,也是員工邁入圓滿人生的途徑。口福企業對人力資源發展的措施值得借鏡,創立共同學習平台,以「集體看見、共同對焦、同頻對話、共同相信、共同創造」這幾項理念為核心,企業領導人表現出的氣度非常謙卑、謙虛,值得我們學習,且說了「一人走一百步,不如帶一百人走一步」,可見領導人經營企業的大智慧。企業經營不可故步自封,必須精益求精、與時俱進,因為社會及大眾口味會不斷變化,不可自滿、不求進步,終究會被時勢淘汰,因此必須與時俱進,並且還要不斷追求卓越,成功自然會來。
另外還參訪了Zero Spot洗衣廠,從管理者的經營創業歷程,瞭解創業過程的艱辛及守成的不易,稍後還帶我們去參觀洗衣廠,看到了從衣服種類分類編碼、分用不同的清洗劑量及清洗方式,並用電腦資訊化管理、融合效率及效能,再搭配人力進行整理、管控,可感受對洗衣流程做到盡善盡美,讓顧客得到最完善的服務。可感受到成功人士對任何小細節的要求,以及對待人處事的圓融與周到,都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典範。
【0821】
最後一天是新加坡市區觀光,新加坡是多種族國家,「牛車水」是華人區,「甘榜格南」是中東回教,「小印度區」是印度人區,小印度區的建築物顏色都很繽紛,有印度的鮮豔色彩,四處瀰漫印度傳統香料味,這裡新鮮水果豐富,例如貢橘、香蕉等等。而牛車水在1822年時為華人移民的居住區,也被稱為中國城,而早期的新加坡在還沒有供應自來水的設備時,水源都必須使用牛車載運到牛車水這個區堿,這也是牛車水名稱的由來。附近有佛牙寺龍華院,一共有五層,是新加坡規模較大的寺廟之一。佛牙寺帶有佛教及中國唐朝的建築風格,整體氣氛寧靜莊嚴,很多人在此地駐足停留。佛牙寺中供俸的聖物,釋迦牟尼的佛牙舍利,置於第四層樓的舍利金塔裡。
「星耀樟宜」位於新加坡機場的核心位置,占地13.57萬平方公尺,由全球著名建築設計師薩夫迪(Moshe Safdie)操刀設計,以獨特玻璃屋頂及鋼材外觀設計為亮點,是一座集機場設施、景觀花園、購物休閒、住宿餐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建築。建築中央的雨漩渦,是世界上最高的室內瀑布,高達40公尺,四周由園林景觀資生堂森林谷所環繞。其它設施如宏利天空之網、樹籬迷宮、鏡子迷宮和奇幻滑梯與別緻的室內花園環境相得益彰。星耀樟宜這裡也有許多國際大品牌進駐,是購物天堂,集合美食、時尚購物、建築景觀設計於一體的綜合性場館設施。
這六天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學習之旅,讓我收穫滿滿,除了優秀企業家們的心路歷程談話與經營之道,對於人力資源發展的努力實踐,還有高等學府的課程及辦學成果分享,充分展現其領導者恢弘謙卑的氣度與風範,言談充滿人生智慧,讓我們深受感動。還有同行的專家學者、學長姐及同學們的精彩回饋及分享,感謝這趟旅程,我會務必將知識吸收、內化,並實踐在未來的生活或工作中。在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城市巡禮中,我出份感受了異國風情及其歷史文化,所謂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親自走訪不同國家、身歷其境,比在書中所閱覽的更讓人印象深刻。這是一趟回憶滿滿的感動、學習之旅。
組織領導研究-2019星馬六日學術交流心得感想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研究
課程時間:2019.08.16~2019.08.21
課程地點:馬來西亞、新加玻
學系:107終發專班二年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莊雅君
學號:107436506
課程心得:
Day1:8/16(五) 馬來西亞景點遊覽
第一天清晨到桃園機場時,首先遇到終身學習組織學會的前輩,非常敬佩哥哥姊姊們的熱情互動與參與,期望自己也能活到老、學到老、走到老。抵達吉隆坡後,開始體驗不同的人文風情,首先走訪太子城、粉紅清真寺、獨立廣場等建築,在導遊介紹下瞭解回教的祈禱與信仰文化,並有三大組群(馬來西亞、華人、印度人)融合而成的城市,晚上入住吉隆坡地標-雙子星塔附近,體驗夜晚之美。
Day2:8/17(六) BIM企業研討會、拉曼大學參訪
第二天上午進行了BIM企業研討會,分別介紹PLYTEC如何建立學習型組織、葉教授知識管理實務分享、黃教授人員參與領導課程(得人性者得天下)。
企業實務分享印象最深刻的是Fish同仁分享BIM成功觀察,共有五點:(1)領導者認同與支持(2)學習為結果導向(3)成功學習包含分享與共同成長(4)開放與溝通的心(5)不停學習,跟上社會變遷潮流。印象特別深刻的原因,是因為上學期的組織學習研究,認識許多建立學習型組織方法,但經由成功案例實務體驗分享,更能瞭解其成功關鍵(組織願意將新建材使用技術傳遞給國內相關企業),驗證課程所學。
葉教授的課程讓我重新複習知識管理重點,如:知識鑑定、知識學習、知識應用、知識共享、知識創造、知識保存、知識測量等八項。其中更加了解知識分享的重要性,不論成功或錯誤紀錄都是有價值的,錯誤經驗能減少後人犯錯機會,成功經驗能迅速散播,當地發生的問題,也能成為全球的學習對象,如何讓知識發揮價值,皆在分享與實際運用。
黃教授分享得人性者得天下,分別有Autonomy(自主需求)、Relatedness(關係需求)與Competence(能力需求),人與生俱來喜歡有選擇權、被愛與自我肯定需求,因此企業的政策或激勵制度,如果能把握此三種原則,更可以成功引導組織同仁參與與認同(如:職場目標、組織願景、使命與價值觀),另外教授分享家庭減重與三隻馬的故事,讓我更能了解團隊運作可能會遇到問題與其優缺點。最後,教授提醒(1)Respect尊重的重要性,因為尊重能減少彼此歧見,(2)知識化為行動的重要性(尋找100萬體驗活動)。人類需求有許多理論,認識ARC對於我往後人力資源發展相關工作有相當大啟發,期望自己也能善用。
下午的行程是拉曼大學,拉曼大學為私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目前有兩校區,學生共1萬多人,分別有14所學院,52所學術部門以及32所研究中心。透過兩位教授,首先了解到學校在國際志工招募遴選時,使用第五項修練概念,注入系統思考,並以訓練成果為導向,獲得學生不錯的評價。第二位教授分享其HRM的研究報告,分別找出能力、動機與行動會影響三種創新(產品、製程過程、行政),並發現知識交換與組成的過程也對創新有部分中介影響,全程分享者使用英文分享,在理解上多了一成困難,後來透過陳玉樹教授的臨時摘要與學術交流,更了解到學術研究嚴謹的重要性。
Day3 8/18(日) 麻六甲遊覽、平姐美食交流
第三天由首都吉隆坡驅車南下,上午親自走訪地理與歷史課文中的麻六甲,這裡也經過許多國家殖民,也是歷史重要的貿易港口,因此留下許多文化交融遺跡,如:聖保羅堂、基督堂、鐘樓等,透過極搶眼卡通造型噹噹車輕鬆欣賞街景,這裡的街景與台灣安平與淡水紅毛城相似,也具有類似歷史背景,並在中午用餐時間嘗試當地娘惹料理,體驗中國菜與東南亞菜的結合,透過建築、飲食與熱情的當地人,體驗屬於麻六甲獨特的多元文化特色。
下午前往平姐美食,平姐與丈夫帶著小孩從台灣到馬來西亞獨自創業與生活,聽著他們對於新環境的無畏懼與勇於融入環境感到敬佩,在平姐的店中,處處都可以看見他們將自己的專業與對台灣的愛(茶葉、咖啡、台灣風景)融入這個新故鄉,並用音樂、美食拉近彼此關係,在平姐的盛情招待下,用熱帶當地水果(榴槤、龍貢、山竹、紅毛丹)與糕點,體驗他們的熱情,也見證平姐與團員雖分別千里,但情誼長存的難能可貴。
再驅車南下前往新山的途中,特別感謝明列老師邀請玉樹老師與三位優秀學姐的分享,對於自己論文的準備方向與研究方式,有更多啟發,每位學姐都有屬於自己的研究方式與習慣,但共同都是不停的學習,並養成長期閱讀與記錄的習慣與支持夥伴,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Day4 8/19(一) 新加坡遊覽、新躍社科大學與現代企業管理協會參訪
第四天清晨告別了馬來西亞,進入到新加坡,在途中導遊不斷分享新馬不同的人民特性,在入境過程中認識到新加坡人的嚴謹與就事論事,待入境後,導遊與司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有濃濃的粵式風格。
上午首先前往新躍社科大學參訪,這是一所提供成人進修為特色的大學,由體驗教育中心的李博士介紹新加坡的歷史背景與國家問題,並由之產出的國家教育與培訓系統,最後連結到新躍社科大學介紹,連貫性的政策落實,讓我對新加坡這個小紅點能躍昇國際舞台,有更深的了解。尤其組織應有其亮點特色,並針對目標族群提供所需服務,這樣經營才能長久。另外印象深刻的是擁有520萬人的新加坡,一樣面臨台灣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威脅,但新加坡選擇管控大學數量,長期具有遠見的政策,減少許多可能產生的問題,值得台灣多加學習。
下午參訪現代企業管理協會,認識了對學習志同道合的組織,透過書軒主分享如何透過總裁書香軒連結企業彼此感情,並提升企業領導力與秉持誠信的價值觀,協會終旨是培養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企業家,因為經營最困難的事,是碰到困難時,老闆會如何決定,因此具有核心價值的企業家,才能走得長、走得遠。接著鄭前會長分享大眾利益的重要性,並分享對企業創新的看法,(1)創新是從現有作法延伸(2)創新需經過考驗,90%會失敗,需具實用特性。在現在企業管理協會中,我學習到理念與價值觀的重要性,尤其影響力越高的人,越能秉持大眾利益信念的人,越能正向影響更多人。
Day5 8/20(二) Zero Spot與口福企業參訪
在新加坡的第二天,進行企業參訪,上午參訪Zero Spot專業洗衣廠,Zero Spot自1989年開始,願景是塑造享譽全球並值得信賴的卓越紡織服務品牌,使命是對行業、企業、客戶與員工承諾,並秉持誠信與學習服務的價值觀,為顧客服務,目前為新加坡頂級飯店提供洗滌服務,目標為洗滌成品零汙點,在廠區參觀過程,了解完善的流程管理,可以將洗滌控制在五小時內。在交流過程中,洗衣業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如何改造洗衣印象,Zero Spot透過國外學習與參訪,並找出新價值,除了洗滌,也希望成為紡織品供應鏈與顧問諮詢服務,並與政府合作尋找專業人才,雖然目前還有人力、交期、品質、成本與二代接班的衝突挑戰,但相信如果組織能秉持持續學習與溝通的信念,Zero Spot還能繼續服務無數個30年。
下午參訪口福企業,口福是一家上市櫃公司,約有1500名員工,並擁有多種餐飲品牌,由龐執行官介紹口福,口福的願景是希望世世代代、盡享口福,使命是秉持精緻美食、優質生活與圓滿人生,並有七項佼佼者的標準,都是為了堅持顧客品質。並獲在短短的數10年間獲獎無數。口福的永續經營之道是創造口福的文化與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在員工福利部分,有每月聚餐生日、雙親節與夥伴子女教育基金,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其學習文化是精益求精,與時俱進。在與龐董交流過程中,學習到處事方法可以改變,但原則不能變,而且學習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在組織學習方面,學習到企業政策可以善用人性、利益與賦權激發員工潛能。並且了解管理一定會有反對意見,如何融合團隊不同聲音需要透過討論決定,了解自己並保持開放的心靈,盡力做好該做的事,並盡心盡力用行動證明。陳玉樹教授也回饋分享員工創造力藉由動機、專業能力與創意技能組成;組織則可以透過盤點組織資源、管理制度與創意技能來帶領員工前進。
在今天兩場企業交流中,受到企業的熱情接待,並學習其組織成功經驗的精華,晚上還至口福企業的元素品牌用餐,體驗口福的理念化為其服務與產品,讓我也盡享口福,是身心靈皆收穫滿滿的一天。
Day6 8/21 新加坡景點遊覽與賦歸
在新加坡的前兩天都是在市中心遊覽,對於新加坡植坡綠化印象深刻,並與著名魚尾獅合照,體驗到具有國家特色的吉祥物,可以為一個國家增添不少樂趣與觀光產業。最後一天到華人聚集的水牛車與印度人聚集小印度區參訪,體驗星加坡不同族群融合的文化,其中印度文化極具特色,薰香味道、黃金飾品與特色傳統衣物,讓我即使未曾到過印度,也對印度文化有初步認識,最後到以新加坡花園城市為設計靈感的星耀樟宜(Jewel Changi Airport)的40公尺室內大瀑布合照,驚嘆建築能與植物如此結合,為新馬6日參訪畫下完美句點。
總結:
在這次的星馬六日交流參訪,從企業我學到了分享與堅守核心理念的重要性,並獲得許多學習組織推動的成功關鍵,與上學期的組織學習完美結合;從新馬兩個國家,我認識新馬的熱情與新加坡的永續傳承,並學會互相尊重彼此不同種族文化;從交流夥伴中,我體驗到終身學習精神與同伴的價值,並增進同學之間的友情;在組織學習的路上,我努力實踐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最後,謝謝促成這趟旅程、付出與參與的每個人,謝謝。
新馬六天五夜組織學習之旅
課程名稱:組織領導研究
課程時間:2019.08.16~2019.08.21
課程地點:馬來西亞、新加玻
學系:107終發專班二年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雨慶
學號:107436515
課程心得:
DAY1 前往馬來西亞的期待的心
凌晨四點半的機場,一個期待學習的心,即將展開一場六天五夜的新馬學習之旅,在經過了四個半小時的飛行時間,我們來到了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展開了這個永生難忘的旅程。在導遊的引導下,我們先參觀了太子城、粉紅清真寺等建築。一路上導遊的介紹,讓我們大致上了解了這個城市。百分之七十的馬來人加上百分之二十三華裔,混搭了七趴的印度人,在點綴些少數的外國人,四種語言的夾雜,讓這城市相當得共容,但這些人民共同有的,就是一顆虔誠的心,這就是我們即將在前三天落腳的城市-馬來西亞,真是讓我對這趟學習之旅感到雀躍不已。
DAY2-Integrated BIM Academy (M) Sdn Berhad & 拉曼大學 參訪
早上前往BIM公司參加研討會,會議中由老闆介紹了BIM公司的簡介作為開端、再由葉教授說明了知識管理的課程、最後由黃老師進行了人員參與課程,在半天的課程當中了解了BIM企業從建材買賣開始經營,到後面的自行研發,扮演馬來西亞建材領頭羊的角色,不斷的從國外取經,也不藏私的將知識傳遞給國內相關企業,讓整體建材行的水平不斷提升,在相互競爭下也不斷地成長,也充分說明了經營者的氣度決定了公司的深度,也應證了後續兩個教授上課的內容。
葉教授的知識管理課程,將知識管理區分為知識鑑定、知識學習、知識應用、知識共享、知識創造、知識保存、知識測量等八項,一個企業最重要的就是要將有形的資料跟無形的經驗保存下來,並不斷的從錯誤中學習,從固有的知識背景中去創新,最後葉教授所提到的本地錯誤全球學習、本地知識全球應用及本地問題全球解決,也讓我再次了解在訊息爆炸的網路時代,如何將網路作為工具,不斷的去蕪存菁將員工的工作經驗保存下來,並向世界頂尖的公司學習相關知識,最後在兩者的激盪中,再去創新提升公司的競爭力,才能在這個時代存活下來。
最後黃教授的人員參與領導課程,藉由講解ARC理論(自主需求、關係需求、能力需求),說明了得人性者得天下,在課程中讓我了解了,一個組織的壯大,一定需要組織內的領導者和成員一同為這個組織付出,組織的領導者如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讓組織內的成員願意選擇為這個組織付出,並與組織內的成員產生相互關心的關係,並做到適才適用,才能讓這個組織永續經營。
下午前往拉曼大學雙溪龍校區進行參訪,由優大的兩位教授進行了拉曼大學的介紹及HRM的研究報告,將HRM定義成動機、能力及使用的機會,引導出三個創新(產品、過程、行政),並透顧動機、能力及機會的交換影響了三個創新。讓我最有印象的是玉樹教授能在過程當中迅速的將國外的研究報告,用國內的術語解釋給我們聽,真的令我好生佩服。
DAY3-麻六甲、新山觀光行程&平姊美食
今天前往了麻六甲,拜訪了這個在就學期間會唸到、背誦的地方,參觀了歷史古城、荷蘭紅屋、鐘樓、葡萄牙廣場、聖方濟教堂,剛到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到了台南的安平古堡,也經由這些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及古蹟去細細品嘗那些歷史氣息。
在參觀完歷史遺跡後,前往了平姊美食,除了享受到台灣嘗不到的當地水果(龍貢、山竹、紅毛丹)外,也聽到了台灣人背井離鄉到了外地創業的精神,將台灣精神帶到了百里外的馬來西亞,結合了當地的民情與特產,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這個刻苦耐勞、不斷學習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DAY4-新躍社科大學&新加坡現代企業管理協會座談交流會
上午前往新躍社科大學進行參訪,新加坡面積721.5平方公里,面積比新北市還小,四面環海,沒有任何天然資源,除了土地,就是人民,但是在第一代總理李光耀有目標性的帶領之下,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小紅點。在李博士的說明之下,讓我了解了當下新加坡政府的教育狀況,目前新加坡共有六個國立的大學,而每個學校都有個學校主要負責的科系,彼此間都不會互相衝突,都根據國家、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培育出所需要的人才,值得我們借鏡,也讓我想到當下國內的教育體制,不斷的培養出大學生,但是國家大部分的工作真的需要這麼多的大學生嗎?
下午則前往企業管理協會進行交流,在相關人員說明完後,讓我了解到政府在終身學習裡真的需要擔當相當重要的角色,發揮領頭羊的精神,帶領國內的企業不斷的學習,尤其是在這千變萬化的時代,如果停止學習,一下子就會被時代的洪荒所淘汰。而讀書軒主的選書介紹,也讓我了解到了領導力的重要性,不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領導人想要帶領著組織到什麼樣的境界,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而價值觀的建立,更是一個組織的核心精神,在達到目標的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不論在多麼的艱辛,千萬要記得莫忘初衷,才能帶領組織到絕對的高度。
DAY5-Zero Spot洗衣場&口福企業公司參訪行程
上午前往Zero Spot洗衣場參訪,Zero Spot代表的是零汙點,從1987創業迄今,使命以行業、企業、員工及客戶四個面向出發,以人為本,在新加坡為第一大的洗衣公司,在參訪及聆聽後,老闆的創業歷程使我相當佩服,從7個人的小工廠為出發,在幾次重大的決定,以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精神,不斷的創新,引進國外最好的機器,成功打進最高端的洗衣市場,並且與異界結盟,站在客戶的立場,主動的研究布料的材質,提供給客戶意見,建議採購最耐久的耗材,這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同時與政府合作培訓,提升員工的能力,在工廠內也聘僱身心障礙的人士,盡到社會企業的責任。
下午前往口福企業公司參訪,經由龐琳執行長中小企業如何永續經營之道的說明,口福名稱源自於能吃是福,品嘗美味佳餚更是好福氣,於2002。期待通過三大使命七項標準讓顧客能世世代代,盡享口福,本著顧客至上的精神,從2004年開始就不斷的得獎,分店數量也從2002年的3間店到2018年的85間。口福相信知識是改變命運的,所以成立了伙伴子女教育金鼓勵夥伴的子女多讀一點書。而口福的學習文化為精益求精與時俱進,相信創新就是跟著時代走,不斷的學習著時下的最流行的書籍,藉由讀書會不斷的增進員工的知識,因為唯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趕上這個變化萬千的時代,走出永續經營的道路。培養優秀人也是口福持續成長的關鍵,領導者的最高價值是把跟隨者都變成領導者,組織才能不斷的壯大,也唯有一群人願意跟隨著領導者往對的地方前進,才會走得長久。
DAY6 一顆準備歸國載滿收穫的心
今天準備要返國了,再搭上飛機前,分別前往了水牛車、小印度區及星耀樟宜;水牛車,也稱呼為唐人街,保留傳統建築的獨特風情,其街名、標語、餐廳、物品等充滿著濃濃的華人味,也順道拜訪了佛牙寺龍華院,感受到了當地人虔誠的心;小印度區,到處都可以看到繽紛的印度風格建築,聽到印度的當地音樂,感覺來到了印度電影一般,但是香味真的太香了,不太習慣。最後來到了星耀樟宜,欣賞著世界上最高、達40公尺的室內瀑布雨漩渦,從高空傾瀉而下,讓人心曠神怡。
後記
這一趟新馬組織學習之旅,讓我獲益良多,也讓我發覺到,這些成功的企業,都有一些共同點。首先,都有一個優秀的領導人、良好的品德、不凡的價值觀、不斷求知的腦袋,帶領著企業不斷學習進步,且運用良好的制度,明白人的心理,放心地讓手下的員工成長,不藏私的傳授,讓組織不斷的壯大、成長。
另外,新加坡政府也是讓我十分的佩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迫脫離馬來西亞,沒有天然資源,只有土地、陽光跟人民,在前總理李光耀以法治國的治理下,雖然僅有581平方公里,約5百萬的人民,卻能在世界上有不錯的競爭力,都是多虧了領導人的前瞻想法,才能帶領新加坡走向成功。反觀台灣當下,當初在前總統經國先生的領導之下,也帶領台灣創出經濟奇蹟,但在後來藍綠的惡鬥之下,不斷的空轉,讓現在的青年人看不到未來,這都是當前我們需要去改變的。新加坡加油,台灣加油。
依婉.娜威
2019-06-28, 週五 20:21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課程: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專題:仁愛鄉秀花工作室 斯納堡餐廳
授課老師:吳明烈老師
授課日期:108年5月8日
原住民族有其特殊的語言文化與風俗習慣, 而其對於台灣整體的歷史文化發展,有其獨具的價值與貢獻,原住民織布技藝是賽德克族最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我們來到仁愛鄉春陽村陳秀花老師的工作室,實際了解織布的文化以及老師學習織布的歷程。原住民傳統的社會若後繼沒有生女兒,這項織布技能就無法延續傳統技能技也會消失。由於現代織布的女生亦鮮少,獨特技能很難再延續,秀花老師以過來人的經驗道出他對織布的熱愛,她積極付諸行動學習意念強烈,收集各項珍貴圖騰,也獲得原住民工藝師的美名, 織布是秀花老師畢生的志業,未來將規劃部落教室,投入教學領域。
台灣原住民族傳統織布,教育課題是必須開發的領域。對於文化傳承 而言,教育,是最重要、直接,且有效的途徑。原住民族族語是保存各族文化傳統的關鍵,建立以原住民族語言為表達方式的織布、編織教育課程也是維護這些 瀕危
依婉.娜威
2019-06-28, 週五 20:20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課程: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專題:日月老茶廠
授課老師: 吳明烈老師
授課日期:108年5月1日
主要 18號紅茶為主,從2004年農林公司斥資四百萬進行改造,歷經紅茶文化興衰的老茶園,從一個沒落的老茶廠重啟新的生命。它保留原來的外觀以及屋頂的檜木樑柱,讓廠房的風味延續到現在,原四周的玻璃窗戶是自然的通風口,使得入廠內明亮又舒爽,是天然的冷氣,解說員讓我們回憶過300人日夜製茶的盛況,重啟機器啟動轟隆隆的聲響,體驗當時製茶熱鬧的景象,心中莫名的激盪,更佩服先民的智慧。
日月茶廠的復甦,呼喚如大地之子的我們,心靈深處那鑽石般的原動力,那是對生活的省思和選擇、對萬物的疼惜與感恩、對生命的信念與熱情。不一樣的年代,聚集不同人的聲音,而熱鬧氛圍延續的老茶廠的生命,共同分享感動。
依婉娜威
2019-06-28, 週五 20:18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博士
上課日期:4月17日
上課地點:參觀台中花博-后里
台中花博以植物,花為主題,建築與創作,展現台灣軟硬體實力,人類文明突飛猛進大放異彩, 處處驚喜,后里森林園區透過農業技術與科技兼容並蓄,6個月來,努力向世界呈現台中與台灣的精采與美麗。台中花博也受到AIPH世界級博覽會的肯定,更躍上國際舞台。
而最大的貢獻者是背後默默付出的花博志工,大部分導覽人員分別為大專學生、公司員工、志工,公家機構…等人員。其中以高齡志工人數最多,每位志工的熱情服務,才讓每位造訪花博的遊客,並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品質與觀展體驗。看到志工們的熱心導覽與民眾互動良好,協助環境維護不虞餘力,這是花博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
志工在現在社會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在台灣而已,志工可以說是一種全世界的趨勢。志工也具有高度的社會倫理、道德上的價值,雖然義務性質的付出能夠有效的節省社會成本,面對特定專業的工作內容還是要做區隔,以免剝奪了某些特定族群的生存權利。基於人性論、倫理學上的觀點與志工所擁有的實際社會功能,志工在社會的價值是不容忽視的。
這次參觀一個世界性的花博,進行多元生活體驗,讓這趟學習之旅,留下美好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