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20190501終身學習專題研究學習心得(日月老茶廠參訪與導覽、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鄉村成人教育
2019.05.01終身學習專題研究學習心得(鐘芳玲20190605 05:30)
課程時間:2019.05.01(三)
課程地點:魚池鄉日月老茶廠、暨大教室
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教學大綱:第十一單元學習型城市的新發展與省思
課程主題:日月老茶廠參訪與導覽、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鄉村成人教育。
學生姓名:鐘芳玲
學號:100407908
學習心得:
本次的學習心得芳玲整理自黃富順、胡小玫(2015)「台灣農村改造與農村成人教育」一文之部分內容作為理解魚池鄉社區發展、產業轉型、成人教育耕耘與日月老茶廠核心精神、精神策略之理論基礎。
台灣農村的發展受統治者政策、外部社會互動及工業化三種層面的影響甚深,而國家空間政策與經濟政策則左右了農村的演變型態(吳聰賢,1989;湯曉虞,2008)。台灣農村的發展及改造過程可分為以下五個時期(黃富順、胡小玫,2015):一、1950年代:自耕農增加,塑造農本主義。二、1960年代:工業崛起,重農心態消逝。三、1970年代:農業危機顯著,轉變農村風貌。四、1980年代:提升農村生活品質,推動區域均衡發展。五、1990年代至21世紀初台灣農村的改造運動。
台灣農委會於1995年頒佈「農村政策白皮書」,宣揚發展農業、建設農村、照顧農民的施政理念,並著手擬定以下相關方案以因應時代變遷:
一、1997年「跨世紀農業建設新策略及方案」:期以發展現代化農業、建設富麗農漁村及增進農漁民福祉。在建設富麗農漁村方面,主要以兼顧人文與自然的農漁村建設為目標。
二、2002年「邁入二十一世紀農業新方案」:以營造農村新風貌做為推動農村建設之目標。
三、2006年「新農業運動」:以維護台灣農業之永續發展、持續改善農業產業體質及提升競爭力。為均衡發展三生:生產、生活、生態與三力:創造力、活力、魅力之永續農業,將傳統產業發展為高價值產業,其主要策略包括:發展生態休閒、推動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營造鄉村新風貌及加強國土保育復育等。
而魚池鄉日月老茶廠的重啟與新式經營理念及模式符合了現今台灣與世界潮流的發展趨勢。
2010年「農村再生條例」設置了1500億的農村再生基金,其推動原則為:(一)以現有農村社區整體建設為主,個別宅院整建為輔。(二)結合農村生產產業文化、自然生態及閒置空間再利用整體規劃建設。(三)創造集村居住誘因,建設兼具現代生活品質及傳統特質之農村。其主要精神及特色,可以歸納如下:(一)農村居民共同參與,有計畫、有秩序美化環境、活化產業,傳承農村文化等在地特色院警之共建。(二)基金用途明確,專款專用。(三)培育在地人力,凝聚村民共識。(四)透過社區公約,強化自主管理。(五)強調低碳精神,加強綠建築及再生能源設施。至於推動策略,則採「由下而上,計畫導向,社區自治,軟硬兼施」等方式進行。運用「減」的哲學,減災、減破壞、減髒亂。
承上,農業的角色從過去供應糧食,轉變為兼顧糧食安全、鄉村發展、生態保育等多功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8b),也持續增進台灣農村成人教育之發展。
台灣農村未來之展望:
一、有關農村改造方面:(一)建立綠色生態農村(二)推廣有機農業休閒園區(三)發揚農村特色文化之活動(四)辦理國際交流活動(五)持續推動農村再生計畫。
二、有關農村成人教育方面:(一)滿足農村各類的學習需求(二)重整農村價值教育(三)持續辦理培訓教育(四)整合教育體系管道(五)鼓勵高齡農民參與及學習活動(六)持續進行培根計畫。
魚池鄉觀光資源豐富,有日月潭及九族文化村兩大觀光區,本鄉約有90%住民信仰道教,宗廟建築亦具特色。魚池鄉農業政策的推動與社區發展已朝前述農村之展望的方向進行,其中紅茶產業自日據時代引進與近年的轉型推廣,魚池鄉已為知名的「紅茶的故鄉」。
日月老茶廠曾在日據時代因外銷而盛極一時,即使停置、失修多年,古人的建築智慧與天然建材仍經得起九二一大地震的考驗而屹立、靜謐地等待一股新力量的復甦。五位茶廠老同事與一群敬天愛物有志之士透過學習、實作,逐步努力至今日月老茶廠已立牌「無基改農區」,願保留大自然所給予的珍貴禮物。
以自然工法修復廠房、改以有機方式種茶製茶的同時,亦規劃出身心靈的體驗區。為深刻推廣良善理念與維護品質,堅持訪客需預約先參加製茶場域導覽課程、食安及環境教育導覽課程,才接著品茶、享用旬時蔬食餐。
知性導覽中含1.觀看農場紀實片、養地護生新概念(老茶廠DIY的紀實片)2.另類品茗心思維、往往不單為喝茶(學習如何熱泡、冷泡茶,聊聊如何辨識及手作天然飲食)3.製茶流程中回溯生態本源(從老建築、老製茶機具到豐盛的生態環境中,一起加入創造自然生命力的新力量)。
而日月山房蔬食自助餐於樂音、愛心設計的有機蔬食、無壓力的禪風開放空間享用,類似高級餐廳的「說菜」,在取食前導覽人員讓大家欣賞整桌天然、精緻的手工精心料理,並介紹每道菜的食材來源與烹調方法,80%選取距離農場50公里內的農作物,全都是季節性無農藥或安全栽培的蔬果料理。我們享受地球媽媽的豐盛恩賜,身心沉浸在融合大自然意象的飲食中,讓大自然成為身體最好的充電器,真是太幸福了!
日月老茶廠展現的有機農業具有生產、生活及生態之特性,為三生一體之產業,它的範圍跨越優質農業、生態農業、安全農業與休閒農業四大領域。
除已引領魚池鄉發展成農村特色文化活動,也增進國際交流;在農村成人教育上,亦有價值教育、培訓教育、鼓勵高齡農民參與志工及學習活動等體現。
日月老茶廠可規劃為outing中的一站,既知性又可用餐,請記得要預約喔:)
摘錄今天吳明烈教授於暨大教室與日月老茶廠之分享如下:
1.生命的實踐—>理論的呼應—>深的感受、感動。
2.人生的長河中,不是得到就是學到。過程就是一種收穫與成長,如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3.因為生命的安排或是巧合的境遇,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
4.生命的修練、生命的成長軌跡、與生命的惜福使生命的深度更有內涵、生命的亮度會更加展現。
5.體悟、領悟—>行動的力量。
後記:
一、日月老茶廠非觀光工廠,無遊樂設施,若能配合茶廠經營方式的堅持,身心靈絕對能大感滿足喔!茶廠內與網路皆有販售嚴格把關之農特產品,自食、送禮皆適宜。
二、廠房的建築、園區的規劃、園藝兼具原意與美感,輕易就能拍出質感照片喔!
三、日月老茶廠附近的啟示玄機院孔明廟是全台唯一的孔明廟,廟宇層次分明甚是美麗,有很大的孔明塑像,廟宇的側身建築亦是中明社區活動中心、社區老人關懷據點、樂齡學習資源中心-中明據點,都跟終身學習有關。
參考:
1.黃富順、胡小玫(2015)。台灣農村改造與農村成人教育。高齡社會與終身學習,223-253。
2.預約日月老茶廠之一朝一會知性+環境教育導覽+日月山房蔬食自助餐
http://www.assamfarm.com.tw/contact.htm
3.南投縣魚池鄉公所、魚池鄉簡介
4.日月老茶廠周邊推薦(google map 搜尋):啟示玄機院孔明廟(全台唯一的孔明廟)、約定幸福-Pizza & Coffee、親手窯陶藝DIY園區。
5.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6.茶廠DIY的紀實片中的背景音樂:李宗盛【希望Hope】、楊培安【風中的雨翼】。
溪頭誇校組織學習
課程時間:2019.05.18-19
課程地點:溪頭青年活動中心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Only I can make myself truly happy. 只有我能使自己真正快樂。
我真心不喜歡下雨天。凌晨五點鬧鐘準時在耳邊響起,我拖著矇矓睡意摸索著牆邊的開關點亮灰暗的房間,「啪-」在房間燈火通明的瞬間,幾聲輕柔的滴答也跟著落在樓下的遮雨棚上,一陣風從窗戶入侵帶來一絲的涼意,頃刻,濃濃的雨水味漸漸在鼻腔擴散……當一路搭著同學的順風車來到活動會場,發現依舊是傾盆大雨時,只有麻煩兩個字佔據腦海。但是在老師帶領的破冰活動-自我介紹中,看到自己抽到的彩虹卡上的提點後,我再次對自己一開始浮現的想法進行省思:如果用這兩天的記憶顛覆討厭的雨天,想必雨天對我而言將變得更加有意義吧!
這兩天的跨校組織學習真的很充實!為了達成目標,從未相識的我們不斷拼湊出一篇又一篇的奇蹟!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們彼此在有限的時間裡彼此傾聽、經驗交流、創意分享、蒐集資料、腦力激盪並結合統整,我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像這樣成為創造這份奇蹟的一份子!謝謝同為暨大的朋友們在第二天讓我擔任站長輔助世界咖啡館的活動,給我一個自我超越的機會!一直都是觀察者角色的我,向來不是那個會主動帶動組織的人,這天我卻勇敢的站在桌前成了帶領的角色,我知道我得學的還很多,但是當我消化完旅客們的想法、提筆開始用自己的想法做總結時,我知道我已經在這踏出小小的一大步!
今天五月的雨天,開始有了不同的意義……
溪頭誇校組織學習
授課日期:2019.05.18-19
課程地點:溪頭青年活動中心
學系:成教博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個案分析、組織學習方案規劃、世界咖啡館)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曾定騰
學號:807710010
兩天課程(一) 組織學習個案分析 (二)組織學習方案規劃(三)世界咖啡館的概念與應用.
學習型組織的企業透過SWOT分析,可以了解企業對內對外的優勢與劣勢,以及企業所面臨的機會與威脅,而制定行動策略、解決問題,達成目標,讓企業得以永續經營歷久不衰.在分組討論、實作,各組為了達成目標,我們不分彼此,主動積極參與、分享、分工合作、在組織學習方案規劃-以理論與實務規劃、執行步驟、已達成目標,同學們用心準備的簡報與精彩的分享,讓我們在組織學習的理論能實作應用, 世界咖啡館以前沒聽過,在暨大終碩班同學的精心設計,透過搭火車、喝咖啡、吃零食,當中也安排讓我們可以停留三個站,原來世界咖啡館是可以和更多的同學一起交流、學習、討論、傾聽、了解,欣賞彼此的經驗、討論議題
在這次兩天一夜課程中,學習組織學習在共學、共享、共好、共樂,感謝老師的專業指導、同學用心的策畫以及所有同學的參與, ,不但能正向積極學習,在學習中正能量學習, 增長了我的滿滿的知識
溪頭誇校組織學習
授課日期:2019.05.18-19
課程地點:溪頭青年活動中心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個案分析、組織學習方案規劃、世界咖啡館)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蔡淑真
學號:108409506
期待已久兩天一夜誇校組織學習, 即將在環境優美、空氣新鮮的「溪頭自然教育園區」開始了,巴士一到溪頭入口處,曉菁和同學們一車就在車門口接我,那時正下著傾盆大雨,這樣的貼心讓我真的很感動.雖然是風雨交加,卻更堅定我們要一起學習的心,來自暨大終發碩班、暨大終發專班、中正成教所的同學們皆陸續平安到達會場.老師一開始運用彩虹卡讓大家自我介紹,互相認識,彩虹卡每一張的訊息都非常正面,同學們接收了卡片的訊息,都充滿了正能量,而我抽到的是「平靜從自身開始」,正好提醒了我這複雜的心情,當我把心平靜下來時,我能覺察到所有的人、事、物、天氣皆是最美好的呈現.兩天課程最大的主軸是(一) 組織學習個案分析 (二)組織學習方案規劃(三)世界咖啡館的概念與應用.
第一天上午是組織學習個案分析--學習型組織的企業透過SWOT分析,可以了解企業對內對外的優勢與劣勢,以及企業所面臨的機會與威脅,而制定行動策略、解決問題,達成目標,讓企業得以永續經營歷久不衰.在團隊裡向來保持靜默、觀察的我,透過分組討論、實作,為了達成目標,我們不分彼此,主動積極參與、分享、分工合作、腦力激盪在短短的20分鐘,我們呈現最完整、最完美的報告,正如老師常說的3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下午進行的是組織學習方案規劃-以理論與實務規劃、執行步驟、已達成目標,同學們用心準備的簡報與精彩的分享,讓我們在組織學習的理論與實作應用,有更多的收穫.晚餐後的燈光秀與年輕時膾炙人口的歌曲,讓我徜徉在當下的快樂時光,接著又去看螢火蟲由專業的總幹事為我們的導覽,充實又美好的一天很快就過去了.第二天的咖啡館經過暨大終碩班同學的精心設計,透過搭火車、喝咖啡、吃零食,當中也安排讓我們可以停留三個站,可以和更多的同學一起交流、學習、討論、傾聽、了解,欣賞彼此的優點、經驗、知識與智慧,讓愛、信任、快樂充滿在學習型組織與團隊裡,這樣才會有更好的相互學習與成長.在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當中,經由他人的想法,讓找到自己的思考方向,用開放的心去包容、接納,從自己開始,推己及人. 這次的移地教學感謝老師的專業指導、同學用心的策畫以及所有同學的參與, ,不但增長了我的知識、也豐富了我的人生.期待每個人都能在生活中享受學習,在學習中享受生活,而真正落實學習型組織與學習型團隊.
跨校組織學習
課程時間:2019.05.18-05.19
課程地點: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單元:跨校組織學習–
(1)組織學習個案研討、(2)組織學習方案規劃、(3)世界咖啡館的概念與運用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簡品嫻
學號:108409503
期待已久的跨校組織學習的日子終於到來,老天爺用磅礡大雨來考驗著我們學習的決心,但每位同學的學習熱忱並未退縮,反而都及時趕到溪頭上課,這真的是學習過程中的大事,曾幾何時我們能有這樣的機會跟不同學校、不同系所的同學齊聚一堂、共同學習,很珍惜這個學習過程,也從這個過程中看到許多同學展現專業、自信的一面,也激勵我想要更加用功學習。
課程開始前老師先給每位同學抽一張彩虹卡,所抽到的每張卡片都是反映出抽卡的人當下最關心的問題,心情以及內在的需要,我抽到藍色的彩虹卡「我知道思想會創造實像 (I am aware that thoughts are creators.)」,這是一句充滿正能量的話,因為我對學習充滿期待,也擔心記憶力不佳而影響學習成效,但可以用思想會創造實像,就是心想事成的意思,或許擔心才是學習的真正絆腳石呢!
首先由暨大終發在職專班的同學們為我們介紹「組織學習個案研討」,讓初學者或研究者藉由案例透視組織理念的衝突與變化,透視深藏於行為背後的乃至潛意識中的理念是什麼,並深入去了解後進行分析與討論,並可藉由SWOT分析得出四大面向及擬定策略,可用於解決問題,或是準備、修正計畫,甚至分析工作者個人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同學們用2016年國家人才發展獎之得獎單位為例,並讓我們自由分組去嘗試個案分析與研討。由於自己在政府部門工作,選擇了學習型政府組,藉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為例,在短時間內腦力激盪並共同完成的簡報,也覺得不可思議。
接著由中正大學高齡所的同學們帶來「組織學習方案規劃」課程,因前面的討論熱烈延宕到時間,讓這組同學需要在緊湊的時間內為我們介紹,寶蘭詳細地介紹方案規劃概論,婉雯生動地用實際在地的案例分享,最後進行分組實作,我們這一組就以溪頭青年活動中心做為案例,並站在改善企業的經營前提下結合組織學習方式擬定方案規劃,整組同學都很認真地討論並提供意見,而且很快凝聚共識,也很順利地完成。
最後由我們班的同學帶來「世界咖啡館」課程,從一進教室就感受到用心佈置的學習氛圍,在實作的部分是讓人印象特別深刻,我們可以換到不同站去從心認識新同學跟分享不同主題,站長則需要統整每一個人的想法,這樣的學習及分享是讓我們學習打破慣有的互動方式與思考範圍,以更開放的心去學習新知識。課程中間剛好天氣不錯,老師也讓同學們移地學習到大學池附近走走,感受雨後的清新環境,時間不長也不短,回到教室後又開始下起雨,也是提醒我們要收心好好繼續美好的學習時光。
兩天一夜的跨校組織學習讓我充滿許多正能量,學習環境舒暢外,老師總是以肯定、鼓勵的話引導我們不斷學習,中間還有來自西安省牛伯讓所長來為跟我們勉勵,所長已經69歲仍在學習,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會讓心靈持續成長。很珍惜也很感恩這樣的學習機會,這份美好的學習經驗會一直留存著。
跨校組職學習研習會
課程名稱:跨校組職學習研習會
課程時間:2019.05.18-05.19
課程地點:溪頭
學系:中正大學 博士班
單元:跨校組織學習
1.組織學習個案分析
2.組織學習方案規劃
3.世界珈啡館的概念與運用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黃婉雯
學號:806710010
組織學習課程對我而言充滿著許多吸引力,可能來自這是對人的管理,在組織氛圍中喜歡看到不斷努力向上的員工,不管他的向上方向目前是否符合組織的期待,但我覺得這表示該員工內在有某些信念的動力,驅使他在工作忙碌之餘還願意自我學習。
組織結構中的成員對於組織向上有很大的影響,如同在學習研習會一開始暨大的同學以個案分析掀開序幕,順著組織的脈絡進行思考性分析,很佩服這組同學的用心,在文獻上做了許多努力,讓我們在聆聽時很有方向,也透過多個個案分析讓我們對於組織整體性更具體,尤其透過各小組實際的案例分析後對於組織發展以及組織學習是有很大的連動關係,推動組織學習願景的目標:使命、願景以及核銷的價值三個層面環環相扣,當組織是有動力、活水、有清晰的目標與方向,組織學習也才能被帶動。
而在組織學習方案規劃,這是我們這組的報告,很感謝成員們大家通力合作,雖然一開始被老師退件覺得很sad 但也透過這樣的再討論、再互動、再共識的過程中,理順一些方向,學習是滾動式也不是一次達標,尤其是在組織學習中是要不斷地翻轉,也是透過這樣的過程真正感受到五共: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的精神。
最後是世界咖啡館,實在是太讓我喜愛了,一開始的剪票以至於列車長環境的營造等等,讓參與者不需要太多的破冰,一進來彷彿就自動轉化自己是乘客的情境,深深感受到暨大同學的用心,超級棒!
每一站不同的成員透過活動的引導,我們會下站開啟新的旅程,遇到不同的組織成員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一起共識,全然地將組織學習的內涵囊括了。尤其很喜歡同學分享的:我們只是意見不同,但仍是友鄰,這是很重要的概念,咖啡座談是尊重不同的觀點,重點是要態所真正的重要的提問,是輕鬆但有定調的過程,這是我參加過最棒的世界咖啡館。
跨校組織學習研習會
課程時間:2019.05.18-19
課程地點:溪頭青年活動中心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顏曉菁
學號:108409502
首先,先謝謝暨大碩專班同學規畫這二天的活動行程。記得從開學當天,老師就已預告期中將有場「二天一夜跨校研習會」,當中也讓我們看了過去學長姐們的回顧精采影片,讓我們非常期待這場活動課程。而終於這一天已經到了,我們這一車也在早上七點、帶著歡樂的心情出發。在此也感謝上帝,雖然這一路上有風、有雨,但卻沒有澆熄我們心中對於課程的熱情。尤其當我看到有如此多志同道合的同學們一起聚集分享、討論、練習著課程中的方案、世界咖啡館,真的很棒的經驗。
在課程一開始,老師讓我們每一個人抽一張卡片,我抽到一張綠卡,內容說:「我結合愛與光,因而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當我抽到這張卡片時,我心中感到喜悅與感謝,因為這就像是上帝對我說話,告訴我要分享祂的愛與光,使人們不再黑暗中,能夠透過祂的愛與光來得著一個嶄新的生命契機(世界)。謝謝老師的安排,讓我們透過這小小的分享破冰中來認識彼此,讓完全不認識的三個團體能夠在那一瞬間很快的認識彼此,打破之間的陌生感。
在這二天的課程中,很感謝三組同學的報告與實務的操作。第一堂課的「組織學習個案分析」,透過案例SWOT分析,分組討論學習找出組織學習的願景目標、策略方法分析,亮點特色及評析,及第二堂課「組織學習方案規劃」,都讓我們學習從理論進入到實務中,讓學習不只是書本上的理論,而是能夠確實運用在實務上。接下來就是第二天的”旅人”咖啡館的分享,這是由暨大碩班的學長姐們所準備,在這場咖啡館裡,看見學長姐們好用心的安排所有的細節,讓我們透過三站的討論,能夠遇到不同的人、事、物的故事,讓討論能夠更加多面向,也透露出每個人的多元思考。就如世界咖啡館的特色:團體智慧的產生、新的行動契機、相信每一個人的分享、多元化的展現,彼此熱情的邀約分享、彼此間的聆聽、並且以拋掉自己,誠懇的對話,這是一個令人自然、不懼怕的分享團體,且這也是創造更大智慧的團體,這真的是值得我們好好去學習運用在組織的討論中,讓組織能夠發揮更大的效能與成長。
最後,要再次感謝老師如此的安排課程,讓學習不再只是個人、或各校努力罷了,而是能夠逶過二個學校、三個班級,大家一起共學、共享、共樂、共好、共憶,一起在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的學習路程中成長,相信這樣的學習,大家都是滿載而歸。
依婉.娜威
2019-05-27, 週一 07:01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課程: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專題:仁愛鄉秀花工作室 斯納堡餐廳
授課老師:吳明烈老師
授課日期:108年5月8日
學號:依婉.娜威
學號:106409502
原住民族有其特殊的語言文化與風俗習慣, 而其對於台灣整體的歷史文化發展,有其獨具的價值與貢獻,原住民織布技藝是賽德克族最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我們來到仁愛鄉春陽村陳秀花老師的工作室,實際了解織布的文化以及老師學習織布的歷程。原住民傳統的社會若後繼沒有生女兒,這項織布技能就無法延續傳統技能技也會消失。由於現代織布的女生亦鮮少,獨特技能很難再延續,秀花老師以過來人的經驗道出他對織布的熱愛,她積極付諸行動學習意念強烈,收集各項珍貴圖騰,也獲得原住民工藝師的美名, 織布是秀花老師畢生的志業,未來將規劃部落教室,投入教學領域。
台灣原住民族傳統織布,教育課題是必須開發的領域。對於文化傳承 而言,教育,是最重要、直接,且有效的途徑。原住民族族語是保存各族文化傳統的關鍵,建立以原住民族語言為表達方式的織布、編織教育課程也是維護這些 瀕危文化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