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高旻君(依婉)
2018-11-29, 週四 00:39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107年11月27日
課程主題: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姓名:高旻君
學號:107409514
學習心得:
在同學還沒有報告這次的主題時,老師所進行了一段導讀,社區概念可分為地理及心理的概念,從地理概念來看,人民所居住的地方聚集了一個區域,就是廣泛所謂的「社區」定義,在心裡的概念上,就如921大地震過後,重建某個社區的一群人的心理問題,這樣的說法顛覆了我原本對社區的觀念,學習到新的觀點之後,可以了解到對於社區的學習及發展上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可以看見社區所有的面貌,從人到地理的特殊性,如何從這方面來去發展,老師也提到「學校社區化」及「社區學校化」,不管是在哪裡,都是可以學習的場域,若能持續保持這樣學習的心態,也將會影響人及社區的學習風氣,帶動起來了,自然就會有所發展,當然,若要在一個社區內發展,最重要的還是在於社區每個人的共識及支持,也有可能遇到溝通不良的、也有可能遇到資源分配不均、甚至是利益分配不明等等問題,這些都是需要去學習解決的,若社區內已有非常棒的發展藍圖,若沒有獲得大家的支持,那麼努力推動的人也是白費了,所以也提醒著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全面的去思考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而這次是由子晴同學來報告,我覺得同學報告的內容非常的認真又仔細,在講解的過程也會運用較為容易讓人理解的方式來跟大家說明,顯現同學是有把所有的東西都吸收完成,而當他講到「地方創生」VS「社區營造」的介紹時,我有很多感觸,因為在地方採訪時,部落其實慢慢在進行這一塊,例如:在和平區透過學校的在地創生計畫,先前在地方有做原住民公仔,而這個原住民公仔不只是公仔,它還可以用來放在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物品,增添美感之外,也塑造地方觀光產業的發展,我覺得地方創生非常適合在部落施行,只是對於我的觀察,也需要部落族人的共識也才能進行,當然地方政府也需要大力推動或者是支持,對於部落低發展性、低就業機會的情況,若能都以「地方創生」來去發展,並結合社區營造,相信能解決部落族人經濟的問題,另一方面,部落已成為社會大眾觀光休閒去處,而族人也針對這項情況,慢慢的也意識到,只是這樣的概念還尚未遍及所有原鄉地區,我期待地方政府能夠將這樣的理念傳達到最需要的地方。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心得(11/25)
科目: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教授:吳明烈老師
班級:碩專一 學號:107436517 學生:張玉旻
課程地點:秀泰站前店 棋朵咖啡廳
107年11月25日課後心得
今天上完課,我學到了:
1.電影芮氏9.6觀後感:
挪威和台灣一樣處於地震頻繁的地帶,電影中地震後景象怵目驚心,心裡雖已有預期,但是大自然的力量還是再度在心中感到震懾。大家平時環境保護、防災工作要做好,災害發生時要處變不驚,採能適當的的應變對策,災後重建、恢復家園,更是要政府和民間手牽手,心連心,一起度過老天爺給我們的試煉。所以個人、社區、地方組織和政府機關的學習型組織就顯得重要了,每一個環節(個人、社區、地方組織和政府機關)都熟悉災難發生前、中、後的應變之道,用比較理性、積極的態度來處理事情來取代不理性消極的態度來面對災難。
2. 烏爾里希•貝克的風險社會理論
影片觀看後,老師也談到了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的風險社會理論(risk society theoty)的內容,描述人類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各種社會形態從一定意義上說都是一種風險社會,因為所有有主體意識的生命都能夠意識到死亡的危險。無論是意料之內的風險或意料之外的風險,都可以透過風險評估後,採取應變措施做出風險管理。
3.小學應採用融入式教學法
終身學習關鍵能力指標在小學階段是能力指標(九年一貫)或是素養導向(十二年國教),小學階段適合採取融入式教學法,讓教科書的知識、老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和大環境中的人文、社會和自然議題都能夠納入成為課程,教師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發揮創造力,解決問題。
4. 施行終身學習政策時應注意的誘因與障礙
推行終身學習政策時,要儘量考量到所設計的課程要對學習者有意義,所學的課程對他們而言是有價值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授權,並給予正向回饋,這樣才可以讓他們持續不間斷的學習。在推行時,可能會遇到的阻礙可分類為1.情境障礙(自然、人為) 2.機構障礙(師資、行政單位) 3.意向障礙 4.訊息障礙(資訊無法傳達)。若產生推行困難時,要分析到底是因為什麼障礙,才可以想出對策進而解決這個問題。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時間:2018.11.27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劉怡汶
學號:107409511
今天這堂課談到了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首先引言的部分老師提到了社區分為地理上與心理上的社區,其實一開始我們只會很直接的認為社區就是由行政區域的劃分,共同的生活在一個區域裡面,但其實社區內部成員對於該社區的認同感及歸屬感才是更重要且值得探討的部分;再來就是社區內部也會產生一些衝突,並非在推行任何計畫或活動時,所有的居民都能夠接受,像是利益、溝通、黨派等等的問題,而重要的是我們要試著去找到衝突點並加以解決。由此可見,社區學習扮演了很關鍵的一部份,甚至是可以再藉由學習後去促進整體社區的發展。
而此次的報告是由一位同學獨自完成,在聆聽報告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同學的用心,其準備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從社區與社區發展的定義解釋帶到社區總體營造,接著再介紹社區學習的國內外定義及發展歷程,玲外還延伸帶到了社區教育的概念,關於知識性的部分,不僅有許多理論的解釋,也搭配了實務一同做說明,讓同學能更清楚理論是如何實踐在實務當中。在整個報告當中,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在國內外實例的分享。國外提到了日本古川町,我認為其中最難能可貴的部分在於該社區學習跟發展的目的並不僅是一味地向著觀光發展,而是真正考慮到居民的生活品質為首要考量,因為真正重要的還是長時間居住在這個區域的這群人,觀光的部分可能就比較屬於附加價值的部份;再來國內的案例就談到了許多,像是南投縣的澀水社區、桃米社區,宜蘭縣的白米社區等等,讓我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社區學習進而到社區發展的過程,這樣一步步成長的過程是令人感動的。
最後同學還分享了自己所在社區的實例,也不禁讓我們思考,我們對於自己所居住的社區是否有一樣的歸屬感與認同感,我們是否為了讓自己的社區更好而做了某些努力,在過去的歲月當中,我們是否與社區當中的成員就僅僅只是地緣上的關聯,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是感到有點可惜的,或許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學習,更加認識並了解自己所屬的社區,並思考在現在或未來,我要如何運用自身所學為自己的社區帶來正能量與改變。「沒有社區學習的社區發展是盲目的;沒有社區發展的社區學習是空洞的。」這句話為這個主題做了一個很棒的結尾,也讓我們在聽完報告後可以細細思考其中的道理及內涵。
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成人教育學研究 吳明烈
主題: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11/27)
學生:方璟臻(107409510)
成人學習首重社區學習整合溝通,建立冷靜共同面對的問題,成人學習除了區域性考量外,也須考量到心理層面、衝突化解與溝通。
未來成人學習的趨勢更需要強調共融發展,也需要包容、愛與學習熱情,為在地社區營造優質的成人學習。基於構成社區形象的六要素而言:社區精神、文化、環境、成員、行業、發展等等,更是環環相扣,密不可分,也需同心協力以及彼此的同理心建構形成。而社區營造之精神:由上而下、由內而外,以及社區營造居民需求與連接社區資源共同努力精進精神,締造社區成人學習福祉。
社區總體營造包含:人、文、地、產、景五大區域的總整合;台灣社區學習四大歷史性關鍵: (1).民國57年起開始推動社區發展工作,基本上以聯合國在第三世界國家推動的社區發展工作為核心,然後逐漸轉換到政府的基層建設。(2).民國70年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成立,積極推動社區教育的學術研究工作,也兼及實驗社區的推動。(3).民國83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並大力推動社區文化營造為主體。(4).民國87年教育部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中,所宣示推動的學習型社區為主體。整合目前台灣社區成人教育學習的實質內涵:1.學校社區化2.社區教育學校化3.社區活動教育化4.公共事務社區化。反觀國外社區成人學習定義:1.北歐:提高人文素養,民眾教育;2.美國:務實性質;3.日本:生活美學結合藝術。
至於就國外學者的理論基礎模式大概又以(一).Martin社區教育:1.廣泛2.激進3.改革4.激進女性主義;(二)Lovett社區成人教育模式:1.社區組織2.社區發展3.社區行動4.社會行動。
結合成人社區教育的實務理論論述區分為:1.美國學者布魯克菲德(S.Brookfield,1984);2.空間的概念3.學習的層次與要素
整體而言,社區學習也是成人教育的一種,從課程理念價值與精神分成(張德永2013):1.Lawton(1973)的古典及浪漫課程 2.Taba的學習與教3.Boone 的方案規劃模式4.Jarvis 的成人教育市場課程規劃模式加以探討,目前中外成人學習理論至今已臻完備,但仍須社區眾人共同努力與學習,再更積極推展創新,用愛心、慈悲心、同理心營造社區成人學習而且處處學習、創新,讓社會與社區人人生活的精彩又充實。
107409513 李晉毅
2018-11-27, 週二 23:09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時間:2018.11.27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晉毅
學號:107409513
本週報告為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老師在課程開始將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重點放於社區,而社區可分地理與心理大多數人都放於地理,也提到終身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促進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社區學校化,學校社區化社區可影響生活、生態、生計等等,而社區衝突可能是因為溝通、派系、資源等等。
此週報告組為子晴,一人準備報告辛苦,但他也準備許多內容與我們大家分享,分為五大部分有定義及國內外實例,對於社區一詞也解釋請清楚,而在台灣,社區雖非正式的行政編組,但隨著政府於1994年正式提出 「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方向後,台灣的社區發展精神便轉而強調民主政治實踐。社區營造之精神所言:由下而上、民眾參與、地方自主。而在社區中重要的是人,若無人也不會有社區,內容許多理論充實補充,後面較多實例分享讓我們能看現在實務的做法,可惜時間不夠無法讓大家進行實作。
老師簡報中寫到:社區學習是落實終身教育學習是驅動社區改造的重要力量,當社區民眾將學習當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並且對學習抱持著高度熱忱與熱愛,進而成為知識社會中的終身學習者,必能為社區的發展帶來實質改變與效益。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不斷進行學習,才能有創新、創意、特色的東西出現,人也是重要的一環以及任何事情會有好與壞兩面,都需要去面對及超越困境,而沒有社區學習的社區發展是盲目的 沒有社區發展的社區學習是空洞的。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心得(11/25)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107.11.25
課程地點:秀泰站前店 棋朵咖啡廳
學系:107終發專班一年級
單元: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內涵與發展 學校培育終身學習者的策略之探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梅鄉
學號:107436510
心得:
在今日課程中體驗非正式學習-電影賞析「芮氏9.6」,再一次提醒著我們要把握當下.珍惜所有的概念,同時在劇情中看見城市人民對於憂患意識的忽略,且重要觀測單位缺乏對觀察的敏銳度,導致重大傷亡,顯示終身學習與學習型城市推展的重要性;因為若該國家位處地震頻繁區域,則應推展人民防災概念,則或許能有機會減少當中些許災害。如同Ulrich Beck提到風險社會的概念,人類在每個時期都是風險社會,都應意識到死亡的危險,因此風險是與人類共存的,若能透過好的風險管理,則能有機會將風險降到最低。
在學習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內涵與發展過程中,學習到了新名詞「終身學習腦」--其意義在於透過終身學習提高了人腦的可塑性與發展性,若能在生活中培養終身學習的思維,在正式與非正式學習的機會皆留心可學習到的體悟,則可培養自我的思考習慣性。另一方面在與自我工作結合當中,也很希望有機會能協助學生發展終身學習思維及能力,從中規劃融入式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於自我學習能力。此外,雖然不同單位對於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定義有所不同,但可應用比較研究的步驟,透過描述、解釋、並排、比較等方式來歸納,更能以主軸輔以歸納的方式,包含不同定義的闡釋。
學校培育終身學習者的策略之探究章節,學校是培養終身學習者的關鍵,但以現行制度與措施,要大幅推動仍有其困難點。但以現行的策略來看,學校目前對於教師教學方式及課程改革上,已逐步推動,但在終身學習情境的塑造,則有待持續推展。從學習者的角色而言,而終身學習者也是一個實踐者,需體認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有強烈動機、有自我概念及實踐的能力,所以在個人、學校、社會等不同面向上,各有其不同的發展任務,未來才有可能延伸成為終身學習的文化與風氣。
107409503 陳文琪
2018-11-26, 週一 22:29
11/20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主題: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授課講師:吳明烈老師
日期:2018/11/20
學生:陳文琪
學號:107409503
學習心得:
今天的主題是「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報告的這組同學很有條列且簡單明瞭的文字說明,且幾乎囊括了所有觀點,讓同學們可以很快就知道何謂「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因為我上學期修過「組織學習」這門課,再加上老師的補充,所以今天的主題,等於幫我複習這門課程,原本已經忘了差不多的課程,記憶又回復了。
而我和佑晴是評論組,所以提出了幾個問題,那時對報告同學提了五個案例,覺得似乎有些多,後來經過她們解釋說,希望透過多個案例分享,讓我們能夠更加了解今日主題,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了,因為這個主題又大又廣,若是一直用理論的方式,可能大家也聽得迷迷糊糊,經由她們的案例分享,是真的可以讓我們更快速地認識今天的主題。她們在實作的部分是「世界咖啡館」,讓大家藉由三個議題:「1.假設身為樂齡大學課程的規劃者,會如何規劃符合樂齡者的課程需求?2.組織學習推行方式—分享在職場所經歷過的,你認為好的組織學習方式。以及3.如何以有趣的方式,培養身邊的孩童終身學習的概念?」分兩組來討論,藉由這樣的方式,我覺得更可以讓同學們激盪出許多想法,最後由桌長來整合兩組的意見,真的是一個很有建設性的實作。
最後報告的同學用達爾文的一段話來結尾,我覺得很棒!” 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 not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e one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 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最有能力面對改變的,也期許自己可以在終身學習的這條路上,是能夠有能力面對各種改變的人!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
課程時間:2018.11.25
課程地點:秀泰電影院、棋朵樂茶
學系:107終發碩專一
單元: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內涵與發展、學校培育終身學習者的策略之探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盈君
學號:107436505
心得: 今日上午電影賞析,片子選了「芮氏9.6」,此部片子與終身學習的關聯性,學習面向很多元,歸納幾點:培養觀察力、具備好體力、保持憂患意識、愛要及時。觀察力是指地震引起瓦斯外洩,老鼠死亡、水溝蓋水湧出,見微知著都需要有過人的觀察力。當災難的發生需要逃命,沒有好體力,是無法跑34樓的樓梯的,有好的體力才能有好的學習。生命脆弱,天災人禍不可預料,愛要及時。
中午過後轉移陣地至棋朵樂茶,上課提到發展終身學習關鍵能力是個人、組織與社會提升競爭力的必要策略,而關鍵能力有三大要素: 知識(knowledge)、態度(attitude)、技能(skills),缺一不可。UNESCO終身學習關鍵能力層面有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學會改變,把關鍵能力訂好、才能去訂好怎麼做學習。不論是終身學習,或是套用至推廣企業教育訓練皆是如此,在企業中,我們把關鍵能力當作是職能來看待,定義好每個職位應具備的職能,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由職能來安排培訓。從職能落差來安排學習,補強同仁不足的職能,以達到組織共好的未來。學習會帶來創新與改變,學校是培育終身學習者的關鍵機構;而社會是終身學習強化者。學校培育終身學習者的策略中,「教師」被賦予重要任務,因為惟有終身學習者才能培育終身學習者,正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在學校課程變革發展中,要能提升個人所需具備的終身學習能力。終身學習不能只是口號,最好是讓終身學習成為一種習慣,21天效應,自然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若從教師做起,上行下效,我們才能冀望我們往學習型社會更近一步。同如我們當企業的人資,人資被賦予重要任務,學習環境的塑造、讓同仁歡樂學習又能運用於工作中。訓練辦得再好、同仁不來上課,又有何用呢?學習會帶來改變與創新,如果能激發同仁學習的意願,樂於學習並分享,讓同仁與企業共同前進,打造高績效的學習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