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時間:2023.09.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12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我的終身學習與創業歷程
授課教授: 陳余芳 博士
學生姓名:樓家安
學號:112409520
在陳博士身上看見成功人士所需要具備關鍵條件:
1. 堅韌性:能夠應對挑戰和失敗,堅持不懈,學習並成長。
2. 自信和決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堅信可以克服困難,面對失敗絕不退縮,哪裡跌到就從哪裡爬起。
3.持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識,建立終身學習的價值觀和學習與財富之間的聯繫,以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
4.開放的心態:面對生活中各項的挑戰,培養洞識的能力和開放的心態,試著去理解人生的深層含義,以免迷失在困境之中
5.社會意識:持續關懷社會,關注環境問題,推展終身學習觀念,負起社會責任。
6.明師的指引:在佛教中,「明師」是指一位具有深厚智慧和慈悲心的導師,他們能夠引導修行者走上正確的道路。
同樣的:我們在我們的人生中是何其有幸能夠得到明師的指引,明師能為學生們指引方向,解答疑惑,提供支持,示範榜樣,激發潛能,不僅在人的精神成長中起到關鍵作用,還能夠影響他們在家庭、工作和社會中的表現。明師對人一生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時間:2023.09.19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12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專題演講(從生活經驗到研究實踐)
授課教授:國立台中科技大學 劉以慧 副教授
學生姓名:樓家安
學號:112409520
老師課程裡面談到的富足樂齡:IKIGAI,日本生活美學的長壽秘笈,這本書所談到的:你享受的事,世界需要的事,別人付錢請你做的事,你擅長的事,這四個面向,讓我重開啟了一個對個人生規劃的嶄新觀念!我們如何透過學習來掌握自己的優勢清單。讓我們的優勢清單能夠平衡的發展。讓我們的興趣,需求,天賦,專業都能夠均衡的獲得滿足。
Ikigai藏在我們的體內想要找到他,需要對自我做一番耐心且深刻的探索,而教育正是促使人的心態和世界觀發生積極轉變的關鍵途徑,而終身學習正是可以讓我們慢慢整合我們人生的Ikigai,而定義明確的Ikigai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滿足,幸福和意義。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我的終身學習與創業發明歷程
課程時間:2023/09/26(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演講—「我的終身學習與創業發明歷程」
授課教授:陳余芳 博士
學生姓名:吳靜真
學 號: 112409503
今天講座是由陳余芳博士與我們分享;他的「終身學習與創業發明歷程」為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講師、台灣超臨界流理協會理事、台灣離島有機友善農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博士分享;因童年生活主要在從商的外公家成長,由這段的經歷學會關鍵技能,獲得到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力; 耳濡目染下養成領導的人格特質。
在終身學習的價值觀和學習與財富之間的聯繫,並指出成人繼續教育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應對未來社會挑戰方面。
人生啟示:面對生活中嶙峋不平的挑戰,我們需要培養洞識的能力和開放的心態,才能真正理解人生深層含義,避免迷失於困境之中。
對未來終身學習的影響和啟發:最重要的是,在自身發明和創業歷程,以及獲得的國際獎項,鼓勵我們將學習創新和實踐相結合;終身學習不僅僅是關於知識的累積,還包括如何應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
分享自身的故事為大家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教訓,告訴我們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同階段的生活中應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未來終身學習是通往成功和豐富人生的關鍵,我們應繼續追求知識,跳脫固有框架,並將學習應用於實踐中,以解決全球的挑戰。
“學習不嫌晚,我的終身學習與創業發明歷程證明,不論何時開始,持續學習和追求創新都是實現夢想的關鍵”。
聽完講座心裡想法,有如排山倒海的不斷的跟著、想著這是錯覺嗎?
如此年輕女孩,傑出優秀、勇於嘗試,成就這麼的不凡,他是花多少心思在投資自己,再多久以前就已經有正確目標,知道自己的未來方向;也許人生的道路就是不怕挫敗,勇於往前但前提是確認方向。生活中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如何將這不確定性掌握好是一門人生課題;家庭事業都成功可稱為人生勝利者,在博士在開發生技時也發生很多次挫敗他都一一堅持下來,才有今天的成果,也期許自己能堅持自己了理想及目標。
在博士提及永續友善農業這方面我感到非常好奇,在提問後得知他是為農友們解決農產包裝銷售的問題。我的想法是他是如何倡導農民友善永續栽種,及改善生活永續的終身學習。
每一天都是學習成長當下,終身學習是一輩子,生活中即是不斷學習與實踐,開啟活到老學到老,快樂學習生活快樂。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從生活經驗到研究實踐
課程時間:2023/09/19(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演講—「從生活經驗到研究實踐」
授課教授: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劉以慧副教授
學生姓名:吳靜真
學 號: 112409503
演講題目「從生活經驗到研究實踐」;劉教授用自身的經驗與我們分享,若要找尋研究問題可以從我們生活中去發現、觀察有沒有困擾你的相關問題。
在疫情時發現的問題,數位學習的問題、生活中的孤獨寂寞與幸福參與社會活動,年齡的歧視等,在現代科技迅速發展人類的生活腳步也跟著急速起來,我們要如何學習成長及跟上科技的腳步是一大考驗。若缺乏生活及社會的觀察就容易與社會脫節,就有可能無法跟著生活腳步走。再以高齡歧視的問題,年齡外表的教育下造成一些的誤解,教授分享媽媽在捷運上感受到年齡的歧視得經驗,自覺身體健康卻讓其他搭捷運的人,覺得他有需要座位而讓座讓他覺得不舒服的問題,高齡友善的問題需要尊重但要如何改變過度的高齡歧視的狀況。
由於少子化的問題老齡化的來臨,教授分享教育除了可以有照顧的功用,也有許多學習的功能,近年國家推行如資訊、數位學習、大數據、ESG、性別平等婚姻議題等;缺少現在存在,未來也會出現的議題「高齡歧視的問題。台灣在2018 年通過<就業服務法>來保障中高齡友善職場,但年齡歧視在生活中是常見的問題要如共同改善生活,由教育來改善降低高齡歧視的問題。
今日聆聽劉教授的分享,使我了解研究問題的尋找不是憑空想像,而是從你感興趣及身邊的問題出發,如此蒐集資料及相關性會比較容易取得。學習從生活經驗到研究實踐,生活中出發找研究問題及解決問題,從教授的分享展開自己對植物的延續生長的好奇心,感知與生活中,正在研究實踐;九層塔(紅色花與白色花)、四季豆、日本空心菜、薑、高麗菜、辣椒、青紅椒、地瓜葉、西瓜、火龍果、蘆薈、百香果、南瓜、紅鳳菜、檸檬樹、薏仁、薄荷、艾草、茉莉花、變葉木等。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三單元: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時間: 2023.09.26(二)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吳靜真
學生學號: 112409503
上課筆記與心得分享;
終身學習:「終身」(lifelong)的概念不是在1990年代創造出來。早在196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ESCO)所主辦的成人教育會議中就被倡導。直到1990年代,叫作「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理念提出。
終身學習指的是,個體一生當中,個人、公民、社會、及(或)與就業有關的方面。
何謂理論?
理論是一種敘述,其在說明某些概念或變項相互關聯的論述。
理論的效用:提供行動的參照指南;可以被視為經驗的精華;可能產生潛在的影響力;可以做為解釋現象的基礎。
成人教育是社會的現象,故成人教育實施的結果必然會對社會產生影響,亦即成人教育必有其社會功能存在。
年齡增長與智力的變化流質智力和晶質智力。
1.是為測量成人智力的主要概念。
2.兩種智力依循極為不同的路徑來發展。
3.流質智力:係有關個體天生的能力,亦為個人處理訊息的基本能力。
4.晶質智力:由經驗和教育上所獲得的知識,代表文化知識方面的智力。
流質智力發展狀況:
兒童時期開始→經青少年期達高峰→成年期(20歲)後逐漸下降(可能與神經生理結構改變有關)。
晶質智力發展狀況:
不隨年齡增長而下降,有隨經驗增加和終身學習的活動之進行而持續增長。
成人教育領域結合了哲學、社會科學及心理學要素,成為一個綜合性的領域。成人教育成為一個許多學術次領域的獨特綜合體,並不會減低其學術的精密程度;反而會刺激後續的學者以更廣泛的觀點,在分化與融合的知識過程中,將其觀念注入成人教育知識主體永續變化的洪流中,以豐碩其知識領域。
並且因為它是一直在進行當中,所以會隨著因應社會變遷而擴充其領域,使得成人教育變得更具豐富與多樣性。
台灣在20年前有提倡終身學習,當時教育部長吳清基訂定2010年為「終身學習行動年」,鼓勵社會大眾落實「學習行動331」,即每天至少學習30分鐘、至少運動30分鐘、日行一善(教育部,2010)。積極鼓勵全民參與學習,以培育「學習型公民」,實踐「學習型社會」。
;黃昆輝表示,台灣是最早公布終身學習法的國家之一(2002年),曾一度引發全民響應,受到鄰近國家關注,韓國政府還特別補助學者來台考察。如今20年過去,終身教育卻顯得消退沉寂,而有「失落20年」之感。自由時報刊登。
如何再從新把失落的終身學習再找回;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教授今天與我們分享,鄭板橋的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詩句譯文:
緊緊咬定青山不放鬆,原本深深紮根石縫中。
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教授用竹石這首詩,在課堂中勉勵我們要像【竹石】堅定信心的終身學習。
在課堂文中發現晶質智力;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是因為終身學習多樣化;頭腦的記憶會不斷地向上增長,這是一個多好的消息;在高齡社會2025年的來到,許多關於腦部的狀況會不斷的出現,終身學習教育是否可以讓高齡社會帶來更多的學習與分享、時間及生命的快樂過程等著我們去實踐。
人類透過不斷學習而改變生活模式;現今的科技飛速的進步沒有終身學習,很多網路科技在身邊卻不知如何應用它,是否會感到可惜呢?
搭高鐵使用手機;按一按即可不用花時間排隊也不用擔心忘了帶錢出門,更不用專程去超商取票。環保電子高鐵車票,科技就在身邊與你分享。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二單元 成人教育的意涵與概念
課程時間: 2023.09.19 (二)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吳靜真
學生學號: 112409503
今天上課摘要及重點;學習心得。
教授跟我們分享;人生五個成長支柱:
第一支柱:學會求知
第二支柱:學會做事
第三支柱:學會共處(與天地萬物)
第四支柱:學會發展
第五支柱:學會改變
1.改變看似無法改變2.接受你所不能改變3.改變看似無法改變,卻又有所改變的改變。
L>=c,learning>=change。組織與個人學習的重要性。
L代表學習的速度,而c代表是改變的速度,組織若無法成為學習型組織,則將遭淘汰;再者個人若非學習型個體則被排除、處於不利以及易產生不滿意。
終身學習與生活;learning as earning 生活及學習;學習及生活,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
在教授投稿自由
成人教育的型態
一、正規教育(formal education)
二、非正規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
三、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
當海明威閱讀海,發現生命是一條要花一輩子才會上鉤的魚。
梵谷閱讀麥田,發現藝術躲在太陽的背後乘涼。
佛洛伊德閱讀夢,發現一條直達潛意識的祕密通道。
羅丹閱讀人體,發現哥倫布沒有發現的美麗海岸線。
卡謬閱讀卡夫卡,發現真理已經被講完一半。
在生活中如教授所分享的,學習就是賺取另類的賺錢方法,知識是轉動生活及理念最好的方法。電視網路不斷發送,使用戰地醫生及無國界醫生的身分網路戀愛詐騙發現有部份人;資訊學習及生活資訊接收,轉變沒有跟進。就非常容易變成社會的詐騙對象。
但依現在資訊發達也有很多的假資訊流傳,也深深希望朋友們做多方資訊的確認。雖然確認需要一些時間的等候,但總比心理及金錢損失來的好。
在終身學習的課堂中,我也不斷在賺取智慧的錢,學習如何賺取更多的智慧,可以分享給予身邊的朋友及長輩們,也可以藉由終身學習行善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對象。
成人的學習及終身學習個人覺得非常重要;期待下一堂課教授的(人生流轉、你是自己的乞願樹、許願樹!(願望的具體性),山間小路遇見天使)的文章欣賞。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一單元 導論
課程時間: 2023.09.12 (二)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吳靜真
學生學號: 112409503
今天是我們112學籍終身學習與人力發展碩一第一天上課,認識很多位新同學。大家的共同目標是來學習成長。
成人教育學研究是我們的必修課程;班上有二十位同學修這門課程,期許自己在這門課中可以學到更多有關於成人教育的知識!
在現代知識及社會學習轉變的速度非常快;感覺稍不留神就錯過什麼知識一般,現在的學習方式非常進步時代只要你想學習;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再者圖書館、網路上、及各地區的活動中心都可以讓你安心放心學習。
只要你願意跨出來一起學習,時常看見不同學習領域的朋友都會覺得很有活力;朋友們為自己的生活及理念出發,禪修學習.旅遊學習.爬山學習.運動學習.藝術.園藝學習.志工服務等;我努力實現自我。在這當中發現喜歡學習的朋友都有著正能量,有種讓人不法抗拒的吸引力那就是喜形於色。
111407512魏兆偉
2023-09-28, 週四 09:33
分齡教育的啟示
課程時間:2023/09/26(星期二)
學系名稱: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單元三: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魏兆偉
學生學號:111407512
成人教育對象甚廣,最少可從縱向簡單劃分為四個年齡層:大學生、壯年、樂齡、老年。如果再加上橫向的不同領域、範疇、種族等等,分支何其多。不同縱向年齡層有不同的教育需求和策略,然而在成人教學中,不同縱向年齡層卻會一同修課、學習,那麼教育的策略應該是甚麼?是否能找到貫穿各年齡層的核心教育範疇呢?
成人教育因此分為兩大範疇:分齡教學、合齡教學。
李奕昕(2006)引用陳清美(2003)的觀點,總結出「高齡者偏好分齡的教學活動,因為分齡的學習較不具威脅性,可促進班級良好的學習氣氛,根據老年人的學習能力與程度分級開班,可避免老年人因為害怕而面臨失敗、挫折或覺得跟不上他人而放棄學習。而合齡的學習可增進兩代彼此的了解並可以促進兩者之間感情交流與知識經驗分享。故高齡者教育應針對其教學目的而採取不同的方式。」由此推論,分齡和合齡對於學習氣氛、學習環境較有影響,那麼我們是否能在合齡教學中找到共通的教學策略和範疇,用以分割在不同年齡層作「單獨的橫向學習」和「縱向的螺旋型學習」,藉此把成人教育的理念,落實為108課綱中的終身學習者目標,貫穿整個從幼兒到老人的各個年齡層,形成更具系統的終身學習者教育模式,實現台灣教育願景。
李奕昕(2006)。高齡化社會高齡者教育育的策略與規劃。網路社會通訊,58。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8/58-34。
陳清美(2003),高齡者學習組織的合齡與分齡的初探。成人教育雙月刊,72,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