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13(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賴羿君
學號:110436509
1.「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法莫爾是埔里在地的讀書會,成功的核心關鍵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法莫爾學習讀書會,藉由音樂與閱讀,使在地民眾提升自我,帶動民眾創造家庭與社會氛圍的改變,營造生命的圓滿。反思對我自己而言,所謂學習我希望帶給生命的啟發是什麼?是希望、更開闊的心胸、是幸福感也是擴展自身的信心。我想所謂學習,不僅是在看書、閱讀,學習重點在於心態的延伸,其實帶有學習的開放心態面對身邊的人、事、物,發現生命處處皆有老師。
2.終身學習是可以自我導向的學習者,具有創造力的探索者、反省的行動者、自我實現的行動者、學習的統合者。以終身學習為概念,我們覺得學習應營造樂趣的感受,從小就應培養終身學習的概念,提升學習動機。若有動機,學習者即會自己找尋資源。同理,在課堂分組討論發想學習週內容,最終的學習週的精神,仍是希望透過活動拋磚引玉,引導全民對於學習產生興趣、機發動機。
110409513葉吉良
2021-11-14, 週日 10:17
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標題: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報告同學:吳翊銘&徐逸芝
課程時間:2021.11.09(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110終發碩一
學生姓名:葉吉良
學生學號:110409513
老師分享的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中讓我們觀摩學習型社會成功的案例,由此案例我們看到了從普遍社區生活的三姑六婆的閒談家常及農作後的泡茶喝酒批評政府,到參加讀書及音樂會的個人成長、家庭氛圍、社區融洽滿滿正能量的改變不僅成就自己還可到處表演把這成功的個案分享到全國每個社區,讓其他社區有所省思與借鏡進而促進社區進步,讓我們為陳振成、陳麗安夫妻掌聲及大坪頂社區喝采。
本次報告兩位同學的資料內容及簡報過程良好讓我對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有更進一步了解,其迷思及內涵有四包含社會學習1.是一種迷思2.缺乏實證與充滿疑問3.究竟是迷思仰或事實4.是否為烏托邦等內容探討說明並包括學習社會視為一個未來式、規劃式、反省式社會及一種市場現象,而近年來對學習社會模式的發展與探討並期待學習社會能在全球展開以實現全民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13(六)
課程地點:中科R104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廖珮婷
學號:110436504
課程心得:
幸福地理學
幸福地理學是今天課程中我所學習到感受最深的一個名詞,在盛產百香果的埔里大坪頂的法莫爾音樂讀書會,把音樂和讀書結合,形成一個學習型組織,在書香和音符的陶治之下,進行五項修練:自我超越、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老師說閱讀可以增加知識,對話可以啟發智慧,人生處處是學習,人人可以是終身學習的實踐者。
從小生長在埔里的我感受很深,許多在地畫家和藝文創作者,在埔里許多社區的民宅外牆以當地文化為主題繪畫,把作品帶進了社區,像埔里的籃城里社區,除了有農村作品在家戶的外牆外,還有一間籃城書坊,還設計了一系列社區發展過程在地文化的導覽介紹看板,讓社區也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而我的父親有一群喜好繪畫書法的朋友,在閒暇之餘相聚一起泡茶談天,並分享作品,而家裡的書房有一面牆,書牆上有各式書籍,來自家庭成員各自的喜好,從小我就在這樣的環境風氣下成長,所以對於藝文相關的活動感受都很深刻,長大之後離開家鄉到外地工作,每到一個新環境,我都會到當地圖書館辦理借書證,因為這是從小養成的習慣,但不管我移動到哪個城市,埔里的人文風景都在我心裡,環境對學習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土壤。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內容:第八章~第十章
課程時間:2021.11.13(星期六)
課程地點:中科104教室
學系:終發所在職專班一年級
學生姓名:廖湘綺
學生學號:110436514
「終身學習」,除了學習新事物的「能力」,擁有持續學習的「動力」。當然教育不能僅限於學校教育階段的時期,個人在整個人生中均應有實質的學習機會,並投身樂活學習的行列。 然而自主學習又稱自修,是一種教育與學習的方法,是指自己對自己設立並實行個人教育計畫。
課堂上,老師在課程單元結束分組討論,和同學們一起成長探索討論及分享,用不同的角度去發現與學習,並提出自己見解,在分享與回饋相互激盪及學習中讓同學有不一樣的學習收穫。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1.13(六)
課程地點:中科教室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黃幼綾
學號:110436501
課程心得:
終生學習不僅在於教室內、書本上,而是隨著世界的進步和環境的改變,為了圓滿生命而學習,而非為了考試而學習。
學習內容是無止無境,學習方式是廣泛且多元的,在經歷近十年的職場學習,我重新返回校園,藉由書本中的理論、老師的專業講解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們經驗交流,為我的學習職涯注入一道活水,舊經驗結合新知識,激發全新的思考模式與視野。
學習,是一場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盛宴。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0.23(六)
課程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A302教室
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第五章~第七章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孫珮瑜
學號:110436507
老師分享一半一半的人生這篇文章,這部份讓我省思關於那一半一半,一半是
子女的身分,一半是配偶的身分,一半是父母的身分,一半是員工的身分.........;一半一半,每個身分都是整體的一半,是組合的一部分。
當沉浸在其中的一個身分後,往往會忘了繼續另外的一個身分,所以也不會去做其他的身分該做的事,這算是失職吧,就自己及現今社會,這個現象是很普遍的。
當改變身分的時候,如何能做好每個角色該做的事,是該注意的重點。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0.02(六)
課程地點:Google Meet
學系: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孫珮瑜
學號:110436507
課程學習心得:
第一次深入了解終身學習的意義,原來以為是字面上所表示的是老人的學習。但並非如此,終身學習甚至是我每天會做的事。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1.10.23(六)
課程地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A302教室
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一年級
課程內容:第五章~第七章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鄭裕翰
學生學號:110436506
課後心得:
在此次上課的內容中,印象很深刻的部分是老師額外分享的新文章《一半一半的人生》,老師特別將新文章與我們分享,熱騰騰的感覺總是特別令人雀躍!在這篇文章中,老師提到了人生並不一定得是完美圓滿,而是在許多部份、許多歷程中去取得平衡,可以是槓桿的樣態,亦可以是無與有的樣態,老師提到說,也不一定得是剛剛好的一半一半,也可能是30%跟70%的消長,我非常認同這一點,人生如果什麼都很完滿,那我們就沒有辦法在過程中去學習如何面對挫折與困難,也不懂得怎麼取得平衡,完滿的人生也不存在世界上,不論富人、窮人、好人、壞人都是如此。
我對於30%跟70%的消長很有感觸,在生活經驗中,時常要取得平衡,時間的分配、心態的分配、體力的分配,本來就不會是一半一半,人生也不是完全的二分法及圓滿,有時候有點缺少跟互補,會讓我們成長得更迅速,就如同我在課程上分享心得所提,我同事與我分享的「日本十三夜」的典故,日本除了欣賞舊曆八月十五的滿月以外,也會欣賞舊曆九月十三的美麗明月,這一天的月亮不完全圓滿,甚至因為天氣因素容易被烏雲籠罩,但這樣朦朧卻又不完美的月亮,反而更接近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在賞月時也能體悟及反思人生,反而比中秋節時賞月更有意義。
另外,老師也提到了空與有的概念,在這邊分享一首我很喜歡的歌《有無》,這是林生祥老師為《大佛普拉斯》這部電影所做的音樂,裡面也提到了生命中的有跟無,雖然意境跟想要述說的價值不盡相同。明烈老師提到的是有關人生不能全無與全有、需要留白的概念;生祥老師提到的則是人生於天地萬物之間貧富貴賤的感慨。但對我來說都是屬於「有」跟「無」在人生中的智慧,使我能重新審視自己、能重整並清晰自己的道路。
另一點在課程中老師也有分享「無盡藏」,在此部分我也認為人一輩子可以在生態環境中俯首皆是寶藏,中間也提到了學習的落差,若能減少學習落差,大家都可以獲得無窮無盡的寶藏,而在現今科技社會中,學習存在最大的落差就是科技使用率的落差,若能讓老中青都能靈活運用科技來學習,消彌彼此之間的科技落差,便能使眾人發現生活中的無盡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