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108409545 張春珠 2019-03-06週四 23:05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課程時間:2019.03.0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 先修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教學進度: 論述全球終身學習的發展潮流;
分析終身學習的概念內涵;
探討終身學習概念發展與演變;
剖析終身學習的目的、特徵與願景;
學生姓名:張春珠
學號:108409545
學習心得:
第一次進入到終發碩一先修好緊張,回到工作崗位上一直思考又睡不著,為了部落的發展及小朋友的榜樣我要堅持唸完碩班,我開始上網查終身學習的資料還有教授的教學網頁、我也開始有了方向,這週上課也與學姊們商討課程及我的困難,非常感謝學姊們的不吝嗇指導,我會跟著您們的腳步認真學習。
社會快速的變遷在加上外在的環境,各行各業也不斷的創新,不論做什麼農人、工人、企業家、政治家或著是自己當老闆,要不斷的學習最重要要快樂學習,之前我常常掛在嘴邊說活到老學到老,上了老師的課才知道活到老最快樂,剛來這裡可能會有些不熟悉的地方,相信在這學期會轉換對於學習的想法和看法。
上課提到了教育與學習的層次面,教育的主動面、機構面、制度面、政策面等,學習的個人自足與內涵,經驗分享與智慧等,對於教育與學習有許多意義的語句有了概念,老師也在課堂上提到文化特色,在地文化特色特別有儀式也有生命意義也會帶來在地發展,最重要在地人要主動找對的人,在地的連結、評估、有計畫的共同形式共同參與,在地人主動自然做事再加外部(助然著)產生共辦效應,也要1、看見現況2、感受3、改變(徹底改變),新的文化也是一種藝術。
今天在學姊們及老師身上學習到許多,學姊的分享激勵出不同的想法及看法,就像老師在課堂上教導我們的東西,一樣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及想法而這些想法及看法是我需要去傾聽與學習的,透過這樣學習我相信我會成長,期待在這學期透過終身學習專題研究讓我學習到更深入終身學習相關研究,並且能夠運用在我的研究上面。
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課程時間:2019.03.05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劉怡汶
學號:107409511
今天的課程談到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一開始老師先和大家界定究竟「文化」的定義為何,其中同學談到了包含生活累積下來的經驗、是個持續的現象、不成文的默契……等。統整來說,其實不管有形、無形都是存在的,包含態度、信念、價值觀、行為模式等,只要組織存在,文化就都存在,就如同每個城市也有各自的文化特色,並藉由美景、文化、美食吸引遊客前去遊歷。由此可見,文化涵蓋了很多的面向,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組織成員的觀念及行為,而如何繼續保有好的文化,消除不好的文化也是組織內很重要的一件事。
從文化帶到了「組織文化」再深入到「組織學習文化」,讓我們對於這一層層的關係更加瞭解,而組織文化的本質對於組織成員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具有相當的重要性。而在這其中,領導人也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若其能以身作則成為學習型領導人,則較有可能帶動起組織學習文化,甚至是建立起好的機制,讓成員在學習後可以互動分享,接著實踐在生活或是職場當中,最後則透過回饋與反思的步驟讓組織成員達到完整的學習模式。藉由這段內容讓我不禁思考,一個組織當中有個領頭的人或是團隊真的很重要,可以帶領著組織朝著共同的願景前進,而同儕間的互助、互信與相互學習也是能支持著整個組織持續向前邁進的動力。
爾後又談到了各項組織文化對於組織學習的影響、學習要與經驗做串聯,以及說話這門藝術的重要性等等,在在都讓我們藉此更深刻地學習到要如何學習,也讓我們的學習方式更多元且有效率。其中老師所談到的「對話學習」,是讓我感受最深的部分,由於上個週末剛讀完《世界咖啡館》這本書,所以更深刻地體會到與他人間對話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感動,就像老師所說的閱讀可以增加知識,對話可以啟發智慧,生活中有許多好點子或是很棒的想法,都是透過大家的對話和討論所共同激盪出的火花。
課程的最後老師讓我們走出教室以大自然為師,並希望大家藉此探索校園中的組織學習文化,並彼此分享所看見、感受、領悟以及學習到的感動,在同學的分享當中,不難發現到大家都有各自的感受與領悟,就算是看到同樣的景色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但又能夠透過對話互相瞭解彼此心中的感受,甚至在某些部分引起共鳴,我想這是在今天的課程當中很大的一個收穫。
107409513 李晉毅
2019-03-04, 週一 23:05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課程時間:2019.02.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教學進度: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學生姓名:李晉毅
學號:107409513
學習心得:
本週第一次進入到組織學習課程內,此次課程的主題為組織學習的理論發展與內涵,在課程前也不忘預習所給的資料,在課程前做好準備也看見有一些詞語在之前成人教育課程中出現,也再次回去進行複習而這也是在不斷進行學習及複習,不同的時間看見同樣的東西都有不同的想法及收穫,這也是在前半年在這研究所讀書所感受到的,而此次也有五位先修同學一同修習此門課程,跟我們半年前一樣剛來這裡可能有不熟悉的地方,但相信在這學期的學習能夠轉換他們對於學習的想法及看法。
一開始提到L>C、L<C=D、L=P+Q+A+R這三者的概念,對於此看似算式但卻有許多意義的語句有些概念,也在上課中老師表演魔術也讓大家輕鬆學習並讓大家對於此魔術有些許想法並會主動詢問如何變魔術提升學習動力,再帶到理論方面讓我們了解組織學習及學習型組織的關係的起源等等,並提到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再學習三者的概念及層次,也提到組織效應及組織學習在當中提到蝴蝶效應、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鳳凰效應(phoenix effect)、飛輪效應、水結晶效應,而老師對於這些效應進行詳細說明並且讓我了解到對於組織不光只是一般層面的東西,組織也是需要不斷撞擊激發出不同的東西才有所成長,而要組織學習就要從改變開始,每一個都需要有改變才會有不同的成長,透過今天老師對於組織的說明後面老師進而帶到彼得聖吉所提到的五項修練及老師所提到的第六項修練,而對於未來想研究組織相關論文相信此堂課可以給我許多收穫及成長。
今天也與同學及老師身上學習到許多,同學的分享激勵出不同的想法及看法,就像老師課堂上所給我們看的東西,一樣東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及想法而這些想法及看法都需要去傾聽的,在這樣不同的火花激勵出更不一樣及更好的想法,透過這樣才會有學習及成長,期待在這學期透過這門課程讓我學習到更深入的組織學習相關研究,並且能夠運用在我的研究上面。
組織學習的理論發展與內涵
組織學習的理論發展與內涵
課程時間:2019.02.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先修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這句話深深的打醒了我,研究生不就是要做研究嗎?
從現在開始我就要開始改變了,改變日常生活與大量閱讀補自己不足地方。
老師課堂給了很多新觀念,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關係,組織學習的層次
單、雙環學習在學習從過去的學習經驗得到失敗的教訓,在尋找正確的學習方式,適應學習與創新學習要有自我轉換的能力。這段也引導我個人的學習
而組織效應與組織學習:從以下的幾個效應可用在個人與團體中
蝴蝶效應: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可能會導致在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比馬龍效應:本身出自希臘神話,意思是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比馬龍是塞浦路斯(Cyprus)的國王,熱愛雕刻藝術,他花了畢生的心血,雕成了一個少女像,命名為加拉蒂(Galatea),並視為夢中情人,日夜盼望雕像變成真人。自我實現的預言,亦即一個人期望他人成功,他人就會成功;反之期望他人失敗,他人就會失敗,故亦稱之為期望理論。
鳳凰效應:企業浴火重生術-從古到今,所有企業都面臨日益精進的必要性。「鳳凰效應」是一套讓企業起死回生的計畫,其中包含9 項策略。
飛輪效應指為了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反復地推,每轉一圈都很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
水結晶效應:對水說「愛與感激」的時候,水結晶成漂亮的圖案;對水惡言惡語時,水結晶混亂無章。這是一個震撼人心的結果,它直觀地反應了人的精神對物質的。
老師補充的兩個法則
吸引力法則是新思維運動的一種概念,認為人際關係可通過正面或負面想法,從而得到正面或負面的結果,吸引力法則亦泛指吸引具有類似思想的人,同時又被對方吸引的過程,是一個相互吸引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思想對另一個思想的影響。 ... 這種信念是基於人們的一個想法,他們的想法都從“純粹的能量”而成,這信念就好像一種力量吸引另一種力量。
刺蝟法則:是說為了研究刺蝟在寒冷冬天的生活習性,生物學家作了一個實驗:把十幾隻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這些刺蝟被凍得渾身發抖,為了取暖,他們只好緊緊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攏後,又因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開了。可天氣實在太冷了,它們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它們不得不再度分開。挨的太近,身上會被刺痛;離的太遠,又凍得難受。就這樣反反覆復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斷地在受凍與受刺之間掙扎。最後,刺蝟們終於找到了一個適中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
最後老師用了從平凡中創造出不凡與團體不是樣樣得第一要有唯一作課堂結語。這也是我們要做好自己創照出屬於不同的自己。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一)
課程時間:2019.02.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蔡淑真
學號:108409506
這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堂課,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因為有25年未曾正式入學上課,期待是
因為自己很想繼續學習成長,害怕是因為自己的表達力,組織力,記憶力,體力和使用電腦的
能力都很弱,但是我願意認真學習與接受挑戰,我相信我一定可以達成我的願望.
我們真誠的感謝學長姐熱心協助,讓我們很快融入上課的氛圍.今後我們也會將學長姐的熱
心傳承下去.
組織學習的基本工作有資料整理,分析,統整...等.這些東西固然重要,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
老師一開始上課提到的:「『悟』是一個過程。」如何將上課所學的專業知識,透過「悟」
與生活連結在一起,這是我要認真學習. 老師非常平易近人,與我們的互動也很輕鬆,還表演
魔術樸克牌和變錢的魔術,我們感到好玩又開心,但其中是有很大的學問喔!可以加強我們的
反應力,專注力,觀察力,表達與互動能力....而如果將這樣的學習方式與態度用在家庭、學
校或公司,在家庭裡,就可以減少親子之間的衝突,在學校和公司就可以讓學生與員工樂於
學習了.所以飛輪效應是很重要的,在一個組織裡能找到一個對的人做對的事,而領導人便能
帶領團隊開心的學習,有創新,積極的解決問題,促進組織成員與整體組織的發展. 老師也提
到救國團是營利以行義的社會企業,還提到(青蛙阿婆的家)民宿的男主人往生了,老師想抽
空過去看看,這也讓我們感受到應該多去關懷需要被關心的長輩.
老師用玩樂、聊天和說故事的方式把這一課上完,將整個組織學習的理論發展與內涵清楚的
呈現出來.我們這班就是最棒的學習型組織,由專業的老師帶領我們一起快樂學習與善能量
的展現加上同學們精彩的分享,腦力激盪,積極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我們的學習能
力,將這所學運用在我們的團隊裡,進而達成共同的目標.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課程時間:2019.02.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蔡淑真
學號:108409506
這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堂課,我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因為有25年未曾正式入學上課,期待是因為自己很想繼續學習成長,害怕是因為自己的表達力,?織力,記憶力,體力和使用電腦的能力都很弱,但是我願意學習與接受挑戰,我相信我一定可以的.
組織學習的基本工作有資料整理,分析,統整...等.這些東西固然重要,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老師一開始上課提到的:「『悟』是一個過程。」如何將上課所學的專業知識,透過「悟」與生活連結在一起,這是我要認真學習的.
老師非常平易近人,與我們的互動也很輕鬆,還表演魔術樸克牌和變錢的魔術,我們感到好玩又開心,但其中是有很大的學問喔!可以加強我們的反應力,專注力,觀察力,表達與互動能力....而如果將這樣的學習方式與態度用在家庭、學校或公司,在家庭裡,就可以減少親子之間的衝突,就可以讓學生與員工樂於學習了.
老師的教學方式就像飛輪效應一樣,在一個組織裡找到一個對的人做對的事,領導人帶領團隊開心的學習,有效且積極的解決問題,促進組織成員與整體組織的發展.
老師也提到救國團是營利以行義的社會企業,還提到(青蛙阿婆的家)民宿的男主人往生了,老師想抽空過去看看,這也讓我們感受到應該多去關懷需要被關心的長輩.
老師用玩樂、聊天和說故事的方式把這一課上完,我希望透過與老師和同學們的交流,讓我在樂齡咖啡館擔任志工的時候能提升整個團隊.
組織學習的理論發展與內涵
課程時間:2019.02.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再過幾年就要邁入而立之年的我,還有哪些事情仍在人生規劃清單裡靜靜地躺著?大學從餐旅管理系畢業後,在缺乏共學、共好的餐飲業服務一年,為了不讓自己一同隨波逐流、活在安逸,我選擇參加政府的課後安親課輔人員產訓培力專班進修,在修畢376小時課程後,進入父親投入半生的教育界,擔任教育工作者的這段時間,共享、共樂卻只能隨著時間推移,佇足在2106年末與2017年初的秋冬。許是希望生活有所改變的我,再次創造能讓自己成長的機會,因緣際會下我遇到以前的恩師,不但開始我每一個周末到長安護理之家報到的志工生活,也促使我有了想為長輩們做更多的想法,回到學校重新學習這條路油然而生。
組織學習研究是我回到學校學習的第一門課,在課堂開始的前三十分鐘,老師的分享已讓我更加確信,營利與行益(義)併行的社會企業,將會是我人生事業版圖的最終導向。如今走在學習速度大於環境變遷的路上,如何在組織學習研究課堂前後蒐集有可信度的資料,並加以內省應用便是我要努力的課題,再來是學習速度的精進是必然,其中學會看見問題、正確切入並提問以及課堂上的即時分享,都是我要再加強的能力,班上的同儕、系上的學長姐會是我跟進學習的好對象。以人為本、從心出發的初衷,領著我在學業與職場中不斷自我超越,期待未來可以成就出能將過去的經驗與日後的成果結合而發光發熱的自己。
組織學習的理論發展與內涵
課程時間:2019.02.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簡品嫻
學號:108409503
這堂課中,老師提到「知識螺旋」就是新知識與過去經驗、所學做連結,也是「悟」的過程,老師幽默地自稱「悟」人子弟是他的工作,但我們真的能夠從老師身上學到知識,學以致用才是發揮知識螺旋的意義。上網查詢到「知識螺旋」(Spiral of knowledge)理論由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教授於1991年提出的,這用在推動企業的知識管理是相當重要的,才能讓企業持續成長,並保有競爭力。
學習應該具備「專業知識」、「提問」、「行動」及「反思」4項能力,唯有不斷學習才能因應外在環境的改變,這也是我們應該要終身學習的原因,才不會跟不上社會的潮流、脈動,人與人之間的共學、交流,才能有更多創新與發明。就像有些企業界不再完全以營利為目的,而開始有「社會企業」的產生,為社會引入溫暖及公益,取之社會、用之社會,這也是社會中的正向循環。
課程當中,讓我不斷地回想過去待過的職場,是否也是具備「學習型組織」的條件?組織有進行學習?組織有促進學習?能把知識轉變成行動,促使工作問題解決。目前公務機關力行推動每年應達成終身學習時數外,仍有許多專業領域的訓練課程,讓我在課程中可藉由學習、反思及討論過程,回到實務面去解決工作面臨的困難;然而事情總是有正反面,充實知識的過程中雖有受益,但實際上常常壓縮工作時間,造成有時候推動教育訓練流於形式,有些人簽到後溜回辦公室處理公務,導致推動組織學習的成效不彰,這也是各機關常見的狀態。
最後在老師的簡報上看到組織學習的4個重要策略:實踐六項修練(six disciplines)、發展學習社群(learning communities)、進行標竿學習(benchmarking)、建立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s),讓我覺得推動組織學習真的很不容易,尤其在繁忙的公務單位中,希望同仁能夠自發性組成發展學習社群,實在好困難啊!目前我能夠持續學習,期許自己有機會能夠想到創新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