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課程時間:2019.03.012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先修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上課心得:
進入課堂上課已經是第三周,老師讓同學分享上課情形,每位同學述說自己學習的情形,對於我來說努力的學習不同新知識既期待又怕被傷害,期待是在浩瀚的知識裏,學習到不同領域新知用在我現在的生活裏(社區)。傷害是什麼呢?自己給自己的壓力真的是睡不著,改變了生活型態,早起晚睡更須閱讀大量的書籍找資料。讀書做學問當然要下功夫,研究所學的學問與問題要去找答案。
在學習中,非常開心有一個良好學習的環境與同儕互相幫助鼓勵。老師課堂上也會經驗分享讓我們增添學習的分圍。
此週主題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組織學習涵蓋個人、團隊學習、組織學習而這及探究、發現所採用的假定以及避免錯誤,友賴於組織成員的相互瞭解與分享也包括行為與認知的改變,也融合了新知識與實務在組織理論應用或慣用中。
U型歷程的五項行動1.共同創始:傾聽他人及生命的呼喚2.共同感知:廣費請聽與開啟內聲音,3.共同留現;靜思反省,讓內在知識服現4.共同創造;建構員行,從實踐探索未來5.共同發展;從浮現的整體看見與行動以創新。
U型理論,及參酌了我國<大學>中所謂的:「知只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思想,進而擴展了組織學習的新觀點。
107409513 李晉毅
2019-03-19, 週二 00:13
組織學習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課程時間:2019.03.12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教學進度: 組織學習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學生姓名:李晉毅
學號:107409513
學習心得:
本週一開始老師對於先修同學以及本次修此門課程同學詢問學習狀況,先修同學難免可能在目前這幾週對於課程上有許多不熟悉以及不懂的地方,對於每個人所提出的問題及想法我個人覺得大家都可以在研究所的其間找到答案以及方向,每個人都有剛接觸的時候但要如何學習及成長很多時候需要的是個人背後的努力,但可能一個人會怠惰可以找尋到學習的夥伴加速彼此之間的學習,在讀書過程難免有壓力在適當的時間與大自然相處到戶外走走或是與朋友聊天對於學習過程也有些幫助,這也是目前大家人生中的一段路這樣扎實的學習之下能夠更加知道方向及未來。
此週主題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老師講到許多對於組織相關的專業內容,對於老師所說到:向過去學習、向未來學習。對於過去很多事情可能都發生完了,但是未來是否會再遇到與過去相同的事情呢?若遇到了是否有做出比之前更好的想法或是做法呢?這樣的向過去學習就等於經驗學習,回想起來很多時候可能會後悔當初所做的決定,但若有機會再遇到若有向過去學習我們能夠有更好的決定等於是有學習,向未來學習而未來是一個未知數每一天都會遇到不一樣的事情,但自己是否可以迎接這些不確定性及模糊性的問題也等於向未來學習的一種。
而課堂中的學習大家經過分組相互對話分享激勵出不同的想法及看法,今天課程也是學習到許多對於組織變革及發展的內容,但除了老師的教授之外同學相互對話分享也是讓大家成長及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對話學習就是一個深度會談,彼此不同意見表達進一步探究,期待大家都有不同的學習與收穫。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課程時間:2019.03.12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蔡淑真
學號:108409506
在課堂上老師提到了「富翁的三帖藥」: 有一個富翁得了絕症,自覺自己將不久人世,心中很難過.後來請教一位隱居名醫,名醫為他把脈診斷後,為他開了三帖藥:第一帖是:請到一處海攤,躺下30分,連續21天,結果每次一躺就是2個小時.因為他很忙碌,從來沒這麼舒服過,聽著風,聽著海和海鷗的鳴叫,內心無比的舒服.第二帖是:請在沙灘上找5隻魚或蝦或貝,將他們送回海裡,連續21天,結果每次將小魚、蝦放回海裡時,他莫名的感動.第三帖是:請隨便找一根數枝在沙灘上寫下所有的不滿和怨恨的事.當他寫完沒多久,海浪漲潮就把那些字沖刷掉了,他突然頓悟而感動得哭了.回家後,他覺得全身舒暢,輕鬆自在,不再怕死了.原來人是學不會三件事,所以會不快樂:一、休息; 二、付出; 三、放下.我們之所以會心累,是因為我們常常徘徊在堅持和放棄之間,舉棋不定.我們之所以會煩惱,是因為我們記性太好,該記的,不該記的都留在記憶裡.我們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為我們追求的太多.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我們計較得太多,而不是擁有的太少.俗話說:「知足常樂,凡是謝恩」.
老師一再提到組織要變革,個人的自我修練很重要,要能「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的精神,這是出自孔子的一段話,孔子修行之高被喻為是西方的蘇格拉底…等,皆是我們修行的精神指標.
老師同時也提到將知識管理作為學習型組織的第六項修練,既能促進學習型組織的發展,且能促動組織變革.組織學習的修練應該持續研發與運用,將來還會有更多的修練,已成為組織學習的一項重要發展趨勢.
老師課堂上用「心」的教導,讓我不斷地反思,如何將「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課程時間:2019.02.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焦頭爛額,正冠在有著在職研究生身分的我身上,面對身邊朋友的關心,我也只能笑著告訴他們我一切安好,可實際如何?也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每每因為行程緊湊而疲憊,出現想放棄的念頭時,一併浮現在腦海的便是選擇回到學校進入研究所學習的初衷,那不是多大的願,只是很單純的希望提升自己後,為自己服務的地方能再多做點什麼,雖然有時候會質疑自己到底有沒有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可就這樣繼續走下去,就長遠來說也沒什麼不好,畢竟我又認識了很多不一樣的夥伴,還能從中學並提升自身不足的。
改變是為了讓自己更上一層樓,也是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本質,跳脫舒適圈的我已經走在這條路上,而一路上所有遇到的問題,都是為了考驗決心,只要我願意再拿出同之前向前衝的拚勁,好好運用五項修練與知識管理這第六項修練,身邊有著共識且一同共識的夥伴,定能彼此扶持攜手度過難關。learning from the past還有learning from the future想必這些經驗也將帶我邁向我的理想目標。
依婉 娜威
2019-03-16, 週六 23:09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學習心得
課程進度:終身學習機構 夥伴關係與策略聯盟
學校:國立暨南大學
課程時間:2019.03.13(三)
課程地點:拂水山莊
班級:諮人系碩二
授課教授:吳明烈博士
學生姓名:依婉 娜威(Iwan Nawe)
學號:106409502
聽琴、喝茶、看松 ~上午的終身學習課程移駕至拂水山莊園區,進入園區舒適平坦的草坪以及老松樹的美姿映入眼簾,生態水池邊刻意的舞姿樹形營造熱鬧有趣的景象,讓我們盡情放鬆、享受大自然的芬多精。百棵松樹出自賴先生多年培植的心血,他重視松樹的形體,特意請人雕樹,多年不習成本,專研美感到日本取經,而每一棵松樹就像他的孩子、他的生命一般,他非常在意每一棵松樹的造型,談到松樹他滔滔不絕分享歷年學習的過程。而年輕的寶仁是東海美術系畢業,興趣是書法,特別介紹厚重而靈動的中華文字,千年的古琴聲,植入了我們在場學習者的心靈,感悟事情都應該心之嚮往。
林換老師分享她對生活學習態度,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忽略自己的健康,在情緒上或精神上容易影響生活品質。林換老師受到外子的影響,轉化學習、重視養身,開始專研美食、花藝、茶道…等,言談之中,我們被她投入學習生活的精神感動,遇到挫折不氣餒,學會不斷的精進自己,從27歲到現在65歲學花道,言談表現氣質優雅,林老師說:「每一件花藝小品有屬於它的知識內涵,能夠啟發人心中的動感,然而生命的真諦,若心要找到平衡點,看事情的角度及觀點要有長遠的路,人要從生活中不斷的學習,對人要真誠更要結善緣,身體要健康、家庭就美滿,控制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每一天都是終身學習。」
(吳明烈教授在課堂上提到終身學習就是生活的一部份,終身學習都變成現代人的普世價值。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把生活當學習的內涵 學習生活化 應該把學習當作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進一步把學習 變成我們的生活習慣,當我們生活跟學習有充分的緊密結合的之後,學習就變成是一種快樂的事情,他就會跟我們的生命相久遠。)
生活要學習才能豐富每一個人生命價值,看到賴老師一家人的生活充滿知識學習,園區的一草一木,桌上的美味佳餚 牆面收藏字畫,這都是平日生活學習所創造出來的品味,看到賴老師的成功案例,投入園區以終身學習為方針,廣結善緣為群眾傳達拂水山莊經營理念。
依婉 娜威
2019-03-16, 週六 22:44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學習心得
聽琴、喝茶、看松 ~上午的終身學習課程移駕至拂水山莊園區,進入園區舒適平坦的草坪以及老松樹的美姿映入眼簾,生態水池邊刻意的舞姿樹形營造熱鬧有趣的景象,讓我們盡情放鬆、享受大自然的芬多精。百棵松樹出自賴先生多年培植的心血,他重視松樹的形體,特意請人雕樹,多年不習成本,專研美感到日本取經,而每一棵松樹就像他的孩子、他的生命一般,他非常在意每一棵松樹的造型,談到松樹他滔滔不絕分享歷年學習的過程。而年輕的寶仁是東海美術系畢業,興趣是書法,特別介紹厚重而靈動的中華文字,千年的古琴聲,植入了我們在場學習者的心靈,感悟事情都應該心之嚮往。
林換老師分享她對生活學習態度,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忽略自己的健康,在情緒上或精神上容易影響生活品質。林換老師受到外子的影響,轉化學習、重視養身,開始專研美食、花藝、茶道…等,言談之中,我們被她投入學習生活的精神感動,遇到挫折不氣餒,學會不斷的精進自己,從27歲到現在65歲學花道,言談表現氣質優雅,林老師說:「每一件花藝小品有屬於它的知識內涵,能夠啟發人心中的動感,然而生命的真諦,若心要找到平衡點,看事情的角度及觀點要有長遠的路,人要從生活中不斷的學習,對人要真誠更要結善緣,身體要健康、家庭就美滿,控制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每一天都是終身學習。」
(吳明烈教授在課堂上提到終身學習就是生活的一部份,終身學習都變成現代人的普世價值。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把生活當學習的內涵 學習生活化 應該把學習當作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進一步把學習 變成我們的生活習慣,當我們生活跟學習有充分的緊密結合的之後,學習就變成是一種快樂的事情,他就會跟我們的生命相久遠。)
生活要學習才能豐富每一個人生命價值,看到賴老師一家人的生活充滿知識學習,園區的一草一木,桌上的美味佳餚 牆面收藏字畫,這都是平日生活學習所創造出來的品味,看到賴老師的成功案例,投入園區以終身學習為方針,而是廣結善緣,為群眾傳達拂水山莊經營的理念。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課程時間:2019.03.12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簡品嫻
學號:108409503
老師讓我們了解「對話」跟「討論」的區別,使我也聯想到上週劉以慧老師跟我們分享的「會談」。對話是探究問題、廣納意見,並找出共同想法;討論是共同找出解決方式,也許會有結論或無結論;會談則是有目的性談話、從過程中找出問題或原因,為解決問題之用。在組織中,總會有許多談話的機會,是閒聊、對話、討論或是會談呢?也是值得我們去省思。組織學習涵蓋了個人學習、團隊學習及組織學習三種層次,但如何在組織中引動學習的氛圍?大家都知道學習很重要,學習是轉弱為強的過程,也是幫助整個組織持續發展很重要的助力,但該如何做?
組織學習是組織變革的一部分,學習的來源有二種:向過去的經驗學習及向浮向的未來學習。鑑古知今是我們一般人常運用的向過去經驗學習的方式,但學者提出的U型理論則進一步闡釋了組織學習與領導變革的歷程,包含了5項行動:(1)共同創始(2)共同感知(3)共同流現(4)共同創造(5)共同發展,這樣的行動過程是讓組織內的成員能有彈性且深層的學習,退省及反思,讓內在領悟湧現而改變過去的思維,並轉變組織的場域。變革對組織而言,可以不是威脅,而是機會。
課堂中,老師提及感動分享式學習,人通常有深刻感動之後,較易引發深層學習,感動越深,學習成效往往也越佳。學習會產生能量,有學習能量,才有工作能量,學習真的會帶來許多感動與反思,以我自己為例,常常在結束每週一天的上課後,隔天上班特別有動力,除了想把手邊工作盡快完成之外,會不斷地思考還可以怎麼做,如何發揮工作的最佳化,雖然念頭一直不斷在腦中迴旋,但改變的行動卻很慢,探究原因在於學習的知識不夠多、工作的歷練也不足,這樣的過程仍會促使自己更加想學習的驅動力,讓學習用在正向的地方。
現今的環境變化很快,趨勢變遷也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在目前的組織環境中,幕僚單位雖不須業務單位直接面對人民、輿論,但畢竟是同一個組織單位,應當更加敏銳察覺同仁的需要、政策的改變造成同仁的影響等,如何準備好面對趨勢變遷,建立學習型組織是有其必要性。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張春珠 2019-03-13, 週 三13:00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課程進度:拂水山莊經營模式理念介紹
活伴關係與策略聯盟
跟學姊下車時很驚呀!怎麼會有那麼壯觀的五葉松,趕緊問賴老師(老闆)這松樹幾年了,松樹都有四十五歲以上要照顧剪枝做造型,就這樣拼命照相好想把它搬回家。
老師與學姊們都到齊,老師也不浪費時間一開始問大家可以與賴老師一家人(林老師、寶仁)和大家分享經營理念,賴老師說終身學習要不斷的學習看看自己的生命再結合外面,大地所有生長的東西都有生命,生命是無量無邊生老病死都一樣,這跟我們原住民的習俗(gaga)一樣,我們的耆老說愛惜生命也要愛惜大自然給的東西,因為大地孕育了我們,林老師教導我們生命的真諦演好角色最重要,做自己剛好的努力用一顆真誠的心、用智慧處理事情,很不錯這樣的上課方式也沒有壓力的對話對我來說是充滿能量與幸福,因為這樣上課方式它開啟了我的自信滿滿,也學習人與人的對話沒有恐懼,相反地是更有信心的表達內心的感受與想法。
今天我以喜樂的心感動的心來學習,看到賴老師一家人的凝聚力,在他們身上也學到相夫教子、親子教育讓我收穫滿滿,非常感謝老師戶外教學的第一站是拂水山莊,給我很大的震撼教育,幾年後我一定邀請您們到仁愛紅香溫泉櫻花之鄉最有原鄉特色的地方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