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學習理論與實務
成人教育學研究 吳明烈
主題:成人學習的理論與實務(11/27)
學生:方璟臻(107409510)
成人學習首重社區學習整合溝通,建立冷靜共同面對的問題,成人學習除了區域性考量外,也須考量到心理層面、衝突化解與溝通。
未來成人學習的趨勢更需要強調共融發展,也需要包容、愛與學習熱情,為在地社區營造優質的成人學習。基於構成社區形象的六要素而言:社區精神、文化、環境、成員、行業、發展等等,更是環環相扣,密不可分,也需同心協力以及彼此的同理心建構形成。而社區營造之精神:由上而下、由內而外,以及社區營造居民需求與連接社區資源共同努力精進精神,締造社區成人學習福祉。
社區總體營造包含:人、文、地、產、景五大區域的總整合;台灣社區學習四大歷史性關鍵: (1).民國57年起開始推動社區發展工作,基本上以聯合國在第三世界國家推動的社區發展工作為核心,然後逐漸轉換到政府的基層建設。(2).民國70年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成立,積極推動社區教育的學術研究工作,也兼及實驗社區的推動。(3).民國83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並大力推動社區文化營造為主體。(4).民國87年教育部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中,所宣示推動的學習型社區為主體。整合目前台灣社區成人教育學習的實質內涵:1.學校社區化2.社區教育學校化3.社區活動教育化4.公共事務社區化。反觀國外社區成人學習定義:1.北歐:提高人文素養,民眾教育;2.美國:務實性質;3.日本:生活美學結合藝術。
至於就國外學者的理論基礎模式大概又以(一).Martin社區教育:1.廣泛2.激進3.改革4.激進女性主義;(二)Lovett社區成人教育模式:1.社區組織2.社區發展3.社區行動4.社會行動。
結合成人社區教育的實務理論論述區分為:1.美國學者布魯克菲德(S.Brookfield,1984);2.空間的概念3.學習的層次與要素
整體而言,社區學習也是成人教育的一種,從課程理念價值與精神分成(張德永2013):1.Lawton(1973)的古典及浪漫課程 2.Taba的學習與教3.Boone 的方案規劃模式4.Jarvis 的成人教育市場課程規劃模式加以探討,目前中外成人學習理論至今已臻完備,但仍須社區眾人共同努力與學習,再更積極推展創新,用愛心、慈悲心、同理心營造社區成人學習而且處處學習、創新,讓社會與社區人人生活的精彩又充實。
107409513 李晉毅
2018-11-27, 週二 23:09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課程時間:2018.11.27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李晉毅
學號:107409513
本週報告為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老師在課程開始將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重點放於社區,而社區可分地理與心理大多數人都放於地理,也提到終身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促進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社區學校化,學校社區化社區可影響生活、生態、生計等等,而社區衝突可能是因為溝通、派系、資源等等。
此週報告組為子晴,一人準備報告辛苦,但他也準備許多內容與我們大家分享,分為五大部分有定義及國內外實例,對於社區一詞也解釋請清楚,而在台灣,社區雖非正式的行政編組,但隨著政府於1994年正式提出 「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方向後,台灣的社區發展精神便轉而強調民主政治實踐。社區營造之精神所言:由下而上、民眾參與、地方自主。而在社區中重要的是人,若無人也不會有社區,內容許多理論充實補充,後面較多實例分享讓我們能看現在實務的做法,可惜時間不夠無法讓大家進行實作。
老師簡報中寫到:社區學習是落實終身教育學習是驅動社區改造的重要力量,當社區民眾將學習當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並且對學習抱持著高度熱忱與熱愛,進而成為知識社會中的終身學習者,必能為社區的發展帶來實質改變與效益。很多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不斷進行學習,才能有創新、創意、特色的東西出現,人也是重要的一環以及任何事情會有好與壞兩面,都需要去面對及超越困境,而沒有社區學習的社區發展是盲目的 沒有社區發展的社區學習是空洞的。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心得(11/25)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107.11.25
課程地點:秀泰站前店 棋朵咖啡廳
學系:107終發專班一年級
單元: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內涵與發展 學校培育終身學習者的策略之探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梅鄉
學號:107436510
心得:
在今日課程中體驗非正式學習-電影賞析「芮氏9.6」,再一次提醒著我們要把握當下.珍惜所有的概念,同時在劇情中看見城市人民對於憂患意識的忽略,且重要觀測單位缺乏對觀察的敏銳度,導致重大傷亡,顯示終身學習與學習型城市推展的重要性;因為若該國家位處地震頻繁區域,則應推展人民防災概念,則或許能有機會減少當中些許災害。如同Ulrich Beck提到風險社會的概念,人類在每個時期都是風險社會,都應意識到死亡的危險,因此風險是與人類共存的,若能透過好的風險管理,則能有機會將風險降到最低。
在學習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內涵與發展過程中,學習到了新名詞「終身學習腦」--其意義在於透過終身學習提高了人腦的可塑性與發展性,若能在生活中培養終身學習的思維,在正式與非正式學習的機會皆留心可學習到的體悟,則可培養自我的思考習慣性。另一方面在與自我工作結合當中,也很希望有機會能協助學生發展終身學習思維及能力,從中規劃融入式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於自我學習能力。此外,雖然不同單位對於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定義有所不同,但可應用比較研究的步驟,透過描述、解釋、並排、比較等方式來歸納,更能以主軸輔以歸納的方式,包含不同定義的闡釋。
學校培育終身學習者的策略之探究章節,學校是培養終身學習者的關鍵,但以現行制度與措施,要大幅推動仍有其困難點。但以現行的策略來看,學校目前對於教師教學方式及課程改革上,已逐步推動,但在終身學習情境的塑造,則有待持續推展。從學習者的角色而言,而終身學習者也是一個實踐者,需體認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有強烈動機、有自我概念及實踐的能力,所以在個人、學校、社會等不同面向上,各有其不同的發展任務,未來才有可能延伸成為終身學習的文化與風氣。
107409503 陳文琪
2018-11-26, 週一 22:29
11/20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主題: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授課講師:吳明烈老師
日期:2018/11/20
學生:陳文琪
學號:107409503
學習心得:
今天的主題是「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報告的這組同學很有條列且簡單明瞭的文字說明,且幾乎囊括了所有觀點,讓同學們可以很快就知道何謂「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因為我上學期修過「組織學習」這門課,再加上老師的補充,所以今天的主題,等於幫我複習這門課程,原本已經忘了差不多的課程,記憶又回復了。
而我和佑晴是評論組,所以提出了幾個問題,那時對報告同學提了五個案例,覺得似乎有些多,後來經過她們解釋說,希望透過多個案例分享,讓我們能夠更加了解今日主題,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了,因為這個主題又大又廣,若是一直用理論的方式,可能大家也聽得迷迷糊糊,經由她們的案例分享,是真的可以讓我們更快速地認識今天的主題。她們在實作的部分是「世界咖啡館」,讓大家藉由三個議題:「1.假設身為樂齡大學課程的規劃者,會如何規劃符合樂齡者的課程需求?2.組織學習推行方式—分享在職場所經歷過的,你認為好的組織學習方式。以及3.如何以有趣的方式,培養身邊的孩童終身學習的概念?」分兩組來討論,藉由這樣的方式,我覺得更可以讓同學們激盪出許多想法,最後由桌長來整合兩組的意見,真的是一個很有建設性的實作。
最後報告的同學用達爾文的一段話來結尾,我覺得很棒!” 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 not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e one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 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最有能力面對改變的,也期許自己可以在終身學習的這條路上,是能夠有能力面對各種改變的人!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
課程時間:2018.11.25
課程地點:秀泰電影院、棋朵樂茶
學系:107終發碩專一
單元: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內涵與發展、學校培育終身學習者的策略之探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盈君
學號:107436505
心得: 今日上午電影賞析,片子選了「芮氏9.6」,此部片子與終身學習的關聯性,學習面向很多元,歸納幾點:培養觀察力、具備好體力、保持憂患意識、愛要及時。觀察力是指地震引起瓦斯外洩,老鼠死亡、水溝蓋水湧出,見微知著都需要有過人的觀察力。當災難的發生需要逃命,沒有好體力,是無法跑34樓的樓梯的,有好的體力才能有好的學習。生命脆弱,天災人禍不可預料,愛要及時。
中午過後轉移陣地至棋朵樂茶,上課提到發展終身學習關鍵能力是個人、組織與社會提升競爭力的必要策略,而關鍵能力有三大要素: 知識(knowledge)、態度(attitude)、技能(skills),缺一不可。UNESCO終身學習關鍵能力層面有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學會改變,把關鍵能力訂好、才能去訂好怎麼做學習。不論是終身學習,或是套用至推廣企業教育訓練皆是如此,在企業中,我們把關鍵能力當作是職能來看待,定義好每個職位應具備的職能,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由職能來安排培訓。從職能落差來安排學習,補強同仁不足的職能,以達到組織共好的未來。學習會帶來創新與改變,學校是培育終身學習者的關鍵機構;而社會是終身學習強化者。學校培育終身學習者的策略中,「教師」被賦予重要任務,因為惟有終身學習者才能培育終身學習者,正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在學校課程變革發展中,要能提升個人所需具備的終身學習能力。終身學習不能只是口號,最好是讓終身學習成為一種習慣,21天效應,自然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若從教師做起,上行下效,我們才能冀望我們往學習型社會更近一步。同如我們當企業的人資,人資被賦予重要任務,學習環境的塑造、讓同仁歡樂學習又能運用於工作中。訓練辦得再好、同仁不來上課,又有何用呢?學習會帶來改變與創新,如果能激發同仁學習的意願,樂於學習並分享,讓同仁與企業共同前進,打造高績效的學習型組織。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時間:107.11.20
學生:王佑晴
學號:107409501
課程主題: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今天在實作部分以世界咖啡館的模式分成兩桌去作進行,個別討論到的問題是:假設身為樂齡大學課程的規劃者,會如何規劃符合樂齡者的課程需求?如何以有趣的方式,培養身邊的孩童終身學習的概念?同學們個別思考及回答問題後桌長會有條理地將各個同學們的回應作彙整並且帶領大家再作討論,我認為這比一般在課堂上所進行的討論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得到結論及答案,而且換至下一桌時在聆聽完前一組同學們的想法後能夠激盪出更多不同的意見及評論,因此在學習的組織中有規範性的方式對於成員的學習效能提升有相當程度相關,也謝謝這週的同學能夠使用這種方式讓我們對於世界咖啡館的使用時間及用法更了解。
這週與文琪擔任評論,由於上個學期曾經修過組織學習的課程,所以對於同學們分享的內容較能夠把握,也再一次的複習了關於組織學習及學習型組織的發展、困境以及其中的意涵,尤其是在這個暑假後從事短期的工作後,對於組織發展的概念連結又更強烈,像是老師所提到的組織發展的困境可能來自於:1無發展的持續動力2.成員與制度無法進行深層的變革3.成員對於組織的認識與認同感不足等等的因素,所以這也提醒了我未來在某個組織效力時能夠將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這兩個法則運用得當,作一個有貢獻及有價值的成員。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107.11.25
課程地點:秀泰站前店 棋朵咖啡廳
學系:107終發專班一年級
單元: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內涵與發展 學校培育終身學習者的策略之探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洪怡君
學號:107436511
授課重點心得
挪威電影「芮氏9.6」片中大地震引發的特效場面非常驚人,電影中探討了多元議題,也觸及了經歷大災難後,人們所罹患的創傷症候群、政府機構專業官員的傲慢,與因官僚蹣跚反應造成難以收拾的大災禍等等。這部電影讓我們體會大自然面前人們是如此渺小,生命是如此脆弱,即使親如一家人,也可能在一瞬間就此生死永隔。這也提醒我們愛要及時,別讓原本可以彌補的親情遺憾終生。同時也啟發了我們對於事情的看法不能只看一個面向,多數人都會陷入反應性思考,在判斷過程中容易產生偏差我們應多花些時間去練習多面向的思考,別再用過去的經驗來出判斷和決策,才能跳脫自身的思考盲點,也才能擺脫主觀思惟的框架。
歐盟在闡述終身學習關鍵能力時,即明確指出能力應涵蓋知識、技能與態度三大面向。UNESCO、OECD與歐盟等國際組織為客觀明確訂定出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內涵,均設有專門委員會或專門組織之長時間運作,參與人員則廣泛地涵蓋了專家學者、政策決策者、實務工作者以及利害關係人。
UNESCO提出終身學習關鍵能力五大支柱: 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be、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change,並由這五大支柱發展出28項具體能力。OECD從終身學習觀點推動三項具體能力內涵: 一、運用互動工具 二、異質性團體互動 三、自主行動由此再發展項能出9項能力。
OECD從1999年開始積極致力於「學習科學與腦研究」,人腦的可塑性與彈性長期的學習會實質改變腦,學習促進了神經元的新連結,這正彰顯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與貢獻,人人需要發展終身學習腦。
最後更提到 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發展正是一趟充滿選擇與成長的學習旅程,學校扮演終身學習關鍵能力奠基者的角色, 社會扮演終身學習關鍵能力強化者的角色。
成人教育研究心得 上課時間:2018/11/20
成人教育研究心得
上課時間:2018/11/20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生:高子晴
學號:107409512
今天提到的是有關於組織學習和學習型組織之間的區別,一個組織不管人多人少,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一起學習,今天同學在報告時,提到的一個很棒的實務案例,就是福特汽車的組織學習,他們雖然每個小組都自己很認真地檢討跟學習,但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彼此小組之間不相互學習,所以問題還是一直沒有解決,所以他們組織重新調整和學習,才能讓整個組織學習起來。
而在組織學習當中,人與制度之間密不可分,所以可以造成組織學習,人跟制度要相互配合,才能推動完整的組織學習,而組織領導人,對於學習組織支不支持,重不重視,對組織是相當重要的,這也是學習型組織能不能推動的重點,
組織也需要學習型領到者,如同學習型城市,上面的領導者有沒有支持,成員對組織型學行行程式的認同和了解,要讓組織成員充分了解到為什麼要學習,我學習會對自己帶來什麼樣的效益,每個組織當然都會思考投資報酬率的重要,能不能持續和一步一腳印,並且想到永續發展,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何將工作學習化已經跟學習工作化之間的不同,兩這之間的區分方式,工作學習化:工作中要解決問題,所以把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工作上,學習工作化:把學習當成工作的一部份。而堅持組織地學習的最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考驗我們對理想有多大的決心,來完成我們所希望達成的事情,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堅持,才能夠繼續地完成自己的夢想,並且讓他更能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