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107/1/6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堂心得
課程時間:107.1.6(六)
課程地點:中科教室
課程: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106終發專班)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林思妤
學號:106436511
今天是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程最後一堂課,也是負責擔任〝新學習文化的發展及各國經驗〞同學報告的評析小組,在聽完同學的報告後,深感時代在改變,新學習文化風氣興盛,逐漸改變傳統學習模式,透過同學解說新學習文化三大層面,可以瞭解學習者在學習境況與學習過程中學習成效效果如何,在德英新學習文化對比台灣現況,因德英學習文化時間較早,受到政府支持與重視,因此學習文化觀念較成熟,而台灣在近幾年才開始漸漸重視這塊領域,但還是處於起步階段,需要再加油,而不是喊喊口號而已。
下午大家一起到東海大學校園走走,說來慚愧,在台中念書二年半,只有搭公車經過東海,從不曾走進去參觀過,這次因緣際會下與大家一起漫步在東海校園真的很開心,在人工湖畔邊,老師請大家發表最後一次課堂感想、啟發與行動,在這門課程中,我從字面上認識的終身學習到瞭解終身學習的意涵與本身的實踐,透過老師課堂上傳授的知識,內消轉化成自己的學習養分,再將自己的學習感想分享給朋友與同事,讓他們瞭解為何我要念研究所,也感染周遭朋友回流教育的念頭。(雖然是報考南部的學校啦!)
1070106課堂心得與反思
課程時間:107.01.06 (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106暨大終發專班)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廖鳳雪
學號:106436506
課程內容:第十五單元 新學習文化的發展及各國經驗
第十六單元 終身學習發展取向比較與國際趨勢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眼,這學期就即將進入尾聲了。時隔多年,回流教育讓我有機會可以在暨大終發專班學習。開學時的茫然、忐忑,在明烈老師的引導與同學們的陪伴下,總算逐漸找到方向,並且適應了隨時得做心得反饋的緊張心情,也慢慢發展出「研究生」探究學問的能力,真的非常感謝老師與同學這們棒的學習伙伴。
這堂課的主題之一「新學習文化」,報告的同學們提到芬蘭這個北歐國家。一說到芬蘭,大家想到的應該就是他們的教育。由於工作的關係,也教過一位來臺灣學華語的芬蘭學生九個月的時間。報告同學在補充資料表格中提到的「T觀點~多元學習,成就孩子」,就可以在這位學生身上得到印證。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當這位學生說芬蘭中小學不考試時,亞洲學生都問:那老師怎麼打分數?他也很疑惑地問大家:「老師為什麼要給學生打分數?」他說學習是個人的事,自己有沒有進步才是重要的。在學期末的成績單上不會出現分數或等第,老師會褒揚好的部分,也會提出他們希望學生在哪方面可以多做努力,給專業的建議。另外,沒有回家作業,不無聊嗎?這位芬蘭學生回答:當然不!因為他們有時間(1.)想出好玩的遊戲,培養出創意與創造力。(2.)大多數的學生都養成了閱讀的習慣。(3.)與玩伴/人相處的能力。(4.)因好奇,而去探索自然和環境,養成獨立並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同時身為父母和華語教師,這個傳統學習文化中學習提供者的角色,以及現在研究生的身份,都應該好好地思索「新學習文化」這個議題。
104409501陳宜君
2018-01-08, 週一 20:48
第十四單元: 學習型城市的概念與實務心得
授課日期:106年12月26日
授課地點:暨大A棟302會議室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心得感想
第十四單元: 學習型城市的概念與實務
任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104409501 陳宜君
透過同學對學習型城市的導讀讓我對台灣學習型城市的發展情況有更一步探索的動機。
根據歐洲終身學習促進會(European Lifelong Learning Initiative)對於學習型城市的定義指出:一個城鎮透過發展公民正式與非正式教育與訓練的計畫,提供市民充分的學習機會,創造一個充滿生機的、參與式的、具有文化意識與經濟活力的環境,有系統的提高全體居民的潛能與生活品質,以因應全球與國際經濟的變化(吳明烈,2010)。106年南投縣學習型城市願景是「綠活城鎮,生活轉型」,在此願景架構下,規劃「綠色生活、空污減量、食農教育、藝術技藝、走讀城鄉、公民記者」等六項新興工作項目。
埔里素有手工紙的故鄉之稱,透過組織學習和對話可以將傳統造紙產業運用到書寫之外的文創產品;透過跨組織間的共同合作,更可以將農業廢料問題跟產業結合,開發出新興文創材料(如筊白筍殼製成的筊白筍紙),帶來商機又能提升產業價值。例如:結合在地的咖啡店、書店、手創紙廠、染織工坊等開設工作坊,製作水果盤、紙拖鞋、手工書、桌燈和防水紙背包等工藝品,讓埔里鎮民和有興趣的民眾,透過參與式的學習體驗埔里特色文化,並用親手做的工藝品布置生活空間,讓走讀城鄉的概念成功地融入產業服務。
此外我還發現,桃米生態村在暨南大學觀光餐旅學系的輔導下,推出全新生態旅遊行程, 以「桃米野餐」為主題,將讓遊客除了體驗桃米社區豐富的生態資源外,還能在悠閒的生態環境中,席地而坐一起野餐,享受純樸的田園風情以及享用在地食材特製的便當,產官學的合作是促進社區發展相當重要的推手。
在張力亞老師的講座中也特別提到,學習型城市是從個人的學習到組織的學習,透過解決地方的問題(如空汙,水汙染,農業汙染等)凝聚共學的動力,並結合產官學與在地非營利組織,分享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經驗,最終達到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目標。
在學習課程設計上分成咖啡、紅茶、觀光、農業、巷弄、產業六大軸線,每個軸線都提供了在地化、社區化且優質的課程,也建立一個影音或文本的學習平台,讓想深入了解的民眾可以透過平台進行參與。
在我了解到南投縣推動學習型城市的願景和努力的過程後,我很慶幸埔里有一群愛鄉土的有心人,而暨南大學在社造的發展上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未來我將會持續關心平台上的訊息,並選擇有興趣的課程開始參與,也期盼自己能做個終身學習的實踐者。
104409505黃淑華
2018-01-07, 週日 22:11
1/2 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心得與反思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法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1月2日
課程主題: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姓名:黃淑華 104409505
隨堂筆記與心得反思:
本週秋玉和大偉的報告相當豐富,唯時間不足,未能完整呈現理論架構和實作部分,實屬可惜。幾段影片包含79歲男模王德順、83歲名模卡門、90歲的體操選手、105歲趙慕鶴博士的小故事充滿勵志與溫情。課堂中,已悄然立定志向要向86歲名模卡門學習,高齡也要風華絕代,活得精彩。
Google一下,原來卡門•戴爾•奧利菲斯,生於1931年6月3日,是美國著名超模,也是時尚圈的不老傳奇。卡門是義大利和匈牙利混血兒,早年從紐約起步,以1945年登上《Vogue》的封面,開始了她的藝術生涯,後與不少殿堂級攝影師合作,六度登上《時尚》雜誌封面,十四次擔任化妝品廣告模特兒。2013年1月,82歲的卡門•戴爾•奧利菲斯在巴黎時裝周壓軸出場,霸氣十足,成為伸展台最年長的超模。卡門自信、美麗,總是掛著溫暖的笑容,謙遜、守時且敬業,令人折服、敬佩。
反觀我,年屆不惑,長年為內分泌失調所苦,遍尋中西名醫,調養多時,近二年搭配飲食與運動,身體才漸漸好轉。女人除了要健康,也怕老、怕醜,如果能像86歲名模卡門,美麗一輩子,健康一輩子,對經營健身房的自己來說也是一種職業道德。聽聞卡門的故事後,我驚奇地發現,原來,高齡也可以如此優雅,不只是活躍老化,還可以優雅老化!
成人教育理論與實務心得
上課日期:106/12/19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姓名:林秋玉
學號:106409506
成人教育與成人學習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Knowles於1990年提出的成人教育學觀點的七個步驟:
1. 建立友誼的學習氛圍。
2. 創造一個相互規劃的機制。
3. 診斷學習需求。
4. 設定方案目標。
5. 設計一種學習經驗的模式。
6. 以適當的技術與教材指導學習活動的進行。
7. 評量學習結果並在診斷出新的學習需求。
老師在課堂上提到優質課程需要「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將過去經驗值發揮在成年教育裡,使氛圍有助於學習、創造互相規劃的機制、診斷學習需求、設定具體可行的方案目標、鼓勵自我導向的學習設計、選擇適當的教學技術(講述、小組討論、口頭發表、影片欣賞、圓桌討論、旅遊學習、適當的教材..等)學習成果(知識、技能、行為)的評量;美國成人教育學者Mezirow於1991年級出的轉化學習理論:包含1.學習如何做某事。2.學習了解一件事在某種情形下,如何完成在另一種情形下,又如何以及這兩者間的關係?3.學習了解別人對我的期望知道如何預測別人的期望?如何應付其他人?4.為個人形成一種不斷發展成為我之所以為我的概念,這個我蘊含某些對個人而言很重要的價值觀..等四種類型。
「有效學習」可從終生學習的觀點來思考,也就是個人在一生中的階段都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活動,才能持續發展知識、技巧和態度,這種學習也就是Peter.Senge於1990-2000提出「學習型組織」(Single loop learning、Double loop learning、Deuteron learning)的基礎,想要創造有效的學習,就需要認識討如何學習?特別是如何處理資訊(Sousa,1995),透過激勵個人或組織持續不斷的學習,甚至建立一個終生學習的社會、提升自我、創造美好的生活。因此能來到暨南大學就讀諮人系終身學習發展碩班,跟著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學習真的感覺到非常的榮幸與開心!
104409505黃淑華
2018-01-07, 週日 16:50
12/26學習型城市的發展與趨勢 心得與反思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法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12月26日
課程主題:學習型城市的發展與趨勢
姓名:黃淑華 104409505
隨堂筆記與心得反思:
吳老師在課堂上鼓勵同學踴躍參加1/7(日)在中興新村兒童公園舉辦的南投縣終身學習暨學習型城市成果博覽會,看李玉蘭學姊在群組貼出的活動流程表,表演內容豐富精彩,然因月前訂下之家族聚會不克前往,實在可惜。
老師在2010年為學習型城市之意涵做了最佳詮釋:「學習型城市(learning city)又謂為終身學習城市(lifelong learning city),係指透過政策支持與資源動員策略,促進市民學習、城市組織學習以及整體城市學習,以有效提升城市終身學習力,並能以新學習因應新改變,發展全體市民及城市的創新應變能力,持續促進市民的自我實現與城市的永續發展,進而成為現代化的知識與智慧城市。」其中持續促進市民的自我實現與城市的永續發展最讓我感動。
講義中老師也列出全球學習型城市標竿,細細讀來,不禁驚歎起愛爾蘭的科克市這個標竿城市。科克市人口不到三十萬人,人均已達三萬九千多美元,科克市原是一貧富懸殊,失業率高,輟學率也高的小城市,空間發展不平衡,臨水城市的環境也面臨諸多挑戰,更糟的是還有移民融合問題。在資源整運用上,政府機構資金進來支援,志願者和大學募集志工組織,結合民間企業如報紙、廣播媒體以及酒店的力量與資源,其終身學習節極具包容性,不僅鼓勵人們參與活動,還鼓勵人們組織自己的活動。
也許柯克市還未能改善所有市民的生活品質和解決社會排斥的根源問題,也尚未全面達成改善人民技能及人力資本以促進經濟發展的目標,然而弱勢族群和被邊緣化群體都有被關懷到了,透過活動和學習,溫暖了許多顆心。這是否就是老師說的:改變所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有些事看似不能改變,卻是有所改變的改變呢?
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主題:高齡學習理論與實務
學號姓名:106409508 陳禹心
上課日期:107.01.02
課後心得:
這次同學的報告非常精彩,之前有在「成人學習」的課程裡聽到許多高齡者相關的課程。其中有關樂齡學習的目標與理念我最有感觸,希望能將高齡者的「負擔」轉換為「能量」,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理念,可以減少醫療健保的支出,也可以使高齡者成功老化,甚至還能讓第三年齡的長者服務第三年齡的長者。
老師也提到「U3A」(University of the Third Age),照字面上翻譯,也就是第三年齡大學。照台灣目前的老化速度,在2025年時,即會邁入超高齡社會。姑且不論這個現象是好還是不好,未來該怎麼因應這樣的一個社會環境變遷,是我們應該重視的。
就以第一年齡、第二年齡、第三年齡和第四年齡來說,台灣的第四年齡過長,目前資料統計為七年;相較於北歐國家的十四天,台灣在此方面還有待進步。現在有許多方面在推動「減少第四年齡,延續第三年齡」、「將負擔轉換為能量」的面向;以前在大學時期學到老人社工應該怎麼做然後怎麼做再來怎麼做,現在在研究所時期看到的面向更加寬廣,已經不是社會上的弱勢、需要被幫助的人等,把眼光放長遠去探討,這些弱勢族群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他們需要被幫助?
我看到的許多老年人,尤其在鄉村,每天早上四、五點就起來,吃完早餐可能就去田裡看看自己的田,摘蔬菜、水果等,回到家裡就睡一下,或者看電視,十點左右午餐已經煮好了;偶爾有客人到家裡聊天,就邊看電視邊聊天,或者客人會帶菜來;然後中午十一點到十二點就午睡,下午起來又去田裡澆水,或看電視,四點左右就煮好晚餐;然後晚上就是看電視和洗澡。乍看之下,每天都有要做的事情,但是卻沒有一個目標。這樣的人在鄉村很常見,但我們要如何才能讓這些人到樂齡機構去學習或者延長其第三年齡呢?這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要有這樣的觀念,必須從年輕時就應該培養,現在的台灣不只是需要減少醫療健保的支出,更應該要努力讓高齡者,甚至是從中高齡者就應該培養起「延長第三年齡、減少第四年齡」的觀念。
104409505黃淑華
2018-01-06, 週六 22:28
12/19 成人教學理論與實務心得與反思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法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12月19日
課程主題:成人教學理論與實務
姓名:黃淑華 104409505
隨堂筆記與心得反思:
本週由我和宜君導讀成人教學理論與實務,經吳老師指導文獻資料蒐整方向,我們在圖書館借了多本理論專書,也在博碩士論文網和華藝下載了多份期刊論文,理論部分堪稱完整。由於大家都是在職生,又要上班,又是人妻人母,多重角色下的小組討論一度讓我們很焦慮。
所幸事前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與溝通,個案研討融入宜君和我本身的工作,資料蒐集相對容易且豐富。實作部分則是將店鋪即將到來的年節難題拋出,讓同學們以課程規劃師的角度腦力激盪想想辦法:快過年了,有些學員會因為太忙、太累、太冷而不想來運動,要如何調整課程內容或設計活動,讓她們在過年前後持續來運動呢?同學們創意十足,產出的答案有理論基礎又實用可行,都是實際可應用在店鋪的好點子。
由於和自身生活與工作產生有意義的連結,這份報告做起來生動有趣又有感情,理論、實務、實作兼具,收穫最豐碩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