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6/1-6/2 兩天一夜活動心得
課程時間:2024/6/1(六)~6/2(日)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專一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鄭幸怡
學號: 112436501
【第一天】
從學期初就開始努力討論、籌備的「兩天一夜・跨校組織學習營」,終於到來了!為了讓中正成教的夥伴還有碩班的朋友們都感受到我們班的熱情、賓至如歸的感受,我們班真的是使出了渾身解術!行政組細緻的準備相關的名牌、流程本、膳食組細膩留意大家的需求妥善安排、攝影組派出專業攝影師老公支援,報告組更是花了非常多個深夜討論做出不讓老師漏氣的報告。而這次我擔任的角色是活動組的組員,任務主要是確保每一階段的流程順暢並且安排相關活動與主持,其實因為流程有點超時且下雨,我們準備許多活動跟環節都沒有派上用場,但是每組報告夥伴都有準備暖場跟實作活動,那我們就用力積極的參與,炒熱氣氛讓整天不冷場,希望能讓夥伴們感受到我們的熱情,而我們也成功了!感受到大家漸漸地跟我們一起努力爭取分數、舉手歡笑,就覺得這兩天真的好棒!
U型理論的課程內容非常扎實、乾貨滿滿,必須坦承因為內容很多有點吸收不了,但透過中正夥伴準備的實作一起激盪腦力,也直接感受到組織學習的體驗。課程內容中,比較印象深刻的是針眼的概念,它是U型底部的門檻,是破壞的過程,必須要卸下固有的想法與習慣,學會聆聽與對別人的想法保持開放態度,才有辦法通過這個針眼並且真正的跨越挑戰,往U型的上坡前進。就我淺薄的體悟中,我想U型理論其中的概念應該是組織要進步就是需要有放下自我堅持、接受他人或組織的想法,才能從低谷再次爬向高峰的過程,也就是組織中彼此學習的方式,從我走向我們,才能走向進步。另外,此段報告的開場之「35元咖啡」互動非常有趣!讓大家從「對愛情重視的六大元素」中去選擇自己最在意的元素、彼此討論說服、依此分組並上台分享。新穎的互動方式讓人眼睛一亮,除了過程中體驗想法交流的感受,也可以快速的讓教室內的大家快速交流想法與熱絡,是一種很棒的教學互動活動,未來也想在自己的職場使用。
下午時光大家一起用點心並到校園裡雨中散步,雖然下雨有點可惜不能玩到我們活動組精心準備的校園巡禮闖關任務,但是在緊湊的報告中稍微慢下腳步慢慢欣賞我一直很愛的暨大校園,並跟新認識的朋友並肩聊聊,真好!來到晚上我們班夥伴的報告,一起透過做燈籠把學習型組織的概念變成畫作,不同班的夥伴們一起攜手構思、彩繪、玩耍,最後大家一起點燈拍照,畫面真的很美!第一的夜晚結束在摸獎活動,我真的是使出全部的力量讓大家氣氛嗨到最高點,希望大家都拿的滿意、笑的開心、玩得盡興!
【第二天】
一早到走廊還沒到教室,就被濃濃的咖啡香吸引了,遠遠的看到一排穿著咖啡師圍裙的同學邀請我們進到教室品嚐咖啡,原來是搭配報告主題「世界咖啡館」,碩班的同學準備了咖啡廳氛圍迎接大家,真的太用心也太有趣了,好喜歡好驚喜~報告的內容很清楚好吸收,也知道世界咖啡館可以怎麼應用,也讓家真的實地去體驗世界咖啡館的討論方式,真的覺得是這兩天收穫很大的一個段落!讓我反思到自己職場中有一些大型百人訓練,其實一直是講師授課、學生吸收的學習方式,也知道沒有效果很多人都在滑手機,但也不曉得可以怎麼調整,這次學到世界咖啡館,真的是非常躍躍欲試,期待回去與主管討論施行的可能性!
下午到了魚池樂齡示範中心,對連主任的投入樂齡學習的那份義無反顧,非常感動。我很喜歡他說的這句話「只有讀懂樂齡之重,才能看淡時光之輕」。看到的瞬間有點起雞皮疙瘩,就是因為他認為這件事情多麽的重要,所以這件事情要耗盡很多力氣、經歷冷嘲熱諷批評、花很長的時間,也義無反顧的勇往直前,也真的做出成績,魚池的長輩得以有這樣的學習環境、學習型社區,真的是非常幸運!
這兩天很多細節無法細細分享描述之。雖然因為緊湊行程身體疲憊,但心靈十分飽滿。我很喜歡各種實作與討論的時刻,可以跟不同學校、年齡、領域的夥伴們一起激盪想法,去哪可以跟這樣不同又相同投入學習的人們緊密相處兩天的時光?真的是非常難得。而且透過本次活動,真的很幸運的遇到想法十分相近的夥伴,收穫了一名好朋友!謝謝老師堅持這麼多年舉辦這項活動,雖然籌備過程多少有點辛苦,但最後的結果十分甜美且得到意料之外的收穫!這學期也感謝老師的教導,辛苦了!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20240426
課程時間:2024/04/26(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林素芳
學 號:612710013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在面臨複雜難題時,即便持續努力解決,問題卻依舊一而再地發生,因為難題多半只是冰山浮現的一角而已,需考量整體性的多重因素、結構,這種「見樹又見林」的歸因邏輯正是系統思考的原型。
在組織中首要前提是營造安全的環境,讓成員能盡情地提出意見,再根據問題的量化數字,試著找出背後成因並推論出解決方向,並協助所有人建立起自省的意識反思意識才能看到困局,形成集體行動有助於問題解決。
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
可促進個人與組織知識的獲得,而啟發個人與組織的智慧就在於用對話的方式;能分享知識才能廣結善緣,達到人與人間的有效連結,知識即力量唯有善用才能分享,用適合自己的節奏學習─即是知識管理,論及知識管理策略就在建立知識庫與知識社群以開創知識地圖來進行知識審核、並善用AI人工智能及數據分析的運用等面向。
學習創造改變也創造價值,活到老、學到老用自我應驗的終身學習來提升富有人生;組織學習運用於個人及組織所產生的共頻與共震,用以共同感知、流現、創造與共同發展來看見、感受、領悟與分享。課堂學習已至最後一節課了,回顧這學期上課都在輕鬆、自然、幽默的氛圍中進行,學到的都是一步一印記下的改變與成長,這全歸功於 教授如沐春風般的人生啟示與應驗上所堆疊而成,正能量無比之豐碩!!!
課程時間:2024/04/26(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在面臨複雜難題時,即便持續努力解決,問題卻依舊一而再地發生,因為難題多半只是冰山浮現的一角而已,需考量整體性的多重因素、結構,這種「見樹又見林」的歸因邏輯正是系統思考的原型。
在組織中首要前提是營造安全的環境,讓成員能盡情地提出意見,再根據問題的量化數字,試著找出背後成因並推論出解決方向,並協助所有人建立起自省的意識反思意識才能看到困局,形成集體行動有助於問題解決。
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
可促進個人與組織知識的獲得,而啟發個人與組織的智慧就在於用對話的方式;能分享知識才能廣結善緣,達到人與人間的有效連結,知識即力量唯有善用才能分享,用適合自己的節奏學習─即是知識管理,論及知識管理策略就在建立知識庫與知識社群以開創知識地圖來進行知識審核、並善用AI人工智能及數據分析的運用等面向。
學習創造改變也創造價值,活到老、學到老用自我應驗的終身學習來提升富有人生;組織學習運用於個人及組織所產生的共頻與共震,用以共同感知、流現、創造與共同發展來看見、感受、領悟與分享。課堂學習已至最後一節課了,回顧這學期上課都在輕鬆、自然、幽默的氛圍中進行,學到的都是一步一印記下的改變與成長,這全歸功於 教授如沐春風般的人生啟示與應驗上所堆疊而成,正能量無比之豐碩!!!
中正成教所碩一 吳彥霖
2024-05-30, 週四 14:33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2024/4/26)
課程時間:2024/04/26(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彥霖
學 號:612710003
系統思考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你無法在製造問題的同一思維層面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用製造問題的大腦來解決目前所遇到的困境,我們需要透過上層思維,盡量縱觀全局。啤酒遊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讓我們了解到不單單只是長鞭效應的影響,整個系統性的思考才是決策的關鍵,並非單純的線性,而是整體循環。現實生活上有很多企業的衰敗都是和這一項修煉有關,因為它牽扯到太多的因子,只要漏掉這項關鍵的能力,就會導致源源不絕的問題產生,我們應該要透過這些案例好好的學習,才能於現在或是未來做好每一件事,不斷的進行修煉。
知識管理
第六項修煉在目前資訊爆炸的世代裡尤為重要,它可以是過去經驗的累積,也可以是新知識的基礎。對於塑造企業的文化來說,知識管理無非是舉足輕重的角色,它讓組織間的成員可以樂於分享、傳遞訊息,把訊息整理成資料後,再轉為資訊,最終形成知識,產生智慧,讓組織變得更加強大。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首先光是要養成分享的文化就已經是一大挑戰,再來還要有一定的能力去處理、消化這些知識的傳遞與積累。
因此不管是知識管理還是其他修煉,都不是在老調重彈,之所以會廣為流傳甚至沿用至今,是有它的道理存在。生活即修煉,相信接受了老師及各位同學報告的洗禮,一定可以善用這些能力,為往後的挑戰做準備!
國際成人與終身學習發展趨勢
課程時間:2024.05.22
課程地點:A302教室
學系:112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國際成人與終身學習發展趨勢
授課教授:吳明烈 特聘教授
學生姓名:樓家安
學號:112409520
今天課程的一開始老師跟我們分享了他寫的兩篇文章:第一篇是「人生有五常」。老師從三對年長夫妻身上,看到了他們善用這五個概念,過著充實而自在的退休生活。這也啟發了我們要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生活,珍惜當下,保持內心的平靜與覺知,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一,日常 - 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珍貴的,值得細細品味。即使表面看起來很平 凡,但每天都有獨特的地方。
二,無常 - 生命中無法預測的變化是必然的,我們應該珍惜當下,善用無常來創造美好的未來。
三,平常 - 以平靜的心態看待生活的起伏,不被外在事物左右。平凡中蘊含著不凡的力量。
四,正常 - 以正當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生活,守護自己的本性。實踐八正道的精神。
五,恆常 - 雖然變化不斷,但內心保持恆常清靜。學習自然界的恆常之道,感悟生命的奧秘。
這五個概念中我最有感的是:日常!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理所當然,如果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去感受生命的流動,時時懷抱感恩之心,細細品味生活,這樣才不會在這世上白走一趟。後續老師也指導我們,要以祝福取代擔心,不要過分擔心無常。
第二篇:悟是生活與學習得上乘境界
生活與學習是一個持續開悟、領悟及體悟的歷程。悟是生活與學習的上乘境界,能夠提升生命的深度與心靈能量。思考是通往悟的一種途徑,但思考不等於悟。悟是一種心理體驗,可以擴展生活與學習的境界,豐富及深化生命內涵。學習與思考必須相互依存且相互增長。懂得開悟、領悟與體悟的人,在做學問與做事時更能切中要領、事半功倍,創造圓滿的人生。
悟的通道是人的五官和五種感知,需要以心來照明照亮。悟的方法有:寧靜致遠、韜光養晦、如如不動、深層觀照、實踐反思、善用孤獨,善用這六項法則能夠幫助我們達到理想的悟境。悟不應僅是修行人的日常,而應融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之中。悟不受限於特定的方法,各人的機緣不同,方式亦有所不同。悟而不迷!
悟是生活與學習的上乘境界,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悟,並運用悟的方法來提升生命的深度和境界。這不僅是修行者,也是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的事。
課後心得:國際成人與終身學習發展趨勢
在當今快速變遷的全球化社會中,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愈加突出。今天的課程,我們探討了國際成人與終身學習的發展趨勢,重新思考了終身學習的概念,包括Lifelong learning(終身學習)、Life-wide learning(全方位學習)和Life-deep learning(深層學習)的內涵,並了解了第七次國際成人教育會議的主要成果。
終身學習再概念化
終身學習不僅僅是持續學習新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Lifelong learning強調學習是貫穿個人一生的過程,不受年齡限制。Life-wide learning則指學習不僅限於正式教育體系,而是涵蓋了個人在不同環境和情境中的學習,包括工作場所、家庭和社區等。Life-deep learning強調學習的深度和質量,追求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應用。
終身學習的國際發展大趨勢
1.積極培育終身學習者:現代社會需要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的公民,積極推動終身學習者的培育是關鍵。
2.深化實現學習社會:構建一個學習型社會,使學習成為每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部分,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3.普及發展學習型城市:學習型城市的發展促進了城市居民的終身學習,增強了城市的競爭力和可持續性。
4.建立終身學習專業人員培訓認證制度:為終身學習專業人員提供培訓和認證,有助於提升教育質量和學習效果。
5.提高終身學習經費投資:充分的經費支持是推動終身學習項目和計劃成功實施的保證。
6.形塑終身學習文化:培養終身學習的文化,使學習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對社會的長遠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112409507 甘如傑
2024-05-23, 週四 20:00
新學習文化的發展及各國經驗
課程時間:2024.05.15
課程地點:18度C巧克力工坊
學系:112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新學習文化的發展及各國經驗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甘如傑
學號:112409507
課程心得:
在這次的課程中我了解到,新學習文化的興起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學習不再受限於特定方式,而是融入日常生活,人們應該要以正式和非正式學習並重,這樣子的學習才能夠有所成效。
此外,家安同學也有提到新學習文化的八大核心要素,包括終身學習、學習者驅動學習、及時學習、顧客導向學習,以及團隊學習、脈絡關聯學習等。特別是學習如何學習,因為現今學習方式的多元化,我們應該落實終身學習,才能學習各種不同的工具,並且進而學習新知識。
接著我們還去參觀18度C巧克力工房,深入了解了這家企業如何創新的進行經營。我們不僅親身感受了企業文化和回饋社會的善行舉動,為社會貢獻了相當多的心力。
通過這次課程,我深深感受到了學習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數位化和個人化學習的趨勢,讓我對未來教育的發展充滿期待。作為一名學生,我希望終身學習的理念能夠持續深入人心,幫助更多人擁抱終身學習,實現自我價值。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如18度C巧克力工房這樣的企業,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共同締造一個更美好的學習型社會。
112409507 甘如傑
2024-05-23, 週四 19:59
樂齡
課程時間:2024.05.08
課程地點:花音咖啡莊園
學系:112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樂齡學習的發展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甘如傑
學號:112409507
課程心得:
在今天的課程中,我獲益良多。透過這次的資料蒐集,我深入了解到樂齡學習在全球範圍內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許多先進國家都已經建立了完善的支持體系,讓長者擁有更多持續學習與個人成長的機會。
我在課程中分享了不同國家在樂齡學習方面的發展現狀。從這些國家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是推動樂齡學習發展的關鍵因素,而就樂齡學習的具體內容和模式而言,它涵蓋人文科學、藝術、健康等豐富領域,採用互動式、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強調社交參與和個人興趣發展,這樣不僅可以滿足長者的學習需求,也有助於維護他們的身心健康,讓他們在學習中找到生活的樂趣和意義。
對於個人而言,樂齡學習不僅可以增強自信心,提高心智活躍度,為壯年生活帶來更多樂趣,也有利於促進代際交流,增強社會凝聚力。我們應該要「樂活、樂齡」,用積極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的人生階段。
這次課程蒐集資料中,不僅擴展了我對全球樂齡學習發展趨勢的認知,也讓我對自身的人生規劃有了更清晰的藍圖,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在未來堅持終身學習的精神,並且分享其內涵給身邊的人。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單元:終身學習的發展取向比較與國際發展趨勢
課程時間:2024/05/22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李慧琪
學 號:112409502
今日課堂最大的收穫,不是來自於學術知識上的增廣,而是來自於對生活與生命上的頓悟。課堂上明烈老師分享了他寫作的兩篇文章,分別是〈人生有五常〉與〈悟是生活與學習的上乘境界〉,細細品讀文章,深深思索其意涵,生命的感動在血液中流動,學習的領悟提升了自我生命層次的認知,拓展了對生活價值與生命意義的視野。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學生在課堂上也許經過老師的教導可以獲取知識,得到技能,但對於人生困惑之事,未必一定能得到切確的解答。然今日課堂,藉由品讀老師的文章,聆聽老師的教誨,同學們的分享,竟解惑許多心中難題與迷茫。今日終身學習的課堂,似乎有股特別的「流」,豐盈了學習的心,引領著我在終身學習的路上,保持著更開放、更彈性的態度,接納著對生活與生命更深刻的認識與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