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的傳統與創新
這次的參訪,很明顯感受到霹靂在維持傳統的同時,也在創新上不斷努力的成果。
霹靂做了很多的嘗試,雖然不是全面成功,但若是不做,怎知道行不通?正是因為不斷嘗試,才能找到新的方向。試想,誰會在10年前想得到,奇人密碼~一齣布袋戲,居然也能拍3D電影?
對維持傳統而言,布袋戲偶的限制
如何操縱多尊戲偶演出,透過攝影機鏡頭的拍攝,讓觀眾認為這些戲偶是具有生命力的,這便是最困難的一件事。
參訪同時,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戲偶的動作是怎麼拍出來的」,雖然特效的展現是霹靂多年來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但是戲偶難有喜怒哀樂的神情、唇型也無法有開合以外的變化,所以,言語表達上,如何透過操偶師,重用整個肢體語言來呈現角色說話時的情緒與感受,而情緒表達方面,又要如何來精準掌握(似乎就連哭泣掉眼淚也需要專業的技巧來呈現),
改變存在的風險
我想霹靂想要「改變」,最大的風險,就是怕傳統的支持者批評進而不買單,而同時又無法吸引到新的觀眾族群。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會堅持著守舊,緊握既有的觀眾族群。
那為什麼在這點傳統上又要創新呢?我曾聽朋友說,他不喜歡布袋戲中那拗口的台語說法。可想而知,霹靂的特色雖是如此,但卻無法要求所有觀眾都得接受這樣的表演方式。
以終身學習觀點向霹靂學習
創新在當下都是需要很大的決心與勇氣去改變的,沒有那些曾經試著讓人類翱翔天際失敗的人們,我們可能永遠都停留在羨慕飛鳥的生活。但是,創新卻又可能會讓原有的傳統失去原來的特色,但也可能是能讓這種文化起死回生的關鍵點。文創的過程,霹靂若可兼顧票房行銷與傳統理念,是否仍可創造更多無限發展的可能。
因此,在終身學習時代來臨的同時,更需藉由學習策略讓我們保有「持續學習動機」不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