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31
課程地點: 中科R106會議室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周秋沛
學號:108436520
一、團隊學習
國隊這個名詞相信對大家都不陌生,從小生活至現在的職場,常是團隊的型態存在著。但團隊學習倒是沒深入了解其函義。透過同學整理的簡報,很詳細的了解團隊學習在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性,從管理大師彼得‧聖吉(Peter M.Senge)指出:「精熟團隊學習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步驟」開始,延申在瞬息萬變的社會,面對各種的衝擊,組織如何因應,能夠發展團隊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及團隊形成各階段產生的衝突,即為團隊學習。接著團隊學習的修練要從「深度匯談」(dialogue)開始,讓我在聽簡報時,腦中不斷的有畫面出來,深刻的想與現實狀況來驗證。其中討論是求同,深度匯談則是求異,更不斷的延申去思考,如何對話、接收每個人的思維差異性、又能獲得無法獨立達成的見解。一門見山又見林的管理藝術,很值得再次回味內容運用在生活中。
二、系統思考
分享的同學以生活例子列舉系統思考的元件及重要性,部份元件與連結是系統的兩個特徵,提醒了我們看待事情,不能單看片斷;而系統思考的三個基本元件:增強回饋,調節回饋,時間滯延。說明一個事物的不同角度或不同功能,取決於你看到那一片斷而已,運用系統思考模式,會減少常忽視的連結,避免發生做了不該做的事、該作的事沒有做。生活中所有事都該學習系統思考,用不同角度理解它、看待它;我想到生活中面對問題不管理提問者或者是回答者,都應該正視問題核心,以系統思考模式去運用來提問或回答,如此,提問者可能延申的問題能在回答者的答覆中一併解答了;反之回答者只是片面的回答亦或回答不正確,將引來更多的疑問發酵。
三、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是一種具有完整規劃的系統,能夠持續地、普遍地收集人類的智慧。了解企業知識區分內隱知識及外顯知識,定議及運用上也有所區隔。知識管理主要深他知識產生及運用,產生最大價值。但在以我目前的組織,有知識管理系統,與實際知識管理的目的有滿大的落差,目前僅是各單位相關文件、會議紀錄的檔案上傳建置更新,有達到內部須要查詢資料時去查詢運用,但似乎仍談不上被組織有效的使用並創造出價值。
四、 移動迷宮電影反思
過去像移動迷宮的科技電影,以目前的我是不會特別找時間去觀賞的,總會覺得地球真的能如此被操控嗎?亦或覺得是電玩的生存影片不真實。然而,今天因為組織學習課程,我完整的看完而且心得滿滿。
以組織學習的角度來觀賞這部電影,我已經打破原本的想法,並且從學習的心態邊看邊思考故事情節與組織學習的關連。它像一個寫實的社會或組織,從加入這個迷宮開始,有著專業的分工、各司其職的過完每一天、等得下一個新人加入、有人期待能突破迷宮線索重回本來的人生、有人生怕好不容易建立的規則被破壞造成更大的傷害。真實的社會是不斷改變的,唯有系統的思考、面會衝突、才有創新跟承擔風險的勇氣。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30
課程地點: 暨南大學A203教室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周秋沛
學號:108436520
一、 U型理論
由中正成教所博班夥伴利用日常所見的圖片點出主題前要,由不同的觀點、角度所看到的事物,都得經過縝密思考,才能發現事物的真實樣貌、辨別虛實,找到盲點,才能尋找思索內在的起源。
U型理論經過中正成教所學習夥伴用心的找出生活大家共嗚的事務比喻,讓理論更顯簡單易懂。U型理論的三步驟流程,反應出自我時時刻刻看得事物都必須觀察、觀察再觀察,事情細微的變化及因為再次的觀察,換位思考後,對事物的解讀能看見事情不同樣貌;然而將觀察到不同之處自已內化反思後,建構了具有當下所湧現的觀點概念。
再透過介紹U型理論模型七種方式,每個階段都能學習運用在個人身上,「下載」如何從過去經驗去觀察發現嶄新的面向,再將內省感知轉向事物源頭,自然的連結到源頭後,已拋開舊思維框架,自然流現出來的是更具符合現況的新展現。而面臨改革過程學習接納、發展創新,並以開放的心態來操作。
接著帶領大家分組體驗棉花糖挑戰活動,這樣小小的活動,不是獨立個體一個想法就能在短時間完成。如何運用U型理論來思考、慎密觀察、過程架構及連結建構創造力的源頭完成它,是一個把組織學習與U型論理連結的反思活動。
二、 組織學習方案規劃
由我們分工完成組織學習方案規劃進行分享,除了方案規劃實施的理論介紹外,在生活或職場上,無論是家庭、學校、政符機關、社區或一般公司行號,所面臨的需求不同,所擁用的資源以及所能爭取的資源皆有限,串連組織學習的個人學習到組織學習的延申,作好評估及可行的策略進行需求方案規劃,必能不斷的透過規劃執行檢視、評估修正再執行,將持續至滿足需足達到目標。
透過這次的合作,發現來自不同工作領域或生活背景,在執行上有主題的共識很快的能彙整出各方的需求、策略及執行。反應出在組織學習方案規劃中,要針對共同的需求、議題提出,更有效的能依現實資源來規劃並執行。
三、 世界咖啡館(World Café)概念應用
「世界咖啡館」強調營造愉悅、舒適的空間提供一個智慧匯集的平台,擺脫傳 統研討會單向傳播的限制,讓參與者在舒適宜人的環境中寫出個人看見及建議,針對關鍵的問題投入對話,而每一個參與者不僅是演講者,更是聆聽者、凝聚共識。參與者在進行過程中,必定會吸納來自各領域的多元觀點交互激盪出不同的火花,集結的眾人智慧便能夠自然匯集,並且對主題勇於創新的分享。今天施實此主題過程互動很特別,真的能聆聽到不同的看見及觀點,除了動線及時間限制能再改善外,整個學習下來是很豐富的。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0.05.16
課程地點: 暨南大學A203教室&拂水山莊
學系:108終發碩專班一年級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周秋沛
學號:108436520
今天課程安排三個主題分享與討論,以及下午的拂水山莊參訪,串連理論以及超乎想像的參訪內容,真是學習豐盛滿溢的一天。
一、 自我超越及心智模式
形成學習型組織的精神,來自於個人追求不斷學習,強調透過個人的學習,組織才能學習;而自我超越的修煉是學習不斷理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這次同學分享自我超越及心智模式主題時,透過生活淺顯易懂的比喻說明,讓我快速進入整個畫面思考以及將其與工作或生活作了連結,更能反思問題出來。其中釐清願景與現況的說明,以及其同時併列產生的創造性張力,勾勒出自我超越的學習過程,且是不斷重新聚焦、自我增強的過程,來達到一個人心之所向的願景。
從建立個人願景、保持創造性張力、看清結構性衝突、誠實面對真相到運用潛意識,每一次的學習所產生的挫折到能清楚願景與現況之間所產生的差距所產生的創造能量,是一件自我每天在進行的學習,也是不斷的在學習哩程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模式,很感謝報告的同學以其之專業很簡單明瞭的比喻解說,並以左手欄的實作,可讓我們在生活或工作上加強現實自我與內心的感想紀錄下來,練習客觀的去察覺到自己心智模式所扮演的角色。
二、 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延續自我超越及心智模式的核心,個人不斷的學習,才能創造一個現實的、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未來- - 共同願景。從個人願景到組織願景,一步一步找到弭平差距的策略與方法,即能創造並推廣共同願景。在組織中由個人願景透過成員的互動及參與,產生在組織中共同的價值的願景,互相學習、產生更多元的焦點與能量,一步一步匯集邁向達成目標,是學習型組織必要去創造的,由下而上的分享及聆聽,也是學習的一門藝術,學習融匯、表達、接納異見後才會產生創造的學習。
三、 拂水山莊參訪
下午移師至拂水山莊參訪,整個過程、人、事、物都有令人省思之處。由莊主分享其人生哲學,即能被他的理念、處事價值看到不同於目前多數社會觀點。成功與否皆在於個人的價值觀點,在他還沒經營此營地前,莊主在整體社會層面也屬高成就者,然而不一樣的信念及體悟,使他來到深山創造另一個成就,且後續影響整個家庭,收藏藝術品、創作花藝美學、古琴點綴生活等,讓生活在忙錄城市的我們,除了借鏡一個學習型家庭的美學外,更是羨慕這一幕生活。感謝莊主家人無思的分享,我深深體會透過學習,尤其內涵自已所向的美學,會發現自我超越是很容易而且很享受,帶來的創造性張力是突破自已所設限的,期待自已很快能發現更多的無限的自我。
組職學習研究心得
日期:2020.06.12
地點:嘉創中心、五妹的店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心得-組織學習課程參訪
學系: 中正高碩一
姓名:杜雅琦
學號: 608751016
這次是本學期最後一次課程,感謝家菱學姊安排,我們來到了嘉創中心,在這裡的每一個小角落都能夠感受到中心對於辦公環境的用心設計,連辦公空間規劃、座位安排等都具有相當細膩的小巧思,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在嘉創中心裡頭的人能夠好好工作的原因吧!接下來是睿洋學長報告的共同願景,學長用許多適當的例子讓人更了解為何一個組織需要建立共同願景、如何形塑與經營共同願景,讓我想起了菜一起在討論團隊共識時的樣子,或許對於願景我們再多多討論可以讓大家更加的堅強!
最後很開心可以跟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五妹的店用餐,吃飯時間還能夠談笑風生真的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事,也得到了老師相當多的勉勵,很感謝當初選課時的自己不畏風雨選了老師的課,才能夠在每堂課都能夠聽見老師的字字珠璣句句箴言,讓我能夠對於自己生活中所面臨的不只是學業上的各種困境進行反思,真的是「唯有心被感動,才會有實際行動。」
學系:108 終發碩一 學生:楊素珍107409515
2020-06-28, 週日 19:32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春風化雨』電影欣賞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心得-『春風化雨』電影欣賞
課程時間:2020.06.16
課程地點:A203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學生:楊素珍
學號:107409515
很就以前就看過這部片子,但當時並未將之與組織學習聯想一起,今天再一次欣賞,由於專業的學習感受又有所不同了。
劇中老師用創意且充滿激勵的方式,鼓勵學生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激發內心的靈魂,學生從一開始的抗拒到最後的認同,整個過程跟五項修煉一一印證。無奈在面對傳統思維與強大勢力的威逼下,老師被遣散,但種子已深耕學生心中,這也是企業在面對改革時所碰到的巨大困難。
劇中有一句經典『題目可以簡單,但別讓你的詩平凡』,是的,生活可以簡單,但別讓你的生命沒有價值,追求生命的意義,或許透過自我超越可以找到答案。
在學習過組織學習後與五項修煉後,看事物的角度也有些變化了,老師說要學會批判性思維,觀察入微、審慎判斷,學習雖然有些累,但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一切都值了。這學期我領悟到無論理論或實務都要『知行合一』,再好的理論若不練習也是用不上手的,再好的理論若不執行也只是紙上談兵,有了知識就要實踐,才不枉學習,也可以從實務中應證理論。還有個人個性上比較大的缺點是獨行,這對於團隊合作與組織學習不是好事,也告誡自己需要改進。
組織學習研究
2020-06-28
期末報告
學系:終發碩一班
授課教授:吳民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春珠
學號:108409505
題目:泰雅族口述傳統Lubuw
◆緒論 :泰雅族的社會最早是沒有文字的,因此對於社群的規約(gaga)運作,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媒介,便是以族先所流傳下來的語言,透過口語敘述或歌謠吟唱的方式來進行,這樣的口述傳統被稱為Lmuhuw。然而髓著社會文化的急遽變遷,Lmuhuw即興的存續深受族語活力與語用環境所牽動。Lmuhuw泰雅語直譯字面的意思是穿、引的之意,以穿針、引線的動作,來像徵特定的言說方式。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研究背景:Lmuhuw 的學術研究成果不豐碩,多為採集記錄的資料。本文首先耙梳整理後,彙整與Lmuhuw 相關的全部資料,共計有58 筆。筆者以1989 年為斷限,分析前後資料的差異。其次討論近8 年來新興的Lmuhuw 的文資保存與傳習研究,從重要的計畫延伸到累積的成果,這是Lmuhuw 值得繼續耕耘的重要領域。最後以Lmuhuw表述的核心概念「遷徙」和音樂現象的分析來論述相關的研究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目的:
1901年台灣總督府成立「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1909年其設立「番族科」開展1909至1922年間台灣原住民族之調查研究與相關著作之出版。在此背景下,自1917年以來森丑之助、佐山融吉於泰雅族民族誌紀錄綜述中,於音樂歌謠、馘首、結婚之分項紀錄中,首度開始出現與Lmuhuw相關之簡述,更留下了提親時 (Lmuhuw ke’)特殊用語之短篇語料。然而此後七十餘年間與Lmuhuw相關之民族誌內容素材,或因不同研究者之目的的取向,而分別被零碎地採集、收納於民族音樂、語言學、口傳文學、族群分類與民族遷徙等範疇,唯名稱與全貌未能背認識與彰顯。
◆ 研究對象
泰雅族部落耆老
◆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Lmuhuw 的採集與記錄
二、Lmuhuw 的當代保存與傳習
三 Lmuhuw 的研究
泰雅族口述傳統Lmuhuw 的研究
〔摘要〕
泰雅族傳統社會對社群規約運作、歷史記憶、文化傳承,是以祖先的語言敘述
或吟唱的方式來進行,這樣的口述傳統被稱為Lmuhuw。隨著社會文化的急遽變遷,
Lmuhuw 即興的存續深受族語活力與語用環境所牽動。
Lmuhuw 的學術研究成果不豐碩,多為採集記錄的資料。本文首先耙梳整理後,
彙整與Lmuhuw 相關的全部資料,共計有58 筆。筆者以1989 年為斷限,分析前後
資料的差異。其次討論近8 年來新興的Lmuhuw 的文資保存與傳習研究,從重要的
計畫延伸到累積的成果,這是Lmuhuw 值得繼續耕耘的重要領域。最後以Lmuhuw
表述的核心概念「遷徙」和音樂現象的分析來論述相關的研究成果。
〔關鍵字〕泰雅族、口述傳統、Lmuhuw、遷徙
組織學習研究
2020-06-16 星期二 09:10-12:00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終發碩一班
授課教授:吳民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春珠
學號:108409505
主題:電影「春風化雨」
「春風化雨」是1989年彼得-威爾導演的電影。是講述一間傳統學校的老師用反傳統的方法來教學生詩歌、文學、生活的故事。 羅賓威廉斯的代表作之一。他飾演基廷老師,回到母校教授他所喜愛的英國文學。第一堂課,他發現學生不愛上英文課,於是他發現出驚人之語把課本撕掉!並率先以身作法,學生很錯愕瞪大眼睛看著這個新科老師的怪異之舉,有的人高興的跟著他斯課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他活潑的教學方式,讓他的學生以不同的角度重新體驗文學的樂趣。而那群被啟發的同學們,開始追尋自己的天空,甚至效法前學長,組織「死詩人詩社」模黑出去朗詩、寫詩。校方一直對基廷老師教學方式有所爭議,後來,悲劇終於發生讓整個教學事件爆發到最高點。
這部片我喜歡基廷老師的教學模式,像我在教族語教學,現在部落的孩子也不說族語,我用諧音讓他們去記音、歌謠、遊戲是輔助,這些工具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都非常快樂。這部片其中也有幾句讓我很感動,台詞這樣說「不管別人怎麼說,語言和想像的確改變世界。我們讀詩寫詩,非為它的靈巧。我們讀詩寫詩,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了熱情。醫藥、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高貴的理想,並且是維生的必須條件。但是詩、美、浪漫、愛,這些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
非常感謝老師,這學期最後一節課,讓我們欣賞這部片,裡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
組織學習研究
2020-06-09 星期二 09:10-12:00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終發碩一班
授課教授:吳民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春珠
學號:108409505
主題:知識管理
當代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 F. Drucker)在「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一書中曾明確指出,人類社會正處於一種變動的過程中,未來的社會必然不是社會主義取向,而是後資本主義社會,在此種社會型態中,知識則成為最具關鍵性的資源。以知識創造社會財富的觀點而論,人類已經歷了工業革命、生產革命與管理革命等三個階段,而在此過程中,知識的重要性與關連性則是與日俱增。在工業革命中知識的應用導致新產品與新工具的產生,這種工作類型的集中,明顯的展現在大型製造廠中;在生產革命中,知識與工作相結合,泰勒(Taylor)的科學管理是導致更效率與生產力的科學表現;而在第三個階段「管理革命」中,知識係與知識相聯結,其特徵為知識與專門知識的集中運用以及系統且有目標的解決問題,這也正是人類當前正身處的階段(Drucker, 1993; Nijhof, 1999)。
知識若依其性質,可區分為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與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兩大類。隱性知識係指難以透過語言及文字等外在形式表達的知識,此種知識係高度個人化且難以傳授於人。個人所擁有但難以言傳的技術、技巧及心智模式(mental model)等均屬隱性知識。而顯性知識則與隱性知識相反,係指可透過語言或文字等外在形式表達的知識,這種知識也就是可以分類編碼的客觀知識(Nonaka, 1998; Nonaka and Takeuchi, 1995)。而知識管理所要掌握的則是上述兩種知識的轉化與運用。在許多知識管理的相關文獻中,知識管理經常被概括性的定義為創造、儲存與運用知識以促進組織績效的過程。李勃維茲(Liebowitz, 2000:3)即認為知識管理是從組織的無形資產中創造價值的過程。知識管理並不是一項新的概念,它是一種以知識為基礎的系統、人工智慧、軟體工程、組織發展改良、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行為概念之綜合體。
知織管理沒有在書裡,真的很感謝今天報告的同學維豐與品惟資料很豐富,他們在準備報告時,跑去圖書館找資料並借四本有關知識管理的書,真的很用心。那我自己認為,我的知識管理是經驗的累積,在這幾十年當中我不斷的在學習,不管是什麼樣的角色,我都可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