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依婉 娜威
2019-06-28, 週五 14:40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學習心得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學習心得
課程時間:2019.06.28(三)
課程地點:南投縣國姓魔法咖啡
授課教授:吳明烈博士
學號:106409502
碩二:依婉娜威
西班牙深受各國旅客喜愛的城市,在南投國姓鄉的山林小秘境裡,珍藏了一間漂亮西班牙風格的建築,主人在95年退休後選擇國姓鄉生活。開進魔法咖啡園區轉動的水車聲驅動園區讓植物生氣蓬勃,彩蝶、蟋蟀、鳥聲、小動物,百花齊開沉浸在大自然裡,退休後的生活是主人訂立的另一個人生目標,10年建屋,完成個人的王國,也希望長久定居於國姓,為了打造舒適的環境,主人以西班牙形式風格為主體,開闢個人獨特的咖啡屋,遠離繁華的都市裡,用口碑傳達訊息及網路評價吸引顧客,以咖啡會友的經營模式,邀請更多喜愛喝咖啡的朋友共襄盛舉。由於國姓鄉水質特別柔軟,適合泡咖啡,入口甘甜成為主人咖啡廳最大的賣點,也帶給顧客健康愉悅的心情享受美味的咖啡香。主人用心經營的理念,來自舒適的環境 並營造優雅的生活美學 。主人對自我要求甚高,堅持海拔1200公尺以上的咖啡豆、以手選挑選豆子顧及咖啡品質、新鮮咖啡豆去除壞的豆子才不會影響咖啡品質,而淺烘培才能喝到的咖啡香氣,認識咖啡才能品嘗他的精髓。好的生活品質需要用心經營也借鏡他人的經驗學習或效仿,才能創造再優雅且舒適的生活環境,身心方面也能獲得愉悅的心情。
魔法咖啡參訪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6月26日
課程主題:魔法咖啡參訪心得
魔法咖啡鄭老闆是公務人員退休,在因緣際會下找到現在的土地,一磚一瓦都是來自老闆自己的想法交由建築師協助建造,房子的風格靈感來自西班牙建築,建材亦從西班牙空運來臺,藉由西班牙建築色調,呈現出魔法咖啡的活潑、愉悅及溫暖的生命力,讓前來品嘗咖啡的人可以在非常放鬆的氛圍下聊天、沉靜、欣賞庭園及環繞魔法咖啡的山景。
鄭老闆魔法咖啡的經營理念以咖啡會友,經營業餘,技術專業,透過自己的興趣,結合工作,讓工作融入生活,經營的動力為分享的成就感及客人的回饋,因非以營利為目的,固定周休二日,並於閒暇時畫油畫、學油畫、擔任廟宇會計,開店10點前規劃除草,退休後有工作、有興趣、有健康、有公益、有終生學習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
一個人的成功必定來自個人的努力與謙虛的態度,老闆考取咖啡師證照,並分享「人無笑臉莫開店,店無特色莫開張」的成功祕訣,老闆樂於分享咖啡世界,讓客人品茗親手烘焙的精品咖啡,親切待人,魔法咖啡的環境,讓來過的人持續回流。
學期的最後一節課來到魔法咖啡真的非常的棒,除了實務案例學習外,也印證終身學習專業知識理論,對於自己知識外最大的收穫是要提早規劃退休生活及培養興趣,三十年後退休後才能保持健康及快樂。
組織學習期末分享
課程時間:2019.06.11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今年二月開始每個星期二到暨南大學A302報到的研究所生活,讓我不禁想起Mitch Albom所著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初次上課從一開始的手足無措與不以為意,到每一次上課都當成最後一堂去聆聽,雖然和Morrie給Mitch上課的內容不一樣,但我想我和Mitch感受是差不多的。順帶一提Mitch Albom著的《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品。
好的開始與好的結束,這堂課的開始與結束都是用心得分享做結尾的,一開始的期望與期待,到最後一堂課的分享與回顧,我想我多少都有所成長了吧!透過這堂課我開始學著把組織學習的概念,分享給身邊的所有人,希望他們也能去打破既有的心智模式,試著去省思並自我超越。而我也在自己的人生規劃、志工活動、教學與帶班方式上做調整,希望將來給自己打造一個快樂學習與相互尊重的最佳團隊。小組學習進行分工、互助,懂得不再只單看事情的表面,並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會對周遭人事物的影響。讓我好好期待我未來所處的世界吧!謝謝老師這學期的指教,未來依舊也要請老師多多指點、提攜。
組織學習電影賞析與探究
課程時間:2019.06.04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我喜歡看電影,但是能夠引起我的好奇、讓我願意一再反芻的作品卻是少之又少。沒頭沒腦的低級搞笑片必然不會出現在我的觀賞名單內,人腦能夠記憶的有限,我不想浪費在沒必要的事情上;其次是人嚇人、鬼嚇人都嚇死人的詭異恐怖片,始終如一的那好奇心害死貓的劇情走向令人費解外,再者就是膽子小經不起嚇所以不碰;最後是只講述情情愛愛的作品,短短幾分鐘的影片就能發展出愛情?在我看來是不切實際。我明白每部作品都是導演、幕後、演員的嘔心瀝血之作,可惜內容就是與我八字不合。
曾經在家裡手持遙控器百無聊賴轉著台的時候,無意間瞥到電影中幾個學生們站在書桌上的一幕,當時浮現的想法只有一個:「這把人影像後製成站在桌子上的特效手法不是很成熟啊!」,片尾名單出現後,心裡不再有任何評價的我,便又開始了無趣的轉台人生。而今次的電影賞析時間又再次讓我與當時的作品《春風化雨》相遇。跟著導演拍攝作品的腳步,我們看著主角們慢慢摸索著自己的成長道路,將作品完整的看完後,我的心裡只能用五味雜陳形容。結尾沒有所謂的好壞,超越自我、活出自己、無自由毋寧死、鍥而不捨、牆頭草、同流合汙……角色們都是用自己的想法找到自己認為的解答,而現實是否突破既有心智模式,就看自己如何選擇。
第六項修練之知識管理
課程時間:2019.04.1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生活中我們常常都在使用知識管理,就我的工作來說,我是課後照顧老師,我習慣把以前老師所教導我的知識與現在課本所給的指引做結合,並把透過自身內化儲存於腦海的內容,盡可能運用圖畫、道具與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跟孩子們進行解釋與溝通。我的方法不盡然是最好,所以我也會透過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方式與參考比較精明的孩子的回饋,去做相對應的調整。在工作與學習中,我也會有自己的休閒活動,不論是拿在手閱讀的各類書籍、在網路端收看的影音視頻、甚至是緊張刺激的手機遊戲,其實都是前人將他們的知識與想法加以記錄,並有系統的將之編輯儲存後,把它們上架後供世人使用,而市面上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五花八門如雨後春筍般的作品,其實也是從既有的作品中獲得靈感,而有所啟發之作。以前我都是無意識地去做知識管理,現在呢?有所意識的我或許可以好好思考,在將來自己能如何有效地將一加一發揮到最大值!
組織學習期末分享
授課日期:2019.06.11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先修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
授課老師: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時間過得好快,就來到了學期末了,記得剛開學時老師上課,專業認真口吻講課,一開口就有文學詩詞成章,哇~對於我們在重拾書本學生,就好像來到了知識的大殿堂,除了書本的專業理論傳授,非常喜歡老師在生活經驗的分享,從生活上發生的事件,再透過理論去印證,讓學習的氛圍是快樂的。
組織學習課程,讓我運用在新編制社區組織,透過五項修練知識,整合志工與管理,每一項修練理論和實際所結合。
在課程中,導讀應是我們五位先修生,建立了革命情感,從收集資料到圖書館找相關書籍彙整,在做ppt報告,對於我們是做研究學問挑戰,這過程中彼此的鼓勵加油,關心與提供建議,感受到不是自己一個人做報告,而是有團隊的力量支撐著,很感動的是大家扶持與不藏私,願意奉獻自己所學新知分享,這樣修練不就是組織學習所的。
溪頭跨校組織學習,到現在還在心中有所迴盪著,來自不同領域專業同學,兩天一夜學習,也產生彼此的貴人,課程中精心設計透過導讀之後,分組學員互相討論並發表研究成果,在時間有限情況下,必須激盪出火花,這過程中看出了團隊中每個人扮演角色,非常享受這樣學習氛圍。
組織學習課程修練,五共: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讓我團體中秉持著這精神,充滿正能量帶動組織,也讓自己在學習型組織裡,發揮所學成為生活化的一部分。
組織學習研究電影賞析及回顧心得
組織學習研究(一)電影賞析-實習大叔 (二)課程回顧-處處留心皆學問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學校:國立中正大學
授課教授:吳明烈博士
課程時間:2019.05.31
課程地點:1.電影賞析-實習大叔 課程地點:508教室2.課程回顧-處處留心皆學問 課程地點:中正大學湖畔咖啡
班級:成教所 碩二
學生姓名:厲寶蘭
學號:605710006
一、電影賞析-實習大叔
當故事中的主角進入Google 參加實習生的競爭,且在面對優越感的年輕世代的團隊裡,一切的挑戰於焉開始。他們分到一組沒有向心力,且自負但能力很好的組員,三個學生,都在各自找問題,沒有團隊合作,經過多次的衝突與磨合、合作與討論,竟然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中,凝聚大家的向心力,彼此間開始覺知團隊之間的關係,改變心智模式調和個別力量,隊友之間懂得如何做有效的分配與合作,發展出一種共鳴與綜效,更激發個人能量,使團隊力量延伸與提高建立共同願景,讓最初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演變成最具有競爭力的團隊。而團隊學習建立在自我超越與共同願景兩項修練的基礎上,經由彼此的對話激盪出不同角度的視野,透過深度匯談與討論,最後經由系統思考彙整出團隊所擬定的策略,達成共識,建構共同願景,並朝向目標邁進。
二、課程回顧-處處留心皆學問
傳統的教學模式多以教室為主,由於老師的走動式學習,讓我們了解學習不只是在書裡,更是在生活的任一角落、時機、空間,尤其在大自然更是充滿生命的學問,無所不在,一花一世界,只要留心處處皆學問。沿著學校寧靜湖畔,進行課程回顧,老師以五項修念融入自然情境中,讓我們讀出蘊藏在大自然的奧妙,在此學期的課程學習過程,讓我們藉由走動式教學模式領略到俯拾皆學問,在討論與思考中將知識內化。
組織學習研究- (一)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二)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 學習心得
組織學習研究- (一)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二)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 學習心得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學校:國立中正大學
授課教授:吳明烈博士
課程時間:2019.05.10
課程地點:國立中正大學558教室、後山(休閒步道區)、寧靜湖(學餐)
班級:成教所 碩二
學生姓名:厲寶蘭
學號:605710006
一、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惠姍導讀
聖吉認為在五項修練中,最重要的就是系統思考,各項修練中都會有某種程度問題,運用「系統思考」,找出問題真正發生主因,如此方能真正的解決問題,換言之,系統思考是要綜觀全局以整體、動態去思考問題的思維模式,而非線段式的因果關係,透過資訊搜集,掌握事件的全貌,避免見樹不見林,看清楚問題的本質,是一種根植於新思考的行動有助於清楚瞭解因果關係,因此,運用系統思考的思維模式轉換思考,可以獲得不一樣的結果,且可從中學習新的事物。
二、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妙韻導讀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主要是將重點集中於知識的觀點上,最終目的為有系統、有組織地應用知識,進而創造知識。知識依其性質,可區分為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兩大類,而知識管理是促使人們的內隱知識外顯化的過程,以在組織中有效地運用知識的效能。知識管理是從組織的無形資產中創造價值的過程,它是一種以知識為基礎的系統為概念之綜合體。知識管理本質上對於整個組織各部分,如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知識的組織與應用以及使用知識的機會與障礙排除等均有其正面影響。因此,善用知識管理將可促使組織發展成為一個更具智慧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