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張春珠 2019-04-10 三09:10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專題: 一、照顧咖啡館介紹
二、學習社會的新發展
走到厚熊咖啡館,看到很多老人陸陸續續進來,我還以為是來喝咖啡原來是來上課的,看到他們臉上都充滿活力與自信就很想了解,經過若嵐學姐在一摟的介紹課程,接著宜君學姊和一位老師就帶領長輩作太極拳的伸展,我自己也是高齡者也要多學習高齡所需要的活動與養身。
其實長照是我第一次接觸這第一次是讀了研究所後,大學長在介紹厚熊笑狗是老後的一種生活,而不是單純如長照體系中的被照顧對象,需要設計行動方案創造共學共創的機制,讓老後為一種生活型態,而不是被照顧的模式,是的老人真的要給他們自信心,像我們家婆婆七十多歲快八十歲了,他還是要跟兒子去田裡工作,我們都跟她說您年紀大了在家裡休息就好,她會很失望的跟我們說,我還可以動還可以幫忙,我們就按照她的意思,可是一定要有人跟著您一起工作,我發現老人很不願意說他老了,她會覺得是不是在兒女的眼裡我已經是沒有用的長輩了。
最後鎧麟老師做分享他的簡報非常棒一目了然,從921埔里大地震後,針對老人照顧服務所成立的NP0組織,是有埔里基督教醫院、財團法人愚人之友、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南投縣長青老人服務協會(菩提長青村)、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等,可以看出在地老化與社會福利議題的投入,也可以看出在地民眾對於老化議題的需求,這些單位我應該要了解,也從簡報當中看到厚熊笑狗的未來與方向。
我在我的部落力行村馬列巴部落四月四日兒童節成立了姆耀青年,就如老師說的部落大小事要先從在地有心人士開始,上課時走訪了很多學習地方,這都是我終學習的好榜樣尤其在實務上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今天的課程是談到了第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是由我本人來分享我所整理的資料。在最後講評的時候,同學問了我一個問題:準備報告的心路歷程。老實說一開始選了這一項修練時,我心裡是非常的緊張,因為對我而言,前三項修練感覺上是與我平時工作上都有相關,感覺上這三項修練我比較可以分享。但最後我決定了選擇這個看起來和我平常沒什麼相關的修練,所以我非常的緊張的準備報告。一開始,我就想我的時間並不多,我一定要提前預備,因此,我先上暨大圖書館查相關的書籍,就開始閱讀、搜集相關資料。結果當我認真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這項我原以為不相關的修練,竟然成了我在教會工作上的反思,它挑起了我對教會工作的新發現。我反思了我所遇到的問題、所應用解決的方法等,原來過去的我一直都是用線性思考方式,原來每一次的決定都影響著下一個事件,原來我們一直以都只是治標不治本,原來我們都忘記了整體性,每次都只對單方去解決問題,沒錯,問題馬上得到解決,但問題馬上又再次出現。
從第一堂課開始,我就很期待,因為每次的課程都讓我受益良多,可能是面對的是新知識吧!有種興奮感,迫使我很想多讀相關的書,因此當我預備時,發現與系統思考有關的U型理論,我馬上再次上網查資料,發現新書,也立即當下訂購,期待能夠幫助自己及同學們有多些認識。雖然仍有許多的不足,但這是一個開始,我期待能夠將這一個系統思考方法運在我的生活、工作上,讓自己及家人、同工、會友們的視野更加擴大,看見未來性,從這當中去學習,而不只是一直侷限在過去的經驗,且學習放下自我的經驗,願意「開放思維、開放心靈、開放意志」去接納新的事物,將教會工作、家庭生活、學校生活達到未來最高潛能、將異像化為現實,並且適時將新的事物加以體現和體制化,演進出更大的生態系統,這是我的期許,期待不枉費自己所學習的,雖然我知道這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培養,以及需要再吸收更多的新知,但我相信只要願意,凡事都有可能,這是我的信仰。
再次感謝老師、感謝所有同學的鼓勵,因著有你們的愛,不斷地鼓勵我,讓我在碩班的第一份報告有美好的回憶,雖然仍有許多要努力的地方,但相信有大家的鼓勵,我們都能夠在這條學習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第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課程時間:2019.04.02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麗卿
學號:107409509
當一個團體更能整體搭配時,就會匯聚出共同的方向,調和個別力量,而使力量的抵消或浪費減至最小,發展出一種共鳴或綜效。它具有目的一致性及共同願景,並且了解如何彼此互補,而這也不是指個人為團隊願景而犧牲自己的利益;而是將共同願景變成個人願景的延伸。在組織內部,團隊學習有三個面向要顧及:一、團隊必須學習如何淬取出高於個人智力的團隊智力。二、需要具有創新性又協調一致的行動。三、不斷培養其他的學習型團隊。基本上它是一項集體的修練,強調個人精進的團隊學習修練是沒有意義的。
團隊學習的修練必須善於運用「深度匯談」(dialogue)與「討論」(discussion)。深度匯談是自由和有創造性的探究複雜而重要的議題,先暫停個人的主觀思維,彼此用心聆聽。討論則是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加以辯護。與上述這兩種有建設性交談的相反力量,則是阿吉瑞斯所稱「習慣性防衛」—那些使我們及他人免受威脅與窘困的習慣性互動方式,將阻礙我們的學習成長。例如,在面對意見衝突時,團隊成員往往不是折衷妥協,就是爭得你死我活。所以,當解開學習性防衛的癥結時,便可發掘出原先不曾注意的學習潛力。我們必須運用探詢與反思技巧,先釋出善意,營造安全的、信任的對話空間,讓人願意「懸掛假設」、「視彼此為工作夥伴」、又擁有「掌握深度匯談精義與架構的輔導者」,然後我們才的以專注於深度匯談與討論。系統思考需要一個真正成熟、能夠深入探究複雜與衝突議題的團隊才能實行。任何團隊的學習成長過程,都是經過不斷反覆的練習而成。而在「群體思考」和真正有創造性的「群體智力」間,唯有精熟團隊學習才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步驟。
包姆這位傑出的量子物理學家,發展出「深度匯談」的理論與方法。他認為其一是對自然系統性或整體性的看法;其二是思考與內在「模式」之間的互動,以及認知與行動之間的互動。深度匯談通常都是情境的產物,不是有系統引導與苦心練習的結果。包姆也認為在深度匯談中,群體可以進入一種個人無法單獨進入的、較大的「共同意義的匯集」,它是由整體來架構各個部分,不是設法將各個部分拼湊成整體。在深度匯談中,人們變成自己,思維的觀察者,並且會有一種超乎日常思維的敏感度發展出來,這個敏感度像是一張網目很細的網,能夠蒐集思維支流中不易察覺的意義。而集體學習的重點,則是在共同努力增進全體參與者對於所有可能形成的「不一致」的敏感度。
深度匯談是提出不同的看法,以發現新看法;討論則是提出不同看法並加以辯護,這可能對整個狀況提供有用的分析。通常我們用深度匯談來探究複雜的問題,用討論來做成事情的決議。兩者的基本規則不同、目標也不同,如果無法加以區別,團隊就不能進入深度匯談,也無法有效的討論。另一代表團隊不斷學習的可靠指標,就是看的到彼此想法之間的衝突。而傑出團隊內部的衝突,往往具有建設性。攤開互相間的衝突,讓想法自由交流是很重要的;此時衝突實際上成了深度匯談的一部分。當團隊能夠以「自我揭露」和「兼顧探詢與辯護」成功的處理防衛時,團隊的成員也就能更加看清彼此的思考。他們將獲得一種實際的經驗:也許現況中的許多其他問題,它們也是有力量加以改變的。
學習型團隊就像是在演練一種特殊的煉金術,把具有潛在分裂作用的衝突與防衛變成練習。它們透過自己的願景與技巧來試煉,並透過深度匯談,成員得以真正體認範圍更廣、可產生巨大作用的團體智慧和共同願景。最後,談到「系統基模的運用」系統基模為管理團隊提供了一個及有效處理複雜性語言的堅實基礎。讓團隊的交談自然的轉向背後的結構,並體會出自己行為中「捨本逐末」的結構。系統基模的新語言被運用來討論複雜和有潛在衝突的問題時,它能客觀而不情緒性的討論問題的「結構」,也就是那些產生影響的整體力量。所以,誠如包姆所指出,語言是集體的。如果團隊中的成員都能精熟系統基模語言,並且以團隊的方式來學習使用這種新語言, 則成就非凡。
第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第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
課程時間:2019.03.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麗卿
學號:107409509
在電影「萬夫莫敵(Sparracus)中,這個由奴隸所組成的部隊,服膺的是由巴達卡斯所激發的「共同願景」(shared visio)所帶領的。而事實上,人們尋求建立共同願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們內心渴望能夠歸屬於一項重要的任務、事業或使命。而現實環境中,大部分的願景是由一個人(或一個群體景)強加諸組織上的。這樣的願景,頂多博得服從,既不是真心追求,發展就有限。組織成員所共有的目的、願景與價值觀,是構成共識的基礎。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傑出團隊的研究中發現,它們最顯著的特徵是具有共同願景與目的,當個人強烈認同這個任務時,定義這個人的真正自我,必須將它的任務包含在內,任務與個人本身已無法分開。當然,這是個人較高層次的「自我超越」,是能激發個人內心的勇氣與熱忱的。
在組織學習的班級中,個人格外將對組織學習研究的所學及體會,反思放在其中,有句話說:「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那要多久可以修得同班共學呢?有個富翁花了許多錢買了一座花園別墅,這花園因久沒人住早已荒煙漫佈,分不清那些是花草樹木,那些是雜草了。只見富翁入住,卻不見他動手整理那片花園,不禁叫人好奇的問他為什麼?這是富翁才徐徐地說道:有些花草是在不同季錯失許多寶貴的物種?所以待我觀察一年後,分辨出它們各自不同的屬性特色後,再著手進行整理,不是更好嗎?很喜歡「你很特別」跟「世界有你會更美好」這兩首歌,它們告訴了我:每個人的受造都是獨特有價值的,無須比較,只要互相欣賞輝映,就能成就一幅美畫。而在組織之中,溝通是否暢通有效會決定組織的效能與敏捷度。俗話說:「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大有關係」所以組織經營管理中,會有很大的篇幅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關係。任何關係要稱得上合一/合心,必然是一個長期互動與對話的結果。從前是「保密防諜 人人有責」,但你相信:組織文化也是人人有責嗎?對於我們這個班級,我們各人有什麼樣的一幅學習型組織的共同願景?我們彼此間的關係將存留到什麼時候?這一份關係對班上的每個人,在現在及至未來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呢?
人,從來就是群居性動物,我們既是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身處在各種的組織之中。終身學習中所提到的時時、處處、人人、事事都可學,就是要我們有顆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強的心來學習。期許我們不只是組織學習的學習者,更是組織學習的實踐者,就從現在起,一起努力讓我們的班級成為『終身型學習組織』!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課程時間:2019.04.09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劉怡汶
學號:107409511
今天課程的主題是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老師先為大家做了一個簡潔且重要的開場,所謂系統要有兩個元素以上,且元素間要有交互作用,彼此間是有連帶關係的,系統思考不僅要能見到個體,也要可以看到整體與全面。系統思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像是健康管理、理財管理、時間管理、正反合的評論等都是屬於系統思考的範疇,且用系統思考的方式來處理問題是根本解而非症狀解。由此可見若能好好掌握並運用系統思考這項修練,那麼在生活當中將無往不利,而這也是為何系統思考是學習型組織最重要的一項修練,因為其他的四項修練都離不開系統思考,需仰賴系統思考來整合與串聯。
而接下來的時間是由曉菁來為大家進行系統思考的主題報告,首先其先運用理論的部分來做為系統思考的引言,再帶入影片探討有關孩子教育面的問題,像是在繁忙之餘可能會忽略了與孩子的對話等,透過影片的例子讓我們思考,如若能更加妥善地運用系統思考,是否能讓結果更為圓滿。接著曉菁還透過冰山的一角的寓言故事來為大家帶入主題,並在講述完故事時將其中的角色、行動、事件等運用系統思考來做解析與介紹,讓大家能更理解其內涵。
爾後有關於實作的設計非常豐富且有趣,桌遊-德國圍棋除了讓大家試著用系統思考來決定棋子的走向之外,還與其他四項修練做了串聯讓大家作練習及體驗,是非常值得鼓勵的部分。不僅把自己要報告的主題掌握住,也能與先前老師所介紹的內容與其他同學的報告做整合,由此可見,真的有試著運用系統思考來呈現此次系統思考的主題報告,這樣的報告呈現方式也很值得我們學習。最後有關於報告,若能再多加注意一些小地方,想必能讓呈現更加的完善,像是ppt的字型及相關設備的測試,在報告前預先做好準備試很重要的,並可以在下次報告時嘗試著不看著參考資料來講解等,但就整體而言內容相當的豐富且完整,是一個很不錯的報告。
20190327終身學習專題研究學習心得(國際組織推展.學習型城市.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高齡教育
課程時間:2019.03.27(三)
課程地點:暨南國際大學教室
學系: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教學大綱:第三單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及貢獻
課程主題:高齡教育、國際組織推展、學習型城市、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
學生姓名:鐘芳玲
學號:100407908
學習心得:
黃富順(2015)歸結如下之國際高齡學習的發展趨勢:1.多元化2.去限制化3.政府補助部分經費,使用者付費4.鼓勵代間交流5.自主學習模式的發展6.老人服務老人7.學習地點在地化,參與成員社區化8.學習目標在於生活適應與實用化9.強調高齡人力的開發與應用10.從福利觀走向教育觀11.旅遊學習備受青睞。
台中市社會局職員蔡瑩蓉分享其期末報告主題「以社會福利觀點探討台中市老人休閒教育」,透過她的分享芳玲得知:
1.台灣與台中市目前的高齡學習與照顧規劃幾乎符合國際的發展趨勢。
2.衛生福利部(2015a)公布之「社區在地安老服務光譜」,其服務型態的提供有點類似身心障礙人士服務型態的安排原則。
3.依長者的健康程度,其建議安置依序可分為共老生活圈、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日間托老或公共托老、日間照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
4.台中市的高齡照護與教育之發展於台灣處於領先地位,特色機構如:(1)社會局的長青學苑具有在地化特色(2)長青快樂學堂提供日間托老以讓子女安心就業,促成老少共學、世代共融、合齡學習。長青快樂學堂例舉有清水、豐富惠明、草湳……等學堂。(3)長青元氣學堂則提供元氣列車+肌力班+社區供餐食堂+社區元氣屋等服務。
蔡同學隨著其研究問題,也發現些現況問題待釐清或解決:
1.同一機構或組織可向不同上級申請方案而有多個專案設置,例如又是樂齡中心又有照顧據點。
2.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ABC服務、巷弄長照站等項目功能類似,提供類似喘息服務。
3.服務機構的區隔、如何明確差異化?有無疊床架屋之嫌?服務單位可多元並存但要有區分。
4.因高齡者(或成年人)的一些特性,近便性與專業度也是民眾的重要考量項目。
5.教育局(處)、社會局(處)之下轄單位之定位區隔、功能劃分問題,需有中央政府層級作統籌分流,以免功能重疊、資源浪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終身學習研究機構於2012年成立了全球學習型城市網路。
蔡秀美(2015)以為台灣推展終身學習與學習型城鄉的同時,要充分體認地方資源特色和社區願景塑造是促使整個城鎮居民投入學習的促因。
Kearns指出永續性的第三代學習型城市,其主要關鍵面向包括三大面向,核心面向指機會城市,中間面向指的是友善城市,而外圍面向則是安全城市、健康城市、文化與創意城市、綠色生態城市、全球化與在地化特色城市等。他亦主張社區參與及歸屬感對永續經營是重要的。
顯然,學習型城市的推動可以將個人的學習、組織的學習和整體城市的發展串連在一起。除了政府的提倡、公私部門的夥伴協作外,從社區民眾最關心的生活議題去規劃學習主題,引領民眾投入社區改造與生活品質提升,就是學習型城鄉呈現在地特色的不二法門(整理自蔡秀美,2015)。
埔里鎮為全國知名的特色鄉鎮,經多年的發展已漸具個人增能、社會凝聚、文化興盛、經濟繁榮、環境永續等學習型城市的益處。
這次陳宜君議員提及有關埔里鎮中有一條疏洪道的整治問題、現況與已做之努力,說到若因善心善念善行而有所改變的話,其實是很令人感動的。
吳明烈教授藉此議題機會教育我們、提示了些原則、心法,字字珠璣,亦可運用於許多面向上,特分享臚列如下:
1.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方法或策略宜做滾動式修正,力求結果的價值最大化、浪費最低化。
2.要避免污染源進入疏洪道才是最重要的,從固本到強本才是根本。
3.需整體關照、系統思考以解決問題。
4.症狀解答僅是治標,根本解答才是治本。治標、治本需並行。
5.社大可以開「走讀河川」的課程,強調社區參與、公共服務,民眾幫忙撿垃圾。埔里鎮國中小的課程可規劃『守護河川』。籌組志工團『河川守護天使』協助巡守。
6.從社區參與、凝聚社區意識,再達到社區改造。
7.期望此疏洪道能成為「清流」,帶來心裡的「暖流」,從此再不會有「亂流」,而成為城市美麗的印記。
8.整治成功後,可透過票選命名以引發公共參與。
參考:
1.蔡秀美(2015)。以城鄉地方特色進行學習型城市的建構與規劃。高齡社會與終身學習,99-112。
2.黃富順(2015)。我國新近高齡學習的推展。終身學習與高齡自主學習,81-96。
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課程時間:2019.04.02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顏曉菁
學號:108409502
在這次的課程中,老師一開始就分享了「團隊」和「團體」兩者的不同。團隊學習是在共同目標中、彼此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且是能夠達成1+1>2的效用,並且是能夠有深度的對談。因此,團隊學習是建立在發展「共同願景」這一項修練上,它也建立在「自我超越」上,因為有才能的團隊是由有才能的個人所組成。因此高績效團隊重要的是在於人格特質、取個人高度智慧,找對人以求創新,因成員不對時,將會產生互相抵消的現像。因此在共事之前要先有「共識」,團隊才能形成高績效團隊。
另外,團隊學習中也會遇到衝突的時候,但如何處理衝突,使衝突能夠成為團隊不斷學習的一項指標是很重要的,正確處理衝突,往往是具有建設性的,但不正確處理,面對的就是團隊的分裂。
在這堂課,要感謝麗文很活潑的分享,以及七巧板的活動,讓我們感受到麗文在帶領團隊學習的魅力。
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課程時間: 2019/3/26
課程地點: A302研究室
學系: 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 組織學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 蔡淑真
學號: 108409506
這次的主題是「團隊的學習」,老師提到團隊(Team)與團體(Group)的差異,深度匯談(dialogue)與討論(discuss)的不同.
團隊--是指兩個以上的個體,在相互依賴,相互信任與彼此支持的環境下,基於共同的目標與願景,自發地、愉快地努力達成預期的結果,承擔共同的責任與使命.
團體--是指兩個以上的個體,是不需要共同努力的集體工作,成員的目標是可以區分的,可以自由決定或採取不影響其他成員的行動,獨自工作有效達到任務,成員只擔負個人成敗責任,團體是個人工作表現的總和
團隊學習的修練要從「深度匯談」(dialogue)開始.一般常見的討論(discuss),是為了使個人看法獲得群體接受,你可能會同意他人的意見,但最終目的,仍要取得共識,讓所有人都同意遵循你的做法.基本上,「討論」是求「同」,「深度匯談」則是求「異」,後者讓每個人都展現出思維的差異性.盡情表達看法後,每人都能獲得無法獨立達成的見解,更可藉機觀察自己的心智模式,有助於產生新點子,讓團隊激盪出火花.
團隊學習的關鍵是深度匯談.只有每個人全部攤出心中的所有設想,才能做到真正地一起思考.深度匯談使人們變成自己思維的觀察者.團隊以多樣的觀點探討複雜的難題,每個人攤出自己的假設,並自由地交換他們的想法. 將自己的假設「懸掛」在團隊成員面前,以便不斷地接受詢問和探詢.
老師也提到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很遠.譬如:宗教也需要團隊一起共修,正能量相長,相互加持,偕同一致,互相對話,深度匯談,才有辦法持續.像雁行理論一樣,團隊合作、輪流領導、相互激勵、互相扶持、同心協力來達成共同的目標,當中也讓我們學習到接受中給予,給予中接受.團隊也必須學習如何萃取出高於個人智力的團隊智力,建立共識,才會有凝聚力,一起共創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生活環境,每個人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學習無所不在,讓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會很自然像呼吸新鮮的空氣一樣,且用更科學更有素養的心來學習,當我們的起心動念是善心、善念、善行、善果,所有的問題就會有正能量的解決.
這次「團隊的學習」是麗文為我們報告的,她運用很多精采的圖片與影片來詮釋團隊的學習,她有很專業的演講技巧不斷提問問題與同學互動,在實作的部分是拼圖也很有創意,在玩的過程中讓我們腦力激盪一起合作完成.
透過麗文的報告和老師的教導讓我們更了解團隊學習的重要與「善能量」地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