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暨大終發所碩一 林惠苹
2024-06-06, 週四 17:19
自主學習電影二:紐約新醫革命 影集
自主學習電影二:紐約新醫革命 影集
課程時間:2024/06/04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林惠苹
學號:112409508
《紐約新醫革命》(New Amsterdam)這部影集展示了醫療體系改革與個人與團隊的成長過程,透過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影集中醫療團隊的運作方式及其面臨的挑戰。
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每位醫生都在追求專業上的自我超越,印象最深的是精神科醫師Iggy面對自己的職業角色,反思自己在病人心中的位置,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諮商技能。自我超越強調個人願望的清晰和對現實的客觀觀察,Iggy在劇中幫助病人同時也反思自己的行為,這種自我反省和成長是自我超越的體現。其他醫生如急診科主任和神經科主任,也在職業和個人生活中尋求平衡和突破,展示了自我超越在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性。
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醫生們面臨的挑戰經常是由他們的心智模式引起的。例如,對於某些傳統觀念的堅持可能阻礙了醫療創新的實施。醫院管理層需要不斷挑戰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以應對不斷變化的醫療需求。醫生們在處理病例時,也需要不斷檢視和改善自己的假設,從而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還讓病人有更完善的接受治療的方式,例如:協助行乞之人就醫、協助無保險理賠者就醫、協助無國籍者就醫等等…
建立共同願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我最喜歡Max Goodwin在劇中反覆問的「What can I help?」展示了他試圖建立一個以病人需求為中心的共同願景。這種願景鼓舞了醫院的每一個人,讓大家共同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共同願景能夠凝聚組織成員的力量,使他們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自發地投入和奉獻。醫院中的每個人從護士到醫生,都因為這個共同的願景而努力工作,並在面臨困難時,尋求互助與支持。
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影集中多次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在複雜的手術中,團隊成員之間的默契和合作決定了手術的成敗。團隊學習不僅提升了個別成員的能力,也促進了整個醫療團隊的發展。深度匯談在團隊學習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讓每個成員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從中學習和成長。在影集中,醫生們通過不斷的溝通和合作,解決了許多棘手的醫療問題,展示了團隊學習的力量。
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在影集中,醫療體系如同一個龐大的系統,每個部分相互依賴且影響。系統思考強調整體觀,正如主角Max Goodwin致力於改革整個醫院體系,而非僅僅解決單一問題。他理解到醫院中每個部門的改變都會對整體運作產生影響。例如,當他推動免費醫療服務時,不僅需要考慮財務問題,還需考量到人力資源、患者管理等方面的相互作用。這種對系統的全面理解和管理正是系統思考的精髓,幫助醫院在面臨挑戰時能夠持續適應和成長。
總結
《紐約新醫革命》通過描繪醫療團隊的故事,生動展示了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在現實中的應用。系統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和團隊學習,這五項修練在影集中得到了具體而生動的演繹。透過這些修練,醫療團隊不斷適應變化,提升自我,最終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醫療服務,展現了學習型組織在現代醫療體系中的重要性。
暨大終發所碩一 林惠苹
2024-06-06, 週四 16:59
自主學習電影一:蜂刑者
自主學習電影一:蜂刑者
課程時間:2024/06/04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林惠苹
學號:112409508
電影《蜂刑者》以前最詬病的詐騙議題為劇情,深刻揭示社會組織、家庭組織、高齡獨居長者、媒體素養的不足,人性的弱點,依且被諷刺地用系統組織化,建構了層層詐騙網絡,史塔森的角色通過私刑來對抗詐騙集團,雖然這在現實中是不可取的,但在電影中,它象徵著正義的伸張。這種方式雖然極端,但也引發了觀眾對現行法律和司法系統有效性的反思。
電影中的詐諞集團在面對這一群無知的受騙者,諷刺地善用人性弱點,同情心、同理心、還要感情投入的方式,進行一步步地引導被害者落入詐騙的陷阱,印象很深刻的一段話,當小孩跟老人被騙,小孩會有關心他們的大人出來發聲,可是老人卻可能以死亡來面對,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現實。
史塔森的角色展示了正義使者如何在面對外部挑戰時進行重組和適應。當面對詐騙集團的威脅時,蜂刑者改變策略和行動計劃,以適應新的情況。這是一個典型的系統思考過程,強調了靈活性和應變能力,過程中也誇張地反諷目前社會上熟知的健全組織,例如:FBI、特勤部隊、國家情報局甚至總統,腐敗的心靈,不如一個為了正義發聲的孤勇者。
《蜂刑者》通過其扣人心弦的劇情,深刻展示了學習、改變、能力建立和轉化的重要性。電影中的詐騙集團的角色們經歷了從無知到熟練的轉變,這一過程不僅是技術的提升,更是心態和行為的改變。他們通過鼓舞、激勵、績效,不斷提升自我,並最終形成了一個高效詐騙的團隊,最終,通過這些努力,組織可以不斷提升其績效,總統兒子每周赚進900萬美元,這樣的客服中心有20座,換算每周就會有1億8千萬進帳,這驚人的組織,不斷地被複製、擴張版圖,無非是想要讓世人知道這詐騙的利害關係。
總結來說,《蜂刑者》透過其引人入勝的劇情和激烈的動作場面,電影中的組織學習和重組過程展示了靈活應對變化的重要性,而對網路詐騙的探討則揭示了當前社會中的重要議題。雖然故事情節有些老套,但其精彩的動作場面和深刻的社會議題使其成為一部具有娛樂性和啟發性的電影。
這部電影提醒我們,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改變,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
徐映苹-112436504
2024-06-06, 週四 16:33
2024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課程時間:2024/06/01-02(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2024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徐映苹
學 號:112436504
歷年來都是由資優的5位學生負責「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個案分析與方案規劃的報告,早在3月份組織學習研究的第一堂課,我們5人竟然莫名其妙的接下這份重責大任,然後在戰戰兢兢的心情下完成,想起上人的靜思語:「有機會承擔責任,人生才有價值;要視為本分事,盡心盡力負責到底,不因遭遇困難而退縮放棄。」成就了我們這一場難得的經驗。
「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的相見歡從漣漪卡的分享開啟序幕,我抽到的是「我的心智習性是永遠積極正面及擁抱快樂的。我的人生一切,都像鏡子一樣反映出我內心的心智模式。」為我注入正能量。
中正的「U型理論精要」由戀愛的六大要素開始,讓我們有機會與新朋友交換不同的想法,讓我學到了一個不錯的破冰方式。最讓我感動的是-中正博班林志忠學長分享他病倒到康復的過程,堅定的信念、家人的陪伴和518podcast的知識傳輸都是最大的支持~「經常失敗才能早點成功」「趁早失敗才能快速學習」也說明了生命就是要越挫越勇。
我們碩專班的個案分析與方案規劃報告,都因為前面的行程延後了,小組成員商討要怎樣如期完成,而實作活動不但在時間內完成,集體創作的成果還超出我們預期,不得不讚嘆同學們真的太優秀了。
第二天在濃醇的咖啡香味中開啟「世界咖啡館」的門。透過性別、血型、星座各種分類方式,最後讓成員在不同組別定位,這也是一種很有趣的分組方式。碩班真是人才濟濟,有咖啡農、咖啡師,還有養蝸牛的……。從碩班同學的報告中才知道原來常聽到的「世界咖啡館」就是一種適用於創新歷程、知識創造、策略規劃與轉型變革、團隊學習、系統思考的腦力激盪法,也就是「集體創造力」,透過每桌不同風格的咖啡師引導下,每個人輪了3桌與不同的人交流討論,形成很有效率的集思廣益方法。
下午參訪南投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連主任對社區長輩的用心、對樂齡學習領域的投入,真的令人敬佩,能獲得示範中心的頭銜是實至名歸。而拂水山莊是個很適合慢活的世外桃源,林老師簡單又高雅的插花藝術,令人賞心悅目,連結在終身學習又是更高境界。
老師常說的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感謝老師的光,帶領我們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與來自中正和暨大終發碩班的善知識在歡樂與驚喜中交流,為了準備這次的報告,雖然身體有些疲累,但心靈是歡喜和滿足的,願2024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的殊勝因緣,在老師的引領下緣起不滅∞
暨大終發所碩一 林惠苹
2024-06-06, 週四 16:13
2024跨校組織學習
2024跨校組織學習
課程時間:2024/06/01-06/02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林惠苹
學號:112409508
整整五月份,我們終發碩一接下的任務是【世界咖啡館The Word Coffee】我們班是人數最少的,也得知老師十分重視這樣的活動學習,所以我們有了共識,希望九人一條心,共同創造屬於我們班的Word Coffee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詢問學長姐有沒有歷屆的資源,讓我們好有個方向,去準備與規劃,當收到資源後,我們五月每周都實體或者線上meetting,過程當中經歷了磨合、融合與最後的和合,這也就是組織學習最耐人尋味的地方,來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積極度,激盪出耀眼的光芒,在過程中,試圖引導大家分享自己的專業與視野,在讓我們多方的優勢,迸出最美麗的花火,如團隊合作與默契、團隊榮譽感、以及發揮各自專長,讓大家各自的優秀,集結成我們耀眼的光芒。
兩天一夜的活動中,無處不是巧思,從相見歡的漣漪卡,就讓人第一時間敞開心房,中正同學的U型理論,也讓我們透過中正博班學長生命經驗分享,讓我們有了更不可思議的連結,光一個開場、與分享,就證實了,我們一切的行為,就是在藉由”我到我們的系統思考”,我將這漣漪傳到加拿大去,想信這不是只有現場45位師生的感動,分享是無國界、空間、時間的限制,暨大碩專班的巧思讓我們認識組織學習的個案,也讓我們現場腦力激盪,做出屬於我們自己的學習型社區、學習型政府、學習型家庭、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學校以及學習型城市,在同學的巧妙安排下,大家在幾小時相處後,就激盪出10分鐘的發表,真的如老師所說,生活即學習,學習即生活,最後我們的世界咖啡館理論與實作,也剛好我是咖啡農,能提供自己家的精品咖啡豆,喬群專業是咖啡師,一搭一唱中,大家一起扮演”咖啡師”來融入這世界咖啡館中,圍裙一穿上,咖啡師靈魂就出現,大家異口同聲喊出”歡迎光臨~世界咖啡館”,真的很有趣,活動過程中激盪出來的組織學習心得、感想與未來發展的可能,都是大家最棒的成果,希望這樣的安排,讓大家以五感的方式沉浸在世界咖啡館的氛圍當中,讓身心靈接受一趟The Word Coffee身心靈的洗禮。
兩天一夜精隨在於,老師所說的”三力”,擁有充沛的體力、笑聲不斷的活力以及源源不絕的創造力,這都是這短短一個月組織學習、學習型組織中最豐碩的成果,讓我們看見更多的希望與可能,相信這漣漪不會只有45人感受到,回頭細想,老師在這學期當中,倚著孔夫子思想,將終身學習,讓我們從自我修練,延伸到家庭當中也開始展開學習型家庭,甚至老師已經推動學習型城市…不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藍圖,終身學習真的讓人人都受益,最後感謝明烈老師奔波三校引導、檢視、修正我們的報告基礎,感謝暨大碩專班的策畫安排,活潑引領,中正四班的專業分享以及感謝我們自己全力以赴的優秀,讓大家一同感受到耀眼的成就。
終發所碩一魏沂茹
2024-06-06, 週四 14:51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組織學習研究自主學習;觀看《高年級實習生》學習型組織情節分析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魏沂茹
學號 112409517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由勞倫斯·麥爾遜(Nancy Meyers)執導,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和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主演,描述了一位70歲的實習生與一家年輕創業公司之間的互動。這部電影中展示了許多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的概念和實踐相關分析:
1.跨代際學習與知識傳遞:
情節:德尼羅飾演的本·惠特克(Ben Wh***)是一位退休高管,決定重返職場,成為時尚網站的高齡實習生。他與公司創始人茱爾斯(Jules Ostin,安妮·海瑟薇飾)以及其他年輕員工之間的互動展示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交流。
分析:這種跨代際的互動是學習型組織的一個重要特徵,組織鼓勵不同背景和年齡層的員工之間進行知識分享和相互學習,促進組織的創新和適應性。
2.開放的溝通與反饋機制:
情節:電影中展示了開放的溝通文化,員工可以直接與領導層溝通,提出建議和意見。本在多次場合中提供了有價值的反饋,幫助茱爾斯在職業和個人生活中取得平衡。
分析:學習型組織強調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允許員工自由表達意見和建議,這有助於組織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改進。
3.持續學習與個人成長:
情節:本在電影中不斷學習新事物,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技術,並在過程中幫助其他員工成長。例如,他教導年輕同事如何打領帶,並提供職業建議。
分析:持續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核心理念之一,組織鼓勵員工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從而提高整體競爭力。
4.團隊合作與互助精:
情節:本與團隊的合作展現了互助和團結的精神,特別是在公司面臨困難時,他們共同努力解決問題,這也反映了強大的團隊協作能力。
分析:學習型組織注重團隊合作,通過互相支持和協作來達成共同目標,這有助於培養員工之間的信任和凝聚力。
5.適應變化與創新:
情節:茱爾斯的公司是一家初創企業,需要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這需要不斷創新和靈活應對挑戰。本的經驗和智慧為公司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
分析:學習型組織強調適應性和創新能力,通過不斷學習和改進來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
《高年級實習生》通過豐富的角色互動和情節發展,展示了學習型組織的許多理念和實踐,為我們提供了思考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應用這些理念的寶貴啟示。
終發所碩一魏沂茹
2024-06-06, 週四 14:33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組織學習研究自主學習;觀看《春風化雨》影片以組織學習分析與分享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魏沂茹
學號 112409517
《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是一部由彼得·威爾導演、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經典電影。影片以1959年的威爾頓學院為背景,講述了新任英語老師約翰·基廷(羅賓·威廉姆斯飾)如何通過非傳統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們打破傳統思維,追求個人理想和創意的故事。
組織學習的角度對《春風化雨》的分析與分享:
組織學習分析
1.創新與變革:
現狀打破:基廷老師打破了威爾頓學院的傳統教學方法,提倡學生們獨立思考和表達自己,這與組織中創新的理念相契合。
變革管理:基廷老師的出現帶來了教學方法和理念的變革,但也引發了學校管理層的抵觸,體現了變革中的阻力和挑戰。
2.激發員工(學生)潛能:
激勵與啟發:基廷老師通過詩歌和非傳統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們的潛能,幫助他們發現並追求自己的夢想,這類似於組織中領導者如何激勵和培養員工。
3.學習型組織的特徵:
開放的學習環境:基廷老師營造了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自由思考和探索,這與學習型組織中提倡的開放文化相符合。
合作與互動:學生們在基廷老師的引導下建立了“死亡詩社”,這是一個學生自主學習和互相支持的團體,體現了學習型組織中團隊合作和共同學習的重要性。
分享與反思
1.鼓勵創新思維:
在組織中,領導者應該像基廷老師一樣,鼓勵創新和變革,打破陳規,讓員工能夠發揮創造力和潛力。
2.培養自主學習的文化:
組織應該創造一個鼓勵學習和分享知識的環境,讓員工能夠自主學習和成長,並能夠互相支持和合作。
3.應對變革阻力:
在推行變革時,領導者需要預見並處理可能的阻力,通過溝通和引導來減少反對聲音,確保變革順利進行。
4.個體與集體的平衡:
基廷老師強調個人理想和創意的重要性,但也不忘學生們在集體中的互動和合作。組織應該平衡個體發展與團隊協作,讓每個人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結論
《春風化雨》通過基廷老師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在教育和組織中如何通過創新和激勵來促進個人的成長和組織的發展。這部電影提醒我們,真正的學習和成長來自於對傳統的挑戰、對創新的追求以及對每個人潛力的重視。在組織中,我們應該學習基廷老師的精神,營造一個鼓勵學習、創新和合作的環境,從而實現個人和集體的共同進步。
終發所碩一魏沂茹
2024-06-06, 週四 14:25
組織學習研究
時間: 2024/06/01(六)~2024/06/02(日)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組織學習研究(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魏沂茹
學號 112409517
這次暨大中正兩校跨校研修會可說是收穫滿滿!
可以看到這個活動提供了非常豐富多元的學習經驗。
首先,透過老師提供的「漣漪卡」,讓參與者從看重他人的優點及價值著手,這是一個非常正面的開始,培養同理心與欣賞他人的態度。
接著,中正大學成教所分享的U型理論,深入探討個人和組織的轉變過程,強調意識層面的根本轉變,從自我中心轉向更宏觀的生態系統觀點,非常有啟發性。即使理論架構完備,在實際操作中仍需靈活調整,這樣的反思也很重要。
暨大終發碩專班分享的學習型組織案例,讓參與者了解如何系統規劃員工發展、與產業合作培育人才,實踐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精神。
我們暨大終發碩班負責的世界咖啡館活動,更是讓大家親身體驗如何設計情境、引導互動,發揮每個人的想法與創意,營造真正的共學氛圍。
最後,前往南投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和拂水山莊的實地參訪,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讓參與者對未來持續學習路途有了更大的動力與熱忱。
整個活動可說是涵蓋了個人成長、組織變革、社區參與等各方面的內容,讓參與者受益匪淺。
這次兩天一夜的活動中收穫滿滿,感受到每位同學和老師的用心付出。感恩是一種美好的態度,能讓我們更加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組織學習研究-06/01(六)~06/02(日)課後心得-3
課程時間:2024/06/01(六)~2024/6/02(日)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專一班
課程名稱: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李玫香
學號:112436518
暨大中正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從我到我們的學習共創~於6/1(六)在暨大美麗校園揭開序幕共譜誇校學習樂章。
打從開學時老師就提到和中正大學跨校研修會時要分組報告,當得知我們5位是報吿組時,心情開始焦慮忐忑不安,於是我們小組發揮團隊組織精神開始討論架構,分工合作蒐集資料及實作活動討論,重要的關鍵在老師不厭其煩的指導與調整讓我們有了方向並順利完成,深刻體會到組織中領導者很重要。
第一天報到時,老師就送我們神秘禮物每人抽一張獨一無二的漣漪卡,在相見歡時由老師帶領下,讓每個人分享說出自己手上漣漪卡正能量話語和簡單自我介紹。
課程中透過中正同學U型理論報告,讓我了解到整個理論精隨,透過共同啟動、共同感知、自然流現、共同創造、共同塑造五個階段的歷程,可更加了解U型理論的內涵及實踐,以及實作架棉花糖遊戲中大家一起激盪腦力,也直接感受到組織學習的重要,深刻體悟推動個人和組織變革中的獨特並打破框架,放下過去的習慣與堅持,學習聆聽與保持開放的態度去接受新事物,才能從U型的底部再向上攀升的持續學習。學習型組織的個案分析與方案規畫部分,體悟最深刻的是實作活動中每組成員都能集思廣益在有限的時間內,製作完成簡報及燈籠的部分,尤其是燈籠彩繪部分各組都發揮了創新及創意且沒偏離主題,並凝聚同學之間的默契及團隊合作。
第二天一早走進教室就聞到濃濃的咖啡香,同學用心準備穿上工作服,讓我們有身歷其境在咖啡廳的感覺,也因這樣的咖啡開場帶入早上的課程主題:世界咖啡館的由來以及如何進行透過結構性的交流會話過程進行小組對話,也是一種學習,閱讀增加知識;對話啟發智慧。最後老師以印度詩人泰戈爾 《用生命影響生命》作為總結「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爲你不知道,誰會因爲相信你,開始相信了自己。」 這讓我連結想到我抽到的漣漪卡正能量話語內容「 在這世界上,我是跟每一個人一樣的值得,一樣的重要」滿滿的正能量。
下午老師特別精心安排魚池樂齡學習示範中心及拂水山莊參訪活動,經連主任的介紹了解樂鹷在地方創立過程的心路歷程真的不容易,在老師的帶領走進田野看見實作體驗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及拂水山莊林老師把插花藝術融入了終身學習還真的是第一次看到,真是值得效仿的終身學習者。
兩天豐富精彩跨校組織學習研修會~從我到我們的學習共創!
謝謝老師讓我在組織學習中留下美好五共回憶。共學共樂共享共好共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