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 4/17課堂心得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4月17日
課程主題:五項修練之系統性思考
姓名:劉家穎 106409511
--------
在五項修練中以系統性思考作為核心,因為透過系統性思考才能以整體且多元的角度去思考事情的脈絡,並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化繁為簡,我們有時面臨到問題時很容易只針對眼前所發生的問題進行檢討,卻忽略造成原因的根本問題。在大學時曾舉辦一些活動,籌辦過程一開始都很順利,但到中後期各小組內部的問題便開始累積且無法解決,這些未解決事項很容易會讓組員間產生嫌隙,那時候我們主要負責的團隊開會共同決定要將各組別的組長一起約出來,了解到底是什麼地方出問題,活動畢竟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方可完成,若只是一味地在小組內部溝通或是處理,很容易忽略掉需要與他組合作的部分,因此當大家一同討論事情發生的來源時,才發現很多當初在行動時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因此還針對這些問題思考期解決方式,當然後續活動也是順利畫下句點。
很多時候系統思考是不經意的,甚至是隨著時間自然而然出現,但就如同課堂上導讀同學所說明,我們要如何去訓練自己在系統思考的能力已是必要,透過系統性思考可以為我們帶來許多好處,避免無謂且雜亂的資訊及爭執。
最後透過啤酒遊戲來讓大家了解線性思考會帶來的問題,無論是零售商、批發商、甚至是製造商,都會面臨到決策的問題,因為我們無法真的準確的預估顧客的需求,也是會面臨一定的風險,弱能夠利用正確的系統性思考來預測,或許也能避免掉許多不必要的問題,就如同老師上課所說:「見樹又見林。」而從這次導讀中也可知道,我們在討論及編寫簡報時也是相當注重系統性思考,我們必須能從宏觀的角度去思考架構,也要從微觀的角度去了解名詞意義,這也是不斷要學習且要不斷進步的!
組織學習→系統思考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系統思考
上課時間:2018.04.17
課程心得:
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後的實作活動,以前在咖啡廳工作的時候對於「叫貨」這件事情感到非常敏感,但我不懂的是,很多缺少系統思考的組織,卻仍然在這個社會中活躍,這是為什麼?當時的叫貨量也是跟著客人的消費去做改變,也是不會考慮到批發商與製造商,但是我仍然不懂為什麼組織還能賺錢。
想著以前在與同事一同工作的情境,有時表面上看起來A同事表現不佳,店長卻沒有去仔細觀察A同事表現不佳的原因,卻只是一味地詢問為什麼會做不好,哪邊有問題;每每我都在心中暗自提醒自己,以後當上小主管也絕對不會如此。
後來有幸當上小主管,面對事情,不再只是以單一的面向去看待事情,必須深入探究其原因,並加以改善。在以前工作環境下,即達到系統思考的部分,感到挺慶幸的。
李珈旻 105409504
2018-04-19, 週四 20:47
107年4月17日 組織學習研究 學習心得
今天課程主題是五項修煉的系統思考,所謂系統是由一些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個有機整體或有機集合。課程首先老師依慣例進行概念介紹,並運用中國詩詞來分享每個人看事情的視野與所見皆不相同,非常有趣也看見老師的文學風采!
系統思考希望透過發問與觀察克服事情的盲點,面對複雜性的議題與事件,能具備見樹又見林的能力,發展整體與動態的思考模式,掌握循環思考的策略,徹底解決困難問題。
最後,實作部分以啤酒遊戲進行,我被分組在零售商這一組,僅面對一個客人,結局卻也庫存太多,實在很難解決。過程中同學進行討論叫貨數量等,邏輯運作對我而言真的相當困難,一方面想要賺錢多賣給客人,一方面又擔心庫存壓力,面對環境的不確定因素如何因應與做最好的決定真的很需要經驗,以及一些相關的敏感度培養等。
組織學習課後心得與反思
課程時間:2018.03.03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育學院 A307 室
學系:106 終發專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學生姓名:鄺允雄
學號:106436502
課程進度:導論
環境變化得如此迅速,的確,「組織學習是組織發展的重要內容」,企業必須要轉型為「學習型組織」,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以因應如此善變的環境。
從事企業HR多年,觀察大多數人都把「有沒有提供學習機會」當成評斷是否是家好公司的標準之一;但企業真開了課,大多數的人卻多表示「等我有空了再說」這種態度。如何提高組織成員的學習動力,成了HR最大的困擾之一。
這學期有2天1夜的跨校學習機會,與其他2個碩班共同研習這門課程,相信一定收獲滿滿,萬分期待中。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何謂系統?具有二個以上的因子或元素,因子間有交互作用的整體。在同學導讀前,吳老師先提出破題性的思考做為引言,最簡單易懂的例子就是人體的系統,我們體內各器官間的互相影響,如肝膽腸胃常是同一科,中醫更是有系統觀的醫療,其治本想法是系統思維,是根本解非症狀解。又如家庭系統,家人間的互動性就是系統。
系統思考的重要基礎,其核心是網狀結構思考非線性思考,系統思考這章節內容散在五項修練這本書的多處,負責導讀的同學芳珍,架構卻整理的很清楚,同時在許多概念性觀念上都能舉適當的例子說明,非常的明瞭易懂。商業界實務上,他舉了國內阿里山觀光小火車為例,國外舉了日本的無印良品為例,透過案例說明商業行銷的系統思考重要性。
實作部分是《啤酒遊戲》,芳珍自己是製造商D,一位同學扮演顧客A,其餘分成二組,一組批發商C,一組零售業者B;顧客向零售業者訂啤酒,零售業者再跟批發商訂貨,最後批發商向製造商訂貨,如此的購買模式A→B→C→D,然製造商總有供貨不足或過剩的現象,零售業者與批發商基於賺錢營利的目的,訂貨上需要諸多考量,不能囤積過多貨品造成資金壓力也怕沒貨賣給顧客賺取利潤,沒做過生意的我小小體驗一下後,發現這真需要有許多的考量與計算,無法太線性的思考。
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心得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4月3日
課程主題: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姓名:蔡瑩蓉 106409515
系統思考是一個整體性的評估,評估的面向包含組織所面對的環境、文化、機會、制度、營運方式、政府法規、景氣…等,討論各因素交互作用下所產生的問題,並從複雜的問題中找出解答。
人們容易從細節去觀察問題,因而看不見整體性的互動關係或影響因素,回饋則是可以將片段的事件組織起來,意即不斷的思考所獲得的訊息,評估考量是否因所得資訊調整作法。
從系統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需要有耐心及執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只求快速的治標雖然可以立即見效,但長期而言只是累積問題,也有可能導致問題更大。從同學介紹的實例發現無印良品的問題為店面擴展快速、庫存量大導致營運面臨危機。新社長上任後改善策略為調整進貨量為需求量的80%以減少存貨;增加商品特色區別其他賣場;多角化經營如:衣服、咖啡,增加單店收入;看當地需要的產品展店,如台灣經營模式,成功後將其複製到其他國家。運用系統思考整體評估企業經營困難,多管齊下的方式增加企業體的利潤,解決面臨倒閉的危機。
實作為啤酒遊戲,剛開始不清楚遊戲規則,當漸入佳境後,發覺系統性思考也需要將決策風險及未來性納入評估,整體性的評估進貨量與庫存量的關係,是否因進貨多而導致存貨增加,或者是無法應付訂單,廠商所做的行銷是否會吸引消費者,而製造商來不來的及供貨等。
中正高碩一606751010 黃馨儀
2018-04-17, 週二 23:32
2018.04.13 (週五) 課程心得
授課日期:2018.04.13 (週五)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31教室
課程:架構4: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架構5:五項修練之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指導教授:吳明烈 博士
學生:中正大學 高齡碩一606751010 黃馨儀
授課心得:
老師透過愛麗斯夢遊仙境來講述目標的重要性
「愛麗斯:我要走那條路
貓:看妳要去那裡
愛麗斯:我也不知道要去那裡
貓:妳都不知道要去那裡,那走那條路不是都一樣」
大部份人們一般解決問題的方法是直線的,依賴邏輯或者直覺,基於既有的信息和自我認知,達成決策,基本上,大部分決策是由A點到B點的線性思考。U型理論則不然,它提倡的是情況出現後,先沉靜下來觀察,和自己的內在聯繫、反思,然後再去做決定。「U」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先沉澱再上升。期待大家都能透過U型理論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標,進而向目標邁近。
自我超越:我認為人一生當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課題,當遇到很難的課題當下,有可能會很沮喪、難過,覺得為什麼會是我遇到,但往往過了之後,這些課題,反而成為我們心靈成長的一部份,因此我覺得,人生中的每一個關卡,都是在幫助自己成長,每一個關卡,都是成就未來的養分。
心智模式:學長姐的課程帶領方式很活潑,透過遊戲的方式來讓大家了解這兩個主題;特別是有關Blob Football這張圖,光是圖像就很有意思,我也立刻透過上方網址搜尋該網站,因為我大學修研是醫務社工,因此我覺得可以在班級、小組團體輔導中使用過這項工具,有助於了解孩子的情緒和想法。對於情緒激烈,或是語言表達力不順暢的孩子來說,也能清楚地溝通,應該有助於我們社工人員用來做孩子的情緒管理教材。
106409513 李玟誼
2018-04-17, 週二 21:24
架構七-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課程時間:107/04/17(二)
課程地點:A302教室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李玟誼
學號:106409513
課程:架構七-五項修練之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是五項修練其中的一環,系統思考是以整體、動態去思考問題的思維模式,是複雜動態系統中「化繁為簡」的智慧。提升系統思考的能力,才能克服思考盲點,面對複雜性的挑戰,進而徹底解決問題。為何系統思考如此重要,缺乏它會導致組織學習的阻礙呢?因為統思考將有助於我們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看到多種可能性。因為當我們面對複雜問題時,總是習於將其分割成可以處理的片段來思考,然後加以整合。
繪本冰山的一角,以系統思考分析冰山上愈來愈多的動物們所面臨的困境,體認到如果只看到冰山的一角,而不了解冰山下所發生一連串的因果互動,是無法產生新的思考以及有效的行為。透過故事,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時後人們只會看到問題的表面,不知道其實往往問題的背後才是真正的關鍵,當然如果我們愈有能力看清水面下的冰山結構,就愈有機會找到,所謂「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創新對策。
學會系統思考,即能見樹又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