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09506高一弘#成人教育學研究vs第4週心得
課名:成人教育學研究(4/1
日期:105/10/04(二)
時間:09:00-12:00
地點:人304會議室
教師:吳明烈教授
「終身學習法」的頒布是融入三大類型教育(有正規、非正規教、非正式教育等),超越了各式階段的學校(基礎)教育,亦也歷經再學個人生命全程的活動演繹,讓學習者有更多元的途徑,進行全面性(化)的學習歷程,所以終身學習已成為21世紀社會學習的核心價值與概念。當今各校院所的回流進修學制,正好有適度融入具有社區(部落)發展需求導向的學習議程,配合通識學程的設計,來安排以非正式教育課程為基礎的社區(部落)服務,透過「社區(部落)的合作」或「議題的融入參與」。研習過程中必能培養出許多具備環境意識的優質學員。如此一來,讓正規學制的學習機構,並能如其他非正規學制的學習機構(如部落大學),同樣地扮演推動社區(部落)發展與培育社區(部落)營造在地人才的角色,只要我們能善用「終身學習」的觀點來好好整合散佈各地的進修學制資源,將有助於當前所實施的回流成人教育,展現出屬於社區(部落)發展導向的另一番新社區(部落)教育風潮。台灣原住民族教育的發展,一是受世界潮流趨勢所致,另一受1970年代台灣本土化運動及1980年代政治改革運動的影響,民國77年解嚴以來,由政治主導的台灣社會,逐漸轉變為社會力、文化力、經濟力主導的社會,原住民教育政策也有了根本性的變革。教育政策方面,教育部於民國86年發佈的「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指出原住民的教育政策是以「維護傳統文化,適應現代生活,創新未來願景」為政策的主軸。就國外案例以終身的、全人的學習架構之具體實施作為:
1.學齡前教育的革新:
對原住民而言,學前教育不僅在於認知的發展、增強學業成就,學前教育更是奠定原住民認同、自我價值、以及灌輸原住民文化所蘊含的價值、態度與行為的重要階段。
2.小(中)學教育的革新:
這一階段教育改革的重點是在於修復原住民的家庭環境與學校之間持續與聯結的關係;發展植根於原住民價值、歷史與傳統的課程並將價值融觀融入教育設計。
3.青年(youth)教育的革新:
居多部分的原住民青年都在生存的壓力下掙扎,無法在原住民世界與主流世界的價值與期待中找到平衡點,而其失望常表現在輟學、自殺、藥物濫用、早孕、及觸法等,未完成高中學業的,失業是很普遍的現象。面對這樣的情況,本階段教育的革新重點在增強原民學生相關學習技能以提昇其學業成就,開闢回流教育管道使中輟生有返回學校再受教育的機會,以原住民傳統技藝與活動作經濟轉化以增加原住民職業發展的選擇,或透過建教合作,將學校學習與工作安置結合以增加就業機會;建立地區性學校或發展遠距教學,使得原住民青年不需要離鄉背井到外地求學等。
4.師資培育教育訓練:
緣由1960年代起,培養原住民師資已成為原住民族最迫切的需求。許多教育工作者都認為:師資教育裡應涵蓋原住民語言、歷史、文化傳統、及原住民教育學等。往後開創原住民師資學程,是採社區本位的課程設計。除了師資培育學程外,另有為其他教育專業人員(如教育行政人員、諮商員、輔導員等)開設的學程,以及為非原住民教師所開設的學程,以增強非原住民教師對原住民歷史、文化的了解,培養其對原住民尊重的態度及相關教學知能。
5.成人與繼續教育:
包括成人基本與識字教育;成人入大學銜接與先修課程;原住民語言能力的採認;發展部落主導的高等教育機構,此類型的高等教育機構有很強的草根性支持,課程涵蓋原住民社區價值與需求;以及建立一般高等教育機構與原住民高等教育機構之間學分採認與轉移的制度。此外,老人(耆老)在原住民教育裡應承擔關鍵的任務,就原住民傳統的代間傳承而言,原住民耆老扮演著傳統文化守護者與教師的角色,因此,應當建立一套制度使得原住民耆老能夠積極且有效的參與學校教育。
6.建立原住民族國際大學:
以促進原住民族傳統知識體系的建立,發展應用研究以支持原住民族自治,廣傳能促進原住民族發展的相關資訊,並建立跨國性的校際合作。同時建立原住民族資訊交換機制、統計資料庫、及原住民族文獻中心等。這樣的原住民族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不僅考慮各階段教育的銜接,更要能促進原住民族教育參與的公平性、教育品質及教育成就的提昇。
台灣社會目前已漸趨多元化與民主化,但就推展以原住民族文化特性為基礎的教育改革而言,不論是原住民族內部或其與主體社會的互動關係,仍存在著許多的變數,因此,應先從國家保障的政策面著手,透過相關法令的制定,責成政府建立制度、編列預算,再採階段性逐步實施策略。政策的取向不應只消極的停留在補助、加分、降低標準、保障名額等對待弱勢族群的優惠式福利措施,應更積極的建立制度促進原住民族對教育決策的參與、增進原住民族自主與自決的能力、厚植原住民族的文化力以促進族群認同與文化傳承。同時應透過教育、大眾媒體或其他管道促進社會大眾對於原住民族的認知與態度,一方面消除偏見與歧視,另一方面學習尊重與珍視原住民族文化,以促進社會的變革,展現實質的多元文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