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2023/03/05(日)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二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架構三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
架構四: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黃德仁
學生學號:111436512
1.吳明烈老師在開始授課時先提到佛教三位大師以”四:字為開頭的四字箴言:
佛光山星雲大師的「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法鼓山聖嚴法師的「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還有中台禪寺惟覺老和尚的「四對」─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
組織學習和佛法都是在不斷學習、尋求改變和提升的過程,這些箴言不僅是佛法中的重要概念,提醒我們做人做事應遵循的方針,也是對「個人學習」、「團隊學習」及「組織學習」有益的指導原則,可以引導個人、團隊及組織在學習發展過程中建立一個正向的學習氛圍和發展環境,增進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和諧的方式進行溝通和互動,並勇於面對問題和挑戰,克服困難和阻礙,並定期進行反思和省悟,以促進成長並實現目標。
2. 組織學習意涵 :組織中可以分為三個面向, 第一是個人學習 ,第二個是團隊學習:部門學習,第三個是整體組織學習。
*每人都在學習不等於整體組織學習 ,因為是沒有共同的願景及共享、共學的過程並成就共好。 每人各自為政,凝聚力量抵消掉,無法達成目標。
3. 組織學習的層次:
(1.)單環學習:組織有目標,運用對的方法去學習,並有效的達成學習 ,一是組織內部的適應的過程。
(2.)雙環學習: 除了內部組織學習之外,亦能呼應外在變動所作出的學習。
(3. )再學習;建築於單、雙環學習之上,以過去的經驗作為整體學習的基礎,整合既有的學習成果,提升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雙環學習也稱為適應性的學習,再學習也叫做創新性的學習 。
4.組織學習文化:組織成員是工作者,亦是學習者。在團隊中除了個人學習之外,團體組織亦不斷學習,並促進組織學習與改變。進而成為實質的學習型組織 。
5.組織效應與學學習型組織
(1)蝴蝶效應:代表覺察力的重要。
(2)比馬龍效應:自我期待效應。自我期待加上自我努力,勾勒出美好的未來。 (3)鳳凰效應:組織要有大格局做改變,創造美好的未來
(4)飛輪效應 : 雖然一開始每一圈都轉得非常費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當越轉越多圈,輪子就會越轉越快,直到某一個臨界點,飛輪本身的重量不再是負擔,反而會創造出更大的衝力。
(5)水結晶效應: 給予組織正能量就會往正向發展,反之則往負面發展。
6.組織學習的五隻手:
(1)握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2)舉手:互相學習請教 。
(3)牽手:手牽手,心連心 。要提攜扶持,不要互相牽制。
(4)拍手:真心真意在團體中給人讚美。
(5)動手:肯做夢,肯做事,把種種美好的想法實現。
7.組織文化 :
(1)煮蛙文化:視而不察、察而不覺,如溫水煮青蛙猶不自死之將至。
(2)螃蟹文化:螃蟹是踩著別人往上爬,互相牽制。
(3)猴子文化:蕭規曹隨,毫無創新,組織無發展空間。
唯有新思路,才能開創新出路。
(4)老鷹文化:適度的競爭力、適當的淘汰制度。
(5)土虱文化:土虱人物,看見問題、解決問題,有異見才有前途。
(6)雁行文化:勇於提出問題、勇於參與、提供解決方案。
8. 第五級領導: 藉由謙虛的個性和專業的堅持,建立起持久的卓越績效。
9. U型理論的五項行動:
組織學習與領導變革的歷程
(1)共同創始(co-initiating):傾聽生命呼喚你要做的事情,連結人們、脈絡與生命呼喚,並且聚集核心人士一起鼓舞共同目的。
(2)共同感知(co-sensing):走到最有可能的地方,觀察、觀察、再觀察,並且廣泛的傾聽內在的心聲。
(3)共同流現(co-presencing):走到個人與團體寧靜的地方,開啟知識的深層來源,並且連結所要浮現的未來。
(4)共同創造(co-creating):建構原型並且從實踐中探索未來。
(5)共同發展(co-evolving):共同發展較大的創新生態系統,並且促使人們透過從整體看見與行動中跨越界限
10. 組織學習的發展省思:
(1)從人文主義觀點出發,會著重於組織學習促使個人成為自由行動者(free actor),達到解放(emancipation)的目的。在此取向下,學習不應僅是對組織有利,亦應將個人、團隊及社會的利益置於首要地位(Örtenbald, 2001)。若純粹從工具主義觀點出發,則有可能過於重視組織學習的工具性價值,將組織成員的學習視為促使組織擴大獲利的工具,而唯組織之利是圖,如此將失去組織學習的本質。
(2)若要成功推動組織學習,個人與組織均必須先學會改變,而且必須進行系統變革(systemic change)。系統變革的首要工作即是看清人們所見(seeing our seeing),這需要全然開放精神、心靈與意志的智慧,確認自己所接受的假設,並且去聆聽與看見過去從未驗證的事情,此為一切真正學習的開始與關鍵。
收穫:
1.學習三千萬: (1).千萬要終身學習 ,
(2.)千萬要樂在學習,
(3.) 千萬要享用學習 。
投資變做三億: (1 )想法要有創意,
(2. )行動要有意義,
(3.) 人生要有回憶。
2.時間在那裏,成就就在那裏。
3. 一種專業需十年工。
4.人生是有好幾個黃金歲月所累積而成的
5. 成功是靠努力的軌跡、事跡所創造出來的功績。
6. 處處留心皆學問,萬物靜觀皆自得。每件事物都有它的成功之道。
啟發:
(1)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鉅著《管理下一個社會》(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中論述社會變遷時,強調每個組織都必須成為改變的原動力並且主動創造改變。若要繼續生存和成功,每個組織都必須成為改變的原動力,要成功的管理改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創造改變。要成為改變的原動力,首先要改變整個組織的心態,讓大家不把改變當成威脅,而是當成機會。
(2)組織學習大師聖吉(Peter Senge)則從人與制度層面的根本改變,提出了深層變革(profound change)的概念。這種變革是兩種變化的結合,一種是人的價值、渴望和行為等內在因素;另一種是過程、策略、做法與制度等外在因素。深層(Profound)這個字源自於拉丁文fundus,原意為基礎或地基,字面上的解釋則為「往底層移動」。深層變革少不了學習。組織學習不只是做出新東西,還得建立新的做事方法,亦即養成持續變革的能力。只改變策略、結構與體系仍然不夠,除非產生這些的思考方式有所改變。
組織學習研究之課後心得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03/14(星期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先修)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李慧琪
學生學號:112409502
如同人類生命的進程,「組織」也可視為一個有機的生命體。隨著社會變遷、時代更迭與科技的創新,組織要有所發展並維持其生命力,便要有與時俱進的學習力、知識力、創新力與實踐力。誠如明烈老師所言:「組織是為了改善而改變」。組織進行系統變革時,組織內的成員需要抱持開放的精神、心靈與意志,以積極的變革態度,設定適宜的變革目標,為組織塑造因應社會變遷與世界生存發展的新學習文化。然組織變革非一蹴可幾,團隊成員對組織內外在環境的深層思考、明辨及學習,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磨練與挑戰,運用組織學習的五項修練、跨文化的知識連結與持續創新突破的精神,可促進組織的成長與發展,也能促動組織的變革。
黃幸寧111409512
2023-03-20, 週一 19:32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
架構四: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專題演講:空中大學的發展現況與展望—陳松柏校長
課程時間:2023.03.14(二)
課室:A302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黃幸寧
學號:111409512
Bill O’Brien:一場干預措施的成功,取決於干預者的內在條件。
持續保持著好奇:什麼是內在條件?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
這是南傳法句經最開頭的兩句,而這兩句開啟了兩個不同的故事版本跟世界,大乘佛法裡也有一句:萬法唯心造,意思是能量是跟著注意力走的,意圖的力量就是「變革」的關鍵。
組織學習來到了第三堂課,念著念著很像是要發動一場「覺醒運動」。
在老師講述關於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邀請了空大的陳松柏校長為我們分享關於空中大學發展現況與展望,這之間我個人對於兩個議題最有興趣,就是:
—空中教育的未來趨勢與展望
—空中大學接管台灣觀光校產
空中大學成立在民國75年,是國內第一所採用視聽傳播媒體教學的大學,空中大學的三個特色是:
型態唯一,在疫情之下遠距教學成為一般大學的不得不,但是是空中大學的全部,而且在全國遍布教學地點以提供便利的面授補助教學。
對象特殊,對於弱勢族群、身心障礙者來說,空中大學是最適合的學習方式,也提供了早期失學的人有再一次進修的機會,成為在職人士可以在職進修的最佳管道,建立了中高齡失業二次就業的信心。
再來是空中大學的教育精神,可以縮短城鄉的差距,塑造人人有書讀,處處是教室,時時可以讀書的終身學習社會,也協助政府各個部門製作數位的學習教材推動數位學習訓練。
在這三個空中大學的特色來說,我好奇的就是怎麼以這三個特色來擴張其未來的走向與展望,因為空中大學在海外也有布點,那麼有沒有可能是可以跟海外的資源串聯,讓我們也可以藉由空中大學選修海外的課程與學分,或是在空中使用博物館資源等等⋯
目前空中大學的學分費是每學分 940元,累計128個學分就可以畢業,畢業的學分費用是國立大學的一半,於是學分費的甜甜價格,在跨域合作上會不會就變成三分甜?但是以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跨域合作跟海外大學或是非正規教育資源的串聯對於學習者來說是期待的。
進入第二個學期的我在聽演講跟看簡報中都難得的有點點感受了,空中大學的校務基金財務收支報表當中的結餘,單位是「萬」,對於數字不敏感的我,算了很久才發現是「億」,這樣的億來億去的收入,讓我好奇的是,教師數與職員編制沒有增加的情況之下的攀升,校長提到的是「遞延效果」,但是如何的激勵方式可以滿足同工們的「成就需求」「權力需求 」「親和需求」然後平衡「保健因素」跟「激勵因素」,感覺起來老師可能要多邀請校長幾次。
在老師開出的書單上有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練、奧圖夏默的U型理論精要以及世界咖啡館,交錯的啃著,搭配著實務經驗的分享,這樣的一虛一實,療效指日可待。
黃幸寧111409512
2023-03-20, 週一 17:54
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
架構一導論
課程時間:2023.02.21(二)
課室:A302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黃幸寧
學號:111409512
—Change your mind, the World will change.
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
在極致的細微當中依然可以看見那極致的大 。
宇宙在大爆炸之初,奇點假說裡的既大又小的普朗克時期,整個宇宙的熱能、能量就含納在芥子般細微的一點。
我們很幸運可以來到系統觀的組織學習時代,系統思考的全局觀點幫助我們不再分崩離析用片段破碎的角度來解析現象。
一陰一陽謂之道。
以佛法的角度來看,一個念頭就是一個世界,看得見的世界裡有看不見的部分,每一個念頭看不見的都是紮實的「能量」也就是振動頻率。看得見的是行動,但是隱藏在外顯行動底下有看不見的動機、意圖、信念、價值觀種種。
每一個看不見的振動頻率都在聚焦吸引著一個版本的故事⋯⋯
外在世界的呈現,也可以說問題的呈現與走勢,就是我們隱藏未顯的內在「心智模式」,回應小我的防禦機制,最好是帶著好玩、好奇的態度就像是自我探索或是探險的角度來走這一趟,這也剛好符合老師的四樂:樂學、樂業、樂活與樂居。
學習型的不管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組織裡最根本的成員就是終身學習者,而終身學習這一個修煉是從生延續到生命最後一天的過程,既然是要走到旅途的終點站,那是不是代表我們可能要換一種心境,重新整理自己,放下擔心與著急,慢慢的走,紮實的走,邊走邊看像是牽一隻蝸牛散步一樣的欣賞沿途風景?
既然是修煉,就甘願一點把基本功練好。
了解人類的心智模式,管理系統就要學會繞過小我的防禦機制,選擇愛,生命其他的一切會隨著愛而來,因為過去的管理制度一直以來都是奠基於管控,是恐懼的能量;再來是充滿「好奇心」而不再堅持「正確」只執著正確的答案,過去的管理很愛喊「正確」,還有強調「學習」而不再是「管控」。
心念,每一個念頭其實就是蝴蝶效應裡拍打造成大風暴的那一下的翅膀,所以「自覺」是整體檢驗的第一步,而什麼是自覺呢?
從發現自己不覺的那一個念頭,就是自覺。
從自覺練習覺察,開始覺察自己的念頭,一點一滴的,讓自己時時刻刻選擇「愛」,選擇好奇心跟好玩來看待,發現問題就是開心自己找到還有可以學習的地方,改變世界就是從改變自己的心念開始。
人改變了,如果每一個人都是自發性的終身學習者,組織會是怎麼樣的組織呢?
如果每一個人都是無論如何選擇愛的終身學習者,組織的文化又是如何的呢?
「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日期:2023/03/08(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單元:第三單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展終身學習的內涵、影響與貢獻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石蕙萓
學號:110409510
課程心得: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唯有學習才能達到和平與自由、社會正義。
國際最大組織UNESCO兼具以下三大任務:
1.促進教育成為基本人權;2增進教育的品質;3、鼓勵實驗、創新與政策對話。
人必須受教育目的乃在於促使個體能「自我肯定」、「自我獨立」,使人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教育讓人感覺不親近,以學習ㄧ詞會較貼切。學習會讓人學會講理,讓人處事委婉柔順、面面俱到;讓人看清楚是與非的界線、增智慧而不渾沌。學習能增加個人的思考能力,會讓人用各種角度觀察,增加洞察與調整能力,啟發各種新的思維與改善調整。
學習必須要有學伴,結識一群學習夥伴很重要,大家會互相鼓勵、討論議題、會激發學習動機,在學習上也更能駕輕就熟,這就是所謂:一個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遠的道理,學伴是終身學習的旅程上不可缺席的重要支柱。
社會要平衡,是每個人的責任,牽一髮動全身,一部機器要正常運作,必須是每個細節在正常的功能下才能駕馭,我的世界穩定,散撥好的氛圍影響周遭,我們的世界才能達到你好、我好、他好。
內在的學習才能改變外在,教育的學習能改變命運,改變命運就從教育開始,我終於明白,人為何要受教育學習,內在的寶藏豐碩,不怕臨時人來點餐,唯有不斷增加內在的知識,充實自己的實力,廣拓視野,才能應付隨時出現的變化球。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日期:2023/03/01(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單元:第二單元 終身學習再概念化與理論分析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石蕙萓
學號:110409510
課程心得:
學習為主體的特色,不限於教育。
學習因人的喜好與興趣,當一個人對某件事物感興趣,他的學習精神就會特別好、效率提升、成功率達標。學習是需要方法、與自己本身的需求與堅持,學習動機都會影響學習效果。有效的學習才是促進提升的好方法。
終身學習既不是一種口號或抽象概念,而是要建立儀式感。
學習聽起來很棒,我將學習比喻為「用心生活」在生活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感覺,用自己得方式,培養生活的儀式感,就像每天睡前靜下來放鬆心情,或躺或坐,反思一天的過程做調整,找回自我存在的意義,讓內心更富足。
用心生活要貫穿與融入學習樂趣,學習終身永續不間斷,將是邁向生活美好的主要原因。
終身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從環境到個人,都是終身學習的教材,在環境方面,例如:家中的裝潢、材料選擇、家具擺設、動線的規劃..等等都必須花心思,一系列的系統思考就是終身學習的一部分;在談到個人,像大學生即將畢業了,是升學還是就業,兩邊選擇需要深思熟慮,選擇哪一條路才是自己想要的,這時即陷入深度思考,這也是終身學習的一部分。
學習的元素來自於天、地、人間的交流,例:種植植物,需要陽光、空氣、水基本元素,在人工方面:施肥、澆水、鋤草..等等的維護、照顧,都是終身學習。
我在樂齡中心帶領長者們學習,從靜到動,思考必須是有順序的、有助益的,每堂課的規畫到小小環節,考量如何讓長者能吸收、喜歡與自信心的提升、減少挫折等等的規劃設計,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學習,誘發他們學習的動機。我想這就是課堂上老師談到四給: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反思日常生活中,每件事物的發生都是學習,原來終身學習是無所不在。
組織學習研究
第四單元 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
課程時間:2023.03.14(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雯雯
學號:111409511
在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省思中提到發展取向是應該採工具主義觀點或是人文主義觀點,或是兩者兼採之?文中提及不同組織在發展過程中,或許會採用不同的取向。從人文主義觀點,將促使個人成為自由行動者(free actor),達到解放(emancipation)。在此之下,不僅對組織有利,對個人、團隊、社會皆有利(Örtenbald, 2001)。若從工具主義觀點,過於重視組織學習的工具性價值,將組織成員視為促使組織擴大獲利的工具,組織利益導向,將失去組織學習的本質。
21世紀的學習型組織文化應跳脫傳統,充分關注人自身的發展。彼得·聖吉強調學習型組織的真諦是“活出生命的意義”,組織的使命與存在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組織自己的利益,也考慮到了員工的利益,整體社會的利益。在學習型組織中,人真正成為組織的中心,組織存在的目的不僅僅是為利潤,為了資產增值,更是為了為員工創造一個能施展個人抱負、進行自我超越的環境。現代企業組織正強化ESG永續發展(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發展,正式列為企業營運重點評比項目。其中企業社會責任中勞工權益不斷受到重視,注重個人的項目有包含;注重員工健康與安全、完善勞工權益、杜絕強迫勞動、維持平等的工作環境、維繫與客戶的良好關係、回饋社會、社區。在組織學習發展的變革上,隨著國家社會的發展,更應趨近同步,才能讓組織在整體社會經濟發展上,發揮影響力。
空中大學校長陳松柏,專題演講:「空中大學的發展現況與展望」之我思與我見。
陳校長首先以最高領者的位置談到空大的發展沿革,呼應今天單元主軸組織學習的發展趨勢與變革策略。空大發展的趨勢,朝向非學位市場擴大,面對教育資源的日漸稀少,積極發展跨校間的資源整合與合作。應應社會發展的改變與時俱進,朝向高齡需求者樂活、樂學、樂養,營造三樂創生園區。空大的發展趨勢與變革,充分把握時代的脈搏,跟上時代的節奏,展現組織學習文化理念創新、規則創新,建立團隊學習組織。機制創新,建立共同願景。
校長在講述空大發展的現況時,分享空大辦學的三大特色;型態唯一、對象特殊、教育精神。
唯一型態
•網路教學只是一般大學的一部分,但是空大的全部。
•遍佈全國的教學地點,提供便利的面授補助教學。
對象特殊:
•弱勢族群、身心障礙者最佳的學習方式。
•提供早期失學者再一次進修的機會。
•成為在職人士在職進修的最佳管道。
•建立中高齡失業二次就業的信心。
教育精神:
•縮短城鄉差距。
•塑造「人人有書讀、處處是教室、時時可讀書」的終身學習社會。
•協助政府各部門製作數位學習教材,並推動數位學習訓練。
其中塑造「人人有書讀、處處是教室、時時可讀書」的終身學習社會。最彰顯空大的教育精神。對弱勢族群、身心障礙者、早期失學者、任何自發自動想進修的人、最二度就業者專業提升。提供完善受教與進修管道與環境。也宣揚台灣是教育普及率高的國家。人人有受教權、知識就是力量,不能提昇國民素養,也提昇國家競爭力。
在未來發展願景中陳校長也給予正在終身學習與人力發展專業領域擴展學習的同學們很大的啟發與鼓勵。提供台灣高齡社會與教育發展趨勢及專業發展方向。同學們可以朝人力資源發展、提昇企劃案提案撰寫職能;以高齡休閒娛樂、身心療癒為主體的領與培養專業能力;提供高齡樂學、產學合作為主體的職能,以樂養綜合式長期照顧服務為主體的老人照顧專業職能。現在台灣已朝高齡化發展。鼓勵大家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教授、老師們站在研究與發展的前端,導引同學往前,大家對未來應懷抱信心。
組織學習研究
第三單元 組織學習文化的塑造與發展
課程時間:2023.03.07(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雯雯
學號:111409511
目前是知識經濟時代,掌握知識、掌握創新、掌握競爭力。要想把握時代的脈搏,跟上時代的節奏,個人需要終身學習,企業需要轉化為學習型組織。現今,企業之間的競爭最大優勢來自於人才與科技創新力,對一個企業而言,學習是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源泉,是企業唯一持久的競爭力。
學習型組織文化的包括三個主要內涵:理念創新,以系統思考的自我超越與改善心智模式。規則創新,建立團隊學習組織。機制創新,共同願景構建。將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練精隨融入在學習型組織文化的建構上。在企業組織中主要表現為學習型的思維方法,強調心靈轉向的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煉,這兩項理念的建構,都是基於系統思考的思維方法,這是學習型企業文化不枯竭的創造源泉。系統思考是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修煉要解決的基石。
邁向2050年全球淨零排碳的企業,首要目標不是追求最高利潤,而是組織學習力,迎向氣候變遷所需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課題,從研發、製程、設備轉,全仰賴組織學習與團隊學習帶來的力量。現階段,我在主織中看到企業面臨轉型的壓力,但相信透過飛輪效應,目前只是陣痛期。組織裡擁有,有紀律的員工、透過教育訓練成為有紀律的思考、組織管理推動有紀律的改造行動,持續運轉、將持久不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