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姓名:王祺
班級:諮人系終發碩一
學號:111409520
課程單元:第四週:自學 What & How
課程時間:2022.10.04(二)
授課教授:林英姿 老師 & 吳明烈 教授
自學者好像很想聽到又好像又不是很想聽到,我想應該是因為我們很想都是講,什麼什麼是我自學的,那個那個是我自己學回來的,沒有人手把手教我,但很少人是會自稱為自學者。林英姿老師的自學理論的思維,我覺得跟我自己平常的思考模式有某些想似,都是有一點跟 Simon Sinek的Start with why的思考模型。例如在課堂上老師會要我們在一樣事情上為五個為什麼,而這跟我平常的思考模式很常,很常會問自己為什麼,自我對話,從中要找到原因的所在,然後行動。其實這一種模式都跟自我決定論和自我導向理論很相似,自學者也跟終身學習者也有某部分類同。
自學,其實要先學會自我覺察,因為要先了解自己才可以推測和有方向的讓自己做學習的行為,如要了解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行為模式、自己的與趣、職業取向等。比較清楚明白自己後,才可以比較快的從中知道自己可以怎麼去學習一樣東西或技能,或者就有目標導向的去做,去學習,從而在這一段人生當中活得精彩,不會白白浪費自己的時間。
另外,在課堂中老師也有問我們自己有什麼事情是自願或在自我要求底下有做過三年嗎?如果自學以三年時間起跳,對我來說,學習鋼琴是其中之一,彈鋼琴是我的興趣,從國三的暑假開始一直學到現在,而且鋼琴是我放鬆自己,紓壓的一種方式,在未來也想要踏上音樂這一條道路。其實從我入大學讀的科系,到碩班入讀的系所也是我的興趣、想要學習的、而且想要從這類的系所踏入職場,如果以林英姿老師所講述的自學者的話,可能我已經踏入一腳進去,並且行走在終身學習的道路。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14單元
課程時間:2022.12.13(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14單元 台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運用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呂佩招
學號:111409506
心得:
★疫情是一門人生修練的功課
蔣勳說:2021年五月,疫情嚴峻,三級警戒,我避居在縱谷池上最南端的龍仔尾農舍,畫了很多風景。而這些話與畫也是我因疫情在家的心靈寄託。
疫情大停課,在家時間多了,除了料理三餐、照顧家庭,我也積極的找尋關於線上教學的資料,以因應接下來安親班學生的線上教學、夏令營。還有些時間就搜尋自己喜愛的作家,看看書,追蹤一下偶像,讓疫情升溫的日常多點不同。學了彩紙拼貼、不僅自己療癒,未來也能運用在教學上。
而疫情停課期間,很幸運的我的老闆並沒有強迫我們休無薪假,反而召集同事們開會,把先前一些需討論的工作事項認真的來檢討。也為疫情做準備,因應更長時間的停課想對策、找解方。這也是我在疫情下看到一個企業家的風範。
★成人教育調查
透過歷年成人教育調查,可以看到參與終身學習的參與率是年年增加,這也代表著國人有求知欲望與動力,所以教育主管機關應積極打造學習型城市、形塑適合學習的支持性文化與環境,進而促進個人及組織的學習動力。並善用調查數據解析各縣市政府成人參與終身學習之現況及困境,針對終身學習機構經營困難予以協助,進而強化地方終身學習的基礎。終身學習機構可多發展具地方特色之學習活動內容,強化民眾對地方的認同感。運用社群媒體的傳播力行銷,促進學員訊息的暢通。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十四單元:臺灣成人教育現況調查分析與運用
課程時間:2022.12.13(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劉漢民
學號:111409503
一、疫情是一門人生修練的功課
明烈老師提供了八個修練法門:
做好安身立命/落實健康養生/善用獨處時光/積極活在當下
開展終身學習/敬畏天地萬物/涵養浩然正氣/心懷感恩祝福
如此修煉終究在於成為不太容易受到干擾的[獨立個體],以及是否有足夠的[物質儲備]。
另一個觀點也是疫情讓地球喘息,人也喘息。
因為長時間的物質消耗,金融遊戲,終究泰極否來。
大疫讓世界停下來,大疫也重新改變了人際間的互動。
但人生難得,如今已得,就各自修煉吧!
二、110年成人教育調查
幾個觀察覺得蠻有意思的:
1.學歷越高,自主學習意願更高
[參與率以具有博士學歷者為最高,佔79.31%,其次為碩士者,佔75.55%]
學習無止境,但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他們不斷地繼續進修?
是因為高學歷者之間的互動造成的競爭,還是因為高學歷者本身的內在需求?
或者,是因為高學歷者之間的互相鼓勵與分享刺激?
2.越專業就越學習
[參與率以擔任專業人員者為最高,佔74.85%]
專業真的永無止境,而且競爭更強大。
不進則退,對於專業人士來說是定律。
時勢所逼,逃不掉。
三、成人學習意願
我周圍有很多朋友,一年花在教育訓練上的費用可能佔30%以上的收入。通常剛聽到的時候大家都嘖嘖稱奇,但是當時間拉長到十年後,就看得出競爭力的差異了。
無論是學習專業技藝,或是學習個人成長,最終回到身上的報酬可能都比當初的投資高過幾百倍。
但是也有另一類的朋友,對於上課就是厭惡至極。究其原因,是學習過程中從沒有上過好的課,或是受過老師給的傷。
然後就惡性循環了。
回頭看成人教育調查裡,會有某些族群更難翻身也是同樣道理。
要破除這樣的循環,其實才是成人學習機構與終身學習推廣者最值得開發的場域。
學習筆記
@實務:A302教室,以學習型社區的理念怎麼經營?
A302教室天使圈
1、學習型的社區涵蓋了種種的學習型的個人與組織
2、以A302教室為學習型社區發展關鍵來看:
@SWOT的分析—
S優勢: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與背景
W弱勢:千里迢迢趕上課,從早到晚滿堂,沒有多餘的時間與精力可以彼此關懷、溝通、分享。
O機會:利用已有優勢創造更多機會
T威脅:壓力、體力、續航力
@社區願景—
A302的共同願景,就是可以輕易的一起平安交出論文、畢業。
@社區需求—
@社區特色—
@資源整合—
@夥伴關係—
@社區意識—
@社區參與—
@社區改造—
A302教室天使圈,為什麼是天使圈?
天使為什麼可以飛,是因為沒有把自己看得那麼重,如果以社區營造的五隻愛的手手來看—
社區五隻愛的手手—
1、握手:以各種可能的方式與媒介,增進社區之內的人際關係與關懷。
2、舉手:隨時勇於樂於表達需求,請益或是分享資源資訊。
3、拍手:不要害羞吝嗇的給予讚美激賞與鼓勵,我們需要帕婆啊!
4、牽手:互相牽成提攜,每一尊菩薩都是早早成佛卻倒駕慈航再來領航,祂們發願願意成為最後一個成佛的人,眾生度盡放證菩提。想像一下,我們成就了每一個人,之後每一個成就的人都來牽成你,你的成功會有多輕易好玩有意義?
5、動手:起而行的積極將學習到的知識、理論付諸行動,築夢踏實。
所有看似不可能改變的,就需要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需要我們的願心,願我們可以用大大的愛來做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小事。
學習筆記
@實務:A302教室,以學習型社區的理念怎麼經營?
學習筆記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
第八單元 社區學習的理念與實務
課程時間:2022.11.01(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黃幸寧
學號:111409512
思路決定出路,想法引導做法,思維影響作為—
青蛙ㄚ婆ㄟ家的一念善心起,因為在整地時有一窪的蝌蚪,為了等蝌蚪長大而錯過最適合可以做暨大宿舍的時機而改為民宿的這個故事來看:
我們怎麼看待生命?看待我們居住的地方?
所有我們的給出,最終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這個地球上有我們摯愛的家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請問我們會怎麼做?
怎麼經營營造我們的社區?
從桃米生態村來看「學用落差」。
落差:
是什麼可以創造出瀑布的激流與芬芳,不是水,而是落差。
什麼是學用落差?
所謂 學用落差指的是學生在學校所學到的知 能,不能與產業工作需要的知能接軌。
而不同團體從不同角度,對學用落差有 不同的關注焦點。
從桃米生態村在訓練導覽員的過程來看其實是足夠的培訓可以讓當地居民足以勝任愉快。
生態導覽—挖寶、識寶、展寶
社區的生生不息—挖挖挖、給給給(青蛙叫)
在社區學習驅動運用感動力?
1、是整合資源,還是需要創新?
是社區的總體營造,還是社區總體創傷?
2、自己先是終身學習者,就是自燃人,再來是助燃。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怎麼創造生意,生生不息的生意盎然,有錢脈活水才有永續。
3、意義vs價值
4、改變vs改善
一切為了改善而改變,而非為改變而改變
改變所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進而改變看似無法改變的卻又能有所改變的改變。(心智模式的改變)
5、亮點vs特色
6、口號vs行動
驅動社區的學習力—令人感動的故事。
社區學習的三個原則與串連:
傾聽listening 了解understanding欣賞appreciation 與love 愛的連結。
我們以為全球化會造成世界的平坦,但是沒有,反而地塊推擠成高低山豁,經濟活動集中在少數的優勢城市,幸福地理學
the geography of happiness讓我們要為自己打造自己的宜居城市, 理查.佛羅里達談到:幸福是人類正向的心理能量,可以帶動創意與創新的形成。一座缺乏幸福元素的城市,其創造力將會不斷地萎縮。
而可以讓人感到幸福的城市,元素包括:社會開放、文化多元、美感體驗,與環境舒適⋯
幸福城市將會自然而然地吸引創意人才的群聚,而這些人才的群聚會進一步增加城市的幸福指數,形成正向的循環。
幸福是動詞,而不是名詞;幸福是一種行動,而不是一種狀態。
社區總體營造的四大支柱:
造景、造產、造人與造文化,終身學習可以貫穿每一方面。
@實務:A302教室,以學習型社區的理念怎麼經營?
筆記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
第八單元 社區學習的理念與實務
課程時間:2022.11.01(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黃幸寧
學號:111409512
思路決定出路,想法引導做法,思維影響作為—
青蛙ㄚ婆ㄟ家的一念善心起,因為在整地時有一窪的蝌蚪,為了等蝌蚪長大而錯過最適合可以做暨大宿舍的時機而改為民宿的這個故事來看:
我們怎麼看待生命?看待我們居住的地方?
所有我們的給出,最終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這個地球上有我們摯愛的家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請問我們會怎麼做?
怎麼經營營造我們的社區?
從桃米生態村來看「學用落差」。
落差:
是什麼可以創造出瀑布的激流與芬芳,不是水,而是落差。
什麼是學用落差?
所謂 學用落差指的是學生在學校所學到的知 能,不能與產業工作需要的知能接軌。
而不同團體從不同角度,對學用落差有 不同的關注焦點。
從桃米生態村在訓練導覽員的過程來看其實是足夠的培訓可以讓當地居民足以勝任愉快。
生態導覽—挖寶、識寶、展寶
社區的生生不息—挖挖挖、給給給(青蛙叫)
在社區學習驅動運用感動力?
1、是整合資源,還是需要創新?
是社區的總體營造,還是社區總體創傷?
2、自己先是終身學習者,就是自燃人,再來是助燃。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怎麼創造生意,生生不息的生意盎然,有錢脈活水才有永續。
3、意義vs價值
4、改變vs改善
一切為了改善而改變,而非為改變而改變
改變所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進而改變看似無法改變的卻又能有所改變的改變。(心智模式的改變)
5、亮點vs特色
6、口號vs行動
驅動社區的學習力—令人感動的故事。
社區學習的三個原則與串連:
傾聽listening 了解understanding欣賞appreciation 與love 愛的連結。
我們以為全球化會造成世界的平坦,但是沒有,反而地塊推擠成高低山豁,經濟活動集中在少數的優勢城市,幸福地理學
the geography of happiness讓我們要為自己打造自己的宜居城市, 理查.佛羅里達談到:幸福是人類正向的心理能量,可以帶動創意與創新的形成。一座缺乏幸福元素的城市,其創造力將會不斷地萎縮。
而可以讓人感到幸福的城市,元素包括:社會開放、文化多元、美感體驗,與環境舒適⋯
幸福城市將會自然而然地吸引創意人才的群聚,而這些人才的群聚會進一步增加城市的幸福指數,形成正向的循環。
幸福是動詞,而不是名詞;幸福是一種行動,而不是一種狀態。
社區總體營造的四大支柱:
造景、造產、造人與造文化,終身學習可以貫穿每一方面。
@實務:A302教室,以學習型社區的理念怎麼經營?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十四單元:成人教育調查
課程時間:2022.12.13(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涂英雪
學號:111409517
疫情是一門人生修練的功課
活出一個嶄新的我們!2020年開始,新冠病毒肆虐,原本猶如地球村般的世界,到各國紛紛各自關閉國門,生活中原本習以為常的便利,也因疫情而改變。而從事教育行業的我,更是面臨第一線上的衝擊。大家從對病毒的恐慌與不知所措,到學會去認識及接受挑戰,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則從擔心、害怕與猜疑,慢慢學會重新調整身心狀態,一起學習攜手共同面對敵人-病毒,學習擬訂各式策略因應,我們了解唯有正向積極及團結,我們才能從低潮中走出活路來,危機也是轉機,待我們如何去看待,讓病毒教會我們如何歸零,再度謙卑並感恩地面對世界與彼此,學會省思、尊重、感恩、活在當下,擁抱生命與愛。
成人教育調查
以往對於各式調查舉凡選舉調查到全國性的普查,不外乎即定印象為陌生電話與一堆提問與答覆,然而,透過今天課程談論,了解成人教育調查的意義及其重要目的:臺灣民眾參與正規非正規與非正式學習活動的實際情形。透過這樣的調查研究,了解成人參與學習的原因及其方式,而未參與者的參與障礙及其學習需求等,並了解各教育單位及機構在課程服務、人力編制上及專業訓練、行銷策略。最重要的是達成成人學習目標,培養人人愛學習、時時學習、保持終身自主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