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學生:林建宏
2024-11-25, 週一 09:54
學習型城市博覽會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校外教學心得報告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林建宏
學號:113436522
南投縣113年度終身學習暨學習型城市博覽會心得報告
第一次參加全國學習型城市博覽會活動,並到南投進行車程的經歷,的確是一場充實且富有樂趣的學習之旅。在這段過程中,除了能夠參與學習型城市的各項活動和挑戰,還能深刻體會到南投這個地區獨特的自然風光與文化魅力。這次活動讓我對「學習型城市」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了身心的探索。
以下是一些我在這次經歷中的心得體會:
1. 學習與探索並行
全國學習型城市的闖關活動設計了豐富的挑戰,這不僅是對知識的檢測,也是一個探索和學習的過程。在解謎、回答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新知識,還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學習不僅僅是課堂上的知識吸收,它是隨時隨地可以發生的過程,每一次的挑戰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2. 團隊合作與交流
許多關卡設計需要團隊合作,這讓我與其他參與者進行了密切的交流與協作。在活動中,我不僅與朋友合作,也與許多陌生的隊友共同解決問題。這樣的互動增強了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信任,也激發了我們在面對挑戰時的創意與協同能力。這種合作精神讓我更加認識到,無論在學習還是工作中,團隊協作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3. 學習型城市的實踐意義
這次活動讓我對「學習型城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學習型城市不僅強調終身學習的理念,更強調每個市民都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進行學習和成長。活動的設計展示了學習型城市如何與地方文化、環境相結合,讓學習和生活的界限變得模糊。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意義,也讓我對未來的學習之路充滿了更多期待。
這次到南投的學習型城市闖關活動,不僅增長了我的知識,還豐富了我的生活經驗。這不僅是一次知識上的挑戰,也是一次文化上的探索。活動的設計讓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學習型城市的價值與實踐,並且激發了我對未來學習和成長的無限可能。這段經歷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也讓我對當地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與認同,是一次難忘且充滿啟發的學習之旅。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校外教學)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移地教學)
課程時間:2024/11/09(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施梵萱
學號:113436521
上回去車程已經是小時候的事了,時隔多年再訪車程還是參加這麼有意義的教學,感覺非常不一樣,利用闖關認識許多產業,過程有趣推廣的很成功,南投縣第一位取得學習型城市,裏頭包含了許多學者,中央政府、在地鄰里長、社區居民大家一同齊心協力的成果。
利用闖關活動讓學習變有趣,玩中學、學中玩,之後再來心得交流,發現你我沒發現的地方相互學習,闖關中玩不亦樂乎,從我家人面前經過呼喚我都沒聽到,哈哈超級投入,(這次是家人一同載我來的) 中午老師請的便當超級美味,美中不足就是點素的,葷食看起來更棒飲料好好喝。
老師說的金句,厚德載物這句話非常有感觸,我一直相信人的運氣是可以培養的,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一切的發生皆有利於我,終身學習

讓我更有智慧來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移地教學)
課程時間:2024/11/09(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楊芯愉
學號:113436518
這次的移地教學恰好也是組上要報告的時間,在此之前小組開了很多會議也準備許久,因為這是第一次班上小組報告時不在教室的狀況,甚至還想了些對策來因應當天場地的問題。看著各報章雜誌上關於此次以「學習有埕,探索如林」為題的「終身學習暨學習型城市博覽會」報導,南投縣不只成為台灣首個「學習型城市」,而在過去在推動終身學習學習型城市過程中,也同時創造了「五個第一」,第一個第一為獲得教育部補助的城市;第二個第一,是在推動學習型城市時從來沒有中斷過,並持續精進;第三個第一,是推動學習型城市最久的城市;第四個第一,為累積獲得中央補助全國第一;第五個第一,南投是在去年全國學習型城市第一個通過認證的縣市。
吳明烈老師在博覽會上及在課堂中都有提到的「learning is earning」,學到就是賺到,學愈多賺愈多,有在終身學習的人,都是富有的人。從生活中學習、和同學互動及討論中成長,讓環境成就自己,也讓自己渲染身邊的人。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4/11/9(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陳雨沛
學號:113436505
【再訪車程的喜悅】
因為前幾次拜訪車程的回憶很美好,因此在這次探索學習的旅途中我抱著滿滿的期待,自在的徜徉其中並感受到滿足與歸屬感。穿上全新的班服,我們無畏豔陽,穿梭於各個攤位之間,汲取多元文化與生活智慧。其中,誦讀閩南語並認識螢火蟲的活動讓我印象最深。儘管我具備基礎的聽說能力,但說的「袂輾轉」,很感謝攤位大哥耐心的指導,引導我們正確發音,並以閩南語重新認識這些大自然的精靈,這樣的經驗為我帶來了全新的多元學習視角。
午後時光充滿木香與熱鬧的聲音,同學們的報告打破了我的既定思維,展示出多樣的學習方式,甚至還有活力四射的帶動跳,這也讓我想起老師曾說的「生活處處都是終身學習的機會」。我迫不及待地迎接未來更多未知的驚喜。
【高山景行的精神】
「厚德載物」與「德大於得,必有所得」這兩句話深深觸動了我,在老師的故事分享中,我體會到溫暖與善良如涓涓細流般的影響力。雖然每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眾人之力卻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這樣的精神提醒我們,每個微小的善舉都能成為改變的種子,凝聚起無限的希望,我期待能夠透過提升專業能力與累積實務經驗,成為能發揮影響力的人。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 2024/11/09(六)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學習單元: 南投縣學習型城市博覽會 地點:車埕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黃美菁
學號: 113436517
學習有埕,探索如林
這屆的113 年度終身學習暨學習型城市博覽會主辦點在南投水里車埕
現場活動有樂器表演,DIY手做,學習山林智慧講堂,與來自三所社區大學/戶外探索單位/南投各局處室所辦;共39個闖關活動,還有企業家吳春山及我的山林映象得獎的作品攝影展。活動內容豐富多元,要讓參加者各位真實體驗各種學習,上山體驗原住民部落生活,了解南投竹林的種類,認識各種種子並製作成手飾配件等,也認識了昆蟲,蝴蝶的種類和螢火蟲.鍬形蟲..等用童謠或是標本讓我們進一步認識牠們,也知道牠們的美麗另外原來南投不靠海的地方也能SUP,就從最熟悉的日月潭開始,所有活動上山下海足足讓大家體驗一輪。
做為學習型城市第一的南投,背後要有推動的團隊以及領導者的堅信理念搭配政府和地方人士一起執行在去年得到此項榮譽,也是全台第一拿到的,縣長也肯定此項榮譽特地出席參與。從南投縣去影響慢慢擴散到全台灣,希望在不久的未來可以看到,全台走到哪都有學習燈塔指引,打造一座沉浸式的學習社會
下午我們是報告的一組”終身學習的培育策略”,藉由報告內容(圖片成語猜謎)和底下同學間的互動,讓整體報告不再是嚴肅刻板的念稿,氣氛更凝聚學習力更提升
,全班同學們學習的向心力從服裝開始,當天拿到的班服立刻就換上,也有幸被採訪團隊拍攝,營造出四樂,五共的精神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學習心得報告(校外教學)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4/11/9(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魯昱彤
學號:113436506
心得:
這是我第一次造訪車埕,我原先預想的是更加原始野性,類似森林遊樂區的場所,伴隨著一路駛入山中,映入眼簾地卻是一片人文結合山青的秀美。遠處的連綿山壁在陽光下更加襯得鬱鬱蔥蔥,近處是散發著歷史氣息卻不顯得頹敗的車站,還有在草間若隱若現的鐵軌,雖是初相見卻能引起些許的懷念之情。
這次參加「113 年度終身學習暨學習型城市博覽會」讓我印象第一深刻的是蓋章集點的活動,依照我對自己的了解,如果是作為遊客前來大約是不會特地做這個活動的,畢竟吃喝玩樂可能就花掉大半的時間了;也是藉由課程的安排這才有這樣的機會,在組員的陪同下完成了所有集點,也因此了解到有這麼一群人與團體與企業,用熱愛家鄉的心情及回饋故里的理念推動家鄉產業發展,繁花似錦的背後原來是有這樣堅韌的信念。
第二印象深刻的就是與老師跟同學一同在芬多精中戶外教學與報告。除了學習課程外,本次也是收穫到了老師的金句「厚德載物」以及「德大於得,必有所得」,還有同學回饋的各種學習體會,讓人發自內心感受到終身學習一課不只是終身也是終生更是人生的學習。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4/11/9(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周祐羽
學號:113436510
心得:
今天很難得,可以移地學習到南投車埕參加一年一度的「113 年度終身學習暨學習型城市博覽會」活動。南投縣於112年成為第一個獲得教育部認證的學習型城市,不但有好山好水,更是樂活、樂學、樂業、樂居的城市。
此次博覽會主題為「學習有埕,探索如林」,在博覽會成果展示,結合暨南大學、學習型城市協辦單位、戶外探索團隊、社區大學等39個多元特色攤位,有分成4大類的闖關學習活動,在遊戲中快樂學習,推展終身學習的成果,透過體驗共學方式來認識、體會南投縣綠活城鎮生活意識與行動內涵,一起體驗學習樂趣。
闖關集點遊戲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攤位是「華麗轉身股份有限公司」,透過導覽介紹,華麗轉身是以活化中興新村宿舍空間為基礎,與在地文化共生,推出休憩深度體驗市場,並匯聚在地網路、跨世代共學,讓青年透過文化、美食、生態、生活等進行在地創新創業,永續留鄉,為中興新村帶來新發展契機。當我好奇推廣這些收入從何而來?原來~公司會結合當地如:茶葉博覽會等活動,透過導覽為主要收入來源,亦可從中推廣在地文化與介紹當地特色。
在攤位間探索,有協會團體推廣環境教育及自然生態保護。仔細觀察及聆聽,發現到有許多青年返鄉,在地深耕,透過推廣在地文化,讓外界的人更了解當地特色,相互交流,縮短城鄉差距。
下午在這山林環抱中學習,老師說道學習型城市的成功關鍵因素1.時機點,2.政府的推動與支持,3.團隊合作。韓國有198個學習型城市,佔全國88%,真是很驚人的數字,韓國光明市有『終身學習123口號』:走路10分鐘就有學習燈塔;走路20分鐘就有學習型社區;走路30分鐘就有圖書館,代表著國人對於學習的重視及學習的重要性。此外不是只有活到老學到老,還要學會創造價值及改變。
邊呼吸新鮮的芬多精,同學們的帶動跳,生動活潑又精彩的簡報,讓學習不再枯燥乏味,第一次參加特別的走動式學習,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攜家帶眷,也讓孩子一起體驗到不同的學習方式。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課後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課程時間:2024/11/9(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專班(113級)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葉貴卿
學號:113436509
課後研究心得:
11/9很可惜沒參加到南投市學習型城市博覽會,隨合唱團到日本姬路市參加2024CORO FESTA合唱節,回來後,收到老師的禮物,真的很謝謝老師。
11/16在新北市也有辦理113年度新北市學習型城市成果博覽會,名為(時習課)
辦理地點在新北市淡水金色水岸,可惜,台中有課程,也無緣去參加。
這次到日本,更感受到日本高齡化的嚴重,但中高齡繼續參與社會活動甚至於維持在工作場合,是很積極而且隨處可見,包括我們遊覽車的司機,還是超過60歲女性的司機,。另外,海關的通關人員,也是高齡長者把關、餐廳服務,旅館客房服務,處處可見中高齡長者服務,我想這是未來不出10年,台灣社會也會有這樣的現象。中高齡回流就業,應是常態。
回到合唱團本身,我參加的是台北愛樂市民合唱團,這是一個以中高齡為主體的合唱團,團員中百分之七十都是55歲以上的成員,每年除了國家音樂廳的公演外,也巡迴各地演出。這個社團,是我退休後的主力活動之一,它豐富我的退休生活,也延續了我從小的興趣。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中高齡人士選擇參加合唱團。這不僅是一種音樂活動,更是一種社交和心理健康的促進方式。我覺得中高齡參加合唱團有多重好處,包括身心健康、社交互動以及提升生活質量等方面。
身心健康的提升
參加合唱團對中高齡人士的身心健康有十分正面影響。首先,唱歌是一種良好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強肺活量和心肺功能。其次,合唱活動需要集中注意力和記憶音樂,這有助於提高認知能力,減緩衰老過程。尤其,我們團上台所有的演出都是背譜,此外,唱歌還能釋放腦內啡,減少焦慮和抑鬱的情緒,提升整體的心理健康。每次練唱三小時,背譜享受和聲,便不覺得勞累、樂此不疲。
社交互動的機會
合唱團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社交平台,讓中高齡人士能夠結識新朋友,擴展社交圈。我們每周一團練,這種持續的互動有助於建立深厚的友誼。社交活動能夠減少孤獨感,增強歸屬感,對於心理健康尤為重要。團裡就有人,有心理症狀,靠著合唱團的陪伴,度過每一次的心理危機。
提升生活品質
參加合唱團不僅能夠豐富中高齡人士的日常生活,還能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透過音樂的表達,能夠讓我感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合唱團的演出機會也能讓我們在舞台上展現自我,獲得觀眾的讚賞,這對於自信心的提升有著積極的影響。
總之,中高齡人士參加合唱團不僅能夠促進身心健康,還能增強社交互動和提升生活品質。隨著年齡的增長,保持活躍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交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對我而言合唱團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支持的社群。所以,也很抱歉,有些課程會因為巡迴演出而請假。我回來後,會繼續跟上大家的腳步。謝謝老師和各位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