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碩一終發楊素珍
2019-10-13, 週日 20:52
專題研究一 - 成人教育實習成果發表心得報告
課程:專題研究一 - 成人教育實習成果發表
課程時間:2019.10.01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學生:楊素珍
學號:107409515
聽完學長姐們暑期的實習心得心中諸多感概,年輕學子求學、求職、求經驗,探索自己未來最佳的方向,這樣的夢想、這樣的鬥志自己也曾經擁有,只能說“年輕真好”。
其中我比較熟悉的“串門子社會企業”,因為工作關係與四位年輕創業者都有過接觸,也曾經合作過“時間銀行”的個案,因她們的背景都是從弘道基金會歷練而來,所以與社會公益結合的理念是順理成章,也因此得到需多的助力,若同學們也想走同樣的路線,會建議還是要從基礎打底,畢竟有些標案還是需要人脈支持的。
學長姐們的實習看來都很有收穫,但我也很贊同蕭婉鎔老師說的,職場上企業不會去看這麼長長一落的報告,精、明、準是我的心得,當然若同學們走的是學術路線,那就又另當別論了。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一)
張春珠 2019-10-08 星期二 13:10-15:00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一)心得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春珠
學號:108409505
今天有幸聽到南投縣文化局李玉蘭副局長針對歐美各國高齡學習的推展的演講。在 玉蘭學姊是文化局副局長也是我原住民織布的同學,所有原住民的學校在推動文化課程時是文化局為了要保存以前老人家所擁有的文化資產,保存下來傳承給下一代,學姊是我最好的榜樣,學姊太優秀了。
學姊把歐美各國高齡學習的推展整理得很明確,有一項「莫內計畫」,查詢資料發現此項計畫是為了增進學術界與政府間對話,在各地建立莫內卓越中心,開放給全國各地高等教育機構申請。
1982年,聯合國指出高齡學習是一種人權,在台灣2002年施行終身學習法,相較於其他國家是較晚發展終身學習的。學姊也提到第四年齡:第一年齡零歲至求學結束,第二年齡工作,第三年齡退休,第四年齡失能的區塊。不管世界各國對高齡者的照顧設計得很好,到現在原住民社會安頓老人家就是兒子照顧,而且是要在部落自己的家鄉,連我自己的想法就是落葉歸根。
成人教育學研究
張春珠 2019-10-08, 星期二 09:10-12:00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 學生姓名:張春珠
學號:108409505
這週考試週我請一節課,有看了老師的ppt檔案,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第一、終身學習已從早期強調自我的發展,進入到兼重個人、經濟、社會及文化多元發展時期。第二、終身學習乃是深具投資價值的教育產業,透過有效的投資,將可創造出更多元且更具意義的教育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以及文化價值。
影響國際終身學習的重要組織及其推展內涵有:
國際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以及歐盟EU。
成人教育專業組織:歐洲 成人教育學會EAEA、英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協會NIACE、德國成人教育研究院DIE、美國成人及繼續教育學會AAACE。
充分掌握及因應國際終身學習發展趨勢,需洞悉當今影響國際終身學習的主要國際組織以及成人教育專業組織的終身學習推動方向與內涵。大概暸解國外歐洲各國對於成人教育的重視與積極。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專題研究(一)心得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專題研究(一)心得
課程時間:2019.09.24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內容:歐美各國高齡學習的推展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本次專題授課老師是我們系所畢業學姐李玉蘭,她本身工作資歷非常完整,目前是擔任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並且也是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所友會會長,今日來分享:「歐美各國高齡學習的推展」,在國際組織美、英、法、德、瑞典與臺灣高齡學習探討,首先要了解專業名詞甚麼是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用活發有獎徵答方式授課,在高齡人口大於全國人口的7%時,就叫做高齡化社會,若是高齡人口大於全國人口的14%時,就是高齡社會,如果高齡人口大於全國人數的20%,即稱為超高齡社會,而台灣在1994年進入了高齡化社會到2018年也就邁入高齡社會,這過程是24年,但要進入超高齡社會預計2026年臺灣100個人有20人高齡者,這過程卻是只有8年,這比歐美緩慢成長我們來得太快速。
要如何延緩老化,在各國推動國際組織推動終身學習,在歐盟28國家區域整合與經濟成長在2010年成為世界最具競爭力知識經濟實體,在1995年邁向學習社會實施五年一期蘇格底計畫白皮書,實施高等教育,2003年歐盟25-64歲高等教育人口比例佔比例最高的前三國瑞典、芬蘭與丹麥,而OECD國家則以加拿大、美國與日本,1996年歐盟創辦歐洲終身學習年(European Year of Lifelong Learning),主要目的喚起大眾意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在2010年達成12.5%成人參與終身學習,因此尚需四百萬位成人投入終身學習,推廣終身學習最佳的三國為:瑞典(34.7%)、英國(29.1%)及丹麥(27.6%)。
歐盟:教育與訓練的核心,終身學習包括: 學校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訓練、
成人教育、跨領域計畫(包括四項主要活動:政策發展、語言學習、ICT、傳播)。美國:高齡者參與學習比例2005年已達23 %退休學習學會(Learning in Retirements Institutes, LRIs)、高齡者服務與資訊中心(Older Adult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 OASIS)高齡者網站(SeniorNet)、善牧中心(Shepherd‘s Center)、高齡者中心。
法國:第三年齡大學是法國大學所辦理的一種老人教育活動。其基本觀念認為,人生由(1)兒童及青少年期、(2)職業及謀生期、(3)退休期、(4)依賴期等四個年齡期組成,而第三年齡期即是指退休期。一般認為如果第三年齡期能夠發展良好,即能減少調適上的困難,及縮短第四年齡期的依賴。
第三年齡大學在1973年由土魯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ulouse)教授維拉斯(Pierre Vellas)所創立。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準,改善其生活條件,協助公、私立機構進行老人的服務工作,他乃在土魯斯大學成立第三年齡大學。由老年人自行規劃活動方案,側重老人身體保健方面的課程。提供學術、社會文化活動的課程,包括歷史、語言、當前社會問題、婦女角色的改變、心理學、游泳、瑜珈、探險、社會及文化性的活動等。自由時間大學第三年齡俱樂部(社會提供的服務是教育與娛樂--多元課程聯誼體驗與活動)自由時間大學(對所有自由時間者開放沒有年齡或文憑限制)。.
英國U3A:也由第三年齡大學在劍橋大學成立。其主要的經營方式是由第三年齡者共同來經營與管理,舉凡行政管理、課程設計與教學輔導等,都是由其高齡長者們一起來參與。英式的第三年齡大學乃是由學員們彼此來教與學,不再如同法國的第三年齡大學一般,由大學的教師來授課,1991 年提出社區照護白皮書
採行「就地老化」(aging in place)的長期照護政策目標,另私人機構安閣住宅基金會(Anchor Housing Trust)為例,它是英國一個大型的連鎖的老人照護公司,除了興建老人退休公寓、老人住宅設施和老人庇護性住宅外,對於社區老人提供住屋修繕服務、緊急救援系統服務及居家服務,實踐「就地老化」目標也是它的重要方案,2001年英國代間實務中心創立,在於提升英國對於代間活動的關注與發展。祖孫計畫為孤獨和住房危機提供解決方案,將人們聚集在一起,實現互惠互利,Homeshare合作夥伴計劃持續了三年,一直持續到2018年3月。該計劃由勞埃德銀行基金會和英格蘭和威爾士大彩票基金會與Age UK合作
瑞典:終身教育與訓練觀念早已流行,除了正規教育場所外,瑞典成人教育機會遍佈全國,訓練課程通常以“研究小組”五至十人(study group)形式進行,在瑞典將近有三十萬個研究小組,佔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口,非常重視民眾的知識素養提升,全國範圍內擁有多種學習型組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讀書會,自主學習團體發展的高齡政策中,強調尊重高齡者的獨立、參與、尊嚴、適當照顧與自我實現,並以提高生活品質為高齡政策的最終目標,並鼓勵高齡者透過學習參與更多元社會活動,大多數老人都是居住在自家(約有92﹪)。為達「在地老化」政策,政府提供改善房屋設施設備的津貼,透過居家環境改善,協助老人可續住自宅,最常改善的項目為移除門檻及重建浴室。
德國:正規教育與以母標團體為導向課程、結構性課程、提供從事職業後榮譽工作活動資格課程、大學旁聽課程。
臺灣:將高齡學習分為三類:「有組織的學習活動」:包括老人寄宿所、退休學習學會、教堂的學習團體與非學院基礎的正式學習組織,「自我導向的學習活動」如在家學習、旅遊學習、圖書館學習、博物館學習和工作中獲參與志工活動的學習,「一般學分、學位課程的學習活動」:則為參與當地學校、社區學院、四年制學院及大學的課程。
以上是老師上課內容整理:目前台灣在高齡學習,也借鏡了美、英、法等國推展高齡學習方案,在政府衛福部長照1.0晉升2.0從8項服務到17項服務,在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在預防延緩失能照護計畫中要就近、普及、有效的在社區域防照護網路,而針對象先以衰弱老人及輕、中度失能(智)老人為優先。在政府政策中除了延緩人口老化,平均餘命延長,預防成為被照顧者,增進照顧者生活品質,更能引退休者及新世代,帶動預防照護社會企業,在培育人才中,也極力培養社區指導人力資源培力,能在鄰里巷弄村落中符合安全空間,在扎根社區永續據點照護。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支援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支援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內容: 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支援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陳麗文
學號:108409504
開始上課老師就針對今天的主題::「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支援」告知我們在求學問中要找最新資料並去論述自己觀點,更加以遲疑與批判這才以視自己的學問,首先從歐美先進國家成人教育組織機構相關官方網站查詢AAACA(美國)、EAEA(歐洲)、德國、英國,找尋該組織核心價值、組織型態架構,在尋找內容如:期刊或研討會分析觀點再合國內政策與成人教育有哪些不同的比較。
我們首先分組報告AAAACA美國成人繼續教育學會,它在1982年,美國國家公共和繼續成人教育協會(NAPCAE)與成人教育協會(AEA)合併成立了美國成人和繼續教育協會(AAACE)。2000年,離開AAACE的AAACE委員會成人基礎教育(COABE)成為一個獨立的組織,但兩個組織繼續保持富有成效的關係使命是通過增加成人教育成長發展的機會,在成人和繼續教育領域發揮領導作用統一成人教育者;促進理論,研究,信息和最佳實踐的發展和傳播;宣傳該行業的身份和標準;並倡導相關的公共政策和社會變革計劃。AAACA的願景致力於這樣的信念,即終身學習有助於人類的成就和積極的社會變革。我們設想,會員的多樣化實踐將幫助成年人獲得實現生產性和令人滿意的生活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從而創造一個更加人道的世界。以上AAACA組織成立簡要敘述與成立核心架構。
在分組報告中大家齊心協尋官網,從原文翻譯成中文開始收尋期刊文章,並展開閱讀內容加以分析和國內成人教育做比較,爾後馬上做成PPT報告,在這過程中感受同學組織作戰能力,首先共同尋找文章、閱讀、分析、比較、整合、完成,彼此學伴分工完成課程目標。這次課程學習讓我們更知道學習過程要利用資源尋找有效資訊,佐證學習的理論加以運用。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郁筠
學號:108409515
課程心得:
今天有幸聽到南投縣文化局李玉蘭副局長針對歐美各國高齡學習的推展的演講。在演講中得知一項「莫內計畫」。查詢資料後發現此項計畫是為了增進學術界與政府間對話,而在各地建立莫內卓越中心。開放給全國各地高等教育機構申請。在1982年,聯合國指出高齡學習是一種人權,很難想像在這之前高齡者學習的權利是沒有被保障的,高齡學習甚至被世人認為是不需要的、浪費的。在台灣,2002年終於施行終身學習法,相較於其他國家是較晚發展終身學習的。此次演講李副局長提到「第四年齡」,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是一個依賴、衰老以及死亡的年齡期,傳統上稱為高高齡,可能屬於失能的階段。在演講中印象最深的是房屋共享這個政策。我覺得這個政策對於老年人及需要廉價住宿的人都是相當好的,老年人晚年可能因為沒有子女的陪伴而孤老一生,若有此項政策,生活便多了幾個可以陪伴的人,雙方都能滿足需求,且生活可以互相照應。但前提是需要制定相關政策來保護高齡者及需要廉價住宿的人,以免衍生許多問題。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陳郁筠
學號:108409515
課程心得:
今天老師安排我們分組,分別對三個國外成人教育學會討論並做出報告。透過這次蒐集資料及討論後才知道原來歐美在成人教育的領域有如此專業的組織,組織中有許多策略及作為,甚至能影響政策,而不是只是喊喊口號而已,這讓我想到老師之前曾說過:口號是為了激勵人心,行動是為了實現夢想。在查詢資料時除了佩服這些成人教育學會的專業外,更感謝有他們在成人教育發展中的努力。
課堂中聽了芷熙一組針對AAACE做介紹,並分享AAACE的官網,讓我們能從此網站中探究自己有興趣的場域,增加新知。另外,我這次分配到的是EAEA,透過報告我們了解到機構概況、政策研究主題的演變及背景等。除了專業知識的增加外,我們同時訓練了蒐集資料及整合的能力,這一次時間較匆忙沒有上台報告,期待下一次上課與大家做介紹。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10.08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凱傑
學號:108409510
課程心得:
這次上課很高興能聽到自己系上學姐的講座,畢業於暨大成教所的李玉蘭學姐,她的身分不僅僅是我們本系的學姐,同時也是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更是南投縣文化局副局長。這次講座的題目是「歐美各國高齡學習的推展」
什麼是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如何定義呢?當高齡人口大於全國人口的7%時,就叫做高齡化社會,若是高齡人口大於全國人口的14%時,就是高齡社會,如果高齡人口大於全國人數的20%,即稱為超高齡社會。
講座在巴夫洛夫的名言「問號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開始。
在講座內容印象深刻的部分有法國、英國、瑞典與台灣
法國
第三年齡大學(UTA)是法國大學所辦理的一種老人教育活動,其基本觀念認為:兒童及青少年期、職業及謀生期、退休期、依賴期等四個年齡期組成,師資來自於正規大學,維持著十分高的學術標準,學員需要負擔學習的費用,但是費用並不高,大約在60到70歐元之間,課程開始後即不再接受報名,因為價格合理且大眾都可以接受,所以參與率很高。
英國
英國第三齡大學(U3A),1982年在劍橋大學成立,由第三年齡者共同來經營與管理。更發展房屋共享,將擁有空餘空間的老年人與需要廉價住宿的人配對,以換取每週最多十小時的家務或公司服務。在初始匹配過程中,同意房屋共享者為減少租金而執行的任務。後來在美國,加拿大,韓國,奧地利到澳大利亞的16個國家/地區成功實施。
瑞典
在瑞典,終身教育與訓練觀念早已流行,除了正規教育場所外,瑞典成人教育機會遍佈全國,訓練課程通常以“研究小組”五至十人形式進行,在瑞典將近有三十萬個研究小組,佔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口。
瑞典政府非常重視民眾的知識素養提升,全國範圍內擁有多種學習型組織,最著名的就是讀書會。瑞典每年大約組織30 萬個學習圈,擁有將近200 萬名參與者,學習圈的目的在培養和創造持續探索的學習氛圍。
瑞典政府一年提供約600 萬元瑞典克朗予瑞典國家成人教育委會協助推動成人教育,其中400 萬元瑞典克朗協助輔導民眾高等學校,200 萬元提供民眾申請讀書會經費,參與讀書會者19%為65 歲以上高齡者,全國36%高齡者有參與過讀書會。
在講師清晰的講解下,讓我了解歐美各國在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的積極發展與推動,除了起步得早,更是後來持續努力的研發與創新,很多對長者友善的方案與實行計畫,都值得台灣借鏡,而台灣過去接近20年的發展,也有許多革新,也從歐美各國的實行方案中得到很多啟發,但是政府對於終身學習領域的人才培育以及相關的計畫審查制度尚待加強,終身學習領域的專業人才也無法發揮最大效能,希望台灣可以急起直追,再創亞州終身學習領域的輝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