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107終發專班薛佳萱
2019-06-13, 週四 16:40
跨校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名稱:跨校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時間:108.05.18-5.19
課程地點:溪頭青年活動中心
學系:107終發專班一年級
單元:個案分析、組織學習方案規劃、世界咖啡館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薛佳萱
學號:107436501
心得:
前次進入溪頭森林遊樂區還是黃髮小兒,再來到已是20年後,而且是在滂沱大雨之下,開始期待許久的二天一夜跨校組織學習研究課程。
課程開始在老師帶領與彩虹卡互動中先進行自我介紹與所抽牌卡分享,由老師展開破冰活動,讓大家有些初步的認識。在老師分享後,後續我也上網查找了彩虹卡的相關解釋,原來我擇取的靛色牌卡,是代表直覺、慈悲,是與直覺、視力和藝術和創意能力有關的內容。「我以慈悲心對待自己與別人」─是我抽到的牌卡文字,這張牌卡給予的啟示是,因為目前在學校擔任職涯諮詢師,實在常協助同學面對他們的就業疑惑,在能力範圍所及中去盡力給予協助並看見他們成長、解惑,過程中,並且不會太過計較他們的缺失,而這也是職涯輔導的歷程與目的;另一方面,在對待自己方面,想的是現在是一個諮詢師、老師也是一位母親,不論在哪個角色上,如果已經盡力,是否也別太苛責自己了。
二天主軸課程分別由暨大終發專班、中正成教以及暨大終發碩班分別進行個案分析、組織學習方案規劃、世界咖啡館等三大項目,感謝老師的課程安排,讓大家可以藉此瞭解、學習不同班級的報告風格,且有系統地學習三個方法論並於現場進行實做運用,得以於日後應用組織學習領域。
第一門課,個案分析由我、燕妮、瀞云與梅鄉一組進行分享,課程前我們再次進行了短暫破冰,並讓同學們依專長(服務領域)進行個案分組,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分別就個案分析法介紹、個案分析(個案推動組織學習的源起與背景、個案推動組織學習的SWOT分析、個案推動組織學習的願景目標與策略方法分析、個案推動組織學習的問題與因應途徑、個案推動組織學習的亮點特色與影響效益、對個案推動組織學習的評析與建議、總結)等方法與個案進行分析介紹,最後再由同學們融會貫通所學進行分組個案討論與分析。在從旁協助同學們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都可以看出同學們參與課程的認真與專注,大家都在短暫時間內進行了最精華的個案分析,實在相當精采。
透過中正成教同學進行了方案規劃的理論、實務相關介紹,我們了解到組織學習方案規劃在做一個方案之前,可以藉由6W+2H+1E去幫助我們釐清一個方案的基本內容,具備解決問題、滿足需求、主要在於實際行動達成目標,在雨中觀賞溪頭光雕秀後,開始進行組織學習方案設計,我有機會與主要成員是中正成教的同學們一組,我們抽到學校老師,以高中老師為對象、新課綱與主題,為老師規劃了去業界long stay的學習駐點計畫,並將所學返校後回饋予學生、學校同事,讓老師們所教學內容不至與業界脫軌。而我們的成果也獲得大家青睞得到最佳計畫獎項。
第二天世界咖啡館的活動進行模式不是第一次參與,但在暨大終發所同學的介紹與巡迴「烈車」氛圍營造下,讓整體課程也更加有趣,跑站的分組方式也讓大家很期待下一桌次的討論,大家在短時間內也凝聚出默契、共識,讓討論內容更有意義,並且可以開放思維、包容多元觀點,最後將大家的論點歸納彙整後進行成果展現。在這部分也可以看到不同桌次的歸納整合功力。
二天課程中,謝謝老師的指導與安排,三門課程的同學們都規劃了理論與實務結合等運作方式,透過分組討論與交流的方式也讓我們擁有更多機會與各領域夥伴認識、彼此學習。如同我最後回饋的感言,這兩天的課程是一個組織學習的最佳實踐,而這樣好的成果,源由自每位參與者的盡力與付出,也像多數同學所述,學習路上真的感謝你我!獲益良多。
期末分享
課程時間:2019.06.11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劉怡汶
學號:107409511
今天是組織學習的最後一堂課程,老師請大家分享各自期末作業要做的方向,以及整個學期學習下來的收穫與感動,而在分享之前老師先向大家做了一個課程的總覽與回顧,讓大家慢慢回想過去幾週的所學所見,並重溫當時的喜悅與感動。「學習不是徒勞無功,而是透過學習帶來改變與創新。」這句話我想會一直在我們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地督促著我們,讓我們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也為自己所在的組織帶來好的改變。
我的期末作業的部分是撰寫組織學習方案規劃,由於剛好跨校組織學習報告的主題是做世界咖啡館,又未來暑假所要實習的單位,我認為有很多好的方向可以發展,也很認同其經營理念,所以就想到可以試著將世界咖啡館的方式導入,以協助解決該單位目前發展中的問題,以及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並透過組織學習方案規劃的撰寫過程,透過SWOT分析讓我對未來要實習的單位先做個初步的瞭解,並可在未來真正深入實習後做個比較與修正,為未來的職涯做個初步的探索,我想這樣會讓我的學習更加深刻且有意義。
在這次的課程當中,我覺得能與同學們分享和聆聽他人的想法是件很棒的事情,從自己的分享當中可以再次確定自己所要努力的目標,更從他人的肯定與鼓勵裡找到信心,有了繼續向前邁進的動力;而從同學的分享裡也能學習到很多不一樣且創新的想法,所以在這個共學的過程當中真的收穫良多。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張春珠 2019-06-05 三09:10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專題:參訪山里好巷~學習型城市的理論與新發展
守護好空氣的書店 山里好巷
以山林生態、環境保護、友善食農、心靈成長學習等主題的社區型書店及行動空間。與在地夥伴一起建立與自然、萬物、社會的和諧關係。書店內一半的空間是主題書,另一半是保留做為和書店主人佳穎一樣致力於環保的有志之士的行動平台。
佳穎說,沒有人幫蝴蝶講話、沒有人幫植物講話,如果沒有一個管道讓關心這些的人聚在一起討論,付諸行動,一切都會是一件很難以成行的任務。因為,要走到哪裡才能遇到跟你一樣關心空氣汙染、關心自然的人?所以山里好巷開始連結在乎的人,從設立埔里的PM2.5空汙監測器開始「很多議題都是需要被關心的,它們在等待有人站出來的為它們發聲。」
吳明烈老師也勉勵了我們遇到一些問題一些困難這些過程當中需要展現莫忘初衷,起心動念善心、善念、善行也從佳穎分享了「三從到三到」,三從;一、從期待到貢獻 二、從傳統到創新 三、從開枝到散葉。
埔里是好地方大街小巷都是可以學習,那今天到這裡泡茶上課聽佳穎分享生態城鎮園遊會,我又有一股力量湧上來,我希望我帶著姆躍青年在我們的古道辦一次生態園遊會,讓在地人珍惜我們所居住的地方,也讓所有部落的人知道我們部落是在地產業及文化最豐富的部落。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張春珠 2019-05-22三09:10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專題: 參訪藍成書局:一、老闆經驗分享與對話交流
二、各國樂齡與學習的新發展
因梅雨季豪雨成災,台89線力行產業道路多處坍方沒能到學校上課,我還是上網看看「籃城書房」發現他們那些地方、吃的那些食物,不自覺暑假很想帶孫子去!上網查詢自己很驚訝在埔里有一個這樣的地方 , 一個很美的名字,位在一個很美的村子裡!
位在埔里鎮籃城5巷的「籃城書房」,離市區並不遠。這裡有咖啡、有茶,有每天不一定會有甚麼的甜點、手工仙草,還可以住在這裡過上一夜!而且它還有一個自己的停車場,「籃城書房」就像是一間屬於這村子、這土地的故事館 ...一大面的書牆頂天立地的倚著紅磚牆,你會不自覺的想在這裡挖寶、看書,想知道這裡都收藏這些甚麼 ...轉九十度角有一隻神馬跳躍於牆上,突然覺得牠充滿了精靈般的靈魂,畫進了自己的心裡,也成為這裡很經典的一幅畫! 空間裡有不少座位區,沙發區、靠窗的木桌區、一長排可以聚餐的公共桌區。
這種屬於村子的溫度,是真實的!是很讓人珍惜的!真希望這種溫度可以一直持續,來「籃城書房」用餐,記得先訂位、先訂餐!因為沒預約訂餐,就不會特別準備囉,選一個木桌坐了下來,很有目的的帶著筆電、平板來這裡工作 ...選喜歡的位置,點一杯茶、翻翻書、看看這裡的故事,比起一般的咖啡館,「籃城書房」多了許多層次。它寫的是埔里的故事、藍城巷的在地文化,它想保留的是人文、是有一天孩子們會開心的回到這裡!
研討會新聞稿研討會新聞稿
12/5/2018
0 評論
樂齡拾穗:2018年樂齡學習成果暨國際研討會
樂齡學習,打破老年歧視,翻轉「老」觀念!
老年時光,你希望自己躺在床上接受看護長照,還是希望坐在課堂裡學習新知技能?老年不是只能乾坐在那裡,吃喝拉撒都得依賴別人幫忙,那是消極被動的方式,也讓許多高齡者感覺沒有尊嚴;高齡者應該學習自我照顧,加強鍛鍊身心健康,降低失能風險,才能維持有品質和自尊的老年生活。
一般大眾只要一講到高齡社會,幾乎都是慣以負面評價看待,譬如衰老、失智、臥床、無能、囉唆等。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魏惠娟戳破這種迷思,「那不是真實的老年形象,也不是一個人老後必然的方向,」她一針見血指出,高齡者透過學習,其實是可以改變自己的下半場人生。
這幾年政府提出的高齡政策,幾乎一面倒把焦點放在長照宣導,每年持續編列龐大的經費,然而,使用醫療的手段並無法有效解決高齡社會所面臨的問題,而是需要多管齊下,「高齡者需要的是教育,學習如何變老,而不是等著變老,」魏惠娟教授語重心長表示。
教育部早在2008年就開始推動「樂齡學習」計畫,這是比衛福部長照政策走在更前端的「預防教育」概念模式,提倡長者透過在地學習方式,培養對高齡正確的認知與自我照顧的能力,即使在老年階段依舊能保持身心健康,並與社會人際網絡產生良好的互動,提高自我價質感與生活品質。教育部樂齡學習整整推動了十年,到2018止在全台灣各地已有368所樂齡學習中心,開辦多樣化的課程,參與學習的樂齡族高達237萬人次,即便是外島偏遠的澎湖、金門、台東、花蓮,也都有樂齡學習中心,可謂是一鄉鎮一樂齡,滲透力無所不在。
由魏惠娟教授領軍的中正大學高齡教育研究團隊是樂齡學習最主要的推手,十年來也見證了許多高齡者因為參與樂齡學習而改變的真實案例,包括不懂電腦的長者學會架設部落格,原本憂鬱寡歡的長輩透過學習重獲新生,還有人捐出自家農舍做為樂齡學習的場所,「很多美好的故事,一直都在發生,」魏惠娟欣慰說道。
教育部推展樂齡學習實施十年的成果,足以證明是民眾活躍老化最佳的預防途徑,樂齡學習也即將從1.0跨入2.0階段。12月5日及7日分別在臺北市「國家圖書館演講廳」與嘉義縣民雄鄉「國立中正大學」有兩場樂齡學習成果暨國際研討會,本次研討會除了分享臺灣在地經驗,並邀請日本、韓國、巴西、紐西蘭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演講。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心得-山里好巷
課程: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專題:山里好巷書店參訪心得
授課老師: 吳明烈老師
授課日期:108年6月5日
學號:104409501 陳宜君
今天在山里好巷書店我們享受了在地無毒的好茶和好水果,聽佳穎分享她經營書店的理念、發起空汙自救會的由來和舉辦生態園遊會的過程,藉由她的分享讓我感受到埔里從社區總體營造到地方創生的過程,不但讓在地人具備對地方發展的使命感,這股正能量也吸引了更多外地人加入地方創生的行列。
佳穎本著對環境的關心,成為一位記者。在報導環境議題時發現當自己一味地指責企業和政府時,只會讓自己陷在沮喪和憤怒中,無法解決問題,唯有把憤怒化為一種愛與善的能量,從自身做起,才能改變現狀並解決問題。因此她從台北回到故鄉,開了書店。2013年因為埔里空汙很嚴重,她和在地媽媽們成立空汙自救會,除了舉辦反空汙的遊行外,也因她的善念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製作了《霾哥來了》影片,透過動畫人物有趣又具教育意義的對話,成功地讓許多人了解如何讓自己淨化周圍的空氣,不成為下一個「霾哥」。
這樣的過程讓她看見在地參與的力量,之後在2015 年她開始和幾位關心埔里鎮生態環境的朋友共同舉辦生態城鎮園遊會,透過每年不同的主題,結合在地的環保、醫療、社福、教育、文化、產業團體,用闖關集點換禮物的方式將生態環境教育結合在遊戲中,讓學習與實踐成為埔里在地生活的一部份。
誠如吳老師所言,佳穎的起心動念讓她吸引了許多正能量,也讓在地的有心人從期待在地有更好的發展,到每個人願意走出來貢獻自己的心力;從指責的旁觀者變成積極的參與者。每年辦完活動後她必與夥伴們開檢討會,將累積的成果加上創新的元素,讓美好的成果漸漸成為埔里人的傳統,感動在地的生命,產生共振共好的現象,也讓埔里漸漸成為一個樂活、樂居、樂學、樂業的宜居城市。
山里好巷跟籃城書房都是書店,因為主人的善念,讓他們的書房具有正向的能量場,也成為社會關懷和公益的據點。他們不但促進了在地的發展和改變,也帶領居民從共同關懷地方議題到共同付出行動去改變,最後到共創生命價值,也再次應證了學習可以創造改變!
最後佳穎與我們分享一篇文章,從這文章中我體會到我們和大自然都是同一體的,彼此息息相關,唯有了解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將動植物當成自己的一部份,善待彼此,也才能讓自己的生命安然自在。
看著一朵花,我們可以看到它充滿了生命。花兒含鈉著土壤、雨水和陽光,花朵裡也充滿了雲、海洋和礦物,甚至充滿時間和空間。事實上整個宇宙就存在於這一朵小花。花兒裡充滿了整個宇宙,沒有分別的存在。花朵無法單憑自身而存在。如同花兒,我們包含泥土、水、空氣、陽光和溫暖。我們包含著空間和意識。我們包含了我們的祖先、我們的雙親、祖父母、教育、食物和文化。我們是整個宇宙相聚在一起所創造出來的奇妙顯現。如果除去了這些非我成分的任一個,將沒有所謂的我。
節錄自正念生活的藝術,一行禪師著,陳麗舟譯
山里好巷參訪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6月5日
課程主題:山里好巷
山里好巷的老闆原為公視的記者,因為一直批判環境議題,在三十幾歲時開始意識到自己只是嘴巴上的評論,而自己又做到了些什麼?決定回到埔里開書店而展開一連串的環保議題的實踐。書店位於埔里的小巷中,環境清幽,而這裡也是埔里社區關心環境議題的據點,聚集在山里好巷討論及準備5月29日園遊會。
佳穎為了環境籌拍一部「霾哥來了」,運用動畫的方式簡單的說明空汙的議題,什麼是霾?為什麼可有霾產生,這是每個人的事情,還是只有特定的人才需要關心。這部動畫從學童到大人都可以觀看簡單易懂。其實有時候談國家政策距離社區居民太遙遠,利用生活化的議題,可以增強居民與議題的連結,環境污染就在你我生活的周遭,每個人都需要關心與為環境展開自己行動力,可以從簡單的環保筷、環保袋開始,剛開始或許會覺得對生活很不方便,但習慣之後不做反而會覺得很奇怪,而會一直執行下去。
這學期從拂水山莊、Coffee Reflections OLD 工作室、厚熊照顧咖啡一路參訪下來,覺得人「因夢想而偉大,而有夢就要去做的重要性,光想而不做一切都是空」,老闆們都是有自己的因緣而展開自己的開店之路,雖然辛苦但也都開始實現自己想做的事,也印證的終身學習可以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開始,成人的學習已經不是在學科上的事物,而是在自己的生活中依照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理想。
雖然我無法開店,但終身學習可以從很小的事開始,例如在就讀研究所的路上,我已經開始終身學習,不斷反思與思考自己所遇到的人事物,增加自己的歷練與經驗,也願意嘗試不同的事物。很開心這學期選修這堂課,看見許多人的生活與理想,愛及願意投入的心,感動著我也激勵著自己勇往直前。
籃城書房參訪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研究
授課講師:吳明烈 教授
上課日期:5月22日
課程主題:籃城書房
今天來到期待已久的藍城書房,我覺得這裡是一個適合閱讀的空間、社區學習據點及民宿,一進入籃城書房坐下來,就可以聽到蟲鳴鳥叫聲,如果在這裡讀書再配一杯咖啡,會讓人流連不想離開。
老闆具有雙重身分,一個是書房的老闆,一個是學校的老師,也因為這樣的因素,讓藍城社區重新注入一股生命力,結合許多資源營造在地特色,慢慢地讓社區居民及外地的旅客可以更深層的認識藍城社區的歷史、生態、健康蔬食廚房等。但也會遇到阻力,地方的人士是否認同或支持,我覺得這是在社區發展上都會遇到的問題,但老闆也充滿行動力,想到可以做什麼就執行,遇到問題就克服,所以才會形成今日的藍城書房。
藍城書房也有出藍城社區的書籍,運用中英文的方式介紹藍城社區,我覺得非常的棒,一般社區的書籍多數以中文為主,如果外國人想要了解常無相關資料可以閱讀,老闆加入英文可以讓更多的國外人士認識臺灣認識藍城,是非常好的行銷方式。
很喜歡老闆身上的店服,上面寫著「Read, Eat, Sleep, This is the life」把生命的要事顯現無遺,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是否常為了工作而失去生活?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部分,今年生命遇到了許多轉捩點,學業、結婚、新的工作職務,每個都是充滿挑戰與需要適應,而每天的忙碌中是否為自己留下的點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是庸庸碌碌的過每一天,需要儘快調整自己的步伐,再次穩健地向前行。
張艷紅(小紅)
2019-06-07, 週五 12:49
一、 電影賞析~實習大叔 二.課程回顧~發現終身學習之美
學校:中正大學
課程時間:2019.05.31
班級:高齡教育 碩二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博士
學生姓名:張艷紅(小紅)
學號:606751006
一、 電影賞析~實習大叔 課程地點:508教室
二、 課程回顧~發現終身學習之美 課程地點:中正大學湖畔咖啡
心得:
一、電影賞析~實習大叔
這部電影傳達很重要的「團隊合作」,運用在這學習課程感受到實務面的進化,組織學習就是運用在學習型組織的實際運作層面(操作履行的應用)。而且整體電影的架構回歸到組織學習的層面,雖然裡面有些讓人血脈噴張的性感畫面,換個角度想是鋪陳電影裏頭的行動激勵。欣賞這部電影讓我回扣到課程的呼應在~組織學習層次,組織學習的層次(Argyis & Schön)所提出組織學習具有三個層面:單環學習、雙環學習、再學習。
1.單環學習single-loop learning:
目標-提升組織適應能力,強調在既定的組織目標、政策與規範下,確實掌握行動與結果的關係,並呼應在所運用方法與目標。電影中呈現經過多次磨合與混亂,讓成員從自我尊重開始,也學習去接納並尊重其他每個成員,也透過這樣的組織中的共同目標~要成為正式員工。電影劇情則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為目標,這樣的精神是真實確切,來作呈現。引用電影中的一句台詞~相信自己才會全力以赴。單環學習的重點在檢視組織環境,讓內部成員透過檢視與磨合,產生並符合組織內部的規範與標準,產生組織適應能力。
2.雙環學習 double-loop learning:
目標-修正組織並提升對外在環境的適應,這階段的運用在重新修正組織的目標、政策、規範與組織意圖的關係。引用電影中的一句台詞~接下來怎樣才是重點。經典的一幕在於魁地奇比賽,透過重新修正取得共識。組織中具有凝聚力特質的成員,也是提升雙環學習的效能最佳捷徑。電影中意寓了組織在逆境中的連結,透過雙環學習的模式,回歸到人性的連結與互動能力,再呼應的電影主軸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3.再學習 deuteron learning:
目標-具有自我轉換的能力,指由失敗的經驗中,記取教訓並尋找正確的學習方式。組織可以透過過去的學習經驗為基礎,進一步整合既有的學習成果,以因應組織面臨的各種挑戰,進而提升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引用電影裡的台詞~人生最可怕的事-改變與有時候沒有局反而是成功的。在於組織中對於失敗的體驗與應用,電影中組織成員在面對失敗,呈現整個歷程反思出更具焦的共識,呼應到課程與電影裡的反思~角落別疏忽。自我轉換的能力可能來自於細節裡
The devil is hidden in the details.反思到課程的學習自我轉換運用到組織的再學習能力,就是達到組織學習的量能。
二、課程回顧~發現終身學習之美
知識上最大的獲得則回應~學習組織的藝術與實務經典The Fifth Discipline (Peter M.Seng)
起於Believe in Reading~終於Believe in Reading。大自然的奧秘讓人能透過各式思考邏輯運用在任何知識上,沒有岩石就激勵不出美麗的浪花。課程回顧繼續採取走動式教學,走動式教學的魅力在考驗帶領者(老師)的人生境遇與知識的功力,難在於隨機沒有預設的草稿沒有任何準備的轉圜。沒有菜單就是最難的菜單,最大的收穫來自於組織學習從改變開始,發現問題所在,秉持著改變的信念~①改變所能改變的②接受不能改變的③改變看似無法改變卻又能改變的改變。組織中我們要勇於改變化做具體行動。前人的智慧無誤的延伸與傳承~坐而言不如起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