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19.09.17
課程地點:暨南大學教室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一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 (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張凱傑
學號:108409510
課程心得:
老師在上課中提到 learning is earning 學習就是收穫,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簡單明瞭的說出了學習的效用及功能,只要付出時間進行學習,收穫一定會出現,不論是以物質或非物質的方式呈現在學習者的眼前,從心靈的滿足到實質的收穫,以不同方式回饋到學習者身上。如果這個世界上有百分之百的投資獲利,我想,那一定就是學習了。
老師在課堂中還提到了自燃者與助燃者進而有了共伴效應使學習可以長久不斷,並以桃米社區為例,這個概念呼應了過去求學時期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可以走很遠,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很久」在我們學有所成之後,可以選擇用自身影響力傳遞終生學習的概念,也可以選擇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推廣,在點燃自己又有助燃者的加入,讓終生學習可以長久的推行,並且有更多不同的火花。
對於這堂課印象深刻的部分有兩點:其一,老師說:「什麼是特色?」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特色」一詞所要表達的意思,卻沒有想過如何以最精練的字句進行闡述,所以一再的只是以現象為詞彙進行解釋,無法準確的說明其意,直到老師解釋道:「獨特,出色。你無我有稱之獨特;你有我優謂之出色。」聽完老師的解釋,心中豁然開朗。其二,老師又道:「什麼是協調?」又是一個生活中極其常見的詞語,但是又不知道適合的解釋方式,老師又解釋道:「協助他人,調整自己,達到共好。」老師的解釋正是「調整」一詞最精闢的說明,調整並不是單方面的處理,而是雙方為了達到共好而進行的努力。
成人教育的意涵與概念
課程時間:2019.09.17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芷熙
學號:108409508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於家庭角色的轉變;面對社會環境變遷乃至於職場中的轉換,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一生中都不斷地在改變,離開了校園步入社會後,成人在不同的階段就會有不同的教育及學習需求,當成人為在不同的角色中適切的扮演及發揮就會產生新的學習動機,而有了成人教育的存在價值與必要性。而成人教育之於成人學習就好似助燃者與自燃者,如此就會產生共伴效應,然而無論是個人、組織、企業透過成人學習以及對應其角色的成人教育,促使個人知與能的提升,在組織及企業中更是能對應團隊運作,進而幫助組織發展。人們終其一生無論是角色或是社會環境皆不斷的改變,為適應這些變化而不斷學習,換言之成人教育抑是種終身的歷程。當自己作為一名成人教育工作者時,對於如何引方成人內在的學習及參與動機、克服學習阻礙、有持續學習的動力往往是身為一名成人教育工作者或教育訓力工作團隊所費心的課題,除了從制度面因各種門檻設定而引發成人的學習動機之外,激發出個人對自我認同提升與價值的肯定,如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最終達到自我實現,在不同的生命階段透過持續的終身學習來實現自我理想。
生涯發展與人生圓夢
課程時間:2019.09.17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簡品嫻
學號:108409503
夢想(DREAM)看似遙不可及,老師在這一門課的開頭,讓我們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的夢想是什麼?從小到大,總會想說以後我要當…、做…,長大後想法不斷轉變,夢想也隨著改變,但人生還是要有夢,從開始築夢、進而追夢、最後圓夢,這些過程或許不見得都順著自己的夢想發展,但努力的種種經歷,都有它的意義,從挫折中學得的經驗更是刻骨銘心,也就是「逆增上緣」,讓人從逆境中學習,獲得更深的啟發,增長智慧,且開啟更寬的視野。
老師舉了很多例子讓我們去思考,許多人的成就絕對不是一蹴可及,背後付出的努力與犧牲可能都是我們沒看到的,但為了心中的志向、夢想,不斷地鞭策自己往目標前進,就算花上十年工夫都值得。夢想也如同父母在養育子女,付出心力在栽培,就是希望子女能夠有好的成就。我不敢說自己有多大夢想,剛出社會時,從事服務弱勢人群的工作,深怕自己服務不夠好,努力找尋相關資源提供給案家,也透過同儕討論尋求更佳服務的方式,以增進自己從事社會服務的知識與技能。其實我還是很熱愛這樣的工作,但因為一個事件後,我選擇離開了社福領域,心中雖然仍有遺憾,我還是得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要為新踏入的領域努力與重新適應。
現在的小小夢想,希望能夠在目前的工作領域中學習更多知識,並經由回到學校重新學習,讓自己所學能夠結合工作領域。過去所學及工作經歷,仍是很好的經驗累積,雖然那個事件錯不在自己,因缺乏救濟管道,只能默默承受,但也因此有機會轉換領域,何嘗不也是一件好事呢!心念一轉,看事情的角度就會不同,反而要感謝傷害我們的人,幫助我們逆增上緣,有更多的學習機會。或許現在無法用自己的行動去服務社會弱勢族群,但服務社會的夢想仍存,需要重新累積知識與技能,之後再出發。我要為自己的夢想加油打氣!
第二單元:成人教育的意涵與概念
課程時間:2019.09.17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簡品嫻
學號:108409503
成人教育是什麼?為什麼成人要再教育?過去的我可能無法理解,踏入職場幾年後,發覺處於知識爆炸時期,過去所學的知識不夠用,且未來的環境仍有許多變化,不學習可能跟不上社會變遷的腳步。而且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深深感受到自己退步很多,專注能力也比過去下降很多,現在能夠跟著老師、同學們一起上課學習,真的很幸福!
成人教育的存在意義與價值為何?成人教育是一種回流教育,提供脫離校園一段時間的成人,再次充電、學習新知的機會。而且成人教育的管道很多,可以在社區大學、參加工作坊或團體等接受非正規學習;或是透過社區活動、生活學習、網路學習等非正式學習;抑或回到學校,接受正規教育學習。無論透過何種方式學習,都可以為自己帶來成長與體驗理解的喜悅,如同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正因為如此,坊間有許多訓練課程、加上社區大學多面向的課程,吸引許多人趨之若鶩,紛紛搶者報名參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現在人對於新知識渴求的動力吧!
今天的課程讓你印象最深且深受啟發的是什麼?老師在課堂上舉了許多地方政府在推動學習型組織,都在「關鍵人士」帶領之下,推動相當成功。也讓我懷念起之前的長官,表面雖然顯得嚴肅,卻是一位相當鼓勵同仁學習的長官,在忙碌的工作環境下,推動學習型組織其實也挺困擾的,但公務機關仍相當重視階層,在高階長官的期許與要求之下,多數同仁還是會盡量配合推動與執行。因此若能有機會讓高階長官具有更推動學習型組織的遠見,相信公務機關的每個人的學習與成長會更多。
身為成人教育工作者如何積極推動終身學習?這個問題對我而言,目前是個理想。因為我認為教育工作者首要是能夠以身作則,希望成為一個成人教育工作者,自己應該具備積極學習的心態、擁有專業能力、且有寬廣的視野,能縮能伸,就像孔子周遊列國教學,抓住每個時機點、因材施教,自己無法從政,但能夠透過教育影響更多弟子及後代的人。
繼續記錄老師在課堂中帶給大家創意且受用的佳句:
◎唯有投入,才能深入。唯有付出,才能傑出。
◎有特色才能出色,沒有特色就會相形失色。
生涯發展與人生圓夢
課程時間:2019.09.17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專題研究(一)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壽與「 」同在?我想到的便是思想的「思」,因為人的想法會影響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而老師也為「思」這個字做了延伸。何謂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即是孔子說:「君子有九種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確,不可以有絲毫模糊;聽要聽得清楚,不能夠含混;臉色要溫和,不可以顯得嚴厲難看;容貌要謙恭恭敬有禮,不可以驕傲,輕忽他人;言語要忠厚誠懇,沒有虛假;做事要認真負責,不可以懈怠懶惰;有疑惑要想辦法求救,不可以得過且過,混過日子;生氣的時候要想到後果災難,不可以意氣用事;遇見可以取得的利益時,要想想是不是合乎義理?」看完自己查的資料,不自覺在心裡面吐槽:能把這幾點全都問心無愧地做到,那人肯定是聖人了!雖然做不到問心無愧,但我想我可以勉勵自己,試著去努力!
成人教育研究導論
課程時間:2019.09.10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8終發碩班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林如栩
學號:108409507
「該開始想題目了吧。」前一晚趕著搭車去學校的路上,父親在車上這麼說。一席話讓我回過神,是呢,我已經不知不覺熬過先修的半學期了,的確是時候該好好面對這可愛又可恨的問題了。好不容易結束了卡了半年的人生課題,已經成長的我已經準備好迎接接下來的考驗了!或許我能在新學期還有跟新同學的互動中,獲得更多靈感!
每段安排中都有它的道理。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這句話印證了我在這兩個月的暑假時間,靈性成長過程中走過的每一步。不但了解了每一件我所經歷的事情,都是為了日後圓夢所打的基礎,同時也讓我有勇氣回首過去,並在回顧的過程中,能夠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宇宙的安排。而這個道理我也和幾個交心的朋友做了交流,我笑著說:「宇宙非常不懂得看臉色,常常會在莫名的時間點,安排著它認為地理所當然。」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些理所當然促使我們有繼續堅持向前的決心。
專題研究一心得報告
課程:專題研究一 - 生涯發展與人生圓夢
課程時間:2019.09.17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學生:楊素珍
學號:107409515
人生有無限的可能也有許多的遺憾,我小時候很愛讀書但經濟環境不許可,所以我半工半讀讀到了二專畢業,但有一個夢想一直未曾實現-讀大學,很羨慕我許多的國小國中同學都是大學生,甚至是留學碩士博士,並且因此都有不錯而優雅的工作,終於在我50歲時我上了二技,現在又向碩士邁進,許多人問我幹嘛這麼拼?其實除了或許對事業有幫助外,最大的動力是我在圓一個未曾實現的夢,我的目標是希望退休後能出國留學攻讀博士,有沒辦法獲取學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將去實踐,好像跟老師說的不吻而合呢。
50知天命,老天似乎為我開了一扇長照的窗,期許我用力於長照領域,除了以所學與能力致力改善長照生態外更希望可以創新長照服務,讓所有長者都能因為長照而受益,看到太多長者悲歌、看到太多照顧者的無奈,期許自己在未來的10年可以做出貢獻,為了高齡者也為了將來的自己。
退休後我希望自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例如出國讀書,例如將所學再回饋給社會,例如投身關懷據點…總之我不喜歡毫無價值地等死。我要印證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生涯發展
課程時間:2019.09.17
課程地點:A302 研討室
學系:108 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易佳穎
學號:108409511
生涯是生活裡各種事件的演進歷程,統合個人一生中各種職業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現出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組型即生涯發展;與個人在教育、職業、休閒嗜好等方面的個人選擇、投入和進步情形有關。
老師課程以「夢」(Dream)當主軸,各表示為D-發現、R-研究、E-探索、A-行動、M-管理,代表夢想需要這五個步驟才能實現。許多人往往只有探索、發現,即使付諸行動,也未真正研究並管理,致要實現的夢想化為烏有,是很可惜的一件事,若能一一照老師所敘論的五項關鍵,或許夢想就能達成。
每人曾經都有夢想,為何長大後這些想法就逐漸灰飛煙滅呢?!可能礙於現實、遇到困境即退縮等等,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就要知彼知己做抉擇,確定目標後行動。
課堂中有問到座右銘,我在高中看了一部劇,讓我有深深的體悟,從此只要有人問我座右銘是什麼,我總回答「努力是奇蹟的另一個代名詞」,凡有努力才能實現,很謝謝老師的啟發,讓我回想當初的青澀與當初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