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成人教育學研究 吳明烈教授
學生:方璟臻
學號:107409510
10/23 主題: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近幾年來台灣的教育改革聲浪中也逐漸形成以「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來達成「學習社會」的共識,教育部頒布「1998為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以及「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的宣佈,更不斷的推陳出新無數項具體政策及行動方案。其中「推展終身教育,邁向學習社會」是行動方針與明確政策。值此政策積極推行至今已逾二十年,承蒙教育界師長們、社區前賢及大眾的永續努力與經營,目前雖無法與歐美英終身學習社會媲美,但也證明我們更具有遠大的未來努力空間,值得大家更積極更精進省思與批判。
值此高科技世代,終身學習發展已成爲國家進步具體性以及世界競爭力所必須推動的成人教育學習社會要項,更是個人因應專業創新發展與提昇個人終身生活品質所必須從事的自我突破、改造與省思的重要元素。現今台灣,學習社會是一門日漸受到重視的助己助人活動,學習社會與成人教育除了可以接受學校養成繼續教育的薰陶之外,如何面對社會劇烈的變遷與社會群體服務需求,終身學習社會繼續教育成爲協助每個人適應社會變遷與社會進步下的有效途徑,透過每一個學習或每一段學習教育的總總歷程,將更有助於個人專業職能提昇,並可提高組織與社群工作效能,創造社會福祉與個人終身整體效益。從學習成就相關認證的理念,探究在終身學習社會潮流中,如何因應或推動其繼續教育,最後,發展校外學習成就的各類評估與推行學習社會、學習社群等等方案,以及批判學習教育的適應及應用範圍與相關可能的迷思與限制,作爲規劃與推動社會成人學習繼續教育者的終身標的。
學習型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主題:學習型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授課講師:吳明烈老師
日期:2018/10/23
學生:莊于葶
學號:107409506
學習心得:
今天的課程老師分享了幾個上周末他去評鑑的案例,都在南投但卻有著不一樣的實施成效。從老師的說明中可以明顯看出,每個地方的承辦人員是不同的,有公務員協辦的、有熱心與此事的當地居民,同時也有專業團隊運作的,呈現出來的結果也有落差,有連書面資料都沒有的,也有資料極其完整的。但這三者有一個共同點—承辦的單位並不是專職於辦理樂齡教育這件事、並不是以這個為業的,這反映出台灣目前樂齡教育推行的困難處:
1. 人力與專業: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專門的團隊在推動樂齡教育,像老師說的公務員協辦,他就只有一個人,再怎麼努力與投入他能做的還是有限。而因工作需求或是因熱忱投入的人,不見得有受過專業知識訓練,雖然短期成果不錯,但可能缺乏長遠的規劃,或是承辦人員換了之後,就形成斷層無法延續下去。
2. 時間:因人力不足,投入的時間無法太多,就沒辦法有很好的成效。
3. 金錢:成效不彰,在申請經費上就會有阻礙,容易放棄推動。
一個個都是緊扣的環節,因此我認同老師之前說的,儘管成效不彰還是不能將那個地方的經費砍掉,如果連經費都沒了,可能樂齡教育、學習型城市的推動在那個地方可能真的就此打住。
本周同時是第一組的上台報告,第一組的報告內容很豐富,看的出來花了許多時間在整理資料與統整,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在台灣學習型城市的問題方面,她們陳述得很精準,確切的點出目前待解決的問題。其中芳珍提到台灣目前沒有樂齡教育、學習型城市的專門職缺時,就讓我聯想到老師稍早的評鑑分享。如果能設立專門單位、由專業人員來負責推行的話,是不是更有穩定與延續性。如同老師所說的、韓國終身教育師的設立,每個地方都有專業人員的投入,讓整個地區的終身學習推行是有系統有計畫地進行,進而達到整個社會都持續學習的氛圍。
2018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心得感想
科目: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教授:吳明烈老師
班級:碩專一 學號:107436506 學生:莊雅君
時間:2018.10.12
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在課程接獲論壇消息時,就非常期待可以親自參與這場終身學習論壇盛會,尤其是主題論壇(國外考察分享與學習型城市亮點特色)與下午的學習型城市案例分享,受益良多。
在早晨踏入國家圖書館時,已經深受優美寧靜的氛圍影響,尤其在國際會議廳後的一隅,映入眼簾的蒼翠綠樹與令人放鬆的環境,更激發我對論壇學習的期待。在第一場的專題演講-學習型城市的在地連結,回顧了國際終身學習的發展與重點,這讓我體會到百年樹人的重要性,如果對一個主題有興趣,卻沒有太多資訊與發展時,何不挺身做領頭羊,就像這場論壇一樣,因為別人再多的優點終究是別人的,所以唯有從自身做起,才是屬於自己與台灣的特色,因此擷取別人的優點,可以縮短歧路,並發展屬於自己的特色。
PASCAL大會暨國外考察分享過程中,我了解到人不是單獨的,而是社會共同體,人因為互動形成社會,所以每個人的行為都會相互影響,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因此進入學習型城市領域之前,應該要以永續發展為前提去經營,並且透過互相學習與傳承,讓我們生活的廣度與深度越來越好,除此之外,也要瞭解到公共困境問題都是一體兩面,因此問題往往沒有正確答案(如開發、環境),因此我覺得透過永續發展的群體最大利益考量方式,可能會有較好結果,因此正向的品格與倫理,可以協助抉擇與實踐。
考察分享的第二段-韓國烏山市學習型城市案例分享,讓我從理論、知識裡面看到實踐的方式與成果。透過了解問題的源頭,再設計解決方案,才能獲得最大改善成效,而且越大的群體改變,需要越長的時間發酵。因為一個個體的成功是點,但無限的點相連會變成網狀,將學習擴散成一種常態與態度。
學習型城市的亮點特色,講述城市唯有了解自己的優勢,才能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提升推動成功率,並且創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因此在第二段的台灣的學習型城市計畫重點與推動成果分享中,透過三大指標:在地連結、創新作為與亮點特色,可以了解推動學習型城市的成效。
透過這段分享,我也較能了解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在推動政策的角色,在推動初期政府要花較多資源與心力提倡,但最後能不能延續,就要靠民間團體的執行,讓星星之火燎原,因為城市是由社區組成,而社區來源是市民,所以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應該付出更多關懷與參與,才能落實終身學習的理念。
接著的學習型城市案例分享,分為三個場次,其中對基隆創生學學之旅主題最有興趣,因此選擇了A場次,分別有基隆、台北、宜蘭、新北與新竹。透過各縣市實際執行分享,學習到推展一個理念,可以有許多種不同做法,其中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基隆市的案例,由分析基隆問題(人口縮減、就業銳減、城市發展邊緣化),盤點自身資源(文化底蘊,轉型城市觀光增加競爭力),因此設計出相關行動策略(學習理念-應用階段-成果行銷),尤其以結合基隆海洋優勢的拓印文創商品最令人印象深刻,誘發我更想要了解基隆這座城市,並上網搜尋相關資訊,發現本身已經舉辦12年的終身學習博覽會,並且在10月20日舉辦成果展,首長也共同參與,上下推動的齊心,讓學習型城市更生活、更迷人。
經過一天的洗禮,我瞭解到終身學習拓展到社區與城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資源永遠不足,但如何透過盤點,發覺自身優勢,以原有基礎發展,串聯資源整合,發揮學習型城市成效,讓理想與概念付諸實現,並且永續發展。
107409513 李晉毅
2018-10-28, 週日 00:02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2018.10.23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教學進度: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學生姓名:李晉毅
學號:107409513
此週課程主題學習社會批判與省思,這次為第一組同學報告感受到同學非常精心準備報告內容,老師有說道報告主題需扣緊主題,而我們準備報告同時其實有很多資料,但需要找到重點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下週就換我們報告對於到告內容雖然花很多時間但也不敢說十分齊全。
學習社會及終身學習兩個名詞有些許相關但其意義較為不同,第一組同學在報告上引用需多資料,讓大家對於學習社會與終身學習概念分隔,而學習社會也是處處皆可學習的地方,而此次為我們這組評論同學報告,第一次評論報告未運用老師所說的正反合兼具來評論報告,下週報告可能有些微不足希望同學及老師能夠給予我們指導、補充。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時間:2018/10/23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碩一
學生姓名:陳韶雯
學號:107409507
課程進度: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在此次課堂中討論到,明明有很多議題已經被注意了很多年,但實際上的改變似乎不多,像是溫室效應問題、綠能議題、核能議題等,在政策與民間的推動上十分緩慢,過去到現在依然都在邁向或是前進的過程中,如果要長久發展還是需要連結在地資源,我想問題只會越來越多,不過每個議題所牽涉到的人事物太多元,要真正落實不容易,光是要建立一項政策的草案就需要不少時間,其中也提到為什麼我們的科系無專業證照的證明辦法,不像韓國有推動〈終身教育法〉並有終身教育師的認證,若在台灣要推動類似的專業認證,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及各界的努力。
從這周開始換同學們報告,作為下禮拜報告的組別也在學習與觀摩這禮拜報報告組的模式,但我們選擇用靜態的方式作為實作的部分,而且考慮到時間的因素,不過也有聽到別組想帶大家到戶外進行實作演練,不管場域是哪裡皆是可以學習的地方,因此老師才會說「處處皆可學習」,在生活上的學習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我期待能到戶外學習的機會,或許能擦出不同的火花,若要實現學習型社會,就要把終身學習的概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不過也有企業家說過他要的人才不是進到公司才要學習,來到他的公司是要奉獻的,那我覺得就有一定必要提供員工在職訓練,要有能力的員工且不斷進步的話,企業是需要給予員工相關資源的,以免整家公司都一直停留在原地。
2018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心得感想
科目: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教授:吳明烈老師
班級:碩專一 學號:107436504 學生:蕭宗原
2018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心得感想
課程時間:2018.10.12
課程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哲學家Karl Popper說:『所有的生命過程,都是在解決問題』(All life is problem solving.)。為了解決遇到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學習,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新觀念,而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問題是無時無刻、也伴隨我們終身的,不會因為年齡、生活環境或其他條件而有不同。終身學習是人類演化的要件,也是國家進步的動力,而推動學習型城市則是促進全民終身學習的重要作為。
教育部為促進臺灣學習型城市發展,於2015年結合7個縣市逐步推動學習型城市計畫,到今(2018)年共有15個縣市共同參與推展,期望由學習城市,邁向學習型臺灣。
由教育部指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承辦之『全民終身學習論壇』,今年10月12日於臺中市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今年論壇主題定為「學習型城市的在地連結與亮點特色」,邀請產官學等各界代表透過專題演講、主題論壇及綜合座談等形式分享終身學習現況及相關經驗等等。論壇並邀請15個縣市終身學習執行團隊分享學習型城市推動實務案例,具體展現各縣市推動成果,也使得各個與會人員、團體藉此機會可以互相切磋、學習、交流。另外,會場並有數十篇關於終身學習、學習型城市、人力資源等議題之論文海報發表。本次論壇實是學術與經驗交流的年度盛會。
當天上午邀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王如哲校長進行『學習型城市的在地連結』專題演講,王校長圖文並茂,深入淺出的演講,令人印象深刻。王校長首先就學習型城市在國際上的發展及現況先作導引闡述,說明學習型城市主要特徵有解釋學習更廣泛的效益、增進個人能力及社會的凝聚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及文化繁榮。雖然學習被視為是解決現代工業化過程中出現社會問題的萬靈丹,但每個城市所關注的社會議題不同,因此,學習型城市如何在地化就顯得非常重要。城市的發展需有良好的政府政策,但不能僅靠政府單方面的運作,更需要民眾、社團組織的積極參與,公私部門彼此合作,以及進行不同機構組織間橫向的夥伴協作資源聯繫,結合在地組織、產業共同推動,如此的作法,才可使終身學習不會淪為僅是概念性質的表面提倡,更是可以形成持續長久的實際運動。
緊接著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全國性學習型城市領航計畫團隊蔡怡君教授、蔡秀美教授分享參與今年在韓國辦理之學習型城市國際組織第15屆PASCAL大會的經驗與心得及参訪韓國烏山市學習型城市案例報告。
由於地球正面臨溫室效應造成的暖化天災、人類也面臨憂鬱症及因科技急速進步所帶來的社會變遷等等重大問題,本屆PASCAL大會延續聯合國於2015年發布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為主題,期望人類透過學習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簡報中蔡教授提到,現今的學習策略已經從強調個人學習發展到建立夥伴關係與集體學習,如此就呼應到目前組織學習、城市學習的重要性。教授並舉「樹底下的共生網絡」及「雁行理論」為例子。
韓國烏山市是一個學習型城市施行非常成功的案例。該城市成功的要件主因有二項,一是行政首長的支持,一是人民積極的參與。經過調查,烏山市人民外移到到其他城市,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因此市政府便將施政重點擺在「教育」,且每經過4至5年即有不同的階段期程,令人印象深刻的方案有「Run & Learn」,當市民5人以上想聽演講,即可申請到免費講師到社區授課,如此方式培養民眾喜愛學習的動力,也讓喜愛學習的民眾有獲得新知的管道。另外,為身障者開辦的終身學習也是令人深刻的方案,改進身障者學習能力並提升其自尊,讓學習不會因個人先天條件不同而有區隔或是被限制。經過10年的努力,今年調查結果已經有超過8成的民眾願意住在烏山市。其實,古時候聚落的形成,不就是從書院開始的嗎,只是後來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為追求金錢的累積,才放棄知識的聚集,前往大城市聚集。烏山市有一項作法值得參考借鏡,相關課程最長修習2年,期滿後,學員可以留在社團當課程指導人員,另一方面進行師資人才培養,如此作法不僅可以讓學習傳承下去,符合終身學習意念,併可以讓民眾參與學習活動的實際推行,讓被動轉變為主動參與。
下午「學習型城市的亮點特色」主題論壇首先由朝陽科技大學楊國德教授說明學習型城市要經營的有亮點、特色,必須先盤點城市在地的人、事、物資源,尋找自己的差異點,這也就是您的特色,如此才能永續發展。上述說明有一個重點,就是尋找「差異點」,融合在地獨特的文化、事物不同之處,也就是不要一昧複製他人成功的內容、事項,拷貝的作法只是會使追隨者被淹沒,甚至創始者也一併同歸於盡,例如現在臺灣許多老街、市集並沒有差異化、獨特點,到處都有相似的感覺,也因此最後一一泡沫化。我們應該學習成功者的行事方法、態度,並視自己在地特色適時調整,如此就能讓地方居民有興趣而主動參與,進而持續學習,並使組織團體永續發展。
論壇「學習型城市案例分享」15個縣市分3個場次進行案例分享,由學習組織執行團隊實際案例解說,讓與會者可以互相觀摩學習,甚至激發創新思考,並藉由主持人、回應人作回饋指導,讓執行者知道盲點或不足之處,而得以調整改善。從這個學習案例分享當中,讓自己瞭解終身學習的範圍是如此廣大、多樣化,而且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無時無刻很自然地進行著,過去我們可能認為無什特殊的活動,其實那就是一種學習。
例如,南投縣團隊扣合全球永續發展、生態環保為主題,發展埔里生態城鎮園遊會,以生態議題切入學習博覽會,將休閒活動概念的園遊會,默化為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園遊會,讓參加的民眾能夠學習相關生態環保知識,也藉由更深入的瞭解,讓民眾更願意將所知道的環保意識,落實在生活當中。另外,臺東縣團隊也運用在地優勢---無汙染、無光害環境,發展池上鄉星空導覽培訓計畫,讓參加者不僅可以學習天文知識,也藉此機會默化吸收生態環境保護概念。以上這些園遊會、觀星活動雖然表像上是休閒、娛樂活動,但實質上卻是相關知識傳遞的學習管道。
自古以來,人類因為遇到困難、想要解決問題,因此試著學習解決方法,而後來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因此學習更多的知識。現在,隨著科技進步、環境變遷,我們正面臨著沒有發生過的問題,正在解決沒有經歷過的困境,沒有前例可循,更顯終身學習的必要。蔡怡君教授在簡報中說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無法再獨善其身,應該要排除個人學習,進而資源分享式的社區學習、城市學習,以使知識傳播有最大效益。臺灣學習型城市的發展,首先由教育部於2010年擇選4個縣市開始試辦推展學習型社區計畫,再歷經2015年轉型,評選7個縣市為學習型城市領航計畫推動重鎮,至今年已擴展有15個縣市,不僅數量大增,屬性各異,各具特色,且都頗有績效。可以見得經由各組織團體彼此間伙伴關係運作,使得民眾終身學習的參與率逐步提高,形成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城市,進而使得在地城市文化永續發展,最終讓臺灣由學習型城市邁向成為學習型臺灣。
首次參加全民終身學習論壇,除了對終身學習的內容、執行方式有不同以往更深層的認識與瞭解,更藉由PASCAL大會暨國外考察分享,及國內執行團隊案例分享,也獲悉國內外學習型城市推動經驗及具體實踐方式。在此有1點小建議:本次論壇同時也舉辦「中央政府推動建立員工學習制度獎勵」頒獎典禮,共計有淡江大學、高雄醫學大學等6個機關構、學校獲獎,建議在論壇議程提撥30分鐘,由上述獲獎單位分享建立員工學習制度過程及績效,俾讓與會機關、團體得以藉此機會參酌、標竿學習。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學習社會的批判、模式與展望
課程時間:2018.10.23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107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劉怡汶
學號:107409511
此次的課程,老師先向大家提到專題報告最重要的是要緊扣主題,並表示資料與主題直接相關的重要性;而間接相關的資料與主題之間的連結則會較為薄弱。其實在這個部分我有很深的感受,當我們在準備報告時可能會為了讓報告更豐富而找了許多資料,但卻容易因而不小心就偏離了報告主題,我們可能會花過多的時間來說明分支出來的重點,但卻因此而忽略了最為核心主軸的部分,而這方面也是我們未來在準備各種報告時須非常謹慎注意的地方,或許當我們想把某個部分加入報告中時,我們可以再多思考其與主題間的關聯性為何,並依據資料的重要程度來做適當的篩選與取捨。
再來,老師分享了訪視過程中的一些不錯的想法及案例,其中有兩個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第一個是老師有提到一個問題,如何引發在地民眾積極參與樂齡學習中心?並說明應該是要由助燃者帶動自然者。其實這方面在我之前工作中也有所體會,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們接觸到了台中市西屯區所有的社區發展協會及關懷據點,有些社區會希望有越多的學生投入幫忙越好,但其實學生志工對於社區來說並非長久之計,且當他們畢業後可能就會離開當地,而之後所造成的斷層也會是個很大的問題。就如同老師上面提到的問題,我們對當地來說終究是外來的角色,並不能完全取代當地的功能,因此我們要做的應當是輔助他們並帶動在地的力量,協助當地願意承擔責任且有熱情的人,那麼當地的樂齡學習中心發展才會長久。第二個則是辦理樂齡講堂的概念我覺得很好,讓高齡者有個空間分享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如此讓在地的人演在地的故事,進而觸發感動、帶動當地居民的參與,這樣的想法讓我覺得非常感動,不僅讓地方長輩平日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也能讓當地的居民有個可以共同分享故事的空間。
最後則是由同學向大家報告「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這個主題,其實他們身為第一組報告想必壓力會比我們來的大,但我覺得他們做了一個蠻好的示範,讓同學們有可以學習跟思考的地方。一開始對於學習社會的定義及發展歷史做了很詳細的說明,讓同學逐漸釐清學習社會的脈絡,並提到了一些不錯的觀點,像是我們應該要跟其他國家呈現出來的學習模式做交流;發展數位學習時應當同時兼顧「質」的發展;以及提到台灣終身教育這塊沒有正式的專業認證制度等,並舉例實例說明學習社會的概念,以上這些都是我覺得很值得學習的部分。但我想就如同老師所說,應當要更緊扣學習社會這個主題,而終身學習只是其中的策略方法,較沒有直接連結,且報告時要有邏輯結構,我想這也是我們之後在準備要極為注意的地方,另外更讓我們學習到評論同學時,要以正反合的方式呈現,最後再提出問題,甚至是可以對於報告同學所介紹的主題做相關主題的補充,那麼這樣才是個專業的評論方式。
1071009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主題:國外成人教育機構組織與資源
授課講師:吳明烈老師
日期:2018/10/09
學生:劉芳珍
學號:107409504
學習心得:
老師於課堂中一開始分享在德國如何找出自己的優勢表現在學術研究上;每個人都可以找出自己的獨特與出色的地方,透過描述、解釋、併排、比較和統整等方法,找出自我的優勢部分,間接發展出自己的專業表現。自我優勢部分不是口頭說了算,需透過學習再學習以能在某一專業上成為專精,並加以應用在生活當中才有意義。
終身教育的概念須具備國際視眼,從個人的觀點延伸到社會的觀點,從「我的世界」到「我們的世界」,透過與別人交流產生正能量的影響;它是深具教育價值、經濟價值以及文化價值,以至於我們需要時時學習才能因應生活中的疑難雜症。以高齡社會來臨為例,老年人口的成長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讓長者成功老化,關心此議題的專家提出了藉由健康、安全和社會參與以達到「活躍老化」;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活躍老化的相關活動不斷的修正以達到最適宜長者的活動,然此過程就必須去閱讀相關文獻和請教專家和長輩,這是一種終身學習的過程。
終身學習相關議題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弱勢族群的學習,從馬斯洛(Maslow)需求理論而言,當基本生理需求未被滿足時,難以發展其他階層的需求;而脫貧最好的方式就是藉由終身學習改變自己和環境,故我們在發展終身學習上,可針對不同族群上搭配上適合的方案,鼓勵其在終身學習的發展上。另一終身學習議題便是-職場學習的重要性,科技的發展改變了工作型態,以ETC為例,它取代了人工收費,當時無一技之長且從未思考終身學習的非自願失業者湧入就業中心,重新協助他們盤點和了解未來職場上該如何整備自我來因應便是我的工作任務,藉由協助他們的同時亦審視自己終身學習的飽和度是否已足夠。
學習是愉悅且有意義的,終身學習無論在哪一階段的學習上,如何讓學習本身具吸引力,且使學習者投入其中並享受著是不可或缺的。每一個學習是為了現在或未來做準備,讓我們有能力去面對問題和解決它,因此才會說學習是有意義的。目前自我的學習是愉悅且有意義,因此希望可以藉由自身的經驗應用於工作和生活上,影響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