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跨校組織學習
課程時間:107.05.19(六)~107.05.20(日)
課程地點:杉林溪大飯店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暨大碩專班)
學生:黃芝穎
學號:106436515
此次的學習讓我留下最深刻的記憶,一早帶著美麗的心情一路往杉林溪前進,抵達不久後前卻在洗手間絆倒受傷,感謝同學的關心,辛苦了俊毅學長帶我去醫院。兩天一夜的課程,在美如畫的環境中,持開放的心去吸收知識,三組報告同學的用心安排下,讓同學互相協助、思維交流,籍由不同學習方式進行、以桌遊、分組、走出戶外等,帶領著同學們體會各項修煉,精心的安排使得整體氣氛歡樂愉快。再次感謝辛苦報告組的同學,謝謝你們的用心。
杉林溪跨校組織學習
課程時間:107.05.19(六)~107.05.20(日)
課程地點:杉林溪大飯店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中正成教碩班)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王智霖
山中歲月無甲子、組織學習共修煉:中正大學&暨南大學校際共學交流,這次的課程規劃在杉林溪,兩校三班的校際共學,讓我們有機會跟暨南大學優秀的同學跨校組織學習。這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也是我碩士生涯唯一的一次跨校共學。要感謝這次準備報告的組別,文圖並茂的PPT與生動的實作,特別是第二天的世界咖啡館,不但融入原住民的元素,更讓我們實際了解世界咖啡館如何操作。
今日是佛誕節,二千五百年前,世尊拈花示眾,現場大眾都不解佛意,唯獨迦葉破顏微笑。多麼幸運,我們在吳明烈老師的引領下,在櫻花樹下、杉木林間,進行『第五項修煉』,體悟組織學習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107/5/19~5/20組織學習研究 課堂心得
課程時間:107.05.19(六)~107.05.20(日)
課程地點:杉林溪大飯店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106終發專班)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林思妤
學號:10643651
很開心參加這次二天一夜杉林溪跨校組織學習活動,與中正大學成教所、高齡所、暨大終發碩班同學一起上課學習,此次上課從中學習到各班不同的簡報模式,也發現各班的邏輯思考各有風格,一直以來習慣班上的上課習性、報告方式,突然聽到其他班級不一樣的報告模式,讓人感到耳目一新,重新思考從不同的角度觀點切入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之前曾與中正大學同學一起上課過,但透過這次二天一夜的活動,增加彼此的互動及意見交流讓雙方有更深入認識,尤其是每場分組討論,經過不斷的交換意見,凝聚共識,得到更多不同的寶貴知識與回饋,就如同五項修練中所提到的團隊學習,經由對話與集體思考的能力,讓組織群體發展出超乎個人的偉大智慧與能力,發揮現代組織學習驚人效果。
第二天一來到世界咖啡館,目光就被同學們身上的原住民服裝給吸引,會場上的佈置及氣氛營造看得出同學們的用心準備,尤其是同學們精心製作的一卡多用登機證,值得我們學習。經由每場二十分鐘的匯談,聆聽同學們講的話、連結、重新組合,從中找到全新的觀點或從來沒有發現過的問題盲點。
這次很感謝承辦同學精心的策畫這場活動,每個細節都可以看出他們的用心良苦,看著他們在會場上東奔西跑的,真的是辛苦了!也要特別謝謝老師提議將上課地點拉到戶外去,在風景優美的山區讓人身心靈全部都放鬆下來,更能與大家暢所欲言,互相學習與交流!最後,也要謝謝每一位參與活動的同學,你們的參與讓活動更加豐富精彩,讓我在大家身上得到課堂上不同的觀點與知識,反思自己的思考框架,也發現原來利用桌遊來破冰拉近彼此的距離是多麼有趣!期待下次有機會能與大家再一起上課、互相學習。
杉林溪跨校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1070519-0520杉林溪大飯店
課程地點:暨大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106終發專班一)
學生:劉淑美
學號:106436509
課程:組織學習的個案分析、組織學習的方案設計、世界咖啡館
這次在杉林溪的跨校組織學習真是收穫滿滿,要特感謝吳老師的促成及承辧同學們的辛苦,把這次住宿安排讓人有自在舒適感,因此環境氣氛的營造,讓學習起來更有勁。透過與中正大學高齡所、成教所及暨大心諮人資所的組織交流學習活動課程,在大自然且很放鬆的環境下,透過各所同學的的精彩報告,其的教學練習活動包括組織學習的案例分析、方案設計等。還有世界咖啡館會場的精心設計及佈置,讓大家誤以為身處原住民世界咖啡館,大家在歡笑中,分組討論組織學習相關報告,不僅團體之間也有了組織學習的經驗及在共學中一起完成任務。而且透過各校很充分準備的報告,讓我們充份學習到組織學習的理論及相關運用,從個人學習到組織的學習,彼此發現每個人都有所成長,且組織也有了明顯的情感融合,也共同有所所成長及發展。
將教室一到戶外或者到較不一樣的環境空間,而且是較輕鬆自在,透過活潑的活動讓大家在娛樂輕鬆中學習,促進了大家及同班同學之間的情誼,尤其是在專職專班的同學。大家在跨校的活動中真正體驗到跨校的組織學習讓學習的效益 擴大,快速的在彼此分享不同經驗及交流訊息,知識在串流中學習組織、組織學習,更學習到如何與人相處,及解決組織學習的相關問題。讓大家在學習的生命中被感動,激發更多的智慧交流,並留下美好的學習回憶。尤其促進同學之間更深入的情誼。
因為曾報告深度匯談,却發現在世界咖啡館中,落實真正的打開心真誠進行對話與避免自我防衛,是很困難的。但透過深度匯談的確較能產生較長遠永續的發展,也能真正帶來改變,尤其是公部門或教育界;然而,似乎對企業界而言是比較費時,且效益是有些限制的,因此得再考量評估其他重要因素而定。
對學校而言,組織學習更加重要,透過教學專業學習社群,將六項修鍊加以融入運用,想必是可以達到教學教學更精進及更專業的成長。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課後心得
課 程: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課後心得
第十三單元 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
授課日期:2018.05.16
授課地點:暨大307研討室
任課老師:吳明烈 特聘教授
學 號:106409503
學 生:鐘家淇
社區學習的三種主體裡,個人社區學習的目標,在建構社區學習體系的主要任務是以社區居民可以終身學習為主。在建構社區學習團隊的主要任務是強調社區培力的過程、將社區人士加以籌組成社區團體、和學習團隊的運作知能、並能有效的推動社區的活動、來達到學習型的個人和學習型的團隊組織。而建構學習型社區的主要任務,是強調社區更新、讓所有的社區居民、團體組織,都能在社區所建構的學習環境中獲得成長,並激發社區的認同感,來共同關心社區的各種問題、結合群體的力量解決社區的問題。其社區學習的目標也是為了促進社區的人、文、地、景、產業的永續發展,增進社區民眾的「自我決定」、「自我負責」和「互助合作」的能力。社區發展培養社區居民自治及互助的精神,動員社區居民參與學習改造社區生活條件的活動並注重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增進居民參與社區福利的主動精神。
「社區學習」還是要透過個人的終身學習來促進消極被動的居民進而轉換成積極主動學習的居民,能滿足個人成就以及解決社區的難題,這樣才是成功的學習型社區,也是社區能達到自給自足的方法。
終身學習專題研究 107/5/16上課心得
日 期:2018.05.16(三)
地 點:302教室
指導教授:吳明烈
學 號:106409506
學 生:林秋玉
今天上課是由大偉跟星宇跟我們分享社區終身學習與社區發展單元的導讀。
社區營造中是指一群特定居民於特定地理範圍,從事各項活動,彼此間並存在著相互的依存關係及歸屬感,形成具有社會、心理及文化等關係的共同體。
『社區』一詞源自於英文的community,具有『社區』與『社群』的多重意義,在日文中則是『生命共同體』,當居民能持續以集體的行動來處理其共同面對的社區議題、解決問題等來建立社區間緊密的聯繫,此一過程為社區營造,也舉了岳明國小與社區共榮的環境教育的例子,說明生態社區永續特性、複合性的概念特徵與生態社區與政府之動態關係,而社區教育則是指一個以社區為基礎的教育、學習或發展的方案,利用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學習和促進社會發展的工作。
台灣當前的社區教育主軸強調打造樂活家園,包括環境品質、生活素質、社會公義、提升國民整體幸福感、營造永續環境、推動綠能減碳、建造生態家園、強化災害防救、推動平安健康、族群和諧、性別平等、居住正義、國防安全…等 (行政院,2012)。
例如:台灣社區節慶的類別:
1.傳統民俗節慶:如大甲媽祖文化節、蘭嶼飛魚季…等。
2.新興文化節慶:如墾丁風鈴季、石門國際風箏節…等。
3.地方產業節慶:如麻豆文旦節…等。
4.以當代藝術創造為主題:如高雄的貨櫃藝術節…等。
5.以族群或社群文化為主的活動:如苗栗客家桐花季。
大偉與星宇更實地走訪了嘉義縣東石鄉四股社區。讓我們對於鰲鼓濕地的沙洲地、廢耕地、魚塭、農墾區、木麻黃防風林等豐沛的水利資源,候鳥、水鳥及留鳥等野鳥生態及溼地食物鏈,孟仁草、龍葵、長柄菊、咸豐草、野塘蒿、姬牽牛、蒺藜草、狗牙根、龍爪茅等;防風林的木麻黃、白千層、黃槿等,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彷如體驗了一場豐富的生態之旅。經由四股社區專業的居民的帶領下,挖掘探訪更多的鰲鼓溼地寶藏,位於聚落內的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完全用蚵棚回收搭建的迎賓走廊,可說是校園空間再活化的成功案例。
實務部分-大偉介紹他所居住的中原部落的「南投縣仁愛鄉中原社區發展協會」(中原部落西側與國姓鄉北港村為鄰、南與埔里鎮廣成里、福興里相接,東側與新生村毗鄰,社區面積為1728.25公頃。),他也是此協會的理事長,他精闢的介紹了他部落社區從參加農村再生培根計畫,利用進階班、核心班與再生班,透過社區居民共同討論彙整,整合社區未來發展方向。(整合過程包含居民訪談、召開座談會、會議。)
一、社區特色活動:
(一) 播種祭與收穫祭。
(二) 祈雨祭。
(三) 狩獵祭。
(四) 捕魚祭。
(五) 獵首祭。
二、文化景觀:
(一) 巴蘭社生活文化園區。
(二) 部落彩繪壁畫。
(三) 半穴式住家。
半穴屋主要功用:
1.防敵(門很矮進去時會低身而過而屋主趁時抵抗)。
2.防寒(1200公呎深處很冷)防龍捲風。
(四) 高腳屋。
三、自然生態景觀、觀光遊憩:
中原部落梅花園區位在部落1-5班的小山坡上,梅花開的季節很吸引人。
四、產業型態:
中原社區內之產業,目前仍以農業為主,農產品主要以稻米為大宗、南瓜、地瓜、敏豆、梅子為輔。
五、社區發展願景:
藉由梅花的效益,讓部落變成生活漫遊的園地,黃肉溪因,水質相當清澈乾淨,自然景觀相當原始,魚蝦螃蟹、蝴蝶、鳥類等生態很豐富,適合規劃為夏季供遊客遊憩,對於發展觀光旅遊是一大優勢,「一穀(稻米)二酸(青梅、檸檬)」為推廣主軸,搭配冬季賞梅、夏季戲水的特色,提出社區空間整體規劃之構想圖:
(一)設置農作體驗樂園中心。
(二)設立農作物及文化產業假日市集。
(三)成立部落產業工作坊。
(四)辦理產業行銷推廣研習課程。
大偉在結尾時,很誠懇地道出,希望透過來暨大參與終身學習的課程,將所學的知識帶回部落,進一步能改善產業發展條件、吸引年輕人回鄉就業、促進部落經濟發展、創造社區自主財源、改善聚落整體環境、提升在地生活品質、利用文化、生態、產業的優勢,活絡觀光休閒產業、傳承賽德克文化,重現巴蘭社昔日光景。我想這些也是同為原住民一份子的我心裡的願望,期待我們一起為部落、為族人加油!LOKAH!
0511組織學習研究課程心得
課程: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單元:架構6 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的塑造與經營、
架構9 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授課日期:2018年5月11日
授課地點:國立中正大學 教育學院R531、國立中正大學後山涼亭旁
授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號:605710003
學生:成教所碩二 李思瑩
此次課程主題為共同願景及知識管理,老師在課程一開始時即介紹知識管理之內涵。在這個段落中,老師突然問我蕭伯納的故事我知不知道,我嚇到了!我還真的不太清楚呢!聽完故事之後,我才驚覺原來背後的寓意如此之深阿!(寓意:你有一份知識,我有一份知識,彼此進行知識交流,得到知識增長。)而此次課程中令人最印象深刻的就是知識管理的實務操作了!報告小組使用在職場中會遇到的兩個問題(績效很好但不合群的工程師及一直做錯事情的菜鳥),讓同學們進行討論,我們這組的組成有學生(尚未進入職場)及社會人士,身為學生的我,聆聽完其他組員的想法後,才知道原來我們所處的環境是真的純真美好!經過這次討論,讓我不禁深思,我出社會之後的情況會是如何?是否能夠成功hold住?另外,我最近在團隊中也遇到了運作不順利的情況,就想到知識管理的重要性,也許得好好進行管理一下了,像是做好系統之建置。
而此次課程最後半小時,我們到後山去上課,老師要我們利用周遭的東西來做裝置藝術,並與五項修練做連結,我覺得真的是一次腦力激盪啊!也見識到同學們的創意,覺得要好好學習才是!
下次課程就是跨校組織學習了,期待能收穫滿滿!
中正大學 成碩一606710006施佩其
2018-05-18, 週五 19:12
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6、9
組織學習研究 架構6、9
授課日期:2018.05.11 (五)
授課地點:中正教育二館531教室、中正後山草原
課程:架構6 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
架構9 第六項修練:知識管理
指導教授:吳明烈 博士
學生:中正大學 成碩一606710006施佩其
授課心得:
什麼共同願景?以腳踏車公司為例:
1.願景(尚未概念):成為國際的腳踏車公司,長期發展目標
2.目標、具體目標:發展節能減碳自行車工具,更加輕量化、快速化、電力化,根據願景而具體化
3.使命、如何做?響應節能減碳、促進地球永續發展(社會責任)
4.精神與文化(標語):活力、創新、打造幸福辦公室氣氛,內化成員工的精神
什麼是知識管理?它是一種管理的方法與工具,組織藉此在組織內累積智慧資本。在知識型企業中,建構有效的系統整理大量知識,促使個人知識和組織知識結合產生新知,使知識能夠有效的累積、搜尋、創造、流通與加值
1.個人知識:從小到大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健康知識等
2.組織知識:投資公司,使用資金的運用。
3.知識創新:從知識裡悟出新的領悟
4.知識獲得:個人跟組織的知識獲得、團體交流、網路找資料、上課程
5.知識盤點:盤點目前已具備的知識,哪些知識是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