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2024/4/12)
課程時間:2024/0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郭勇慶
學 號:612751002
本週課程是兩個不同組別的報告,首先是上午的組別像我們介紹了什麼是共同願景,讓我們了解到背後所包含的精神並透過活動讓我們對於公同願景能夠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下午的組別透過介紹讓大家了解到團隊學習的重要,並且安盤有趣又好玩的互動活動,讓班上的大家可以深刻的體會到團隊的重要並深刻的從活動中學習,最後老師也帶領班上的大家一起去戶外的大草原上做課程的總結,並讓大家在最後有一個親近大自然的機會。
終發所碩一 宋旻臻112436515
2024-04-25, 週四 21:24
組織學習研究 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4/20(六)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第二堂課後心得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宋旻臻
學號:112436515
今天是五項修練的小組報告,各組同學針對各自負責的主題,資料收集整理的非常齊全,因為我個人及另4位同學負責6月1日跨校活動~學習型組織個案分析,所以沒有參與4月20號的小組報告,但基於個人自主學習,我也整理了五項修練的第8章「自我超越」,重點如下:
自我超越
1.以人為起點:
透過個人學習,組織才能學習,沒有個人學習,組織學習無從開始。要開發員工的潛能,必須對「潛意識」、「意願」、與「服務世界的真誠渴望」等人類心靈活動有新的理解,管理者的基本工作是:提供員工追求充實生活的工作環境。
2.不斷釐清「願景」與現況:
「自我超越」是以磨練個人才能為基礎,自我超越的意義,在於以創造而非反應式的觀點,來面對自己的生活與生命,自我超越成為一項修練,一項融入我們生命之中的活動,不斷釐清到底什麼對我們最重要,不斷學習如何看清目前的真實情況。
3.產生創造性張力:
當我們將「願景」與一個清楚的「現況景象」同時在腦海中並列時,心中便產生一種「創造性張力」,一種想要把二者合而為一的力量。自我超越的精義,便是學習如何在生命中產生並延續創造性張力,組織裡每個層次的人都學習自我超越,建立學習型組織。「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極限的自我實現。
4.自我超越是終身的修煉過程:
高度自我超越的人永不停止學習,它是一個過程、一種終身的修練。
5.組織生命力的泉源:
組織為何必須自我超越?許多組織支持員工個人的成長,他們相信這樣做人強化組織,組織一向支持大家朝工具性的觀點發展,有了「工具性」的成長和發展,那麼組織將更有效率。
6.打破契約關係:
「契約是一項關係的小部分,一個完整的關係需要一項盟約。盟約關係建立在對價值、目標、重大議題,以及管理過程的共同誓願上面,盟約關係應是和諧、優美與均衡的。」
7.突破「自我超越」的障礙:
這是學習型組織與傳統組織最截然不同之處,因為「自我超越」無法以數量來計算,像是一種直覺與個人願望,沒有人能夠以達到小數點後二位的精確度,衡量自我超越對生產力和最終效益貢獻的大小。
自我超越的修練ㄧ:建立個人「願景」
我們有目標,但這些不一定是願景。如果欠缺「上層目標」的概念,就無法了解真正的願景,「願景」是一種內心真正最關心的事。「願景」與「上層目標」並不相同。上層目標屬於方向性的,比較廣泛;願景則是一個特定的結果、一種期望的未來景象或意象。上層目標是抽象的,願景則是具體的。
自我超越的修練二:保持創造性張力
願景與現況的差距也可能是一種力量,此種差距是創造力的來源,我們把這個差距稱為「創造目前真實的情況性張力」。創造性張力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創造性張力是在我們認清一個願景與現況之間有差異時,所產生的那股正面的力量。
自我超越的修練三:看清結構性衝突
多數人心中都有限制自己創造力的矛盾,其中較為常見的是,相信自己沒能力實現真正在乎的事情。
自我超越的修練四:誠實面對真相
簡單卻睿智的策略,作為處理「結構性衝突」的開始,那便是說真話。
自我超越的修練五:運用潛意識
自我超越的實踐過程中,隱含心靈的另外一個面向——-潛意識。事實上我們都曾不自覺透過潛意識處理複雜的問題。把熟練的部分交給潛意識來管,而讓意識專注於其他部分或新的事物上,一般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契合,正是「自我超越」這項修練最重要的部分。
構面一:融合理性與直覺
直覺在管理上的應用,近來日益受到注意與接受,有經驗的領導者相當重視直覺,他們並非全然以理性的方式摸索複雜的問題。
構面二:看清自己跟周遭世界是一體的
愛因斯坦說:「人類以為自我是獨立的個體,這是一種錯覺。錯覺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束縛,我們的任務是必須把自己從束縛中解放出來,擴大與周遭的一體感,這也是「自我超越」修練系統觀的一個重要部分。
構面三:同理心
我們慣於把同理心想成一種情緒狀態,一種基於我們對他人的關係,但是,它也奠基在一個洞察的層次上面。當人們看到更多在其中運作的系統,對彼此如何互相影響也會有更清楚的了解,再經由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後,他們也自然會發展出更多同理心。
構面四:對整體的使命感
歐白恩說:「真誠的誓願是一種對於比自我為大的、整體的使命感。」當人類所追求的願景超出個人利益,便會產生一股強大的力量,遠非追求狹窄目標所能及。
組織學習研究-4/12課後心得
組織學習研究-4/12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4/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高齡者教育-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課程單元:五項修練之共同願景的塑造與經營、五項修練之團隊學習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葉芳妏
學號:612751001
建立共同願景:
1.由上而下模式:制定明確的目標和策略,並傳達給下屬。
2.由下而上模式:每個人的聲音都被聆聽到,組織建立共識。
3.上下交融模式:討論出願景的雛型,再進一步建立共識。組織願景要能夠內化與外顯化。組織網頁也要出現願景,不斷地溝通。
願景的意涵包含:願望、願意、願力;遠景、美景。
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和成長,共同努力實現未來。
在共同願景的部分,我發覺共同願景是建立一個團隊或組織成功的關鍵。在實作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一個組織建立開放、參與的溝通氛圍,讓每位成員都能參與討論和形塑願景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透過成員們不斷地討論和溝通,過程中也需持續地調整,得以確定組織的核心價值和長遠目標,更能夠凝聚團隊成員的共識與動力。我發現這個過程需要有一個領導者的引領和組織成員們的參與,才不會亂了陣腳,並共同努力將願景內化於每位成員的行動中。
在團隊學習的部分,我覺得這組將理論的東西講得相當淺顯易懂,且實作活動設計得非常有趣,也很有效地培養到團隊學習的精神,透過實作活動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一個團隊裡,有一個領導人的重要性,且領導人必須具備領導能力以及及時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之能力,但當一個團隊裡沒有制定出一個領導人且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時,就會導致團隊內部產生混亂,無法達成共識的順利完成任務。而我自己在團隊學習的兩個實作活動中,也悟出了兩個道理,第一,當姿態放得越低時,越穩定且越能快速達成目標,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二,不要死腦筋的緊握著自己手上的那條繩子,有時候適時地換條繩子,也許會意外的找到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或是方法,原本困難的問題就會豁然開朗的被解決。
終發所在職專班碩一 112436502 賴司鐸
2024-04-25, 週四 14:45
20240420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日期:2024/04/20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所-碩專一班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賴司鐸
學號:112436502
本周六的課程著重在各組第五項修練的內容報告與老師的補充分享學習,這是一本組織學習的經典之作,從系統的觀點帶入,進行各項修練,從個人的學習進而達到組織學習的目標,一整天的內容相當充實,而自己對於系統思考、自我突破以及知識管理的學習是較為深刻的。
系統的思考是牽一髮動全身的,需要跳脫傳統的框架,不是用造成問題的思維去解決問題,而是要看清事件的本質,見樹不見林、只看表象不看實質,只會被蒙蔽而無法真正地將問題抽絲剝繭的解決,有了系統思考的思維,就不會只看到症狀解,而是可以得到根本解。如同老師在課堂上補充的庖丁解牛例子,庖丁就是以系統思考去將牛隻支解,達到游刃有餘的境界;而報告的同學也舉了自己同事治療鼻竇炎的例子,如果只專注在鼻子的耳鼻喉科治療,卻忽略了其實是眼壓過高導致的系統性影響。可見其重要性,是一項解決人生課題以及自我身心靈提升的重要修練。
自我突破著重在個人層面,人往往會在個人願景與個人現況之間拉扯,而產生創造性張力與情緒張力,兩者之間此消彼長,就決定了自我突破的程度,雖說自我突破較個人層面,但仍透過系統思考觀點提出了結構性衝突概念,在個人願景與個人現況之間有創造性張力與情緒張力的拉扯,此一系統的不同方向又會出現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等負向的力量拉扯,發展成結構性衝突的系統問題,系統問題就要用系統觀點解決,如上述,找到根本解,達到自我突破。
知識分為可透過文字、語言表達傳遞的外顯知識,以及難以透過文字、語言傳遞的內隱知識,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期待盡可能地將內隱知識化作可傳遞的外顯知識。而知識管理又有不同層次,分別為知識獲得、知識儲存、知識管理、知識分享、知識創新。而知識管理方程式K=(P+I)S則是點出了知識除了透過人的資訊學習外,分享傳遞才是擴張知識的關鍵因素,這部分也直接提醒了自己未來在做研究時的知識管理路徑。
全天針對第五項修練內容的課程學習內容相當豐富,分組報告後,再透過老師針對各項主題的濃縮聚焦,補充說明,更能融會貫通,是一場相當有助益的學習,謝謝老師。
中正成教 蔡湘儀
2024-04-25, 週四 13:12
0412組織學習研究心得
課程時間:2024/0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蔡湘儀
學 號:409710008
這周的兩個報告組準備得很非常精采,早上的共同願景組用生動活潑的方式為大家說明如何建立共同願景,也在實作中讓我們模擬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建立共同的願景。報告組的熱情也讓課堂氣氛很活躍,大家都很專注在過程中。
下午的團隊學習組也設計了兩個團隊的遊戲,讓我們可以體驗到團隊學習的要點,同時也因為遊戲很刺激,讓大家的剛吃飽飯的睡意都消失了。最後老師帶著我們大家到外面的草地上做整天課程的總結,我覺得那種感覺是很舒適的,在教室裡上了一整天的課後,站在空曠的草地中間,感受微風,就好像整天的疲憊也都一起被吹走了。
中正大學 成教所碩一 許汶緣
2024-04-24, 週三 00:49
組織學習心得回饋 2024/04/12
課程時間:2024/0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許汶緣
學 號:612710005
這次輪到我們這組要報告。今天報告結束之後,令我感到很驚訝也很開心的部分是同學們很不吝嗇地稱讚,是我最好的回饋。聽到同學們的不同的回饋,讓我覺得這幾天的辛苦都值得了,在實作方面我們也思考了很多方式,最終選擇了這個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的實作,見到同學們都能夠樂在其中也感受那時的班上的氣氛變熱絡了,這是我們感到最欣慰且意外的收穫,這次報告聽到同學們的笑聲、看到大家開心的笑容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收穫。
中正成教所 碩一 許汶緣
2024-04-24, 週三 00:24
組織學習心得 2024/3/29
課程時間:2024/03/29(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許汶緣
學 號:612710005
這次的上課讓我收穫滿滿,早上先是老師跟我們介紹了組織的發展與變革,下午則是同學們的報告跟我們介紹了五項修煉的其中一項自我超越與心智模式。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早上老師所分享的人類的學習來源有兩種,一種是想過去學習,另一種是向未來學習,因為最近身邊親身經歷的事情,讓我對這件事情印象很深刻,我們要像過去學習避免同樣的錯,重蹈覆轍,向未來學習是要接受未來的不確定,因為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我們要學會包容接納那些不確定的事、接納失敗,把失敗轉換成我們成功的墊腳石。
下午則是在看到同學的認真準備報告後的模樣,讓我感受到他們花了很多心思在準備報告,實作方面也讓我體會到他們的用心,一步一步的帶領著我們走向情境中,讓我們可以在短暫的時間裡,體會到剛剛所報告的內容。
組織學習研究課後心得_2024/4/12
課程時間:2024/04/12(五)
學系名稱:中正大學成教所碩一
課程名稱:組織學習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陳唯欣
學 號:612710011
【共同願景】
共同願景不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凝聚團隊的力量,激發出無限的創造力和潛能。透過共同願景,不僅能夠確立目標,也確立了實現目標的具體步驟和計劃。使組織能夠更井然有序地進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果品質。同時,共同願景也能夠讓組織成員更加堅定地相信,只要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實現共同理想與目標。
【團隊學習】
在聆聽團隊學習小組的報告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實作練習與團隊成員的合作,不僅學會了如何有效地溝通和合作,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還能夠共同思考,共同尋找解決方案。通過團隊學習,組織不僅可以建立共同的願景,也可以擁有許多寶貴的心得和經驗,幫助組織的發展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