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105409501周秦璇
2017-01-02, 週一 23:13
20161115成人教育學研究課程心得
課程名稱:105-1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105409501 周秦璇
20161115 課程心得
L=P+Q+A+R 有系統的知識學習、不斷的提問、行動學習以及反思,而反思是將我們人類的記憶由瞬間記憶(俗稱:金魚的記憶)、短期記憶一直深化到長期記憶中。
本週提到六個組織文化
1. 煮蛙文化
2. 螃蟹文化
3. 猴子文化
4. 老鷹文化
5. 土虱文化
6. 雁型文化
以動物喻人,在人與人相處之間若沒有處理得到其實真的會像前五種文化一樣,互相拖累、弱肉強食,唯有雁型文化,大家彼此之間互相幫助,強者幫助弱者,這樣的運行方式才可以長久維持組織運行。
因此可以說組織學習不只是組織的修練,更是”人”的修練,人的修練如果對了,組織才能有好的成效,組織學習才能有效發揮。兒系統與組織最大的差別在於系統是有先後順序、架構、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
105409501周秦璇
2017-01-02, 週一 23:12
20161108成人教育學研究課程心得
課程名稱:105-1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105409501 周秦璇
20161108 課程心得
在今天的課程當中,我們主要的學習重點在於”學習社會的批判、模式與展望”以及”成人教育志業的發展創新與反思”。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更能有效的團隊合作,老師讓我們分為三個組別去針對名詞進行搜尋與討論。
對於價值、附加價值、個人價值以及組織價值去做定義,從中我理解到的其實就是對於自己、以及他人的追求、社會的追求所創造出的共同理想與目標。
而一個好的志業、成功的組織,必須要兼顧到這幾項條件才可以滿足大家的期待與需求。
我想到都市人基金會,他們的志業是幫助受暴少女走入社會,就各層面的價值來說其實已經非常完善,然而在執行層面上卻非常困難,許多的員工因長期與情緒就負向的受暴少女相處,而日久卻不一定見的到預期成效因而非常沮喪,我認為造成現在這樣的主因是共識主並不明白志業的概念,那種無所求、完全付出的環境,當所期待的與所得到的有一定程度落差時容易造成負向的結果。
期待自己在上過這一堂課,有了相關的背景知識以及清楚自己的志業目標後,未來可以往這幫面努力發展,有個目標、個人價值之後,志業的觀念就像地圖可以帶領我走到更好的方向。
《近期我國終身教育的新發展》學術研討會心得
12/10時,至台北參加《近期我國終身教育的新發展》學術研討會,聆聽我國終身教育的近期發展,真是收獲良多!在本場研討會中,陳宗志科長分享日本的長期照顧制度,長照制度是我國近年的發展重點,如果能學習他國的長處,截長補短的話,相信我國未來在長照這一塊將會發展的更順利。
吳明烈老師分享了「我國學習型城市的推動」,目前已將本計畫推廣至10縣市,希望透過城市學習創造城市的新價值,因為我本身是南投縣民,當然會最關心南投縣的發展程度,這個計畫是在2010年中被提出,而南投則是在2015年被納入發展城鎮之一,目前關於南投縣學習城市的官網仍然在建置中!如同我關心自已生長的縣市一般,在研討會結束後,也有同學提問為什麼他所在的縣市不是這計畫中的一份子,怎麼才能幫他的縣市爭取這個機會?對於這個問題,吳老師也從實際面回答我們,這計畫的推動方式是由上而下,很多時候當所在的地方政府配合意願不高時,因計畫經費有限,因此暫時無法將這些城鎮列入。由此可知,一個再好的計畫,在執行時「人和」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愈大型的計畫,愈需要各個單位的積極配合!
林麗惠教授所分享的「台灣樂齡學習執成效分析與展望」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所提出的「三長四短」!由於醫療的進步,未來高齡化社會的標準將會被提高已是可預見的事實,在會後與雲達學長分享討論時,學長也提到了在香港如同台灣一般,也正在積極推行「齡活新一代」政策,世界衛生組織預期,到2050年香港將在全球佔最大長者百分比的城市中排第五位,由此可知,高齡化社會在世界各地已是未來必然的趨勢。如果可以落實第三年齡長,第四年齡短的發展方向,我想也可呼應第一位講者陳科長所言「在長照這一塊,目前人力是不足的」這一部份,若未來第四年齡短,是否也可以減少人力在長照這一部份的投入?
能夠這樣參與並了解現在終身學習在實務上的發展,我想是非常必要的!只是一昧的研讀理論,但卻不了解,甚至無法將自已的所學用在實務上,我想那是非常可惜的。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參與並了解實務上的發展,未來我將會持續參加這方面的學術研討會,努力吸收新知!
參加「105年近期我國終身教育的新發展學術研討會」心得
時間:105年12月20日
地點:國立台北師範大學2樓演講廳、
學號:105436506(終發專一班)
一早天色未亮,趕搭高鐵北上,參加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年度盛會,台北的天空飄著微雨,我以會員身分完成報到領取黃富順、楊國德二位教授新作「高齡學」,進入會場看到成教學術界前輩先進及學長姐同學齊聚會場聆聽三位發表人論文發表20分鐘,第一場陳宗志科長報告日本長照制度人力機構及科技面向之考察分享,分就制度面、 人力面 、機構面 、科技面介紹日本面臨高齡化主要的問題及照顧高齡者的相關配套措施,如:介護保險與建構地域關懷體系,結合在地資源建構30分鐘車程以內可到達之生活圈,兼具醫療與照顧的整合是服務的社區在宅照顧體制,在自己住習慣的地方安心做自己;戒護人力供需及外國人力引進、安心服務介助員培訓、提升高齡職業能力再就業為導向、日照中心介紹、照護與醫療領域機器人應用等作法提供借鏡,同時也帶給我們省思目前推動長照2.0計畫高齡教育及樂齡學習可以做的事情。
第二場吳明烈教授發表「我國學習城市的推動」,學習型城市的發展是一連串只有起點而無終點的前進軌跡,就台灣整體推展而言發展迄今歷經四個重要階段:1.播種期(2010年前)2.開展期(2010年)3.紮根期(2011-2014年 4.深化期(2015年),在2010年前推展的有如終身學習1.0,2010年後推展如同終身學習2.0,2016年已經有10個縣市投入學習型城市六大發展模式,吳教授說明年會有2個城市陸續加入,共同打造樂學、樂業、樂居、樂活的新未來,充分展現學習力、創新力、發展力、幸福力、價值力這五力的匯聚, 塑造了樂學、樂業、樂活的宜居城市透過全國性學習型城市領航計畫之推展 促進實現台灣學習社會的願景。評論人楊主任提到願意學習者只佔了全部的百分之三十,終身學習要推展順利,必須改變不願意學習者的心態,了解他們的需求並引發學習的興趣,將學習結合創業和職業,創造人生的價值。我思索著另外百分之七十不願學習者該如何協助他們從生活中去感受終身學習的好處,讓更多人受益不重複浪費。
第三場林麗惠教授發表「樂齡學習執行成效分析與展望」中,提到引導高齡者從資源接收者翻轉為服務提供者,藉由樂齡學習體系的建構,引導國內樂齡中心的發展,高齡者從「老有所學」到「老有所為」,建立「活躍樂齡,風華再現」的老年形象,推動職訓相關課程,創造二次收成的舞台,同時希望能「三長四短」延長第三年齡縮短第四年齡身體機能退化到臨終的時間,充實老年生活。
下午吳教授老師介紹了「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的主題 」,了解社區總體營造是1994年台灣的新名詞與新概念。概念來自日本的造町、英國的社區建築和美國的社區設計等。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是一個全面改造文化面貌、環境景觀和生活品質的長期工程,首先要根據一個社區的特色、分別從單一的不同角,度切入,再帶動其他相關項目,逐漸整合成一個總體的營造計畫。有特色才能出色,沒特色就失色,就社區而言,社會資本可分為個人的社會資本與社區的社會資本。前者係指社區成員所擁有及其可運用的社會網絡關係與資源;後者則指整體社區所具備與可供運用的社會網絡關係與資源。就社區而論,社會資本係築基於互信互賴、互動互惠及社會網絡的基礎之上。社區終身學習終究難與社會資本隔離,當社區擁有良好的社會資本,則更能充分善用資源以促進社區民眾從事各種型態的學習活動。人才是組織最重要的資產,找對人才能做對事。最後談到社區總體營造的七性觀點:成敗關鍵:
•總體性:單一、部分或整體?
•政策性:發展目標與願景是否明確?
•行動性: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行動力是否夠?
•持續性:持續發展的機制或只是跟著流行走?
•自發性:社區民眾是否真正出於自發性想改造社區?
•自主性:社區成員的主體性與主導性是否受到重視?
•反省性:能否建立起反省的機制,持續檢視與評估社區改造的過程成效及其所帶來的影響?
觀看「埔里桃米社區」成功案例,相約下次實地參訪深刻體驗當地人文風情。
李珈旻105409504
2016-12-28, 週三 11:37
105年12月27日課程學習心得與回饋
本週課程主題為高齡者終身學習,課逞首先介紹全球的高齡者比率與台灣現況,並分享終身學習相關國際組織與期刊,讓我們能與國際接軌。再來則帶領大家操作布書,藉由布書實際體驗去感受與反思高齡者從事此任務時的困難之處,給自己一些帶領高齡者學習活動時的提醒與調整,例:講話速度要慢、說明步驟要拆解、允許更多的時間與耐心等。
再來則藉由台語諺語描繪高齡者的生心理反應,不僅認識了高齡者的身心狀態也藉由此多貼近台語文化,並介紹成功老化與活躍老化的意涵,分別是避免疾病與失能、社會參與、維持理想的認知與生理功能;活躍老化則是老人在健康、社會參與、安全三個面向達最佳過程,目的在於促進老年的生活品質,以龍眼林社區老人送餐、芬蘭活躍老化最佳解釋-臨終前兩週才躺在床上等影片欣賞。
最後則介紹高齡者的學習類型、場域與特性,結合高齡者與終身學習之內涵,為本週主題進行完整介紹。課程過程中,我一度想起一部電影-「高年級實習生」,這部片除了可討論向上管理的意涵,更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最佳代言,也扭轉了目前社會對於高齡者無能、無法持續工作、受幫助者的角色,因應超高齡化世界的到來,發揮高齡者的能力,延長其在職場/家庭/社區的壽命更顯重要,高齡者不再只是學習者的單一角色,也可以是一位具生命豐厚經驗的傳承者與學習提供者!
成人教育學研究105/12/20第十五週學習心得
本週上課,老師邀請到日本早稻田大學教育部教授新保敦子教授,來跟我們分享成人教育的理念,日本終身學習和高齡學習的發展。台灣和日本不同文化的差異,以日本戰後社會教育、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及高齡學習三個領域為主,日本高齡的社會結構,是眾所皆知的,將對該國家帶來經濟及社會挑戰,相對於台灣,我們目前的狀況也是一樣,少子化加上高齡化的趨勢,終身學習,儼然成為知識更新的重點,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們應該要將危機化作轉機,落實成人教育的終旨。
教授提到一句日本的諺語,我覺得很有意思,「雨天的朋友」,意思是,在雨天被淋成不像樣子的時候,默默地在身邊為你撐開雨傘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就等同患難見真情,友誼,也是一種學習,人生的路上,無論求學、就業,朋友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精神上的支柱之一,遇見真正的朋友,即便一個眼神,他都能懂你,在你最風光的時候,身邊也許很多人圍繞,喝采,攀關係,但是只有當你真的落魄的時候,在旁邊默默陪你的,才是值得深交的知心。
105409511 余琴雀
2016-12-23, 週五 15:13
20161220 課程心得
課程名稱:105-1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105409511 余琴雀
20161220 日本終身學習和高齡學習的發展
新保敦子教授是日本早稻田大學教育部教授,曾在1981-1983在北京大學學習漢語二年,最早在1979年來到台灣,教授說自己是台灣迷,今年剛好有一年的研究假,選擇來台灣,是中研院訪問學者。
這次他以分享日本戰後社會教育、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及高齡學習三個領域為主,日本從社會教育發展到終身教育,又因經濟泡沬化,而財政困難減縮在終身教育的經費,但日本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高齡者的學習政策又是很緊急的課題。
在高齡學習中,教授分享了三個老年人大學的經驗,分別為座間市ASUNARO大學、清見瀉大學以及世田谷市民大學,學員以60歲以上為主,其中有二個大學的學員以男性居多。
這現象這讓我聯想到目前坊間任何學習課程仍以女性為多,不管是日本或是台灣 。教授說在日本社會中,男性高齡者較多被孤立,是一種社會問題,但如果某大學的課程內容設計符合男性需求,吸引男性高齡者參與,應是未來可以思考的方向。
我在思考 高齡長者的樣貌不應只有一種 我們容易形塑長者以一種害羞、不懂、靦腆、知識不足來概括所有高齡者,如日本老人大學所呈現的應有一群學識高、身段不易放下的高齡男性,將自己孤立於社會中,這些男性更容易封閉自己。
所以,為長者創造參與社會的機會,是可以節省國家的經費,降地長者在醫療方面的支出。
李珈旻105409504
2016-12-22, 週四 16:31
105年12月20日課程學習心得與回饋
成人教育學研究
105409504 李珈旻
105年12月20日課程學習心得與回饋
本週課程主題邀請日本終身學習教育學者-新保敦子來台分享日本終身學習現況與歷史脈絡,幾點重要學習分享如下:
1. 台日交流自311東北大地震過後更漸頻繁,日人相當感激台灣的援助,諺語是「雨天的朋友」,意旨在下雨天、最困難的時候,朋友仍然為你撐傘、協助你度過難關。
2. 戰後社會教育以「公民館」為據點,公民館由政府出資,參與人員以家庭主婦、高齡者為主,課程內容以興趣教養為中心,主要來自於江戶時代的傳統-寺子屋(私塾),教授內容以茶道、花道等為主,而私塾師資也大多以女性為主。
3. 日本現代孩子的相對貧困率很高,每8人中就有1人。而現今社會又以小家庭、私生活優先主義為風潮,導致學習風氣也受到影響。
4. 終身學習大量運用市民教授,意旨以市民參加型的終身學習體系。
5. 老人學習呈現封閉化,期待朝向規畫各地的老人交流活動。現代人都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課程,只跟身旁的人交流,而非整體,也是因為受到少子化、個人主義的影響。
以上幾項為自己較有興趣與印象深刻之處,認識到日本終身學習的歷史脈絡,覺得相當有趣!也看見台日兩方的現狀,相互截長補短之交流,滿好的~
而不管是台灣抑或日本,皆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個人主義風潮、小家庭等西方主義概念興起,影響到亞洲國家與我們的傳統價值,在這個地球村的年代我們如何因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發展符合自己的在地需求與特色則顯得更加重要。而幾項共同點-在地老化、超高齡社會、產地餐桌計畫、老人成就感等,則可透過日本的先行試辦,台灣有所參考依據,發展得更好或相互交流經驗,彼此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