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心得報告
20151208-12
成人教育學研究
指導教授:吳明烈老師 系所: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碩士班 姓名:林俊丞 學號:104409503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心得報告
本週課程為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由本班一般生鈺羲與祺婷負責導讀,他(她)們是這學期才入學就讀的新生,但是學習是成長的動力,透過學習,已經使他(她)們非常進入狀況,相對於我們幾位先修生,在數位能力方面反而需要向他(她)們學習,因此,面對同學間的學習環境就像面對一面鏡子一樣,可以隨時反射出自已不足之處,讓我們能夠自我反省並適時加以修正。
在導讀的實作部分,老師將同學分成五組進行實作遊戲,這遊戲是兩人一組先互相觀察對方後再背對背進行三項改變,最後再轉身互猜對方所做的三項改變,在想法上,五個小組當中有三組是一正一反,就像我的三項改變是大的改變,從未戴眼鏡到戴上眼鏡、拿起書本、掛上隨身碟讓對方明顯看出我的改變,讓對方能夠順利回答教授的詢問,具有保護對方的成份;而對手所做的改變卻是微乎其微,幾乎看不出來的,具有遊戲輸贏的成分,因此,本組結論為:「小變不知道哪裏變,大變才能明顯看的見」,充份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改變」大部份都在顯而易而易見之中,但是不知不覺中改變的後果,有時讓人無法招架而感到錯愕,例如「表情」對應「內心」的改變,形於色可以一目了然,反之則否,因此必需關照一切要為改善而改變,而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的觀念。
在分組討論中,老師要同學們以生活經驗為例,描述一個組織學習的障礙和如何突破它的困境;
本組以成立本系所的讀書會為例,在障礙方面:
一、 同學可以參與讀書會的時間不固定。
二、 文本的選擇因興趣嗜好人各不同,需要整合。
三、 永續性問題。
在解決方法上:
一、 改變數位落差,以視訊代替到課,改善時空環境。
二、 閱讀後在社群上分享,一個月在另行聚會一次討論。
三、 定義以在學期間參與的階段性讀書會為宗旨。
本週上課讓我有種在輕鬆與快樂中學習的感覺,但是這學習不因為在這種情境中而顯得未具其重要性,猶如教授常言:讀書之樂樂如何,萬物靜觀皆自得,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啊!
104409507塗采靜
2015-12-12, 週六 16:46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本週課程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由祺婷及鈺羲報告,我和宜欣做評論,課程進行前完整看了二位報告並影印下來,發現字如蟻大,內容太多完全看不清楚寫什麼,而且錯字很多,只好逐一修改字體再重新影印,此情況難道拜電腦所賜因書寫的機會太少了。上課前依慣例老師提出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組織有何不同,請同學提出見解加以解釋,靜默當中我勇敢說出同學簡報中的釋義,卻是顛倒是非可見網路資訊良莠不齊,老師藉此修正了同學求知的正確觀念與方法,並勉勵大家做人做事三合一的道理,即是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學問,由於我對學問的不求甚解讓大家學習更多,感謝老師的指教。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之關係,就理論而言:學習型組織理論是組織學習理論的支流。組織學習理論興起於一九六0年代,組織學習理論的發展脈絡中,在一九八0年代末期及一九九0年代,產生了學習型組織觀點的組織學習理論,
就實務而言:組織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策略。欲建立學習型組織,則需進行組織學習,並且促進組織學習,組織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升組織創新與應變的能力,以促進組織成員與整體組織的發展,而彼得˙聖吉(Peter Senge)的學習型組織的基本觀念是成員在組織進行學習並在組織促進學習,並非單指錯誤的個人及企業組職的學習對象,所於,組織學習大過於學習型組織。老師也提出黑格爾正反批判理論,批判不是壞事,反面要思考怎麼樣做會更好,然後要做到合就是面面俱到,讓現況更美好。
二位同學報告中並未做實作部分,故我提出如何以學習型組織五項修練應用於個人經驗中,明顯看出同學學習經驗上的不足,因我第一次接觸學習型組織之課程時對其專業用語與論述也如同二位似懂非懂,自上學期修習老師的組織學習課程,並透過同學五項修練的逐一報告與實作才了解原來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自我超越是實現心靈深處的熱望,學習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的觀察事實。心智模式是以新眼睛看世界,學習挖掘內心世界的圖象,使這些圖象浮上表面,並嚴加審視,會影響人們如何瞭解這個世界,並藉此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以開放的心靈接納別人的意見。建立共同願景是打造生命共同體,透過共同願景的整合,幫助組織培養成員主動而真誠的奉獻與投入,而非被動的遵從。團隊學習是激發群體智慧,唯有團隊學習方能促進組織學習。當團隊真正在學習時,不僅團隊整體顯現出色的成果,個體成長的速度亦遠較其他的學習方式為快。最後是系統思考是見樹又見林的藝術,是一種心靈的轉變,從將自己看做與世界分開,轉變為與世界連結,也是幫助組織認清整個變化型態,並瞭解如何有效的掌握變化開創新局。而達成學習型組織必須組織具有繼續學習的文化,學習文化是成為組織文化的一項重要內涵。在此文化中,組織成員是工作者也是學習者;在此組織中,不僅個人進行學習,團隊與整體組織亦持續進行學習,並促使組織不斷創新與改善,方能成為實質的學習型組織
老師說:「專業藏在細節裡」,舉凡活動成功的背後,細節就是關鍵。為培養同學敏銳觀察力,老師請同學二人一組實作體驗從系統思考改變心智模式的遊戲,從面對面觀察到背對背改變之後考驗夥伴觀察細微的能力,並分享改變之後的啟發與收穫,每一組因屬性、條件不同狀況下體驗結果不盡相同,我們這組觀察到改變只看到表象的部分,經驗不足之下忽略了肢體或情緒的層面,改變更是內心的投射…,就改變而言,發現孩子壞習慣的養成相當快,而好習慣的養成的確要花費相當功夫,難怪老師說人類改變心智模式有習慣性僵化的問題存在,改變要經過二十一次才習慣成自然,改變是為改善一切而改變,而非只為改變而變。
104409507塗采靜
2015-12-12, 週六 12:01
成人教育志業價值與創新
本週課程老師改變上課方式,請同學先以成人教育的價值、創新與未來展望提出個人見解,宗達學長提到竹山天空的院子文創故事案例,推動免費換宿激發青年創意及凝聚社共同意識、熱情展開夜間路跑,積極創造在地特色等行動足為現代青年學習的典範,而上學途中聽到訪問教育部司長的一段話,提到現代年輕人接受高等教育之後,應勇敢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展國際視野再針對台灣的優勢,進行政府與企業資源的整合,這是身為公民的責任與義務。今年暑假一趟香港大陸行,遊走之間讓我感受到台灣真是塊寶地,不管環境、學習、物質條件上是那麼便利與美好,感嘆少子化因素造成教養出一群呵護在象牙塔底下長大的孩子,父母有能力孩子不見得有走出去的膽識與勇氣。分享之後,老師請同學在課堂上以成人教育的價值與創新如何達成為主題來發想,二人一組結合遊戲與創意為共同繪製「成人教育志業價值與創新藏寶圖,」各組利用1分鐘報告藏寶圖的設計理念與發想,每一組都發揮組別專業領域的獨特性與創意非常有特色,同學們一致認為這是一堂很有創意並且很有趣的課程。
從各組設計藏寶圖中讓我察覺到專業就是職業,專業裡擁有表現特殊知識的學識與能力,並能將這特殊學術知識加以實踐,且具有分享實踐知識的能力。就工作場合中常提到工作是職業還是志業?我的經驗裡工作是職業也是志業,當工作是興趣所在就會全心投入、付出,繼續學習展現高度潛能,創造個人、組織與社會專業價值,工作上的專業即能轉換成個人事業與志業的一部份;倘若對工作認定只為了三餐溫飽的職業而已,可能繼續學習的動力不高,工作上難發揮個人潛能突破與創新,終究會遭受到社會淘汰的命運,在知識經濟的年代,學習改變、創新是邁向專業與成功唯一不變的法則。
教育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事業與志業,舉凡古今中外小至初生嬰兒大至成人皆須要透過教育實現自我學習發展,而成人教育具有全球化與共通性,是先進國家的重大教育政策之一,也是實踐個人終身學習與國家永續發展邁入學習社會的重要關鍵。不管是社區大學、樂齡大學或是社區、企業、學習機構都要透過有效的學習成人學習,讓個人的學習能夠影響家庭、社區或組織的發展,以創造學習社會共榮、共存、共好的價值。歐美許多先進國家,成人參與學習率均超過百分之五十,顯示其進步與教育制度息息相關,反觀,我國成人教育參與率為男性31.75%,女性36.43%,顯然台灣仍有很大成長空間,如何截長補短學習先進國家優點,對我國成人教育推展工作勢必當有頗大助益。
社會型態不斷改變,人也要不斷學習才能順應社會趨勢的變動,成人教育學習可以說終其一生的學習,從出生到死亡都在學習,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清楚的學習定位,方能達到Peters教育三大規準合認知性、價值性、自願性真善美的學習境界。
104409507塗采靜
2015-12-12, 週六 07:22
社區學習與社區發展
本週課程進行之前,明烈老師針對剛結束之學習城市與在地實踐論壇請同學提出個人見解或建議等,論壇當天同學各有要職在身,負責區域也不同自然看得面相懸殊各異,依我個人最有印象並聽得最完整就屬南投縣及嘉義縣,南投縣代表表現只能說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同時犯了演講者最大的忌諱;而嘉義縣主題取得相當有創意,讓人直想繼續往下看,結果也是前錦看好的,應證了「用心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雖然,論壇告一段落老師依然繼續關心著做得不佳的南投縣,並藉此勉勵大家做任何事不能華而不實,開會再多最重要還是在行動,人對事情就對了…。
接著由俊呈及蕾迪報告社區學習與發展之理論、實作、實務與同學分享,讓同學更了解社區的重要性與社區發展的意義與價值,蕾迪談到台灣多元社區組織發展演變與社會福利工作之連結等等;俊丞則分享參訪大陸小區發展之經驗,並將大陸社區「走台步」之課程帶入實作,感覺蠻特別同學們也相當配合跟著融入學習情境,真的應證老師之處處是學習場所,所學連結至生活向上的提升呢!分享過程中俊丞同學也提到1979年,布羅費布里納(Bronfenbrenner)創立「生態系統理論」,其強調社會脈絡影響人類發展的重要性,此生態觀點影響到發展心理學與社區心理學兩個領域,社區心理學的生態系統分析共分為五個層次:
1. 個人。
2. 小 (微)系統:家庭、朋友網絡、學校、宿舍、工作群組、自助團體、音樂或合唱團體、運動隊伍、軍事部隊等。
3. 中(組織)系統:助人服務與健康照護環境、處遇方案、學校、職場、鄰里協會、合作建屋單位、宗教團體、在地商業或勞工團體、社區聯盟等。
4. 外(地域)系統:鄰里、城鎮、鄉村地區、都市等。
5. 大(鉅)系統:文化、社會、政府、政黨、社團法人、國際機構、大眾媒體、網路、社會運動、廣泛的經濟與社會力量、信仰系統、全球化等。
從其歷史發展1920年代Jane Addams即以社區發展的方式組織社區居民自助人助,從事社會改革以改善個人與家庭的生活,故從個人至鉅系統之層面來看人類身處在生態環境中相互依存連結關係形成之社區學習與發展古今皆然,同時,其也將此研究運用在兒童發展的影響裡。聯合國也於1955年發表「經由社區發展獲致社會進步」的重要文獻。台灣推動社區發展最直接是受聯合國推動社區發展的影響,1960年代開始推展社區發展,1965年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正式啟動以社區為名的相關計畫。主要為彌補傳統社會 (原殖民地國家) 與現代社會的鴻溝、提高開發中國家之生活水準、倡導大眾參與社會事務,社區發展的演變與社會福利、社會工作息息相關,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政策令我回想起高中時期三民主義課本即提出社會福利、社區發展、… 等歷史記憶,由此可見,促進整個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原動力唯有推動社區學習方能邁向優質社區發展,也誠如明烈老師在論壇特別提到:「居住的地方(社區)決定你的前途」,創造優質社區發展正是社區居住者的幸福元素。
從實務面來看,終身學習涵蓋了社會各層面與組織,社區是終身學習的重要實踐場域,終身學習可視為實現社區總體營造的一項重要手段,社區總體營造亦可做為實現終身學習理想的手段,終身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更是促進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原動力,要促成社區總體營造目標之達成,則必然需推動社區終身學習,以增強民眾社區營造的能力,為了促進社會發展與進步近年來政府更積極推動社區大學、樂齡中心、以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等等,諸如,頭社社區桃米社區皆是相當成功的社區總體營造案例。社區總體營造主要概念與內涵在造人、造景、造產、造文化,成功的社區營造需以人為主體的學習,確切掌握社區民眾的反應與需求,凝聚社區共同意識與願景,並動員社區全體成員,以營造適宜社區民眾生活的環境,促進在地產業的持續升級與發展,且培養具有社區關懷的終身學習者,才能共同為實現美好的願景而努力。所以,學習必須從個人、家庭及社區開始,才能完成自我實現促進社會發展與進步,實踐終身學習的學習社會的理念。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心得報告
20151208 周宜欣 104409506
組織學習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明,在1960年代由Simon所提出,其強調組織透過持續性且有效的個人學習、團隊學習及整體組織的學習,進而有效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升組織創新與應變的能力。強化個人能力、團體學習與整体學習,分享與互動為組織帶來改變與向上成長的原動力,學習更促進組織的發展,其型式可以透過單環學習與雙環學習的方式, 不但達到既定的目標同時透過組織內不斷的反思與檢視並調整策略方法,來完成組織任務,透過再學習(單環學習與雙環學習之上)的創新性學習來達到共同的願景,不但解決問題、更能以組織學習來提高組織效能向與邁向組織。
學習型組織在1990初,由彼得聖吉(Peter Senge)提出五項修練,將學習型組織定義為一群不停提昇其能力以追求其目標的團隊,應經濟大環境快速變遷與文化背景而產生,學習的原點來自組織內的個人改變起,從個人的改變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而明列老師更將知識管理融入學習型組織成為重要支柱,讓學習型組織可以系統思考來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隨知識經濟的來臨,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區與學習型城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4年出版《國際學習型城市大會報告書》(Conference Repor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Cities),以「全民終身學習:促進城市融合、繁榮與永續」(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inclusion, prosper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 cities)為主題,強調終身學習與學習型城市的發展,在此次臺灣學習型城市發展,從2010年提出提出學習型城市政策到2015年建立全國性學習型城市領航計畫,個人與團隊不斷學習努力, 為改善而改變,組織中大家貢獻所學、發揮專長,一步一腳印的邁向成功之路,而成功背後必定靠著個人與團隊的專業與創新才能發揮組織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
謝宜庭104436506
2015-12-11, 週五 12:05
20151121【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 第四次 上課心得
參加了由系上舉辦的「2015全民終身學習論壇:學習型城市的國際視野與在地實踐」,一開始由明列老師揭開序幕,從國際的學習型城市發展概況,到台灣目前七個縣市的發展,讓我對學習型城市有初步的了解。接著是各國的目前現況較深入的說明,印象最深刻的是南韓,我們雖然比南韓還早發展,但他們願意學習且重視,現在已領先了沒什麼進展的我們,是我們應該深思的。下午是台灣七大縣市的說明,因為沒有較熟悉的縣市所以感觸沒那麼深,但在地人提出的自己看法卻很有建設性,是實際中所遇到的狀況,讓執行者可以特別針對這幾方面來改善,這種能反映實際狀況給執行者的互動更具有意義。
謝宜庭104436506
2015-12-11, 週五 12:04
20151024【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 第三次 上課心得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分組製作了「終身學習藏寶圖」,一邊畫的過程中也一邊在反思人生路上所遇到的關卡,有成功、有失敗,並思考未來會遇到的或還未嘗試的事情,也發現要達到終身學習的目標還需要更多元的努力與學習。在試玩每一組同學所製作的藏寶圖,大家都各有自己的特色,也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個性,有些組別製作出來的藏寶圖不管怎麼走都能達到目標,代表出他們的樂觀。
「學習即生活,生活即學習;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聽到這句話時特別有感觸,我們所學就是要能應用於生活中,這是我在特教裡學到的重要精神,也呼應了終身學習的關鍵能力,我們在分組討論時,也提到「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還要教他挖池塘」,不只要學會生活的能力,還要有應變能力。
郭倩憶 (學號:104436503) /小倩 (^_^)
2015-12-10, 週四 23:37
2015/11/21(六)2015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學習型城市的國際視野與在地實踐
今年正式加入暨大成教所大家庭,也共同參與一年一期大會「全民終身學習論壇」。由概念化的理論,實際參與了解各國學習型城市的案例,及處身在地台灣展現終身學習推動的成果,反思著自己似為「初生兒」,在企業職場工作十餘載迄今,隨著各公司營運狀況投入工作時間完成本身的工作,就是一種學習。
個人覺得終身學習是「人一出生,就開始倒數日子,從家庭是最初的教室,父母是最初的老師,直接導入成人族群(25-55歲為佳)建構學習之實踐。」
成人教育在台灣,應該全盤考量時代背景、文化經濟、環境觀光各方面的跨領域整合策略,盡可能讓每個鄉鎮有效運用政府經費,資源分配得宜。在看到台灣終身學習參與情況統計表中,我思索著各縣域的人口年紀與資源取得,加上台灣正面臨高齡化社會及少子化的上下問題,成人教育如何灌注養分,在提升經濟的同時,終身學習是否永續有效,將面臨大難題。
2015年11月行政院4.0方案正式推動,在明年政局將再大改造,當我參與全民終身學習論壇活動當下,我心中想著烏托邦理念與現實台灣的衝突。台灣的經濟資源應該將資源人力,再造競爭力。終身學習持續推動,另人擔憂只是將中層階級的高齡人口理想化,現實的經濟仍是台灣最重要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