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第一週課後心得
授課時間105.09.17
授課地點:中科106會議室
課程: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分析(105終發專班)
授課教師:吳明烈 老師
學生:李仁豪
學號:105436516
還記得在專班口試時自己講過的一句話:『我就是一個終身學習的實踐者』。
離開學生生活其實不算太久,而又再度踏進校園,除了工作需求外,更是一種自我實現。
教授在課堂上分享了《L>C》的概念。這是一個隨時在變的社會,為有不斷充實自己,學習速度不落後社會改變的速度,成為一位能因應社會變遷的人,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不斷學習才能創新,也才會對這個社會的平凡事物不覺厭倦,對日常生活保持新鮮。而終身學習在自我實現的課題上,更是有著對生活環境有時時改進的意願與能力。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與學生講述「學習」的重要性、如何「學習」等等,我想,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模範,讓學生們都能了解,任何人都不應該安於現狀,對生活輕易地感到滿足,為有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才能顯現更強而有力的自己,也才更不容易被瞬息變遷的社會所擊垮。
希望透過在專班的學習,運用在工作領域上。我將牢記課堂上的一句話「這條路你要好好走,這輩子可能只有這麼一次。」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第一週心得
時間:105-09-17
地點:中科106會議室
課程: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李宥蓁
學號:105436514
上了第一堂課,接著第二堂課即將到來,雖然間隔約3周的時間,不過記憶猶新。明烈老師上課幽默,課程也結合時事,不枯燥乏味,十分吸引大家的目光,讓我覺得念研究所的決定是對的,這堂課一開始就使我充滿力量,期許自己能一直保有這股能量完成學業。當時在抽彩虹卡時,我的心念就是希望自己能順利完成學業,而抽到「所有我需要知道的事都會有人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告訴我。」這又給了我一道曙光,因為進入了暨大的大家庭,所有的老師、所有的同學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更是我的貴人。學習不僅僅是正規的學習,非正規或非正式的學習都十分重要。
對於「終身學習」可終結現今世界社會內的落差並縮小差異,因工作所處的環境關係,對這點非常有感覺,弱勢族群本身為較低的教育成就與證照水準的人,工作最有可能不穩定,而影響到個人發展、社會經濟進步等,那要如何去縮小弱勢族群的差異就很重要。這讓我想到原住民福利:一是為協助生活困難原住民於參加職業訓練期間,安心受訓,習得一技之長,以提昇就業能力,改善生活,訂定補助生活困難原住民參加職業訓練實施要點;二是鼓勵原住民參加技術士技能檢定,取得證照,提昇人力品質、充實職業技能,以利就業之檢定獎勵要點。以上兩點可知,上職訓課程是有錢可領的,取得證照又有檢定獎勵金的鼓勵,所以政府的政策就是要去縮小弱勢族群的差異,增進個人發展、社會經濟進步,這也是「終身學習」重要的一環啊!
105409505 林英如
2016-10-03, 週一 00:01
105/9/20 成人教育研究~心得
2016.09.20第二週 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指導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林英如
學號:105409505
今天上課老師帶了彩虹卡來要我們結合成人教育這區塊大家一起學習與分享,我抽到的是「我和所有活力充沛的事物合一」,這跟我現在想要來學校學習進修是相當吻合的,在成人教育這區塊有目地的學習,讓我能夠多充實新知,改善技術以順應未來的老年社會及有引導和發展潛能的變遷能力,進而能幫助更多人。
成人教育在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名詞的說法也不一樣,目的、對象、範圍、觀點、立場的不同,但最終的目的都是在提倡「終身學習」,且有組織、有系統、持續性、多元性、全方位的學習活動,引導個人發展潛能,提昇知能,促成行為、態度、習慣及價值觀念的改變,進而達到社會的和諧與融洽,以提升生活品質,將具備的技能搭配學習與策略,來完成自我實現。
中正成碩二徐滄維
2016-10-02, 週日 11:07
09/23/2016上課心得
今天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次見到老師,過去只是在樂齡訓練的場合上受教於老師,如今在中正成教所進修,才能有機會直接跟隨老師學習,可謂一大樂事!!
老師是德國博士,言談之間自有一番風範,也聽得出老師十分關注於人力資源領域與終身學習間的關連,我的本職工作正巧在HRM,但侷限於規章制度的建立與導入以及員工問題的處理,近幾年來一直籌思如何讓自己在HRD的部分也能有所長進,這一想法正好可以在老師的引領下做更深入的規劃。
目前我在本業之餘也擔任民間團體的理事長,正向政府部門申請數個專案,希望能在社區教育及職業訓練的部分,走出一個社會企業的營運模式,把終身教育的理念化為具體可行的實踐方案,並從中創造出工作職缺。本課程的研究內容包括了好幾個實際案例的解析與研討,期待在實務上能有許多的指引與建議,畢竟創新與方向是主要的關鍵成功因素之一,我也相信在和同學的交流請益之中,能獲取寶貴的想法與經驗,真是萬分期待接下來的課程!!
終身學習研究:第一週心得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中正成碩二604710015何雲達
20160923 第一週 課程心得
所謂終身學習,係指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不管是處在那一個階段中,都是需要學習,而且還是在學習中。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為生活而學習,從生活中學習。
從人類學來看,人們為了適應生活,為了生存而學習。「學習」是沒有強迫性的,「學習」是人類的天性,甚至可以說是動物的天性。
「學習」雖說是為了適應生活,為了適應環境;其實「學習」是為了讓自己更好、更自在地過生活。「學習」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能夠有所改善,有所進步;不會落伍、不致被社會所淘汰。
進一步而言,「學習」能夠為旁人或周遭環境,以至社會大眾、國家甚至全人類生活,或未來環境有所進步。
從心理學上來看,「學習」是與認知是分不開的,人們通過「學習」,對事物、事情得以認知、瞭解、認識,再轉化日常生活上的經驗,再透過不斷地學習,讓舊有的經驗、知識,不斷地更新,追貼時代的脈搏,豐富了一己或群體的知識寶庫。
由此可見,人類的一生,是在一個不斷地學習環境中長大、成長。此所以為何言人生歷程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旅程。
終身學習,在教育體系中,是涵蓋了正統學習(Formal learning)與非正统學習(Informal learning)。正統學習是指由正統的教育機構,通過有規模、有架構式的授課,由老師來向學生傳授知識。非正统學習一般是指沒有既定的傳授模式,也較少由教師所主導;學習內容大部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居多。故此,終身學習絕大部分通過非正统學習模式進行的。
曾經有人言,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是否資具文明素養,看其對民眾的教育是否興盛與深入便可得知。一般而言,學習活動通常跟教育是否普及是分不開的。同樣地,終身學習是否得以普及化、大眾化,成為社會上的一種風尚,那就看該國家、該社會是否會積極地推動學習/教育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此也影響到文明素養、文明的氣息,甚或是經濟、文化的發展。
暨大碩一105409503張素貞
2016-09-29, 週四 00:56
105/9/20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
105/9/20成人教育學研究心得~105409503張素貞
課程:成人教育學研究
指導教授:吳明烈老師
系所:暨大終發班碩一
研究生:105409503張素貞
成人教育的概念不斷演進,所以對成人教育的定義也不斷改變。這讓我想起在目前的高齡社會下,大家對年齡層的定義界定,因愈來愈長壽的情況,而有改變的可能。
課程中,大家討論較多的有,成人教育的性質:包括具有廣泛性、多樣性、多元性、複雜性,以及範圍:包含成人基本教育、非傳統方式提供正規教育的課程、職業教育課程、休閒與娛樂課程、補充新知與豐富生活內涵的課程、高齡教育課程。我個人最感興趣的部分,是有關高齡教育課程。
課堂中教授也提到,瑞典是首先將回流教育具體形諸於政策的國家,瑞典提出政策計畫,推動「二五:四」制度的入學原則,高達2/3 的民眾參與各類型的成人教育活動為世界之最,也是終身學習的代表性國家。
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係指為成人所提供的各種有組織的學習活動而言。成人教育一詞最早係由英國波厄(Thomas Pole)在一八一四年率先使用〈黃富順,2000〉。以美國人來說,1900年平均壽命45歲(李樹蔭,2016)。當年人類的平均壽命下,所定義的高齡;與目前的平均壽命80歲〈男性77歲,女性83歲。內政部統計處,2014〉所認定的高齡定義,一定有所異同,這部分也是針對成人教育這門課,我想花更多心思專研的地方。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第一週上課心得
課程: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時間:2016/09/17
學生:105436517 莊雅嵐
「這條路你要好好的走,這輩子可能就只有這麼一次。」--
脫離學生時代已久的我,想到要再度回到校園重拾課本,心裡真是既期待又緊張。開學前一週,即開始準備上學用品,書包、鉛筆盒、筆記本…像個小學生一樣期待開學,告訴自己這次一定要當個最棒的學生。終於來到開學前一晚,緊張的情緒竟讓我失眠了!帶著惺忪的睡眼抵達學校,咦?眼前這一位是同學還是老師?班上的同學分佈各個年齡層。噢!對了!我上的是在職專班研究所,同學們可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啊!很快的,老師請大家自我介紹,本班可是臥虎藏龍,同學們的專長都不一樣,求學動機也不同,每一位身上都有值得我好好學習的地方,我才了解原來我的同學們同時也都是我的老師。即使我們來自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求學背景,但是我們都擁有同樣的目標-樂在學習、樂於分享、順利畢業。
終於開始要上課了,完蛋了,昨晚只睡了三個小時的我,看了一堆文字,會不會忍不住打瞌睡啊?相反的,我沒有睡著,吳老師的教學令人如沐春風。老師上課幽默有趣不死板,除了教授課本上的知識,老師更注重及強調「終身學習」的概念,所謂的終身學習涵蓋了正規學習、非正規學習還有非正式學習,這與我原先所認知的終身學習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更重要的是,老師強調學習帶來改變以及分享是落實終身學習的必要方式。這堂課,我學到的不僅是專業知識,更多的是正確的學習態度,這是我所未料及的。
大學畢業之後,因為經濟的關係,我選擇先就業,就讀研究所的事情就這樣擱著,一擱就是八年,求學的心一點一滴被現實與工作淹沒,而求學的路也因此愈來愈難走。好不容易擁有這樣的機會重返校園,這條路走來不易,這輩子我可能只走這麼一次,且讓我與旅伴好好欣賞沿途風景,抵達那美好的目的地。
P.s 老師說話好有文人風範,期盼自己完成學業時也能擁有這樣的氣質。
終身學習研究:第一週心得
課程:終身學習研究
授課老師:吳明烈 教授
學生:中正大學成教系碩二班 釋文元
(604710018)
時間:105.9.23
吳老師您好,我中正大學成教系碩二班的學生:釋文元。非常榮幸能夠修學到您所開設的課程。我覺得終身學習的觀念,對於成年人在每一個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
對我來說,如果我能將終身學習的想法與佛教的觀念相結合,我相信對於這個社會將更有所助益,謝謝老師的教導。
P.S 下次10月8日(六),在暨大創新育成中心的課程,想先跟老師請假。因為,我有重要的佛教活動,必需出席,請老師見諒。(詳細的請假內容,我會再
email給您,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