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成人教育學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10.24(二)
課程地點:A302 研究室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七單元 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張郡方
學生學號: 112409509
經由二位同學整理的豐富資料及完整的報告內容,將學習社會的定義、演變及內涵清楚地剖析,也提到了格林(Green)所提出的法、英、德國的學習社會模式各有千秋,更讓同學們去省思「教育部於2021年學發布的學習社會白皮書」中的十二點建議,我在這樣有系統性的課程中,對成人教育及終身學習的脈絡又更深一層的理解,在我碩班的學習白紙上,又增填了許多記錄。
學習社會模式的探究從1990年後開始受到關注,各國專家提出的學習社會模式均具有其應用價值,而吳明烈教授所提出的反省式學習社會模式,強調在建構學習社會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反思、反省與檢視,反思所有的公民是否在過程中獲得應有的利益?是否有忽視部分團體的學習需求而擴大社會的不平等?除了反省式學習社會模式外,另外一種模式為全球學習社會模式,是指終身學習已是全球化的一個面向,要建立全球學習社會,就需要各國共同建立全球學習網絡,讓世界公民能夠在全球學習網絡中互動學習,讓學習遍布在全球的每個角落,透過教育交流合作,促使全球和平文化發展。吳明烈教授更進一步提出將反省式學習社會與全球學習社會整合,則形成反省式全球學習社會模式,強調學習社會的建構由國家、區域、擴展至全球,並且在發展過程中社會本身不斷進行自我反思與省察。(吳明烈. 2007 . 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 77, 37–54.)
從許多專家學者所提出的建議,看到了學習社會的建立需從個人層面開始進而擴展到家庭、組織、城市、國家,所以自我導向學習習慣的養成就顯得很重要,全民終身學習總動員,才能發展出學習社會,而學習社會的發展是一種全民終身學習的社會運動。
在實作分組討論中,我們這組針對教育部學習社會白皮書十二點建議中的「第五點終身學習的激勵與獎勵機制」,進行熱烈討論,一致認為企業主對終身學習的認知及本身是否願意給予員工學習的機會是一大要因,尤其是傳統中小企業,建議政府可以設立一些獎勵辧法,例如租稅減免或補助,促使企業主願意投入推廣終身學習,而以我自身工作的場域來說,幾乎很少有機會可以從公司面進行在職進修,個人覺得這對企業的永續經營其實是一天隱憂。而我們也提到了一個創新想法,建議政府可以建構一套數位系統,讓全民來建立自己這一生的學習歷程,可以從幼兒園到終老,鼓勵青年返鄉,融入在地文化學習,我想這應該也是一種傳承吧!
終發組 劉恩綺
2023-11-02, 週四 09:44
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課程時間:2023/10/3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劉恩綺
*學號:112409522
明烈教授今於課堂上分享教授於自由評論網撰寫的文章「終身學習 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文章提到法莫爾五項修練方式,心得如下:
第一修練-自我超越:人的年歲是一直增長的,自我當然也是要正成長。恩綺身為Office辦公室應用軟體講師,加入相關的社群平台粉專,閱讀專家講師們的教學文章,也購買線上平台課程觀看進修,內化吸收增進知能,於教學再精進。
第二修練-改善心智模式:我們心中或多或少對於各種事物有一定的深植印象或行為,如今於終身學習求學問,應改變既有思維及侷限,時刻檢視,提升心靈層面。
「明日,我依然正面能量滿盈」!恩綺寫於Line個人檔案上的一句座右銘,時刻提醒著。
第三修練-建立共同願景、第四修練-團隊學習、第五修練-系統思考,統合三個修練方式,目前最大願景是順利完成學業,為達成此願景與同學組成小組學習,經由不同學習主題訓練且提升系統思考能力,而且團隊學習也能發揮出更大的學習力量,共同創造成果達成願景。
終發組 劉恩綺
2023-10-31, 週二 11:03
專題研究-從生活經驗到研究實踐 劉以慧教授
*課程時間:2023/9/19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專題名稱:從生活經驗到研究實踐
*專題講者:劉以慧教授
*學生姓名:劉恩綺
*學號:112409522
課程心得:
今天邀請劉以慧教授與我們分享「從生活經驗到研究實踐」,其中「可教時刻(Teachable Moment)為了生活或學習,而做的學習 (劉以慧,2022)」,學生有以下心得:
從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不分年齡人手一機後, 人們在任何時間、地點,吃飯、睡前都在滑行動裝置。使用APP程式獲取生活便利資訊、或於社群平台如Line、Facebook或Instagram刷刷新鮮資訊,轉貼分享給親朋好友,行動裝置已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便利工具。
既如此,使用行動裝置是現代日常生活裡的必要部份,不如更有效地善用科技工具,改變終身教育的學習模式。
隨時隨地從學習平台、影音、文章、Podcast、社團、群組等各種學習模式中獲得知識,實踐學習不受限,隨時隨地透過學習提升知能!
終發組 劉恩綺
2023-10-30, 週一 17:44
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明烈教授今於課堂上分享教授於自由評論網撰寫的文章「終身學習 山村讀書聲聲聲入心」,文章提到法莫爾五項修練方式,心得如下:
第一修練-自我超越:人的年歲是一直增長的,自我當然也是要正成長。恩綺身為Office辦公室應用軟體講師,加入相關的社群平台粉專,閱讀專家講師們的教學文章,也購買線上平台課程觀看進修,內化吸收增進知能,於教學再精進。
第二修練-改善心智模式:我們心中或多或少對於各種事物有一定的深植印象或行為,如今於終身學習求學問,應改變既有思維及侷限,時刻檢視,提升心靈層面。
「明日,我依然正面能量滿盈」!恩綺寫於Line個人檔案上的一句座右銘,時刻提醒著。
第三修練-建立共同願景、第四修練-團隊學習、第五修練-系統思考,統合三個修練方式,目前最大願景是順利完成學業,為達成此願景與同學組成小組學習,經由不同學習主題訓練且提升系統思考能力,而且團隊學習也能發揮出更大的學習力量,共同創造成果達成願景。
終發組 劉恩綺
2023-10-30, 週一 16:21
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課程時間:2023/9/26
*課程地點:A302研討室
*學系: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授課教授:吳明烈老師
*學生姓名:劉恩綺
*學號:112409522
明烈教授今於課堂上分享「失落的20年,推展終身教育不能等」座談會!
臺灣現今終身教育機構,如救國團、社區大學有營利收入,有資金聘請工作人員、固定場地辦理學習課程;相較樂齡學習中心,教育部補助經費,由學校、社區發展中心或民間協會承辦,僅靠政府補助,一定有不足之處。
若要成功且長遠發展終身學習,建立完善的終身學習機構,尚需結合民間企業一同推廣,一同朝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城市邁進!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七單元:學習社會的批判與省思
課程時間: 2023.10.24(二)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吳靜真
學生學號: 112409503
課程心得分享;今天同學分享從1960–1970年間學習社會的進展,從自由的民主制度到均等教育以及迎合個人及雇主的需求市場導向,近幾年的學習網路社會,科技社會。
在不同的學習社會哲學家指出的看法有,Hutchins,1968、是一種尊重人性觀點,運用學習資源期待每一位社會成員都能融入學習,能更加獨立自主實現自我理想。
Boshier,1980,為教育普及指每個人生涯階段,並鼓勵學習者落實在生活中持續的學習。
Apps,1988、是一種實用的理念、學習態度轉變統合策略,教育是多元化的方向。
Cropley,1989、從出生到生命的持續過程,在正規、非正規及非正式的教育場合中自我導向,個體生活知識、技能需求自我實現終身學習樣態。
學習社會定義:陳茂祥(1999)指出社會學是人類智慧,為了因應外在急遽變化社會環境的思想與行動;協助人類更能適應生存的變遷。重點在於終身學習(1995,林清江)才有助於社會不斷的永續發展,但礙於現今的少子化;及2025年超高齡化的社會來臨。面對學習社會都是一項新的任務及挑戰,如何讓退休高齡者願意,追求自己生活中的方便來學習科技,不再害怕科技的學習,是一項大的任務。
(2010)吳明烈、李藹慈、賴弘基三位,說明我國終身學習的發展困境,為各項政策方案有待強化、缺乏策略性規劃、欠缺專責常設機構、協調與聯繫仍待加強、缺乏終身學習推展成效評鑑、成人教育專業人才缺乏、終身學習的經費偏低、終身學習與管道不夠普及,城鄉落差、數位學習整體配套措施亟待加強。
三位學者並提出;我國今後推展終身學習的因應策略有:
標竿學習以改進本土終身學習運作實務、回應與創造終身學習的需求、整合形塑全民終身學習網路、培育終身學習素養、加強弱勢族群與文化不利者終身學習、獎勵措施、以數位學習平衡終身學習落差方案。
再者教育部(2021)的學習社會願景為:個人方面,培養終身學者;家庭方面,發展學習型家庭;組織方面,推動學習型組織;程式方面,建構學習型城市。
學者( 2023)郭展有提出,所有人均能共同參與學習社會:教育公平的延伸、核心素養、定期檢視與調整、學習權的保障。
社會學習不管是用任何的方案,只要理論、實務及能力三種狀態;都能到位都是好的開始,最讓人擔心的就像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理論與實際這本書作者(魏惠娟)所提出的,以往的政策方案都是先做再說導致無法協調及永續性發展落。學習型社會是未來的概念,持續發展的社會以「人」為出發點,為自己努力成長,在社會中孟子說:「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我們一天所需要的東西是需要許多人的付出才能具備。做人要懂得飲水思源,懂得感恩。老師今天分享他之前參觀大毅建設在它們公司牆面的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工作是為了行善」,蓋好每一棟房子,讓他保護家人,兼顧一切幸福的根本。
今天靜下心來寫這篇心得,卻發現我的工作心念竟然跟老師分享的是相同的,「工作是為了行善」,為當下活出生命的意義。感謝老師也感謝宇宙的力量。
暨大終發組 余孟憶 112409504
2023-10-29, 週日 12:08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我的學思之路~吳明烈教授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年10月03日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單元:我的學思之路~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余孟憶
學生學號:112409504
透過老師『我的學思之路』這篇文章的分享,了解任何的生活參與都是我們日後學習或工作的養分及經驗,好的經驗值是肯定自己的養份,而不好的經驗更是讓我們有更多學習的機會,從中瞭解問題進而找出解決的方案最後解決問題,所以我更應該感謝這些壞經驗成就我們更多的學習機會,更豐富的學習歷程。這樣的心態會讓我們事事都是好事,人人皆是貴人,我們的心靈也會更富足,我相信這樣也豐富我們的財庫(知識財、人脈財、經濟財..等等),富足的人生。
暨大終發組 余孟憶 112409504
2023-10-29, 週日 12:07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七單元學習社會批判與省思
成人教育研究課後心得
課程時間:2023年10月24日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七單元學習社會批判與省思
學生姓名:余孟憶
學生學號:112409504
學習社會的省思,教育當局在在地文化的認同感應該從兒童期就潛移默化讓兒童和家長一起參與,讓其深入的了解出生地的文化故事且一併紀錄學習的歷程,讓終身學習的行為模式建立及展開,從個人到家庭再衍伸到社會,這樣學習的社會才能成為國家的風氣及文化。這是一項長遠的文化傳承以及創新不是說的口號,讓學習不再只正規的學習,而是在任何的人、事、物都可以從中覺察覺知學習,生活即是學習,學習即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