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寫留言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時間:2022.10.04(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單元:第四單元: 自學 WHAT & HOW
授課教授:林英姿老師 /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黃欣華
學號:111409515
主講人 林英姿 Carrolyn Lin
大心有限公司 負責人
被擄一開始的學習幾乎都是被擄,而隨這人生歷練漸漸成長,學習不在是被擄
而是有自己興趣,回歸找到自我興趣,願意提升並實踐自我成長,老師說有效的學習必須是自學,自學是最原始的方式,就像孩子啼哭也是一種自我學習,
千里之學始於動機=自學意
萬里之刃始於行動=自意毅
前幾天看了一篇文章,懶惰螞蟻,在螞蟻群體裏有一群懶惰螞蟻,螞蟻都很辛勤工作,而懶惰螞蟻卻都在旁邊看著,科學家發現,如果有食物時,勤勞的螞蟻都能按部就班的工作,並辛勤地工作著,而萬一有突發事件,沒有食物時辛勤的螞蟻會慌成一團,而懶惰螞蟻則會帶領大家,找到食物並讓團隊步入正軌,我覺得自我學習,並不是一種盲目的學習,很像很忙學很多,而是有方法有智慧的學習,今天講師給予了我們許多有智慧的方法,也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穫不少,感謝老師今天的安排。
演講題目:自學
演講題目:自學
講師:林英姿 老師
首先講師以何謂“被擄”? 何謂“回歸”?作為起程,道:自學任何一學程必須至少超過三年的有效學習。
要我們思考何謂自學?
美芳寫上了:所謂自學是自認在人生成長過程中所缺乏的知識、能力、技能在空間下自發性想精進研習。
我現階段最想學習:計劃撰寫、為更美好社區改造而努力學習。
講師敘述了:
學習動機與目的WHYS?
學習項目與內容WHATS?
學習對象與組織WHOS?
學習地點與空間WHERES?
學習歴程與時間 WHENS?
學習方法與途徑HOWS?
學習成效與價代HOW MUCH?
英姿老師分享"起心動念”
斜槓人生由此展開~
嘉義中正大學成人教育所研讀並在ST上班~由明烈教授的推薦,挑戰學習障礙、排除困難 將家庭事務安排妥當後,圓夢計劃~柏林二年留學生涯。
千里之學始於“動機”=自學意
萬仞之果始於"行動”=自學毅
英姿老師要我們自問心聲?
自學意、自學毅,
美芳心想著“為了社會美好而學習”。
1. 為自我成長。
2. 喜愛分享。
3. 不想老年失智。
4. 為與好鄰居一起快樂生活、互動、健康、成功、在地老化。
5. 為不辜負近幾年來年輕父母親為了頭家國小教育學區搬家到本里的期望。
成人教育學研究 第三單元
日期:2022/09/ 27 (二)
課程地點:A302
學系名稱:終發碩二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三單元-成人教育學的發展源起與理論 -邁向五共的學習人生
授課教授: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石蕙萓
學號:110409510
心得
課堂上投影片出現了成人教與VS成人學習、終身教育VS終身學習 老師問大家你們會選擇哪一項? 大家異口同聲表示: 成人學習與終身學習。
L ≧ C 公式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 L代表學習的速度、C代表改變的速度、 個人與組織學習必須不落後環境改變的速度,組織若無法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則將遭淘汰。而個人若非學習型將被排除,處於不利以及易產生不滿意。
以上這段話讓我深深意識到環境變化如此之快,現實的殘酷無形中從心理浮起,人的生命不學習只會不斷的走下坡,不學習只有看著別人的車尾燈,跟著時代的步伐前進和環境一起前行, 才不會被環境所淘汰。
人生只有不間斷的學習才能與環境共存,誠如老師所言一技在身終身受用, 炒一盤好菜和寫文章一樣 ,每個步驟是相扣的,有系統系性的,才能上桌。
談到長期實習會改變腦,學習促進了神經元的新連結,每個人需要發展終身學習腦,透過終身學習提高人腦的可塑性與發展性。經常刺激讓神經活化減緩腦部退化 ,學習不但讓人快樂,也是保持年輕的秘訣。
學習型人生的實現,需以五共為實踐內涵,包括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
學習型人生的發展, 持續共學可增進每個人獨特性,以促進生命昇華;共享以累積社會資本;共好以完成自我實現;共樂以構築幸福人生;共憶以圓滿人生軌跡。邁向五共的學習型人生,正是終身學習的最佳寫照及印記。
最後課堂結束,老師要同學們短短兩分鐘分享這堂課的心得,同學都講得很好,我也舉手談談進入碩班學習,我有一群很棒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都會互相幫助,拉旁人一把,在成人的學習階段,我們一起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將來共憶。當年老時回眸都是那麼的美好。
這堂課的總結:學習型人生的實現非五共莫屬。
2022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2022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 2022.10.01(六)
課程地點:線上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陳湘耘
學生學號: 111436516
【專題演講:終身學習新趨勢與新未來】
終身學習雖已是耳熟能詳的名詞,雖然曾參與樂齡教學活動.但對於終身學習其意義發展過程和未來趨勢仍然一知半解 .透過參與今天的線上論壇每位師長用心準備內容非常豐富.讓我對終身學習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思考自己未來擔任成人教育教師的展望和願景。
未來期許自己在暨大優質教師團隊教導下能多元學習豐富知識,提升自我學習和教學能力,實踐終身學習的。感謝所有餐語的師長和學習夥伴讓我第一次參加線上論壇收穫滿滿。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時間:2022.10.04(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題研究
課程單元:第四單元: 自學 WHAT & HOW
授課教授:林英姿老師 /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雯雯
學號:111409511
主講人 林英姿 Carrolyn Lin
大心有限公司 負責人
採科學的方法實踐自學,思辨學習的動機和目的,採5W和2H分析法與設定目標達成預設目標。不思考 , going no where! 講者從開場白即提供了能成功自學的solution。What and How 建構在 do and doing nothing。
在互動過程中,講者希望我們寫下自學的定義,我的定義是「自學,成就自我的過程」可能與講者有點類似,但我少了科學的方法實踐。沒有層層分析5W和2H,自學的成就目前僅限脫離九宮格接受被擄偶思回歸,僅依循機制學習模式。
講者是自學的實踐者也是成功的典範,時間掌握在成就自我的手中。聰明構思,貫徹執行。自學除了動機,還需要有學習環境與學習對象,尋找學習的助力,排除學習的阻力。
講者整理自學不成功的7陷阱。沒有機遇、錯失機緣、動機不夠強大、機動性不夠、沒有做資源合理的安排積極度不足、缺乏毅長時間的堅持、沒有升級停滯沒有區隔鑑別力。若這是個循環,只要打破其中一條鏈接鍊,就能破除這陷阱的循環。如同講者說的:「沒有人攔者妳啊」。
聽完這場演講,對於實踐自學增強自信心。因為阻力來自自我設限。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第四單元: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與學術研究機構
課程時間:2022.10.04(二)
學系名稱:暨大終發組碩一
課程名稱: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吳明烈 教授
學生姓名:吳雯雯
學號:111409511
子曰:「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在第一階段的學習中,教授分享在學術界廣結善緣與結交益友,提升個人意識與增植生命的厚度。而我在工作上也有這樣的感受,過去在貿易公司與現在製造業採購單位都是公司對外的窗口,買賣商品均需跨越國界。雖然商場上常說「商場如戰場,沒有朋友」,但在職務上,但對業務來說,客戶是最我好的朋友,因為客戶站在第一線擁有最多的第一手市場訊息,也是公司擴展最好的朋友;就採購而言,供應商是採購人員最重要的支援部隊,也是公司研發最佳夥伴。台灣是個島國,島內資源有限,國際上的客戶與供應鏈。是業務、是採購人員最佳友人。因為我都曾受過客戶與供應商恨大的幫助,渡過職場上危機。
除此之外,這一些段聽聞分享,也擴展國際觀。從同學海外遊學、國際學生、國際學生與國際學生之間的交流,拓展眼界。我在學習型的班級中學習。
第二階段課程的主軸,成人教育國際組織與發展沿革,成人教育的發展與時俱進。應時代社會背景,設定不同學習主題與內容。現階段成人教育的成熟,這一代成人受教育者正享受豐盛的果實。現階段的成人學習環境、學習領域、學習管道臻於完善。應該沒有不學習理由。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乘涼之後,該如何再給予樹灌溉、施肥或繁殖茁壯? 從家庭環境、工作環境,鋪設一套適合終身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習的素養;把握機緣大成人教育終身學習推廣至社區,推己及人。擴大願景成為學習型城市的種子兵,希望自身居住的城市就是學習型的城市。
2022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2022年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課程時間: 2022.10.1(六)
課程地點: 線上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專班碩一
課程名稱: 終身學習理論與實務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呂佩娟
學生學號: 111436506
【心得】
這次的論壇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領域,很多新的名詞、思維與概念是我不熟悉甚至沒有接觸過的,很感謝這次的論壇帶來很多知識,也刺激了我的想法,對終身學習領域又多一份認識。終身學習曾經狹隘地以為是針對高齡者的學習活動,但其實我們一生中所從事所有學習行為及活動都可以是終身學習的一環,也曾以為現在的工作跟終身學習隔了很遠,但是聽到論壇分享後,發現農會本身也是一個提供學習的地方,因為農會推廣部每年對針對鄉內的農民、青少年、婦女、高齡者,對於農業相關技術、知識、傳承、再到文化、生活品質提升等等很多層面,都有規劃相關課程及活動,也是屬於終身學習的一塊。
學習型城市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名詞,但是裡面的內涵卻不陌生,曾經參與部落發展或農村再生等相關計畫,從思考一開始的出發點,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或發展導向,再到拜訪部落重要人士及團體,然後參與部落會議討論,到實際推展農業或是觀光產業,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花費很多的心力和時間,因為這不是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而就像論壇中分享,是需要高度支持的領導者及堅強推動的團隊共同努力,更不能忽略每一個鄉鎮市民和團體願意主動配合的心志,不只是希望讓別人看到他們的成就,更是要打造好的環境給下一代、傳承給下一代。聽到苗栗縣政府以智慧農業打造苗栗樂學員為主題的學習型城市,真的很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南投縣政府亦為學習型城市,期望未來我的部落和工作環境也能夠有所連結。
最後要分享,很喜歡『整個城市即是學校』的概念,學校就是學習技能和知識、學習規範規矩、也是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情誼的地方,因為世界不斷在發展與改變,城鄉差距帶來的比較心態,對於相較弱勢的地方經濟、資源、資訊就會相對的有落差,甚至帶來鄙視和自卑心理,這個概念讓我覺得充滿希望與轉換思考方式,因為對待對每一個地方要有相同的思維,只要我們用心經營周環的環境,也願意花心思去觀察、學習,那每一個社區、每一個部落都是有可以學習的地方。學習就是改變的開始,而改變是從自己開始,這是給自己一個提醒與鼓勵。
上課心得與筆記
成人教育學研究
課程單元:
第四單元:成人教育重要國際組織
與學術研究機構
課程時間: 2022.10.4 (二)
課程地點: A302研討室
學系名稱: 暨大終發碩一
課程名稱: 成人教育學研究
授課教授: 吳明烈教授
學生姓名: 黃幸寧
學生學號: 111409512
補充教材—國際友人豐富人生旅程
無友不如己者。
友,是來彼此幫補增上的,自己要先是這樣的友人,總是要反求諸己,自己是這樣的友人,自然同性相吸。
負責任性原則,如同師父常常說的:
好事歸一切,所有的壞事則自己擔。
直下承担,担著担著,就長養出一種胸懷,一種氣度,一種肩膀,一種君子不重而不威。
從老師分享的故事裡,聽見老師對人的真摯用心,會為趕來上課的指導教授細心準備飲品,感謝宴請的時候會特意挑選中式料理的餐廳,這些待人處事的態度是一種人文素養的情懷,也是我需要學習的,因為我總是覺得一切都是好虛妄的就逃開了⋯⋯
教育典範的轉移:
從education for everyone 到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終身學習的八大關鍵:
母語溝通、外語溝通、數學能力以及科技基本能力、數位能力、學習如何學習、人際與跨文化以及社會能力及公民能力、企業家精神、文化表達。
這些關鍵能力是要配搭當代的社會文化的概念—液態現代性。
這些能力是要經得起變動的、輕盈的可攜帶著走的。
成人教育的未來大趨勢勢必是這樣的:
液態現代化的—
培育終身學習者
建立學習型城市
邁向學習型社會